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岁的交大,生日快乐!
”
在你心中,交大是什么样子?
是三个世纪沉淀的筚路蓝缕
还是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是氤氲着巴蜀烟火气的慢时光
还是科研发展、学子步履匆匆的快节奏
是峨眉山旁的青翠欲滴
还是九里堤边的宁静惬意
是蓉城犀湖畔泛起的波光涟漪
还是“智能化”“现代化”的
成都东部(国际)校区
这里有全球首发
“用手就能推动”的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
也有世界最大、能模拟
地表最强自然风的风洞实验室
这里有中国第一个高校机车博物园
也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多
技术最先进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里走出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
64位海内外院士
培育了30余万栋梁英才
他们在交大踔厉奋发
他们在社会担当使命
▲姚桐斌、陈能宽、吴自良
如今,她已走过了126个春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时光背后的故事
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到交大
点点星火,发轫于1896
动荡之中初创的交大——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这是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
也是在这个灰砖灰瓦的老旧四合院中
吹响了教育强国的号角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风雨飘摇
山海关沦陷,学校被迫中辍
虽积极筹划力图恢复,但因经费支绌而无法实现
几经努力,终于河北唐山复校
并更名为唐山路矿学堂
1916年我校大放异彩
因在高校成绩展示评比会上以94分夺得第一
被特奖“竢实扬华"匾额一方
寓意并期望我校“培养人才、振兴中华”
这也是我校精神的发源
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
设北京、唐山、上海三校
1928年,我校又更名为唐山交通大学
1938年,武汉沦陷,再次被迫举校西迁
经历了五个月的跋涉
交大终在平越复课
1942年,又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纵然千磨万击,交大依然坚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神州大地迎来新气象
交大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20世纪50年代,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我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
上世纪六十年代,交大积极响应建设
“大三线”的号召
西迁入蜀,扎根建设
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此时,交大师生面临的是一片荒山峻岭
雨伞雨鞋成为了每个师生的必备品
连喝水都要辗转几公里去县城买
但苦难难不倒交大人
1972年,我校正式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
我校有15项科技成果获得大会奖励
在全国高校中位居榜首
峨眉时代接续了唐山时代的辉煌
▲峨眉时期的艰苦条件
1980年盛夏,邓小平同志盛赞
“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1982--1983年,交大于峨眉的开学典礼
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
我校在成都扩建总校
当年年底,四川省、成都市各相关部门发来通知
批准学校在成都金牛区九里附近选址
1989年,交大主体迁至成都
开启了新的时代
从山海关起步,到西迁入蜀,根深蓉城
这一走就是126年
交大几经迁址,几经更名
历经风雨的淬炼和洗礼
却始终砥砺前行
屹立如磐石,熠熠似星辉
九里风清,犀浦月朗
东部校区蓬勃发展
回望过去,点点滴滴
皆是交大人坚定的足迹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从第一位中国教授罗忠忱
到一代大师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等
海内外院士
再到如今新一代的交大青年
交大始终群星闪耀 朝气蓬勃
▲《榜样交大青年说》群星闪耀
风雨飘摇中,交大人振臂呐喊
▲京张铁路
1905年,内忧外患,山河破碎
詹天佑立志修建属于国人的第一条铁路
面对技术上的孤立无援
两百余年闭关后的人才稀缺
詹公仅任命徐文炯、张鸿诰两人为其助手
(二人皆是我校第一届毕业生)
历时四年,终于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
▲詹天佑
“不让欧美以先驱, 岂仅偕扶桑而并骑”
詹公的信念、勇气深深地激励了交大人
随后,于1931年以他的字
命名了唐山的三层学生宿舍楼——眷诚斋
并沿用至今
▲茅以升
茅以升克服重重阻碍
筑起横亘钱塘江之上的一条天路
打破洋人口中的“不切实际”
凭借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风骨排除万难
▲田玉珍
一百年前,我校学生田玉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
田玉珍以拳拳爱国之情、赤子之心
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
带领众多青年学子
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
烽火滚滚中,交大人冲锋在前
钱塘江大桥,滇缅公路,铁路建设
交大人把桥和路,搭成了祖国的生命线
▲1951年工程队在顺川拆除炸弹
当战火燃到鸭绿江边
我校师生共181人次(131人)
先后三次组建抗美援朝工程队
卸笔从戎,奔赴朝鲜
“今天通知,明天报名,后天出发”
交大人视死如归,用热血撰写诗篇
▲抗美援朝中奔赴战场的交大人
祖国建设中,交大人奋勇开拓
▲中国铁路电气化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建猷
“一切为了祖国,为了祖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
曹建猷院士放弃
异国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
毅然回国奋斗,艰苦创业
一颗报国心,毕生铁路情
曹建猷院士把一生奉献给了
