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蓝字关注我

导读

12月3日至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在已经完成的两天议程中,“人工智能”是与会的全球商业领袖和专家频频提及的热词。


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分发等环节全面渗透。腾讯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每天出稿2500篇左右;微软小冰不但能写新闻稿,还出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的算法分发让大家感受真切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在分发领域的魅力。   


面对人工智能“抢饭碗”,媒体和媒体人该以什么样的姿势“接招”?在新闻传播领域,人类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什么?


近一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赵树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封面传媒新闻执行总编辑周琪等学界、业界资深人士纵论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领域的颠覆与重构。《传媒茶话会》为您呈现。

新华社已经搭建起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将为海内外用户提供智能采集、人脸核查、智能分发、用户画像、版权追踪、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服务,并将在12月底向海内外媒体开放使用, 共同探索大数据时代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这是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昨天上午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传播与社会责任”论坛开幕致辞中宣布的。这一消息吸引了众多媒体人关注。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内容生产、分发等环节全面渗透,人工智能正在“蚕食”传统媒体人的职业领地,势不可挡。

海量新闻内容写作,你拼得过它吗?

机器新闻写作高效、全天候的工作模式使它能够生产海量新闻。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看来,机器也更擅长对枯燥的海量数据当中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整体性、精确性和高效能方面,机器比人具有更多优势。


报道显示,腾讯公司DreamWriter财经+科技应用的发稿量超过2000篇/天,体育稿量500篇/天,包括每天行情报盘、上市公司公告精要报道,以及体育赛事每轮每场的消息;今日头条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在里约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



在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数字新闻领域,机器写作已经锋芒毕露。

秒级出稿速度,你拼得过它吗?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当中,人工智能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25秒出稿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点击查看原文);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首篇春运报道作品共300余字,报道生成用时不到一秒,还写出了“车次主要是K字头和普列,基本都是无座票,一站到底,路途会比较辛苦”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文字;今日头条的xiaomingbot对体育赛事报道的出稿速度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步。



当人类记者还处在惊愕中时,机器人已经迅速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秒级出稿速度,秒杀人类。


此外,数据新闻、知识图谱,人脸识别等,都是人工智能的强项,可以帮助媒体在海量的新闻图片、视频中,精确定位特定人员,并可以对图像中包含的人物进行自动分类,提升图像的使用效率;可以帮助媒体根据海量的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新闻图片,精确识别图片中的人物,构建图像中人物的关系图谱,提升新闻线索发现的效率。

千人千面,你拼得过它吗?

机器新闻写作能够以用户偏好来制作相关的新闻内容,而且还能提供与用户个人生活场景相匹配的私人定制产品。不仅能够形成一种产品,还能够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景用合适的形式分发给用户。另一方面,用户画像也将促进媒体对自己读者的了解,使媒体的运营更加个性化、精细化。


千人千面、精准到达,同时能为经营提供助力,这是传统内容分发方式无法实现的。

细腻入微,善预测,你拼得过它吗?

在昨天发布的新华社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的介绍中,还有这样的文字: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行车记录仪等智能采集设备,结合新闻发生地附近的多维数据,自动检测新闻事件,自动生成数据新闻和富媒体资讯内容。让摄像头以及各种传感器成为记者的眼睛,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捕捉和生成上,快人一步,自动生成。




实际上,这是传感器新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所谓传感器新闻是基于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以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传感器将拓展人的感知能力,开辟信息采集新维度,弥补人类观察范围受感官局限,不善预测等弱点。比如人眼可以看见雾霾,却无法看出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但传感器可以做到这一点。


2015年10月,央视推出的“数说命运共同体”专题中,5位数据分析员用了21天分析从GPS系统获得的“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他们发现,过去一年里,途经“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海上货运量增加14.6%,而同期全球航运总量只增加3.8%。对于这个专题中核心数据的挖掘来说,GPS系统至关重要,而GPS系统就是一种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传感系统。


可以说,传感器新闻会增加新闻的细腻度,提供更多角度的信息解读。

 你在首批被淘汰名单之列吗 ?

