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房颤患者:别等中风了才知道,罪魁祸首原来是它!【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22】
我们都知道,房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事件(脑卒中和其他地方的血栓栓塞等),那么,这些血栓是哪里来的呢?
房颤患者(非瓣膜性)90%的血栓都来自「左心耳」。
通过前面几期科普,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心脏是个2室2厅的复式楼,两个心房在「楼上」,两个心室在「楼下」。
两个心房中,左手边的叫「左心房」,右手边的叫「右心房」。
左心房附属有一个狭长、弯曲的附属结构,叫做「左心耳」。
左心耳的形态各异,医生们将其归纳为 「鸡翅膀」、「仙人掌」、「风向袋」和「花椰菜」等类型。
图片来源:Naksuk N, et al. Left Atrial Appendage.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2016, 2(4): 403-412.
目前研究认为「花椰菜」型左心耳内最容易产生血栓,此外,左心耳越大、开口越宽阔,也越容易形成血栓。
我们都了解,血液在心脏内不停地流动、循环。当血液流到狭小的左心耳内之后,血流速度将大幅减慢,且血液会难以流出。
血液在心耳内长时间地淤滞(静止)之后,便会形成血凝块(血栓)。
这些血凝块一旦脱落,便会随着血液循环在身体里四处游走,在脑血管内「安家落户」就会导致「脑梗」,在肢体动脉内「安营扎寨」就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看到这里,一定有聪明的同学举手了:我知道阑尾也是盲肠的「附属结构」,阑尾可以切掉,惹祸的左心耳能够切掉吗?
答案是可以。事实上,心脏科医生已经研究出了厚厚的「心耳攻略」,无论是「切」、「堵」、「夹」还是「缝」,其共同的目标就是减少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
下一期,小哈将为大家介绍「防范血栓形成,医生们对付左心耳都有哪几招」,敬请期待!
精彩阅读之快速心律失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