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右)为学生授课
“开专业教育先河,奠高铁研究根基”
沈志云院士
前驱高铁科研领域
推动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
多年潜心钻研,为高铁提速
建立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带领我国高铁技术后来居上
向世界展示了铁路领域的交大速度
▲我国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中)与学生交流
“我们必须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面对中国的铁路电气化发展
钱清泉院士带领团队埋头苦干
仅用3年就成功研制出
牵引供电调度自动化多微机远动装置
填补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远动
技术领域的空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
“高铁梦就是我的中国梦”
翟婉明院士始终牢记
改变我国铁路网落后现状的初心
首创的“翟模型”和“翟方法”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再起新章
引领中国高铁冲向世界
新时代奋斗中,交大人勇毅笃行
新时代中的交大青年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在不断创新与突破中
赓续交大之精神
截至2021年
我校已拥有70余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
研究领域广泛、科技创新、影响深远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在加速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新尝试和新实践
全国首支专门服务于川藏铁路建设的博士服务团
成立于西南交通大学
多学科、跨专业组成的博士生团队
充分发挥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
学科优势、人才优势
将小我融入大我
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时代风口上,交大人迎万难、破桎梏
▲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
交大医疗队出征援鄂
这只由19人组成的医疗队
最小年龄者仅24岁
▲西南交通大学众志抗疫
面对疫情
交大师生齐心协力
共同抗击
用实际行动守护交大
从第一代交大人投身铁路,矢志报国
到新一代交大人奔向四海,薪火相传
“竢实扬华”是交大人不变的勋章
从现在到未来
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到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学
交大人与时代同向,不断提速发展
上世纪的初心底色不改,几代人的信念历久弥坚
从系统方案的提出肯定,到试验线路的实地建成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
从无到有突破的实现
让“交大磁浮”的名片越擦越亮
让交大前进的步伐更加铿锵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传承126年的前辈意志
求索最前沿的科研技术
沿着前辈的足迹,交大人用实力说话
“世界首例新能源悬挂式空铁”
开启新能源在现代轨道交通
应用的新篇章
“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控制
与高效掘进技术”
突破蓉城“地道战”瓶颈
助力成都地铁建设
并在全国得到广泛运用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安全运行诊断成套技术与装备”
丰富与发展了高速铁路安全运行检测与诊断理论引领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
“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
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突破多项重大技术难题
领先国际水平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
是学校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科学试验装置
将在建成后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科技的发展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
挖掘、整理与研究”
是自学校实施文科繁荣计划以来的又一里程碑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
最高级别文科项目上零的突破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
百廿六载交大依旧风华正茂,朝气蓬勃
从“十二五”期间到“十三五”期间
交大高水平论文大幅增加
139门开放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交大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
省内唯一入选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交大行稳致远
为每一位学子搭建更好的平台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竞赛总榜单全国第九
创新创优,融个人发展于科研前沿
争先争强,国家级竞赛舞台展风光
学术理论先行
数学建模及多领域设计斩获国家前列
实践独领风骚
双创项目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开展井然
首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金奖
力捧“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桂冠
荣获“天正设计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
化工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芯片设计赛道”,本科生组全国唯一的一等奖
荣获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
创新创意大赛优秀组织奖
获奖质量和数量蝉联全国第一
...
