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妊娠期和哺乳期痤疮到底该怎么办?

pfk李云ys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2021-10-09

妊娠期和哺乳期痤疮

到底该怎么办?






最近在网上接诊了几例妊娠期和哺乳期痤疮患者,因为我也是娃他爹,深知当妈不易,所以熬夜到凌晨三四点(得亏是天生不长痘),写下了这篇小文章。人常说怀了次孩子就像生了场大病,虽然这个说法不一定完全对,但是怀胎十月真的是很艰辛,如果不同意,可以在肚子上绑个二十多斤重的水袋,每天迈着小碎步,感受下什么叫步履蹒跚。

 

女性真的是很伟大的,不仅要承受怀胎十月之苦,卸货后还要起早贪黑地给孩子把尿喂奶,而且怀孕和喂奶期间,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头痛腹泻,都是一忍再忍,除非实在是忍不住了才会到医院就诊咨询是否需要用药。来,放下你手中的手机,为我们伟大的女性点个赞。同时呼吁我们男同胞们,不管是双11,还是双12,主动帮老婆把购物车填满,买不起没得事,关键是要让你的女人明白,虽然咱们买不起车,但是好歹有个购物车,有个盼头啊。


废话扯远了!

请原谅云哥这逗比的心。




扯点实在的,

就问,

女性在怀宝宝和喂奶期间长痘痘了该怎么办呢?

来,让你家大老爷们帮你选一选,

实在不行,甩个小纸坨,抓个阄。

☟☟☟


A

不管它,自己会好;

B

那肯定是排毒;

C

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


选择A或者B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解读 

如果选择了A或者B,请以后把经济出口管控严格一点,以后每个月200块零花钱,再三叮嘱,省着点花;


选择C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解读 

如果选择的是C,典型颜值控,这种男人其实也靠不住,容易花心,只要他外出,要随时发定位。

开玩笑,开玩笑!

 

人们普遍认为痤疮是一种美容问题,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担心药物可能会引起致畸的严重后果,所以很多医生往往给患者采取非常保守的治疗方案,甚至是停止治疗。还有很多女性四处乱撞,翻微博,看攻略,寄希望于护肤产品,但你能想象那种无助吗?春去春又来,痘在痘还在。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就不是人?就真的要忍受着痤疮的辣手摧残吗?实际上,也是可以进行治疗的。

 

当决定在妊娠过程中或者哺乳期要治疗痤疮,以及选择具体治疗药物时,应仔细地考虑痤疮的分级严重程度,要知道哪些药能用,哪些老虎的腚是摸不得的!


我们先看看外用药物:

1、抗生素

常用的外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甲硝唑(FDA归类为妊娠B类用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但需要意识到长时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可能存在耐药的风险,建议在哺乳期可以和过氧苯甲酰联合使用,可以减少耐药性。


2、过氧苯甲酰凝胶

过氧苯甲酰凝胶(C), 除有抗菌性外,过氧苯甲酰也具有溶解粉刺的作用。在妊娠期是不建议使用的,但是在哺乳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全身吸收量极少。


3、水杨酸

水杨酸(C)已被用作非处方类皮肤药物多年(很多护肤产品里面也添加有水杨酸),没有致畸的报道。它的口服形式阿司匹林,被用于低剂量预防妊娠先兆子痫,这肯定了它的安全性。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使用阿司匹林存在Reye综合征的理论风险,但是局部水杨酸由于皮肤吸收极小而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如果仅限于皮肤的小面积使用时。


4、壬二酸

壬二酸是一种天然的二羧酸,具有抗菌、粉刺溶解和轻度抗炎性质。壬二酸也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改善痤疮诱发的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 壬二酸被FDA归类为妊娠B类,因为动物研究显示没有致畸性,但没有关于人体临床数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可以使用的。


5、维甲酸类药物

维A酸和阿达帕林被FDA归类为妊娠类别C,但他扎罗汀属于X类。关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局部外用维甲酸药物安全性的报道存在争议。据报道使用此类药物导致先天性畸形的案例发生(Autret等,1997,Lipson等,1993,Loureiro等,2005,Navarre-Belhassen等,1998,Panchaud et al,2012,Selcen et al,2000),但是这些事件可能是巧合的。然而,一项针对235名女性在孕早期接受局部维甲酸治疗的大型观察性前瞻性研究与对照组444名女性进行了比较,未发现自然流产率和轻微或重大出生缺陷的存在统计学差异(Panchaud等,2012)。关于怀孕期间外用维甲酸药物的安全性缺乏共识(van Hoogdalem,1998)。但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怀孕期间不要使用这类外用药物。

 

维A酸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在哺乳期小面积使用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系统吸收量很低,但他扎罗凝胶在母乳喂养中的安全性尚不明确,所以避免使用。


如果局部用药治疗效果不佳,而且痤疮也比较重,可以考虑口服药物。痤疮治疗的常用口服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疗法(螺内酯、避孕药等)、维甲酸类药物,但哪些药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相对比较安全呢?



