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边形选手”炼成记 !

新媒体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6-28




高林被大家笑称为“六边形选手”


他是科创竞赛的“拼命三郎”、

机车博物园的“园长”、

大使团的理事、

交运学院篮球队的队长......


他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花朝月夕,少年走在他勇往直前的路上。


下面就跟小微走进本期毕业专访特辑,

一起看看“大林”的故事。




 脱贫攻坚的路上 

从成都一路碾转至德昌县,大巴车在乡间路上颠簸,草木在山涧中向后奔跑,高林的内心泛起微微波澜。傈僳族村落,这里曾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是最艰难的 “战场” 



“修一条路来,这是十年前我们村最大的愿望。”


村长热心地接待了前来考察调研的高林一行人,他如数家珍般地讲解着村子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点点滴滴,“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上学的孩子很难买到书籍和文具,只能辍学务农;一年辛苦耕作的农作物屡屡滞销,白白浪费;通讯电力等基建设施十分落后,闭塞的交通环境成了“罪魁祸首”。


考察调研的日子里,高林走遍乡村的每一条道路,他深刻地感受到“交通”带给乡村的变化,“课程中那些复杂的概念与公式,并不是空想的函数与模型,而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眼前的乡村,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有崭新的书籍,能够让这座乡村焕然一新。”夜晚,高林躺在山顶的草坪上,凉爽的风吹过少年的脸颊,来时走过的条条道路,印在了少年的心上。



再次回到校园,曾经散漫随性的高林开始努力学好每一门专业课,交通运输规划原理、线路基础、铁路通信信号......无数次夜晚走出图书馆,望着天空的高林总会想起那晚的星空,


“我坚信,自己此刻的努力付出,一定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科研竞赛的路上

时光匆匆,高林通过自己的努力保研至国防科技大学,即将开始自己新的路程。回望来路,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也是高林本科学习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进入大三后,高林开始深入进行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二等奖,正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四川省一等奖……在高林身上,这些荣誉闪闪发光,但每一个奖项的来之不易、每一个科研项目背后的酸甜苦辣、每一次竞赛的排除万难,都是这四年青春留下的故事。



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的立项阶段,高林敏锐地察觉到,目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学历造假问题,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带来了很多麻烦。“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历学位认证。”高林看到这一社会现象,便下定决心攻坚下这个项目。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高林面前,计算机研发部分不是高林的强项,而身边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的本科生少之又少,这让他陷入了困境。


但愈挫愈勇才是高林的常态。“高林永远是最可靠的伙伴,他甚至有种近乎偏执的认真。”


正值新冠疫情,队员们的会面沟通被迫转为了线上,一次线上PPT讨论结束后,高林突发奇想,“我们或许可以跨校组队,借助线上渠道,寻找专业的人解决专业的部分。”于是,高林和队员们着手寻找其他高校的学子。机缘巧合下,他们寻找到了同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对于这个有趣又富有意义的项目,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一只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跨校竞赛队伍诞生了。“说起来真的很神奇,我们两个学校的队员从未见过彼此,疫情时期全依靠着线上沟通,但是大家都特别认真地准备,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积极地进行线上沟通,每一个细节都会追求更好。”


这种“大胆”的跨校组队模式在疫情下显得如此艰难,无法面对面交流合作,只能依靠线上进行沟通,不少人也对这种模式提出了质疑。但高林选择坚持到底,带领着队员们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各种困难,出色完成了比赛,创造了本科生跨校组队并获国家级竞赛奖项的“纪录”。



做起学科竞赛的高林,在队友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总是自愿承担最艰难的部分,对待队友却格外耐心。


备战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期间,高林实力担当起实验室的“保安”。早上,犀安路的晨曦未至,他已早早地进入实验室,调试着实验的设备;深夜,黑天鹅互相依偎着熟睡,他独自整理着队友还没完成的数据,直到完全满意才会离开。“回想起来,做竞赛真的很累,凌晨回到寝室直接倒头大睡。这是从知识的获取者变成应用者的过程,十分辛苦也十分值得,尤其是你亲手做出创新的成果,能真正改变我们身边的一切。”



传承历史的路上

每天沉浸在函数和定律中的高林也有他知性的一面。


大使团是外宾了解交大的窗口,校园大使们都是一张交大行走的名片,负责向来宾讲解校史校情,介绍校内的人文景观。初入大使团的高林,需要背诵数万字介绍稿,这成了高林面前第一座大山。博大繁多的校史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难以捉摸。“真的好难记清楚,很多名字和年份,让我经常混淆。”为了打牢基本功,高林每天晚上都会在校园里漫步,每走到一个建筑物,就背诵出他的介绍内容,慢慢的,他逐渐熟悉起了这些建筑朋友。



