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季 | 关注规划转型,致力城市设计创新

导读

2020年9月20日,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专题会议“规划转型中的城市设计创新”在线上召开,并对全网直播,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院长段进教授等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会议并作精彩报告。会议聚焦我国规划体系改革、新技术发展应用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就城市设计的理论、范式、体系、编制方法、支撑技术、实施管理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为推动规划转型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激发了创新思维。


本文字数:5277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与会嘉宾合影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规划体系改革、新技术发展应用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推动了城乡规划的转型发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城市设计的理论、范式、体系、编制方法、支撑技术、实施管理等迎来创新的重要契机,相关的话题正在成为业界和学界探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9月20日下午2:00,国内外多位专家将齐聚一堂,聚焦“规划转型中的城市设计创新”这一主题,围绕当下热点问题,如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该怎么做、如何在全球视角下进一步认识城市设计的发展、如何利用数字时代的新技术优化城市设计实施、如何进行精细化的设计治理等带来精彩报告,并共同研讨。会议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陈晓东副教授主持。会议进行了网络直播,与会专家回答了网络观众提出的问题。会议气氛热烈,起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主持人:陈晓东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副教授


段  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院长,教授


段进院士作了题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的报告。段进院士从三方面讲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较于传统城市设计的新的内涵。其一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设计内涵拓展。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设计是基于对人居环境多层级特征的系统辨识,多要素特征的统筹协调,以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自然、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认识,运用设计思维,借助规划传导,通过政策推动,对区域、城市、社区、场所等不同尺度和层级的人类聚落及其环境,形成整体布局的结构优化,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功能组织的活力有序,风貌特色的引导控,公共空间的系统建设,实现美好人居和宜人场所的积极塑造。其二为“一张蓝图”中城市设计内容融入。正在研究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中明确了城市设计与" 五级三类" 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的关系构架,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从空间环境品质的角度对规划编制形成反馈,提升一张蓝图" 制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将" 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 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各层级、各阶段。其三为全域用途管制中城市设计思维运用。一方面,在生态、农业空间中进行空间管控与城市设计的利用。对农业、生态空间内的各类人工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提出生态设计策略和以人工环境自然化为导向的导控要求(如生态网络与生态景观、地形地貌、蓝绿空间网络、大地景观、活动场所等),最大程度守住环境品质的底线、提高国土空间的品质。一方面,在规划条件中的强化城市设计的利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是我国现行的规划实施管理程序。城市设计对接规划实施管理程序,在土地出让、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等环节就管控要求予以落实,使宏观、中观的城市设计内容能够推进至微观的可操作层面。


田宝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导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田宝江教授作了题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应对策略”的报告。通过对城市设计内涵的解读,田教授提出空间、关系和审美是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中央将空间规划改革纳入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即意味着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是国土空间规划逻辑的起点和工作基点。理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逻辑,是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田教授指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逻辑与城市设计应对手段包含四个方面:①整体思维:全要素管控(山水林田湖草),城市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相应城市设计应对手段为在城市空间整体框架建构时将城市与自然纳入整体,以及在城镇开发边界修订过程中融入城市设计思维。②生态思维:强化底线约束,以生态优先倒逼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韧性发展。相应城市设计应对手段为引入城市水系、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思维与定量方法。③规律思维:遵循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机理。相应城市设计应对手段为多源数据及新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从感性经验判断走向理性科学决策。④治理思维: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规划的刚性,规划管控措施向下传导。相应城市设计应对手段为城市设计法定化,与控规有机衔接,切实提升空间。


最后,田教授认为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核心价值与国土空间规划基本逻辑高度契合,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易  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易鑫教授作了题为“1910年左右大规划的交通和机动性发展特征及其启示”的报告。一百年前,随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市问题的爆发,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对大规划进行考虑,开展了巴黎改造计划、巴塞罗那扩建规划、柏林改造规划等工作,这一时期面向整个城市或者城市区域的大规划对此后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回到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易教授认为中国并未经历类似于西方在五六十年代所经历的极端现代主义的交通机动化对城市空间的过度影响,我国八十年代城市发展是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之上,构建了基于内城到区域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一百年前城市规划先驱者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化”思想。


