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本胜:美军净评估 其实中国芯 | “净评估”系列五

2016-09-17 战略前沿技术

美军净评估 其实中国芯

易本胜  军事科学院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美军战略理论与实践比较丰富,其相应的战略评估理论与实践也比较厚实。特别是美军净评估,经过半个多世纪开发、应用和普及推广,对其国家安全战略、国家防御战略、国家军事战略和战区与军种战略等的创新发展,尤其美军战略研究、战略决策与规划计划工作,已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重大影响。20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美国兰德公司早期研究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评价(净评价)子委员会相关活动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净评估概念与做法,在七十年代初被引入五角大楼,九十年代后又从五角大楼的走廊传播出去,在美国多个盟友国家或地区中得到开发和应用。如北约国家,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色列和我国台湾地区等都在美军帮助下开发和应用净评估。据有关资料反映,前苏军也曾把这套方法吸收过去并加以通俗化,定名为“网络法”向全军推广,美其名曰“科学的军队指挥方法”,要求各级司令部“大胆地采用”。进入新的世纪,尤其在“9·11事件”后,净评估的概念与做法更被各种类型的安全与防务机构竞相模仿,以帮助决策者综合分析未来的威胁和应对这些威胁所需的能力,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一、净评估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净评估因寻求“净”结果而得名,它旨在成为一种“净”的评估。相对于“粗评估”而言,它是排除假像和虚像、干扰因素和次要因素,挤掉“水分”之后的评估,可以理解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关键与要害”“寻找重心与薄弱环节”,等等。其过程就像郑板画竹枝那样“削去冗繁留清瘦”,像聪明的警官侦案那样“大撒网、抓重点”,像摄影那样“聚焦”,像制药那样“提纯”,一言以蔽之,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结果就像商业活动中的净利润是把成本从毛收入中扣除之后得到的净收入,净评估以同样的方法把红蓝双方的相关要素都纳入考虑范围,并在同一地点(问题领域)进行整合,力求得出一个在竞争/对抗情势下的“净”结果来。

当然,针对不同的问题领域,这种“净”结果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如净效应、净影响、净能力、净变化、净提升、净下降、净增加、净减少、净投入、净产出、净收益、净损耗……等等。也正因如此,一些学者称之为基本评估、最终评估、纯评估。同时,由于这种评估涉及的领域范围广泛和组织机构众多,它也被称为综合评估、网络评估。但是,毫无疑问,其属性就是评估,所不同的只是它刻意标榜“净”,或者说它的种差在于“净”,至少是以“净”为追求。它不仅要像一般问题求解那样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更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回答为什么的为什么(原因背后的原因),真正澄清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机会之窗。数十年来,净评估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会和国防部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发出了成套的分析框架和支持手段,且在国内外形成了庞大的运作网络,其净评估方法亦不断精进和完善。


二、美军净评估源自《孙子》和《毛选》

按照“净评估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的说法,虽然“净评估”一词产生于冷战时期的美国,但是有关净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却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敌对国家(地区、集团)的竞争/对抗之中。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孙子》的“知彼知己”“经、校、索、算”和“度、量、数、称、胜”等思想,就是通过“经五事”“校七计”“索其情”的战略环境分析以达到“知”,最后庙算决策,进而制定出“胜兵先胜”的战略,而其基本程序与步骤为“度、量、数、称、胜”。对此,美国净评估创始人和绝大多数净评估专家毫不讳言。

研究表明,《毛选》中有关“净”的理论与实践也比比皆是。毛泽东早在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就对战略评估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且非常精辟和独到,其中蕴涵了大量的净评估思维与方法。他一再强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在明确要求“净”。他所阐释的那些“主要矛盾”“关键”“核心”“要害”“实质”“主义”“精髓”等,大都是“净”而后的结果。至于其达成“净”结果的动态比较与综合分析的具体方法,则更是丰富多彩,不胜枚举。不仅如此,他还在1938年5月发表的《论持久战》等著作中对其阐释的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作了至为经典的运用,即使到了七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其广泛性和深刻性亦为美军净评估所远远不及。

其实,美军净评估概念、原理和做法甚至语言表达,都与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军净评估分析框架形成之际恰值中美互为敌手时期,马歇尔等人基于“政治正确”考虑,不便征引和标注而已。但从后来及至现在的净评估实例中可以越来越多地看到,美军净评估一直在从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中汲取营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净评估可视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在战略评估领域的“美国式”表达。研究表明,马歇尔等人当初就是一手拿着《孙子》、一手拿着《毛选》研拟净评估分析框架的。

当然,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与马歇尔的净评估方法也有诸多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第一,阶级立场不同。毛泽东代表无产阶级立场,马歇尔代表资产阶级立场。

第二,形成背景不同。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基于国内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及其盟友、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及其盟友间的竞争/对抗形成的,马歇尔的净评估方法则主要基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及其盟友间的竞争/对抗形成的。

第三,深广程度不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更为高远、宽广、精深,因而更为抽象,科学性、艺术性也更强;马歇尔的净评估方法则聚焦于战略评估领域,更为具体、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四,发展趋势不同。军事辩证法研究在东方“文、史、哲”氛围特别是我长期和平环境中,哲学化倾向比较明显,尽管这并非毛泽东最初的本意;而净评估方法则在西方“数、理、化”氛围特别是美重实务而轻理论的传统下,呈现出工程化趋势。


三、发掘和整理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时不我待

毕竟中美国情、军情不同,在美国、美军运作良好的净评估方法、机制和体系,并不能简单地拿来。净评估虽然源自中国,仍然要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再中国”化。毛泽东战略理论与实践最为丰富,毛泽东的战略观揭示了战略的本质和规律,其战略研究方法求实辩证,是制定正确战略的桥和船。未来的战争情况与过去肯定不同,但是毛泽东战略指导的基本精神和他所提出的研究制定战略的科学方法将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因为尽管现代战略格局和现代战争的军事技术状况带来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方法的变革,却不会改变战略的本质、基础和基本规律,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研究和制定战略的科学方法。

当前形势下,建构我军特色的战略评估理论、机制与体系,必须创造性地发挥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这部马克思主义“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依现实情况看,需要借鉴美军净评估的有益做法并反觇以求,发掘和整理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恰当地进行工程整合,把它变成一般读者能理解、会操作的模式,让这种来自实践高于实践的军事辩证艺术更加通俗化、大众化,更快更好地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可以说势在必行、正当其时、刻不容缓。



易本胜:简述美国家净评估程序功能与议题样板 | “净评估”系列一

易本胜:马歇尔及其净评估办公室长期关注的几个问题  | “净评估”系列二

易本胜:解析美国防部指令《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净评估”系列三

易本胜:浅释美军净评估方法的基本原则 |“净评估”系列四

易本胜:浅析美军战略评估机制

易本胜:战略智库要研究回答『为什么的为什么』——由美国智库净评估引发的思考

易本胜:美国国家高端军事智库的研究聚焦

易本胜: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研究——军事辩证法与净评估方法之比较

易本胜:解析日本防卫力量战略评估机制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预见2016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产学研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