一诺:宝贝,我希望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493 篇文章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一诺写在前面: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先祝大家儿童节快乐。虽然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大部分已经不是儿童的年龄,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但依然祝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一些“释放、接纳、爱护自己内在小孩”的美好时刻。
孩子是既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的镜子,照见我们自己,也照亮这个的世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大家分享我过去关于“孩子”这件事的两篇小文,以及一个小视频,是「母语」团队记录下的我当三娃妈的一些感触。
为什么要孩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72wd94ai&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母语」团队给我和孩子拍的视频
自己没当妈的的时候,其实很不理解那些妈。所有的网上的头像一夜之间都换成娃的,而且一见了你吧,就特别想给你看孩子的照片。我那时候最害怕这个 - 哇又来了,不管这孩子长得啥丑八怪样,你都得说“哇塞好可爱”,而且这些妈也竟然都当真,完全丧失了客观的标准,你说好歹也是知识女性,咋退化到这地步呢?
而且印象里一旦女人成了妈,生活就丧失了风度,成天灰头土脸的,身材走样不说,而且丧失自我,说的都是屎啊尿的,周末都是陪孩子,干些我看来很无趣的事情。孩子大一点的吧,聊的都是上学啊,各种班儿啊,竞争啊,听着都累。
你说要孩子干啥?更别说电视上各种生孩子养孩子的痛苦,为什么要把自己从窈窕淑女平白无故变成奶牛,自找罪受? 特别咱在新奴隶社会,女人当家做主,又不靠生孩子得到社会地位。再何况养孩子还是要钱的,年轻的时候自己都养不活,还想着能照顾父母,养娃肯定得往后排。
不过这一大堆还不是根本原因。说远一点,我那时候对世界的大前途是很悲观的(虽然我不是文青,但当时有些文青的臭毛病,比如骨子里的悲观这一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人类近一百年对自然的惊人破坏,人类社会本身也畸形发展,中国更有无数的问题自己觉得无能为力,你说把娃生到这个世界上来,过些年咱走了,还不知道他们得经历些什么。而且我自己学生物的,算是了解医疗行业,也知道人有太多病痛,能健全健康完全是一件中大奖的事儿,谁知道孩子生出来会受啥罪呢?
说得再深一点,我从自己的经历体会,人的成长其实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我觉得认为孩子傻吃傻乐无忧无虑,那完全是成年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臆想。我从小就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孩子 - 从记事起就有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儿,挣扎和痛苦,从上幼儿园的纠结,到上学,作业,到在大学里考虑自己为什么活着,到出国,到回国,到职业规划,到家庭里的各种关系……罗曼罗兰的四大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可能是把成长的各种痛苦阐述得最透彻的了,虽然这是骨子里很向上的书,但毕竟过程是无比痛苦的。人生这么苦,自己都没活明白,为什么生个娃来世上遭这趟罪呢?