仅2021年,交大学子就获得了734项国家级荣誉
交大大师获选全国劳模、工匠匠人
百年杰出科学家等多项美誉
从中国首台到世界首创
当知识与实践同频
热爱与责任共振
从过去到未来
交大人一直在路上
从不变到变
峨眉名山电影场镌刻时光的痕迹
九里镜湖闪烁着垂柳的倒影
犀浦竢实扬华墙诉说着辉煌与希冀
东部(国际)校区坚定向前,步履不停
时光流转,几度物换星移
有人说交大变了
交大变得更大了
从山海关起步到两地四校区
交大的楼变得更高了
从抗战岁月的土屋土房
到荣膺鲁班奖的三教
交大的“交通”更便利了
从二号线七号线地铁的辗转
到六号线的一站直达
从第一个蒸汽机车开进校园
到金孔雀引领科技发展
交大的学科建设越来越强
从土木、建筑、采矿、冶金4个专业
到如今27个学院,近百个专业
文科建设中各项指标实现“倍增”目标
文理工商,样样齐全
交大的路越来越宽
从助力神舟十三号上天探索浩瀚星河
到参与新型奥运版复兴号设计
交大的桥越架越长
从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钱塘江大桥
到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交大的标志性科研成果越来越多
自2015年来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
逐年递增
也有人说交大没变
交大的风景依旧很美
交大的春天依然热闹
樱花海棠紫叶李
年年繁花开不尽
交大的夏天依然炽热
蓝天白云绿茵场
刻着交大人最年轻的模样
交大的秋天依然灿烂
秋风一响,黄金万两
交大的冬天依旧让人期待
一夜雪飘美若梦
凝眸青枝挂银霜
交大的生活依然鲜活
一到晴天,学校里就“长”满了人
一到夜晚,草坪上就响起了歌
交大的美食依旧很多
峨眉校门外的烧烤
九里南风食堂的小碗菜
犀浦四食堂的干锅
交大学子依旧爱“拼”
从篮球少年到排球少女
从科研才子到竞赛能人
从考研up主到逐梦设计师
交大的书香气仍然不减
期末的图书馆依旧难抢
藏书多到读不完
交大依旧温暖
在每一条洒满阳光的路上
在香气氤氲的美食里
在每一个和“战友”并肩作战的深夜
在每一声老师的叮咛
在万千交大人的心里
回溯百廿六载过往
交大变了
更加兼容并包,多姿多彩
交大也没变
交大依旧风华正茂
交大青年的声音依然豪迈
交大学子的脚步始终坚定
岁月更迭,华章日新
交大是变、抑或是没变
其实没有关系
因为在每一个交大人心中
交大永远是最可爱的模样
值此126周年之际
祝交大生日快乐!
你和交大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来评论区分享吧
截至5月20号中午12:00
点赞数前三名
可获得交大文创大礼包一份
大礼包内包含:
一盏交大校门灯
让交大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两把交大定制伞
一把为你挡风遮雨
一把为你遮阳避暑
六个随机火车侠系列文创
一路繁花666!
策划:交大新媒体中心
文案:交大新媒体中心微信团
朱星烨 肖士渊 郄景杨 吕晴 苏然
陈炳希 丁沭希 杨梓淳 关雨晴
图片:孙士清 王威 饶祎源 高胜男
卢颖 陈创辉 范帅忠 黄煜 许紫研
孙耀坤 张皓宇 张浩洋 宁建铭 夏灿
校史馆、新华社、北京档案馆、及交大人的朋友圈
本期编辑:新媒体中心 关雨晴 张琬祺
海报设计:贾文骋
推文指导:张琬祺 方攀丁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毛佳斐
统筹:朱莹燕 刘中慧
《重磅来袭!点击就领校庆专属套装!》
《漫漫播迁路》
《 甜!交大惊现大型表白现场》
《30s测出你是交大哪位建筑!》
©版权归西南交通大学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欢迎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