人工智能如此强大,注定有一部分媒体人的饭碗要被其抢走。


在昨天发布的“媒体大脑”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未来可能只需要记者口述“我想要知道杭州近三年的房价对比”,或是“我想要知道某公司与某公司的关系”,就能得到相应的可视化报表或是知识图谱,省去了以往繁琐的信息搜集和确认步骤。



在人工智能出现以前,这是需要记者编辑耗费很大功夫收集数据、人工对比才能完成的。


喻国明认为,在机器新闻写作逐步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之下,只会对新闻要素,新闻素材进行剪贴的媒体工作者必将最早被逐出新闻的传播岗位。第一轮淘汰将从这些角色和岗位开始。传统的消息型记者将让位机器新闻写作。

人工智能的“不能”正是媒体人的“奶酪”

人工智能很超能,但并非万能。喻国明表示,一些机器做不了的领域正是未来专业媒体工作者的奶酪之所在。


其一,机器新闻写作必须在已有算法和已有数据支撑的条件之下来进行,而社会生活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数据化的,这些内容是人工无法被替代的。


其二,有些数据并不是以顺畅的形式自动呈现出来,需要通过人为的努力去寻找挖掘,之后机器才能跟进。



其三,复杂的多变量的跨界问题,以及要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价值判断时,在算法形成对这种变量的把握之前,机器很难染指。


其四,技术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形态、法制规划进化速度不对称的时候,可能引发相应的内容生产跟社会的形态法律的形态之间所形成的不对称,此时需要人,超出机器和算法来进行效应的协同。

人机协同是未来媒体生产分发主流模式

机器新闻写作能够实现资料的实时、迅速的抓取、使新闻记者的依从重复、繁琐、低技术含量的数据采集当中解放出来,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从事更具想象力的创造力的工作。但无论机器新闻写作如何发展,人始终都是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


未来人机协同将是传媒业的常态。



喻国明表示,调查新闻、解释新闻等高品质新闻是未来新闻记者的主攻方向。重大而敏感的议题的把关同样离不开人,因为重大敏感新闻哪怕表达有一丝一毫的不稳妥,都会引起社会重大的损害甚至冲突。此外,人工智能让全方位私人订制成为可能,这也必将导致公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和价值观越来越大的差异,那么是否还有可能实现社会共同价值?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上增加社会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这都离不开“人”的努力。


人工智能和人类两者如何协同写作,生产出更加多元高品质的作品,是媒体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媒体要重新配置人力资源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重塑了整个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也在具体的产品生产流程中重塑业务内涵。


在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赵树清看来,智能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变革就是打破边界,依靠人工智能实现媒体所有功能的信息聚合与分发重构。大势不可逆,媒体要重构生产流程,重新设置岗位。很多国际知名媒体已经开始了探索。


向上滑动阅览

美国十大新兴新闻岗位


岗位一:受众分析员 

职责一,挖掘、记录和分析量化数据信息;职责二,提供信息分析和策划参考。

目前《今日美国》(USA Today )新闻网的The Journal News 开设此岗位。


岗位二:参与编辑 

新闻编辑团队和受众之间的联络员,其职责是确定能引发受众共鸣的新闻故事、发现最佳传播策略并向多个媒体平台推送。目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设此岗位。


岗位三:应用技术创新引领员

应用技术创新引领员主要从事虚拟现实项目的设计工作,借助于一个设想创造概念艺术,撰写新闻故事板,建立原型,进行虚拟现实佩戴设备(VR 耳机)的测试,然后与设计和编辑团队合作开发一个受众浸入式新闻体验项目。目前《今日美国》(USA Today)开设此岗位。


岗位四:社交媒体和社区编辑

社交媒体和社区编辑身兼多职,需要24 小时不间断把新文章、图片和视频发布到流行的社交媒体上, 例如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 和Snapchat 等,满足社交平台上的受众需求。目前msnbc.com 开设此岗位。