所以我们结婚 8 年都没要娃。
▲ Photo by Anuki López on Behance
为什么 8 年头上准备要了呢?我也希望是有什么哲学层面上的顿悟可以拿出来吹吹,不过还真没有,说到底是不能免俗。记得当年我们有一个美国多年的朋友回国,那时候他的儿子 6 岁,我问他你觉得有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他说了一句话触动了我:有孩子以后你才真正觉得有了“Family” - 自己的家庭。后来又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他那时候有一对双胞胎的儿子。我说到我对世界的的悲观理论,他说我对未来没你那么悲观,八成你的儿子能改变这个世界呢?那也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大概那个时候 Stumbling on Happiness 这本书刚出来(中文叫《撞上幸福》,哈佛心理学家 Dan Gilbert 写的)。其中讲到要孩子这件事,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和任何事情一样,我们的决定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很多人要孩子是因为想到了多年以后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美好,而实际上在孩子长大的 18 年间,事实离这种美好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人就是这样做决定的,我们的大脑和心理机制使然。所以用他的理论分析一下自己,要孩子的决定是因为我对未来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从悲观的高大上的,变成了乐观的和小家子气的(觉得孩子可能,也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同时,“Family” 就是不能免俗的含饴弄孙的梦想啊)。
所以我准备要娃了。(对,主要是我的决定,和华章无关,当然他要配合实施,哇咔咔。)
当然要娃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这涉及生殖科学的范畴,这里就不展开了。不过如果有一点我的切身悲催经历能和大家分享,就是如果你经过各种纠结决定要娃了,自己在家偷偷开始行动就行了,千万不要广而告之,以免要面对广而告之后很长时间还木有动静的各种尴尬。
插播一句:
上面提到约翰克利斯朵夫 - 是大学看的,这里要坦白交代一下,书太长了, 木有从头到尾的看完,情节都记不清楚了(华奴插嘴说,俺看完了,呵呵)。我受益最多的一句话是傅雷译的中文版的里他自己写的献词(就在书的第一页,傅爷爷真是为我们这种懒人考虑啊!)当时规规矩矩地抄在日记本上的: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现在再看这些话,翻译成白话语言,说的不就是人生各种纠结都是正常的,英雄都纠结,你纠结有啥大惊小怪的,所以人生最大的斗争就是和自己斗,就是纠结,不在纠结中灭亡,就在纠结中爆发,不要害怕灭亡,只要有不怕自虐的精神,爆发还是有可能的。
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生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和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从得知怀孕那一天开始,我就开始想象我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老大刚过 6 岁,老二 3 岁半,小闺女刚过 2 岁,我这思考算是做了三遍,都还在进行中。其中几易答案,最近好像有了一个阶段性的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所以借今天六一节日,和大家分享下,希望对大家有些用。
我没孩子的时候,对以后假想的孩子的期望,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和咱们 70 后受的教育,和我自己成长过程有关。我发过一篇题目不招人待见的文章“如何培养一个“像李一诺一样优秀”的孩子”,里面说了一些自己的成长经历。
但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在清华的读本科的时候,当年的辅导员王宏伟(现在是清华教授),强烈推荐过一本书,林炎志的 《树坚不怕风吹动》。书的具体内容记不得了。记得王导员总结的三条,说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非是把握好三件事 — 立场、观点、方法。现在看起来很红,不过当时觉得很神。的确,看世界,做事情,无非是这三点。这三个问题上把握好了,就会是一个有用的人了。
很多年后,真有了孩子,从各种妊娠反应,到照顾新生儿的各种吐血,觉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离着怀抱里这哇哇大叫的一团肉简直是何止十万八千里啊。于是开始学习母乳喂养,照顾屎尿屁;学习爱与自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学习敏感期,游戏力,情绪管理;知道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学习抚触,推拿,过敏如何处理。这时候觉得什么“立场、观点、方法”,对培养孩子完全用不上。
▲ 华章和我带着三娃
在各种挠头和无奈中,我又发现了一个法宝。华章科大的师兄王占郡,写了一本书《让孩子拥有最快乐的一生》,讲如何幸福生活的。当时他的孩子已经 16 岁了,在我眼里,在培养孩子方面完全是功成名就,事业有成了。他这本书里,提到了培养孩子“成功”的四条标准,让我大开眼界(读这本书好几年前了,可能记得不准确)。
不生病。没有因为自己照顾不周而出大的健康问题,孩子自身原因的除外。
不犯罪。就是有大的是非观,不做违法的事。
不自杀。青少年时期,不出走,不自杀,心理健康。
能自食其力,快乐生活。
这四条标准,乍一看,太低了吧。做到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想到这个,突然轻松很多,觉得自己肯定能做个成功的妈妈了。