展望当代大规划,易教授重点介绍了巴塞罗那大规划150年间的演变过程,从早期认识到机动化,到构建一个综合复合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又经历过度强调交通与机动性的极端现代主义过程,最终到恢复人性空间、构建公共空间体系,这一历史模式被世人所见证。对于历史上的大规划,我们除了感叹它们在历史上做出的贡献,也应在今天结合新时代要求对其做出相应调整,实现新的突破。


最后,易教授认为,回顾历史,一百年前的规划思想与贡献可以传达到一个世纪以后,因此,对于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挖掘宝贵的历史遗产的内涵,从前人的勇气之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Christian Nolf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Christian Nolf教授作了题为“Jiangnan Park: Envisioning a Green Heart fo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city region”的报告。“江南公园”项目长三角特大城市区域绿色心脏提出展望,是城市创新与转型的项目。项目选址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苏州、杭州之间发展稍落后的三角形地带,该地区既有地势较低、受洪水灾害威胁的现状制约,同时在区域层面具有形成特大城市区域,控制城市扩张、保护开放空间,展现江南水乡的文化与景观价值的目标,然而该地区在区域尺度上缺乏关于开放空间的协同策略。在项目中,通过建立框架、描述特点、落位表达,在空间上界定江南公园。


项目积极探索如何创造一个多维度的江南公园。关于风景道路,探讨如何将不同层级的交通基础设施转换为具有丰富景观体验的风景道路网络(如主题线路、绿道等),串联起江南公园。关于生产性公园,探讨如何协调发展江南地区生产性活动(农业、工业、能源、服务业)的同时保障其景观质量,并满足居民的需求。关于栖居的公园,探讨如何重构传统和新兴的聚落模式(类型、肌理),与周边转型中的景观更好地融合。关于自然公园,探索如何将江南地区大规模的空间变化作为机遇,恢复动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关于文化公园,探索江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如绘画、手工艺、音乐、建筑、风俗民情等)如何引导历史保护区以外地区的空间发展。


夏铸九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


夏铸九教授作了题为“新城市设计——全球都会区域的城市重建”的报告。2020 年新冠病毒大流行是对世界公共卫生与人民生命攸关的健康城市的全球治理能力之全面突击。中国要避免因被排拒而思想锁国,而是应在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条件上自立自强,在全球区域视野下,包容性的网络都市化过程中,建构开放城市的新城市设计。面对自身,中国已处身于网络社会、信息城市,而全球都市与区域现实却是区域不均,城乡关系重构,以及,没有城市的都市世界与悖论性空间与社会浮现。


在区域发展战略与跨地方政府的都会治理双重引领下的新城市设计论述话语重构可以关注以下领域。第一,创新氛围的建构,作为高等教育基地,研究性大学可作为建构论述话语的起点。第二,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执行过程,城市的重建何妨多一点社会生长的空间。第三,倒逼规划制度创新的都市改革的都市价值。第四,面对二十一世纪非历史的、以功能性为主导的流动空间与片段性的都市部落——全球性所造就的都市文明危机。要在新技术范型中存活,城市必须作为文化特殊性的源泉,必须转变成为可沟通的城市。第五,营造技术、环境、社会的连结,致力流动空间草根化,重建反省性的地方智慧,最后,都市形式不能被化约而遗漏。我们新的设计模型与营造措辞的建构,是作为弹性“协商"工具,塑造都市形式的论述话语的建构,并以此掌握市民有感的、能沟通都市未来的空间形式。