考核期,轮到高林模拟带队介绍,他流畅地向大家介绍交大校史和建筑故事,本以为勤奋的努力成果会得到前辈的一致夸奖,却只得到勉强及格的成绩。“你的介绍更像是背诵古文,只是没有感情地说出了讲解词,好的文化解说需要恰当的讲解技巧和亲和的语言沟通。


这次小小的挫败让高林意识到,作为文化讲解员,是在认同和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当一座桥梁,作一把钥匙,架起沟通历史的路,开启巍巍学府的门,说到底“人”才是重点。


生性腼腆的他,为了让自己的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就先拿自己的同学练手。“胁迫”着朋友听他一路讲解,把朋友当成刚入校的新生们、进校参观的小孩们、铁道部的领导们......对着不同身份的朋友们,调节着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讲解能力,不断调整讲解的语气和体态。终于,大使团的最终考核上,高林战胜了自己,以排名前列的成绩顺利成为一名校园大使。



成为校园大使的高林,印象最深的一次讲解是开学季的新生游园。他负责接待电气学院的新生游园队伍,从竢实扬华碑到机车博物园,再到交大南门,一路上高林生动地讲述着交大悠久的校史,学弟学妹们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问着各种有趣的问题。


对于高林而言,引领新生游园的感觉是十分独特的。不同于充分了解校史的校友和外宾,新生更像是一张白纸,作为校园大使带领新生朋友们游园,就是赠予学弟学妹一把进入交大的钥匙,让他们能够学习和传承交大精神,铭记这份根植于每个交大人的心中的认同与荣誉


“但还不够。”历史是久远的从前,是运动发展的过程,是即将逝去的此刻。大使团的讲稿需要不断记录,不断更新,交大的故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高林是交大历史的讲述者,也是她的守护者。


机车博物园里的一辆辆机车从曾经轮轨的呼啸中,风笛的嘶鸣里满载辉煌而来,如今它们静静伫立在博物园,见证着新时代交大的蓬勃发展。机车守护着校史的荣耀,高林则守护着它们的平安,这是他们之间独有的默契。


作为机车博物园的园长,他一直把博物园作为自己的家,博物园团队的伙伴们,就是他在交大的家人。高林幽默地和我们说,“表面上我是‘高高在上’的园长,实际上我是任劳任怨的‘大林哥’,每次博物园大扫除,大家都一致同意派遣我去干最脏最累的活。我们是相爱相杀,彼此信任的集体。




写在结尾

在海边长大的高林有一颗向往自由和远方的心,西安、厦门、上海……大大小小的城市都留下了高林的足迹,“在路上”对高林而言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或许是山东人的天赋,高林总是显露出“脱口秀”特质。在朋友们眼里,他总是一个能在不开心的时候逗乐大家的人。安心和可靠成了他给身边的人最大的感受。“他不会说很多大道理,但在他身边就很安心、很踏实。”



交运学院的篮球队长,朋友眼中的开心果,高林的内心还藏着可爱的一面。拥有吸猫体质的他,总是最受小猫欢迎,用“咖啡爱好者”、“烧烤品鉴大师”来形容高林毫不夸张。在高林看来,最佳学习伴侣就是一杯冰美式,最佳聚会去处就是烧烤摊。在夏日的夜晚,和朋友们吃着烧烤谈天说地,对高林来说是一件平常却幸福的事,从生活琐事到人生理想,都在裹满孜然和辣椒的烤串中化开,飘散在晚风中。



“越努力越自由。”


这是高林人生的座右铭。

只有足够努力,

才能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

他喜欢打球和追剧,

喜欢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吃吃喝喝。

他严格执行自己规定的计划,

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他向往着无拘无束的自由,

享受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交大的四年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高林也将踏上崭新的人生旅途。


采访的结尾,

就留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努力与自由,

从来都是携手并进的伙伴。”


统筹策划:交大新媒体中心 张艺凡

文案:刘畅 孙婧雯 张艺凡

摄影:孙婧雯 孙士清

本期编辑:新媒体中心 朱星烨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毛佳斐

本硕博11年,在交大收获博士学位,还收获爱情!
《姐妹们一起,乘风破浪!

罗老师好!
《9招教你做更阳光的自己!
























罗老师好!
《喜讯!西南交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增至74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版权归西南交通大学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