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季丨“心系洪灾中的城乡遗产——我为灾后遗产修葺出点子”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导读

2020年9月22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季之“心系洪灾中的城乡遗产——我为灾后遗产修葺出点子”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文字数:6303字

阅读时间:19分钟

 



9月22日,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专场以“心系洪灾中的城乡遗产——我为灾后遗产修葺出点子”为主题,特别邀请吴庆洲、侯卫东、黄贵强三位专家莅临会场发表学术演讲。会议围绕“中国古代城市防灾减灾”、“建筑遗产的灾后修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安全预警与政策建议”三个议题,邀请学术领域权威专家、学委会专家、优秀文稿作者共同深入探讨“城乡遗产的灾后修葺”。会议受到广泛关注,线上与线下会场参与人数近300人。


会议现场


会议由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规院名城所所长鞠德东主持。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学会理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自然资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为会议开幕致辞。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中枢进行会议总结。



会议开幕及致辞


会议现场


伍江副理事长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与支持。他说,如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不论从政府决策层面还是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程度可以说史无前例。


针对本次会议主题,他提到,过去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讨会谈论比较多的是“人祸”,针对“天灾”的抢救讨论并不多,然而我们国家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历史文化产生破坏。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历经千年、面对经受过各种各样人为、自然的灾害,其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智慧。因此他强调并赞赏本次研讨会的开展十分有价值、有意义,能够聚集并引发更多同仁探讨思考。


最后伍江副理事长提出作为专业人士更需要在技术上,例如规划、建筑、建设、材料等方面探索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方法,此项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工作人员去研究。


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线上致辞


会议当天恰逢秋分时节,张兵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讲到,从我国雨水分布上看,雨水最集中的季节很快过去,但实际上对于文化遗产面临的安全的难题时刻存在,不止水灾,火灾、地震等其他地质灾害中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一直非常严峻。若想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安全是基本问题。


张兵主任委员指出,总书记讲的国家总体安全观中,文化的安全至关重要,规划及相关行业从业者都要更加关注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安全。我们应当开拓与其他专业联系、加强多专业间的合作,将联合研究作为长期任务。他表示,希望学委会继续发挥作用,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分享交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遗产的安全问题。


学会理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自然资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线上致辞



特邀报告

吴庆洲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华夏珍贵遗产——中国古城水系》

吴庆洲教授以“华夏珍贵遗产——中国古城水系”为题做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吴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古城水系研究的背景,他认为水系研究应当建立在中国古城营建理论与历史经验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古城在防御各种自然灾害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近现代城市建设填没、破坏古城水系设施,没有将古代城市水系和排水排风设施的科学技术继续下来,从而引起了城市暴雨后的洪涝。


吴教授认为,我国古城在利用连通自然水系的同时,构建了“环城壕池、穿城河渠、湖塘散布”的城市水系。临暴雨之际,雨水或自然下渗地下,或汇入城内河渠水塘,或排向环城壕池流入自然江河,这一循环过程古今一辙。紫禁城、赣州“福寿沟”等案例十分典型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城市水系营建经验,代表了城市防洪御涝、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朴素自然的理水理念与建设模式,对当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具有诸多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庆洲 报告现场


吴教授回顾了我国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历程与存在的问题。他提到,城市防洪排涝包括市政排洪和水利排洪,然而市政与水利是两个部门,会存在配合协调方面的问题。近些年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下,排水问题较洪水更加严重,虽然排水市政管沟标准近些年相对提高,但是一些古代的经验很难吸取,城市仍然无法做很大的排水渠,问题仍在。在此背景下,2014年“海绵城市”概念提出,国家层面多次强调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我们要吸纳西方先进经验,在城市防洪中强调源头消减、中途控制、末端治理,逐步建立海绵城市系统。


最后,吴教授以赣州古城为例详细介绍了古城水系营建经验:通过自然积存形成微观尺度的城市“坑塘”水体、因势利导建成 “福寿沟”排水设施,最终巧妙衔接,整合形成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吴教授强调,中国古城水系作为华夏珍贵遗产,理应保护好,我们应当用古城水系营建的智慧和理念丰富当代城市规划理论,营建好当代城市水系,使其成为城市血脉和基础设施,令城水交融,各显特色!


