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那留守十年的小侄子……

竹檐 奴隶社会 2018-08-06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697篇原创文章,来自作者公众号“燕子的小泥巢”。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作者介绍:竹檐,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曾经的语文教师和童书编辑,南开大学中文硕士,书写留守儿童的故事,记述自家作为底层娃娃的上行故事,还有养育两个娃娃的故事......沉于生活,讲述故事,那些真实或源于真实生活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一对老人尽心抚养着一个小孩,孩子的爸妈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不愿意去上学,把他妈妈气昏过,把他爸爸一天气哭三场,把爷爷一把推到在地,还把体弱的奶奶踹倒在地上…….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爷爷奶奶无奈之下,在夜里打着提灯去请村里的巫师指点迷津——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孩子就是我的小侄子,去请巫师的老人就是我的父母。

就像往年一样,春节过后,我哥离开家继续到外地打工,我小侄子继续留守在家。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村里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和往年不同的是,我哥上班迟到了两天,因为家里实在是闹得不可开交。

其实,早在我哥过年回家之前,家里就已经乱了章法。临近期末,小侄子说什么也不愿去上学了,每天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什么活儿也不做。有一次,我嫂子实在太忙了,让他帮忙刷碗,他直接把一摞碗给摔了,几天之后,因为他总是招惹一岁多的妹妹,嫂子劝阻他不听,还回过来骂嫂子,甚至装着样子要打嫂子,嫂子被气得最后晕倒在地。

家里发生的事情,我嫂子怕我哥担心本来是瞒着他的,但最后实在瞒不住了,只好在电话中对他说了。我哥在我生活的城市打工,近来一直住在我家里,我看着并感受着他的痛苦。

“到现在才知道以前全错了,全都错了……早知道就不这样出来打工了,在家里守着他,看着他长大,在附近找点散活能维持生活就行了。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就算是想回家守着他也没有那个能力了……”我们在聊小侄子的事情时,我哥这样说,他确实很后悔,但也确实没有办法。

三年前,他在城里买了一套九十多平米的房子,现在每月要还房贷,孩子越来越大,花钱的地儿越来越多。两年前,嫂子因为怀了二胎辞掉工作返回老家,照顾已经长大的儿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我哥必须要在外面继续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在他回家过年之前,我们每天的话题就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小侄子的问题,我们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打孩子,重要的是培养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另外想办法把孩子带到身边上学。我哥也是认同的,但是回到家的第二天,他就狠打了小侄子一顿,打得直到小侄子半边脸红肿趴在地上哭着说他愿意去上学。打孩子的原因是我哥到家后先是耐着性子劝说他回学校上学,小侄子不理会他,还去打旁边无辜的小妹妹,我哥拉他的时候,俩人对抗起来,小侄子像对待他妈妈一样肆无忌惮地骂他爸爸,还想伸手去打他爸爸,然而爸爸可不是妈妈,摁住他就是一顿猛打,越打越气,越气越打,我爸我妈和我嫂子都在旁边刷刷掉泪,只有一岁多的小侄女一声不吭地看着乱作一团的家人,大约是被吓住了。

到家的第三天,我哥抱了我小侄子一整天,因为害怕孩子挨打后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更是因为一个做父亲对孩子的心疼和愧疚。他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以前没能好好陪他,以后会好好补偿他。挨打之后,小侄子确实收敛了不少,而且他还喊过几次“爸爸”,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不愿意喊爸爸的。

可是,就在我哥要返回打工的城市的时候,我小侄子又开始闹了。他先是把我妈,也就是把他拉扯大的奶奶,几脚踹倒在地上,被我哥呵斥之后,连着几顿饭不吃,躺在床上不起不动,并且又一次表示不愿意去上学。小侄子不去上学一事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包括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和我妹。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妈拉着我爸去村西头的巫师家,巫师在我们老家被称为“师把子”,他们也是正常的人,过着正常的生活,不过因为一些缘故被大家认为神灵附体,虽然年轻人不太相信,但是老年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愿意去找巫师一算,以期得到神灵的指点。我爸妈就是这样,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之前学习成绩很好的小孙子突然就不愿意上学了,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突然就开始这么闹腾了,是不是有看不见的什么东西在暗中指使……

“明明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他们却去找巫师……”和我妹在电话中讨论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说。

对于子女的教育,我爸妈还是比较自信的,因为我和我妹都考上了大学,我还考取了名校的硕士。在村子里,我爸妈也被大家视为会教育孩子的父母,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小侄子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被老师称为“大学的苗子”。和村里那些同样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相比,我小侄子似乎是幸运的,因为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他有重视教育的爷爷奶奶。

但是,对我们有效的教育对小侄子却未必有效,而且我妈唯恐小孙子受委屈,对他倍加呵护,什么都顺着他,该立的规矩没立起来,该树的威严没树起来。待小侄子闹得实在不可收拾的时候,我爸就出场,把他揍一顿。一个惯,一个打,孩子如何健健康康成长?