Andrea von Mansberg

德国汉堡城市发展部住房与景观规划处主任

曾任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


Andrea von Mansberg教授作了题为“The new role of public space and the change of mobility in urban design”的报告。Andrea教授以公共空间的新角色和流动性在城市设计中的变化为主题,结合不同国家的案例,阐述了公共空间与步行化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第一,适于步行的城市。巴黎的15分钟城市理念为创造更加绿色的街道,为骑自行车的人与行人创造更多公共空间。第二,移动策略的改变。在城市中,公共空间是有限的,而交通空间却是大量的,基于此,探讨如何利用交通空间,将其转变为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在德国汉堡,倡导无车市中心,为更多的步行,更多的骑自行车,更多的城市生活提供机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提倡以绿色的城市空间取代天桥、立交的消极空间。第三,城市设计的参与——需求与接受。汉堡圣保利公园的公众参与模式是一个来自社区的倡议,启示我们采用非常简单的设计方式也可以人们真正享受滨水的公共设施。第四,公共及绿地空间——结构与设计。汉堡由绿环、绿轴与绿色公园构成的城市绿网、阿尔托纳的小区公园与绿色庭院、HafenCity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空间,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最后,Andrea von Mansberg教授强调了入口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角色,这同样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任务。


杨俊宴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杨俊宴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智能平台探索”的报告。杨教授首先指出,在城市设计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设计与真实三维空间脱离、设计意图在层层传递中缺失等问题,因此通过真实项目案例简要介绍了搭建城市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十种城市设计实施策略;在报告核心部分,杨教授以山东威海总体城市设计的项目为例,重点详细介绍了城市三维空间智能平台的建构流程,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构建“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全覆盖—城市三维智能管理平台”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框架,分别对应“规划—设计—管控”三个阶段,核心目标在于通过11多万智能规则的嵌入实现城市设计意图的无损转化,并通过建立“1套标准规范+1个城市设计数据库+1套应用系统”最终实现城市三维智能管控平台的实施。


在当前规划转型的过程中,杨教授认为可以通过管控规划的数字化转译进行城市设计创新,即在规划设计体系的基础上凝练设计意图、开展空间落位、制定管控规则并将其转译为逻辑语言和代码语言,进而实现管控的可视化与可实施化,最终建立覆盖规划设计全业务的应用体系;最后,杨教授通过具体场景的案例介绍了方案报批智能审查、多方案智能比选、数字人群画像、数字化公众参与等智能平台的应用前景,为当前的规划转型与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唐  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唐燕教授作了题为“精细化设计治理与基层规划师制度建设”的报告。回顾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的三个发展期:技术手段——管控体系——治理过程。精细化设计治理包含两个维度:顶层设计与基层创建。基层规划师制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际上各个地区皆有涌现,是规划设计“下基层”的表现。北京自2017年来开始探索以城市更新为目标的规划师制度建设,以街道为抓手、以街区为单位、以更新为手段、以规划师为纽带,从国家视角走向日常生活视角,从应对快速建设到应对平稳发展,从个体思维到群体思维,以人民为核心。在实践过程中,北京城市更新的制度建设为“街区更新+责任规划师+项目”的模式,积极探索利用街道体检、规划统筹的引导工具,献计谏言、基层培训的教育培训工具,公众参与、项目引领的提升工具,实施推进、技术支撑的证明工具,以及组织竞赛的评价工具和直接投资的激励工具。


最后,唐教授认为,在将来,城市设计师的角色会随着未来的发展而发生变革,作为责任规划师,无论我们是首都规划的宣传者或者落实规划的监督者,亦或我们是居民的倾听者或者社会问题的发现者,还是多方诉求的沟通或者公众参与的组织者,这都意味着我们作为设计师,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型人员,而需要与社会多元主体进行沟通交流。


供稿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据现场发言整理,部分内容未经本人审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季 | 总体规划学委会年会召开,聚焦“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聚焦双循环体系下的城市转型与治理,响应新时期城乡治理的新要求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规划直播间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