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娘家人挨你说点“心理”话|您的心理口罩戴好了吗?

关怀部 云岭职工 2024-01-19



小强战“疫”防护记(一)



前文我们提到过,在这次疫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是正常的,它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然而,由于中国人内敛的文化传统,我们不太会直接表达情绪,甚至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情绪既然找不到出口,就只能通过身体、行为,甚至是胡思乱想来体现,这样就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心情难受,人际关系受影响等。因此,要知道焦虑是否影响到你了,首先是要允许自己去察觉焦虑的存在。在遇到压力事件后感到焦虑时正常的,但是如果你最近大部分事件都会出现以下反应,你就需要警惕:你可能是“过度焦虑”了。

过度焦虑1

睡眠变差。如果在疫情之下,你的睡眠明显没有以前好了,比如说躺在床上一两个小时难以入睡、早上容易过早醒来、夜里一点点声音就容易惊醒、夜里常起夜、醒来后难以入睡,甚至做噩梦等,白天容易疲劳,精神状态差。

2

胃口、肠胃变差。肠胃是对焦虑非常敏感,人在焦虑的时候,常常会没有胃口,或者胃疼、肚子疼,还可能出现便秘、拉肚子等状况。

3

感到比平时容易紧张。比如说,刷微博看新闻,一看到一点负面的消息就开始紧张起来,非常容易被负面的信息吸引。或者常常坐立不安,心里像丢失东西一样。

4

容易发脾气。平时根本你根本不在乎的事情,现在也会惹你生气,看啥啥不顺眼。家人可能都说你是个炸药桶了。

5

常常会想到一些悲观的事情。比如,你已经做足了充足的防护,一家人几乎没有出过门,甚至在家都戴着口罩,可是还是时常担心自己被感染。

6

出现一些不太理智的行为。比如,每天洗手无数次、哄抢双黄连,不加分辨信谣言等等。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担忧焦虑已经超过了你自己处境下应该有的状态,并且影响到生活了,就说明你“太过焦虑”了哦!当然,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否对自己造成困扰,是否已经是“过度”了,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以上情况仅仅是一个参考,不是绝对的标准。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焦虑情绪的本质。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喜欢焦虑情绪,甚至想从自己的情绪字典里删除。所以,焦虑是一种不太受人欢迎的情绪,是一种预感到可能面临不良处境的紧张、担忧和不安全感。

焦虑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比如,上班途中进食、喝水不卫生使你担忧,那就在密闭的环境中不要进食,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共有环境。

第二类

假设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旅途中有人携带病毒怎么办?这种事情虽然有可能发生,但你无法识别出对方。 

第三类

混合型,有确定的部分,也有不确定的部分。比如,咳嗽的人、感冒发烧的人或未有上述症状的人。我们知道遇到此类人群必须躲避,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 

我们不想面对未知的危险而毫无准备,应对焦虑的核心就是把不可控的部分变成可控的部分。我们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焦虑,具体焦虑的点在哪?哪些是自己可以处理的,哪些是自己不可处理需要寻求帮助的,你可以列一个清单,列出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焦虑评估和情绪释放的一个过程。找到核心的焦虑根源之处,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对症下药01

根据国家提倡的出行时间出行,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

02无论去哪都佩戴口罩,做好必要的防护;03理性获取权威资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04第四,勤洗手,多通风,及时消毒,根据官方知识来操作。05第五,情绪稳定是最大的免疫力,不过多关注疫情信息,防止出现“媒体式替代创伤”。06第六,工作生活之余,不忘找点事情专注当下。比如:专注读一本书,烧一个菜,听一首歌,做一段有氧运动,和爱的人通一个电话等等。07第七,如果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若有情绪困扰无法自助,可寻求当地专业的心理援助热线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让我们一起戴好心灵的口罩,静待春暖花开!


久坐不利防疫,一起来做个健身操吧!


云南省职工健身操教学片


穴位操


科普知识免费听

《新型冠状病毒职工防护知识50问》


延伸阅读




来       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

视频来源:云南省总工会

责任编辑:罗     罡

校       对:何家票编       审:黄    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娘家人挨你说点“心理”话|您的心理口罩戴好了吗?

关怀部 云岭职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