我翻起小侄子小时候的照片,在本该快快乐乐的年龄,他脸色却总是有着一份说不清的烦闷和厌恶。去年暑假,小侄子在我这里的时候,他对我说:最恨的人就是爷爷,因为爷爷打了他,第二恨的人是奶奶,因为奶奶总是唠叨他。我问他要是他爸爸打他还会记恨吗,他明确地回答:“不会,我爸可以打我,但是爷爷不可以。”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我小侄子是一个留守儿童,一个留守了整整十年的孩子。

在小侄子小的时候,最喜欢最眷恋的就是他的妈妈。对妈妈的思念和思念未得的失落是他儿时不快乐的最大原因。就在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妈告诉我,我小侄子从小到大有三件事她记得最清楚。

第一件事发生在我小侄子三岁半的时候。那年春节过后,我哥嫂拎着包离开家门外出打工,小侄子从家里跑出去,哭着追他的爸爸妈妈,哥嫂不忍回头,走得很快,小侄子一边向前伸着手跑一边哭着喊:“俺妈啦,你走那么快干啥呢?你等等我啊,你等等我啊……”在他爸妈乘车离开村子之后,我小侄子站在村头无助地哭了很久。

第二件事发生在我小侄子七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午后,他无聊地坐在院子里,看着我妈忙来忙去,突然说:“奶奶,要是你和我爷爷谁死掉一个就好了。”我妈吓了一跳,再看这孩子,很平静,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就问他:“是不是我和你爷爷死掉一个,就不能带你了,这样你就能和你妈在一起了?”小侄子点点头说:“对!”我妈问:“我带你和你妈带你不一样吗?”小侄子回答:“不一样!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哪有说世上只有奶奶好的?”

第三件事发生在我小侄子八岁多的时候。一个深秋的晚上,下雨了,天很冷,小侄子不知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穿着单薄的衣服趴在水泥地上不愿上床睡觉,我爸妈劝了很久,他都不理会,后来我爸打了他。挨了打的孩子冲到院子里,跪在地上,对着漆黑的雨夜哭着喊:“俺妈啦……俺妈啦……”

在我小侄子十一岁的时候,嫂子终于结束打工回家了,小侄子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但是他现在已经长大了,多年来对妈妈的思念慢慢发酵成他自己都不无法控制的不满。还有一件让他高兴也让他难过的事情是妈妈给他生了个小妹妹,他一直想要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但是当小妹妹出生,妈妈每天忙于照顾妹妹而忽略他的时候,他的不满不知不觉升级为攻击,他会很疼爱地抱妹妹,但他发脾气的时候,可以伸手就打向尚不懂事的妹妹。

在他对妈妈展开攻击的同时,妈妈对他的不满也与日俱增,儿子越来越不服管,玩手机到夜里两三点,成绩下滑严重,她的管教只会受到儿子的抵触甚至是谩骂。这个她曾经日思夜想的孩子,现在成了她痛苦的源头。所以在我哥的拳头挥向我小侄子的时候,我嫂子没有劝阻,而是用有些绝望的目光看着让她伤透心的儿子说:“就得打!”

想到那个瘦弱而倔强的小肩膀一次次躲闪着爸爸的拳头,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他现在让全家人寝食难安,但是一家人曾经也一样让他煎熬过啊……过去的那些年,尤其在他还是一个不懂“伤害”两字的小孩子时,他又经受过怎样的伤害啊?这些,大人们不知道,或许小侄子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些不快乐的童年经历在他的潜意识中潜伏下来,不得当的隔代教育,长期留守的心理阴影,随着他进入青春期而爆发,或者说他开始了孩子的反击。

对于小侄子现在的问题,家里人伤透了脑筋也伤透了心,他们不时或忧愁或苦口婆心地和小侄子沟通,但是小侄子却是相对静默的,或者说他向外沟通的渠道是塞住的。任凭别人怎么说,他基本不回复,心情好些的时候会偶尔抬头冲你一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直接喊一声:“滚!”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没有像他这样难缠?这是我爸妈,也是我哥嫂不明白的问题。

在我小的时候,就有一些“别人家的孩子”站在我的前面,阳光明媚地照耀着他们,微风习习地吹拂着他们,令我羡慕,又令我难堪。现在,我小侄子也是。似乎这样一说,问题就变成孩子本身不够好了,如果换一个好孩子,麻烦就自然解决了。

年后,我妈和我哥一起到了我这里,我给我妈拿了一本书看,《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妈哭了,或许小侄子现在的状况也让她开始反思,她说:“现在才知道以前做错了,孩子应该在自己的父母身边长大,爷爷奶奶再疼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过了一会,我妈又若有所思地说,“可是,现在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带孩子,也不是咱一家啊?”

是的,哪止我们一家呢?

据统计,全国现在有6100多万留守儿童,我小侄子就是这6100万中的一员。作为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历者,我深知留守背后的无奈和痛苦。这些年,我哥嫂不止一次想把孩子带到身边,可是在他们之前打工的城市,外地的孩子不能参加高考,孩子成绩一直优秀,他们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孩子不愿再读书。

即使能够把孩子带到身边,问题也是不能完全解决啊。我曾在一个民工子弟学校教过一年书,我教的孩子基本都是曾经的留守儿童,他们幸运地到了父母身边,却不能进当地的公立学校读书,只能在条件差很多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硬件差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我所执教的那个班级,一个学年过后,除了历史老师外,其余所有的老师都走了。很多孩子在初二下学期或初三开学前返回老家读书,继续之前的留守生活,因为他们没有资格考父母打工城市的高中。

新年伊始,因为小侄子的闹腾,我们一家心情都很沉重,我在沉重的心境下写了这篇纪实文章。很想像小时候写作文那样,在篇末点一盏光明而充满希望的灯……


推荐阅读:

留守儿童保护我们能做什么?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到底难在哪里

从农村到清华-我的求学之路

我所遭遇的农村

为什么农民的孩子不想做农民

我们一直在专注讲一些好故事,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以后发送“故事”。


对农村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感兴趣,可以来奴隶社会的 App 继续讨论:

华章邀请您加入奴隶社会群聊「农村和留守儿童讨论」,请确认已安装磁场App:http://dwz.cn/2EWi8k (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如何加入:打开App,点右上角“+”数字加群,输入:380589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