不过仔细想想,能做到这些可一点也不简单。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健康的心理,有自食其力的本事,有快乐生活的能力,能做到那就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了,谈何容易。
反观我们世俗的成功标准,上名校、成绩好、艺术体育样样出色等等。但每年又有多少符合这样标准的“成功”的孩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硅谷 Palo Alto 最好的公立高中,最近每年都有自杀的孩子。常青藤的学生,特别是亚裔,有很多抑郁的问题。如果你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会觉得自己“成功”么?我们世俗的理念,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做到这四点,真是一点也不容易。
华章这位师兄的这本书,对初为人母的我影响很大。一方面缓解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一方面也开始关注教育里真正“重要”的事: 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身心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快乐生活。
后来,到2013年,我开始接触一些深入了解自我的东西。考虑如何能成为一个更快乐的自己。那时候开始意识到,人最终的“成功”,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开悟”(Enlightenment),是灵魂和外在的一致。有了这一致,人内心是才会是充盈幸福的,外在才会是真正“有效能的”,成为一个有效能的人,外在的“成功”也会是一个自然的延伸和结果。
有了对自己的这番醒悟,我对孩子的期望,似乎又“变”了,是希望他/她成为一个“灵魂和外在一致”的人。
人类灵魂的能量是无穷的。所以能做到“灵魂和外在一致”的人,一定能最大程度地绽放自己的生命,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人,我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很多“高大上”的人,包括比尔·盖茨夫妇。如果问我有什么发现,就是这些“高效能”的人,都是内心充盈的人。有内心的充盈,才能够最大化发挥个人的潜力,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做出不寻常的选择,成就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看开悟里说的很多东西:不忘初心也好,活在当下也罢,或是不要有评判和分别心,孩子其实都是自然就做到的。 “时间”的概念是人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才开始有的,而孩子,特别是5岁以前的孩子,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的。“时间感”一方面给了我们计划的能力,一方面也是焦虑的源泉。成人的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就是能活回像孩子一样。就是即使有了时间的概念,还能够“活在当下”,即使了解对物质依赖的必要性,还能不忘初心,即使看到了世界各种不公和不平,还能没有分别心。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能给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们每个人的灵魂都能够最大程度地绽放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吸取知识,锻炼能力,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吧。
▲ 我和孩子在一起玩儿
但“灵魂和外在一致”好像是一个比较“玄”的标准,因为它比较内在。如果外化,标准是什么呢?
我想了很久,觉得也许最接近的,就是做一个“乐天行动派” 吧。真正的乐天派,我觉得不是生来就更快乐,而是看到了世界的丑恶,还能够选择乐观的看待。“乐观”内在的动力,应该是自己的内心的充盈,是装不来,演不来的。乐观的人,会用希望的眼光看世界,哪怕是充满问题和无奈的世界。乐观的人会用善意待别人,看别人看长处,而不是看到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马上评判。
所以乐观的人能把自己内心的充盈变成正面影响周围的人的能量。但只是乐观还不够,还需要行动。想法是不能改变世界的,行动才可以。行动其实很广义,不仅仅是在一线挽起袖子来做事情,把自己想法给别人听,写出来,传播出来,做事情,让跟多的人来做事情,都是行动。
行动的动力,我觉得最贴切的说法,就是内心的“小宇宙”,或者“小神兽”了。有觉醒了的,人会有持久的动力和韧性,成为有效的行动者。
所以每个乐天行动派,都首先是一个“灵魂和外在一致”的人,而且是一个爱,智慧,和能力都充分和持久绽放的人,也就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
其实做到了“乐天行动派”,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了,不是吗?所以转了一圈,似乎回到原点。如果有什么不同,就是这是以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起点的吧。支持他们向内寻求原动力,绽放生命力,加以对社会,对世界正确的认知,那么“对社会有用”,也就是一个自然的产物了。
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乐天行动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作为父母自己能够做到。所以咱们自己先来吧,做一个乐天行动派。
来聊
关于「孩子」,你有什么想聊的么?
比如,是否要孩子?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如何平衡育儿以及自我追求?来留言区聊聊吧 : )
(留言精彩的话,我们可能会整理出合集分享给大家,想匿名的朋友请注明哦)
- END -
推荐阅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