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图片来源:摄图网
海兽葡萄镜。(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河南洛阳作为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土生土长的吕盛文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对文物古玩很感兴趣,做起了古玩生意。吕盛文脑子活、门路广,30来岁就成了文物圈里的知名人物。不过,他并不满足于经营古玩店带来的收入,凭借着在文物圈积攒下的人脉,干起了倒卖文物的非法勾当。2021年4月,吕盛文伙同他人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以300万元购买了一面海兽葡萄镜。海兽葡萄镜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铜镜种类之一,它以高浮雕海兽、葡萄纹为主题纹饰,间饰鸟雀、蜂蝶、花草等图案,华丽而繁缛,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与心灵上的冲击,是中国铜镜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被中外学者称为“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然而,由于出土前的埋藏环境以及出土后的保存环境的影响,这面流传千年的唐代铜镜的表面难免存在锈蚀物与划痕。为了让这面海兽葡萄镜看起来更干净,卖相更好,进而提高其售价,吕盛文找到了朱子宇,托他对铜镜进行处理。朱子宇是河南许昌人,从2018年开始接触古玩行业,也经营有一家古玩店。他从网络等途径自学了修复文物的技能,便借此接点“私活”,帮助文物贩子对青铜器类文物进行除锈等处理。在明知这面海兽葡萄镜来源非法的情况下,朱子宇仍使用化学试剂对铜镜进行了除锈,还对铜镜进行了抛光等处理。事后,吕盛文支付给朱子宇2万元。此后,吕盛文又委托朱子宇修复了其他文物。在与吕盛文的合作中,朱子宇获利7万余元。吕盛文常出没于各大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并在拍卖会上伺机结识了一些客户。2017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吕盛文结识了一位广东商人吴太云,并将这面进行过除锈等处理后的海兽葡萄镜,以6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吴太云。吕盛文靠着倒卖文物的非法勾当发了家,生活奢靡享乐。然而,吕盛文靠倒卖文物营造出的浮华幻景,随着他的犯罪行为被揭露而破灭,而他托人非法“修复”文物的行为也引起了公益诉讼检察人员的注意。2022年4月,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借助该院自主研发的“洛检云监督线索管理平台”,发现刑事检察部门办理的吕盛文等21人涉嫌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系列案件中,存在犯罪嫌疑人朱子宇采用化学试剂非法浸泡除锈造成国家一级文物唐代海兽葡萄镜损害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22年7月18日,瀍河回族区检察院以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吕盛文、朱子宇非法“修复”行为对海兽葡萄镜造成了哪些损害?洛阳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陈金龙告诉《方圆》记者,此行为不但不利于文物的保存,还损害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出土时,其表面附带的锈蚀物等物质,能反映出很多信息,如文物的埋藏环境等。不法分子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采用化学试剂对文物进行除锈,导致文物表面的重要信息丢失,研究人员无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更无法针对性地对文物进行保护、研究。此外,我们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文物表面的痕迹,判断古代工匠制作文物的工艺,例如采用了什么样的浇铸方式、打磨工具等,但不法分子以机械方式对文物进行了抛光,对文物表面的细微痕迹进行毁灭性的破坏,也影响了我们对文物进行科学研究、获取文物的历史信息。”陈金龙进一步解释道。彼时,我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保护的对象大多是不可移动文物,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并没有足够的案例支撑。河南省还没有针对可移动文物保护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没有先例可循。文物损害的价值如何认定?能不能对文物进行“复原性”修复?这都是办理此案时遇到的难题。“由于文物损害的价值难以认定,我们的诉讼请求也难以确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后走访了文物考古专家、文物修复专家、文物价值认定专家和河南科技大学法学教授。大家纷纷表示,针对可移动文物被损害的价值认定,目前没有相关的规范可以参照。”承办此案的瀍河区检察院检察官张拓告诉《方圆》记者。鉴于案情复杂,按照检察一体化要求,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检察院将此案向洛阳市检察院进行汇报。为解决文物损害价值认定及文物保护专业问题,洛阳市检察院组织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博物馆等单位文物专家召开研讨会,进行研讨交流。“在此次会议上,大家取得一致意见,认为文物损害价值虽然无法认定,但可以委托专家对损害造成的文物修复保护费用进行评估认定。这样,我们的公益诉讼请求也得以明确了。”洛阳市检察院检察官梁利超告诉《方圆》记者。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访洛阳博物馆,与文物专家交流文物鉴定相关问题。(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2022年7月,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检察院委托洛阳博物馆有关专家对受损海兽葡萄镜修复保护费用进行评估,并出具专家意见。经专家评估,吕盛文、朱子宇的非法“修复”行为对文物价值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对已成事实的破坏也无法复原。文物修复人员只能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清除文物表面有害物质,控制文物保存环境,使文物能够更久保存。目前,这面海兽葡萄镜保存于洛阳博物馆。该博物馆也为这面海兽葡萄镜制订了相应的保护修复计划。2022年10月18日,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检察院对此案调查终结,按照《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的规定,将此案报送洛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吕盛文、朱子宇非法‘修复’文物致使文物损害的行为已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承担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梁利超说道。经履行公告程序,限期内无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1月10日,洛阳市检察院依法向洛阳市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吕盛文、朱子宇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连带承担文物修复保护费用2.95万元。2023年6月1日,洛阳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洛阳市检察院提出的诉讼请求全部予以支持,目前判决已生效。“这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是河南省首例可移动文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该案的成功办理,为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探索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工作,还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开展公益诉讼立法积累了素材。”梁利超告诉《方圆》记者,这起案件办结后,洛阳市检察院、洛阳市中级法院、洛阳市文物局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文物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文物保护方面的协作配合。同时,梁利超表示:“期待通过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工作,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认识到文物的社会公益属性,认识到文物保护对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格局。”(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1月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