侯卫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 

 报告题目:《文化遗产防灾减灾及风险评估》


侯卫东主任围绕文化遗产风险防灾减灾及风险评估做了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三方面:


首先,侯卫东主任介绍了中国自然灾害情况和不可移动文物概况,重点介绍我国文化遗产面临的风险,并强调构建全面、系统性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性。


随后,侯主任简述中国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体系,他说,防灾减灾作为一个大工程、全民工程,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是其中一个专项。他介绍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一般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灾前对处于受灾区域遗产进行风险评估,对处于危险境地的遗产进行灾前预防性处理;灾害来临时对遗产或其环境进行紧急、科学、合理的应对处理;灾后对受损的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侯卫东 报告现场


最后,侯卫东主任介绍了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体系的风险评估工作。他指出,在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体系中,对遗产风险进行评估,是使遗产得到有效预防和及时保护的关键一环,只有对遗产的风险进行了科学合理和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遗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达到有效保护。


侯主任指出,风险评估既是一个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技术性过程,需要制定科学、实用、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由于研究基础薄弱,全面实行文化遗产风险评估还有困难,应进一步研究全面分析法,特别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其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通过实践摸索和理论研究,从而加以丰富、完善。而文化遗产的风险评估的重点是文化遗产本身承受各种灾害的能力分析,即易损度分析,这将是未来的一个研究重点。


黄贵强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五室主任

 报告题目:《修复遮风避雨的精神家园—以泰顺廊桥灾后修复工程为例》

黄贵强主任的报告围绕泰顺廊桥灾后修复工程开展。2016年9月15日,台风莫兰蒂迪登陆后,山谷里短时间水位持续暴涨形成洪水,导致泰顺三座廊桥文清桥、文重桥和薛宅桥被冲毁。受灾后,相关组织机构对泰顺廊桥立即开展抢险抢修工作,后续一系列修复和研究工作直至今日仍在持续,十分具有典型性。


他谈到,在泰顺廊桥的灾后应急方面,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9月15号廊桥冲毁之后,政府迅速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等平台呼吁广大群众,若有发现廊桥相关木构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收集保管。灾后各级领导的关注也为廊桥的修复工作明确了方向。


回顾整个廊桥的修复历程,黄贵强主任感慨:桥梁不像是其他的问题,不修复的话,几年之后只能成为遗迹。因此,在廊桥被冲毁之后,浙江省古建院在2016年9月初就完成了立项的编制,10月文物局批准了立项,2017年1月份的时候修复方案就获得了批准,3月份完成施工图编制审批包括施工招标完成,到12月份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工作开展地十分迅速。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五室主任黄贵强报告现场


整个修复工程中,黄主任的团队注重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按照文化遗产灾后重建的标准开展修复,严格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团队在修复前针对桥台、桥体木构件开展科学检测评估,基于洪灾预防,开展薄弱节点的补强加固,修复后实施结构本体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健康监测,采用阻抗仪、应力波等微损检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构建监测平台。


最后,黄主任将泰顺廊桥灾后修复工程总结了“修复与传承相结合、修复与研究相结合、修复与宣传相结合”三大亮点。首先,修复工程注重延续当地建桥习俗和仪式,坚持非遗传承人主持修复工程,传承传统造桥工艺。其次,团队以编制廊桥灾后修复工程报告、廊桥修缮技术导则等为依据,持续开展廊桥本体及周边环境要素的监测,并编制文物保护规划、遗产保护管理规划、防灾减灾专项规划。最后,此项工程积极面向公众普及宣传文物保护理念和知识,激发当地民众情感深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主题研讨


在主题研讨环节,会议设置“中国古代城市防灾减灾”、“建筑遗产的灾后修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安全预警与政策建议”三个主题,特邀12位学术领域权威专家、学委会专家及优秀文稿作者分别就不同主题深入探讨。


主题一:中国古代城市防灾减灾的营城智慧


会议特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副院长刘广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水质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郝天、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彦名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规划师苏原围绕“中国古代城市防灾减灾的营城智慧”进行研讨发言。


刘广奇副院长指出古代城市的选址在考虑自然灾害方面非常考究,他对于当前古城面临的灾害风险有几条建议:首先要全系统的考虑水的问题,通过对水合理的组织,解决了洪涝问题;其次要花大力气补短板,提高古城基础设施标准;第三要用绣花功夫,制定针对古城特点的防灾的措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副院长

刘广奇线上发言

郝天副所长将古代治水的系统性总结为三个层面:首先为区域层面重视雨水的综合利用,例如杭州和西湖就是城与水关系的典范;其次为城市层面重视城市选址和对水系的规划,例如苏州古城的水路双棋盘的格局是世界范围内最早进行水系规划的城市;最后,在微观建筑层面,中国古代有很多建筑对于水灵活利用的方式方法,例如徽州建筑通过房檐收集雨水实现建筑防火。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水质安全研究所副所长 郝  天 发言

单彦名副院长的发言针对大量村落建筑的修葺维护方式方法,提出了以下具体的策略:第一,对鉴定为危房的传统建筑应妥善保留有价值的构建并再利用;第二,在传统建筑屋顶修缮过程中需要搭建保护大棚;第三,对建筑墙体也要修缮,特别是灾后受雨水侵蚀的要考虑用不同方式修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彦名  线上发言

苏原主任面对当前议题,结合实际项目经验谈到:在古城防洪中要加强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和相互融合。比如柳州和梧州通过千年来与洪水相互磨合,形成了古城与洪水共存的模式。以顺应自然的理念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制定出更合适的方案来保护历史遗产,比如可移动式防洪墙的使用等,此外城市设施也应进一步革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规划师 苏  原 发言