一、四环素以及衍生物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四环素在内的四环素类药物被认为是中重度炎症性痤疮患者的一线治疗, 被FDA归类为妊娠D类用药, 因为已知在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使用会导致牙齿和骨骼变色。然而,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孕早期使用与主要出生缺陷有关(Kong和Tey,2013,Meredith和Ormerod,2013)。已经报道了在妊娠晚期使用四环素药物引起的母体肝毒性病例(Hale和Pomeranz,2002,Rothman和Pochi,1988,Wenk等,1981)。


二、异维a酸软胶囊

痤疮界的扛把子,怀孕期间口服异维A酸的使用是绝对禁忌的(FDA归类为妊娠X类药物), 异维A酸有致畸性(和剂量无关),可导致自然流产和危及生命的严重先天畸形。妊娠早期异维A酸暴露相关的胚胎病包括颅面部、心脏、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尚未发现男性使用异维A酸会导致胎儿异常。由于这些严重影响,作为医生应该告知接受异维a酸治疗的女性,在开始异维A酸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1个月以内,所有具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必须选择并保证执行两种避孕措施,这点很重要,切记。



三、红霉素

口服红霉素被FDA归类为妊娠类别B,其实,红霉素在妊娠期间更常用于治疗其他感染。虽然红霉素在怀孕期间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有关于胎儿心脏畸形的报道存在(Kallen等,2005),长期使用与10-15%的妊娠患者的肝毒性有关(Hale和Pomeranz,2002,McCormack等,1977)。许多患者发生不能耐受的胃肠道副作用,另外痤疮丙酸杆菌常对该药耐药,所以常导致治疗失败。


四、阿奇霉素

与红霉素一样,属于妊娠期B类用药,相对于红霉素来说,耐受性要稍好一些,相对来说耐药风险要更小一些,但实际上由于细菌对这种药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发生率不断升高,所以阿奇霉素一般不作为痤疮常规治疗方案。



五、头孢类抗生素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使用是安全的(Hale和Pomeranz,2002),然而,它们很少用于治疗痤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潜在缺点包括:因亲水性而不能渗入毛囊皮脂腺单位,而此处是痤疮丙酸杆菌定植的部位;以及可能促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相比,其疗效较差。


六、常用的激素药物

常用的激素药物是螺内酯(C)、口服避孕药(X)和环丙孕酮(X)。怀孕和哺乳期间应避免使用这些抗雄激素药物,因为它们与尿道下裂和男性胎儿的女性化有关。在妊娠早期使用口服避孕药也有较高的唐氏综合症发病率。 在哺乳期应该避免使用,原因有两个:据报道,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降低产奶量,并且存在胎儿女性化的理论风险,尤其是新生儿可能代谢额外激素的能力较弱。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外用药物以外,也可以配合进行光疗,比如说红蓝光照射治疗,目前认为蓝光和红光是通过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卟啉吸收光来治疗痤疮的。卟啉可以吸收波长为400-700nm的光,且对波长在410nm左右(在吸收光谱的蓝光区)的光吸收效率最高。由于暴露于光,卟啉被激活,从而导致生成氧自由基以及细菌死亡。红光激活卟啉的强度要弱于蓝光,但红光可以穿入至皮肤更深处。因为它使用特定的、安全波长的光,所以通常认为蓝光和红光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安全的。使用蓝光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进一步证实了其安全性( McDonagh AF, Lightner DA. ‘Like a shrivelled blood orange’— bilirubin, jaundice, and phototherapy. Pediatrics. 1985;75(3): 443–55.)。

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痤疮,建议局部外用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抗生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20%壬二酸,它们属于妊娠药物分类中的B类药物,过氧苯甲酰在妊娠药物分类中为C类,但是在哺乳期间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同时可以联合或者不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当然如果痤疮确实比较重,单用外用药物控制不佳,可以考虑口服大环内酯内抗生素,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附图:痤疮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安全等级分类和建议:

△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大图

 ◆  ◆  END  ◆  ◆  

作者:李云

(李云医生已经在“丁香医生”开通咨询服务)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战痘”相关文章

请点击下方链接

 👇👇👇

为什么你总是反复长痘

常用的治疗痘痘外用药

教你如何从根源解决黑头

必知:痤疮攻略及问题大全

怀孕了,痤疮怎么办?

长痘痘需要忌口吗?

异维A酸副作用很大吗?

越运动越容易长痘痘?

新生儿也长“青春痘”

勿把真菌性毛囊炎错当“青春痘”

长痘痘了,哪些食物要“忌口”?

长痘位置能看出啥?反正不是内脏健康

一文读懂 | 寻常痤疮 vs 玫瑰痤疮,还傻傻分不清楚?

你们要的缩毛孔法宝,拿去~

牙膏能祛痘、止痒、治烫伤?你竟被骗了这么多年

痘痘留下的疤痕、坑,能消除吗?

专家简介

杨希川,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疑难少见病研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毛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皮肤性病学专委会委员等,为《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及《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16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更多科普请关注

 ↓ ↓ ↓

微信公众号: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新浪微博:@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