岗位五:社会发现总监

有些媒体(例如Buzzfeed 和CNN)提供社交媒体平台,供受众上传个人拍摄的照片、视频和新闻资讯。社会发现总监率领团队评估这些受众上传的素材,发现现场目击者,挑选最好的用户生产内容并将其发展为热点新闻故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采编新闻并进行评论。目前CNN 和Buzzfeed 开设此岗位。


岗位六:移动项目经理

移动项目经理的职责在于协调并改进程序应用开发人员和编辑团队的日常合作。移动项目经理需要时刻考虑如何增强应用程序功能,并开发新的编辑策略——前端修复漏洞,后端改善工作流程,增强媒体发布广告的技巧,为用户投诉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权衡各种工作任务,移动项目经理力图实现程序开发人员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开设此岗位。


岗位七:消费体验总监

消费体验总监的工作是借助分析软件帮助媒体了解受众的兴趣所在,并在创作和发布新闻产品时首先考虑新闻信息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目前《沙漠太阳报》(The Desert Sun)开设此岗位。


岗位八:直播编辑

直播编辑负责为社交媒体平台提供视频编辑和发布服务,并吸引受众参与直播。目前《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媒体平台开设此岗位。


岗位九:创新实验室主任

创新实验室主任率领团队开发提高新闻媒体与受众互动性的解决方案,例如投放一个移动在线应用程序或提供交互式视频(例如Facebook的Messenger)通过与新闻记者和编辑交换想法来策划新方案,并运用或开发新技术进行新闻报道,同时与合作伙伴和技术供应商保持沟通,从商业效应和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评估和执行各种设想,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开展。目前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的Today Digital 开设此岗位。每一个创新项目被视为一个实验。


岗位十:虚拟现实编辑和拼接员

虚拟现实编辑和拼接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观众带入虚拟现实新闻和纪录片中。他们为社交媒体创作短视频新闻,确保虚拟现实新闻报道与现实情境无缝对接。目前《赫芬顿邮报》的HuffPost RYOT 开设此岗位。


以上内容来自《国际传播》杂志,作者:宋毅。

                                                            

 (下滑继续阅读文章)

“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媒体将不会再是今天的媒体,媒体的产业也不再是今天的产业,谁走得更早谁就会走得更远。”封面新闻执行总编辑周琪说。

“动车”时代切勿固守“马车”思维

“现在传统媒体绝大多数对技术很迷茫。意识停留在马车时代,如何能在动车时代有所作为?要基于技术来提出面向市场的问题,才是真正的转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表示。


在张洪忠看来,媒体和技术公司有一条鸿沟,媒体本身不了解技术,提不出有效问题,技术公司不了解媒体的需求,也提不出有效问题,二者无法对接,导致传统媒体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传统媒体首先要知道技术是干什么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品的需求,寻找前沿的技术公司合作,才能真正进入传播技术前沿。


《传媒茶话会》评论:

数据化、智能化,这是互联网发展下半场的主导逻辑。人类社会正在走进“人工智能”的时代。


任何一项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对原有体系带来破坏,同时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行动的空间。人工智能将人从繁重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带来了产业升级,并重新划分了社会分工,为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创造了施展才华的可能性。面对人工智能,媒体人要对机器能够干什么,自己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能力是什么有清晰的认识。万万不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在不知疲惫、不会偷懒、善于学习的机器面前,新闻业将容不下“懒人”,不管是行动上的“懒”,还是思维上的“懒”。


人和人工智能不是零和博弈,应该是一种双赢状态。如果你感觉自己被人工智能穷追猛打,即将丧失立锥之地,那么只能说明你做的还不够高端,还没有发挥出作为“人”的独特价值。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  宫佳奇


 

近期热门文章


1.九寨沟7.0级地震,机器人记者25秒540字配4图!人类记者你颤抖了吗?

2.新华网总裁田舒斌:主流媒体红海突围,需处理好三组关系!

3.卫视长青、芒果TV盈利,台长吕焕斌解析深度融合五大招

4.划重点!在浙江广电、爱奇艺、阿里巴巴和搜狐眼里,视听产业的发展将是这样的!

5.想在视频领域分一杯羹?这些趋势数据传统主流媒体必须掌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