主题二:建筑遗产的灾后修葺策略


会议特邀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沈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永生、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梁伟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廖正昕围绕“建筑遗产的灾后修葺策略”进行研讨发言。


沈旸教授结合日本应对灾害的方法总结提出:切实开展预防性保护的学理建设和策略制定对建筑遗产保护十分必要。灾后工作可以根据建筑遗产的定期巡查报告中的风险类型和等级,结合价值构成和分布情况,采取灾前预防措施,制定灾中应急和灾后处置预案。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沈  旸  线上发言

孙永生副主任结合广东实际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谈及建筑遗产本体及周围环境防灾两个层面:首先建筑遗产本体强调固本强基,灾后保护中要避免屋顶漏水对墙基的威胁,进而有效保护到建筑的本体。外部的环境中要注重考虑自然环境本身地理因素,例如山体滑坡次生灾害等。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永生  线上发言

梁伟教授结合浙江平阳传统村落,从技术工程措施方面介绍了灾后古建筑修缮修葺,包括评估、清洗、干燥以及灭杀虫卵,他强调灾后工作需要科学评估,有序进行,对脆弱的古建筑,科学审慎逐步恢复原有使用状态,建立长期监测评估机制、长期观察。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 梁伟  线上发言

廖正昕所长以北京房山区金陵遗址、琉璃河遗址、北京老城区等地区为例,提出在老城整体保护中通过采取分流、节流调蓄等综合性措施,来改造老城河流的排水系统;其次应加强老城历史水准点的研究;最后,严格控制因为市政设施的建造,避免继续扩大胡同与两侧院落的高差,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内涝风险较大的低洼院,要单独防治。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廖正昕  发言


主题三: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安全预警与政策建议


会议特邀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银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设计系主任张笑楠与天津大学2018级风景园林硕士杨洋围绕“城乡遗产的灾后修葺”进行研讨发言。


田银生教授针对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是要有规范的程序,科学规划、细致安排;第二是要有科学的评估,对灾后状况全面摸查,评估损失,调查造成破坏原因;第三是树立实事求是、安全第一的原则;第四是要把科学技术和传统技艺进行结合;第五是建立档案,为后人工作提供方便;第六是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工作。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银生  线上发言

张剑葳院长就灾害预防方面谈到,灾害预防是文物的保护准则之一,如果预防工作到位,受灾后的损失也会小很多;灾害预防可以参照荷兰和意大利提出的路径;我国的灾后预防实践工作近些年发展迅速,但仍需完善,包括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的多中心监测体系的建立、整体运营机制的完善和第三方平台的介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  张剑葳 发言

张笑楠教授针对灾后的修葺,提出:欲修物,先聚神,针对损毁的城乡遗产,通过多方渠道宣传,使民众了解相关信息;二是广参与,丰内涵,通过汇集民间的遗产相关信息,构建城乡遗产的记忆库;三是汇众智,多沟通,修葺不但要关注物质层面,还要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汇集民间智慧;四是全展示,广传播,受灾城乡遗产的修缮过程,应该作为遗产阐释与展示的重要内容。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设计系主任  张笑楠  发言

天津大学2018级风景园林硕士杨洋分享了NGO介入城乡遗产灾后修葺的模式研究,NGO是指非政府组织,在城乡遗产灾后修葺过程中根据城乡遗产的类型和受灾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此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强调上下结合、多元参与,主张搭建共享共管、良性互动的机制,寻求可持续发展。

会议现场


总结发言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中枢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中枢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


首先他提出本次研讨会是智慧和科学的结合,与会专家智慧地传达了古人营城和防灾理念,我们需要继续坚持,把营城的智慧和科学的理念结合运用。


第二,本次研讨会是遵从规律的方法的探讨,会上大家都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认识到灾害也是遗产保护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完全保护好了,灾害就不会来了。同时从科学的角度阐释预防性保护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趋势。修复是另一种方法,但同时修复的科学理念、方法、系统,包括最细小清洗、干燥等等,都要正确、审慎,避免好心办坏事。


第三,他指出,本次会议成果丰硕,现场专家贡献了许多发散性的好点子,由于时间所限还没有充分讨论,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节点,我们要学习前人的智慧,认识到潜在的危险,遗产保护始终在路上,希望各位不仅仅在这个会上,在会下继续共同努力,为遗产保护再尽力!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鞠德东


最后,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鞠德东再次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指导与线上线下各位专家对本次研讨会、征文活动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


前期收集到的优秀文章将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通讯》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规划中国公众号平台持续宣传,敬请期待!


本文来源:规划中国

注:本文文中发言未经嘉宾审阅,由中规院名城所韩晓璐、任瑞瑶、李梦、李亚星、高原、郭璋根据现场发言整编;审校:许龙、韩晓璐。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季 | 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年会召开,聚焦“城市•人居•设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聚焦都市圈规划与区域合作,探讨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关注规划转型,致力城市设计创新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