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2019年研究与实践动态 | 学术季
导读
2020年9月25日下午,在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期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召开。年会由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委会主办,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学会副理事长、城市生态规划学委会委员张泉在本专题会议作题为“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2019年研究与实践动态”的特邀主题报告。
本文字数:5583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张 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城市生态规划学委会委员
一、研究进展
1
学术检索
期刊论文、核心杂志分成低碳和生态两块进行统计分析。低碳期刊论文篇数自2013年以来基本很平稳,此处不详细介绍,具体数据可在学委会网站上获取查询。生态期刊论文,自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视,行业作出的反映也是正向的,随之逐年提高。
“低碳生态专项”期刊论文篇数总体逐年增长,可以分为五个领域:
1、海绵城市,前几年增长突飞猛进,最近两年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绿色建筑,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3、综合管廊,基本持平。
4、生态修复,出现较快增长。
5、绿色交通,一直平稳发展。
总体来说,“低碳生态专项”研究随着近两年生态修复、特别是住建部组织开展“城市双修”活动以来,研究增加较快。
“低碳”“生态”硕博论文篇数代表高校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低碳”硕博论文,除2012、2013年有较为明显增长,近年来基本持平,认识在逐步成熟。“生态”硕博论文有较为明显的起伏。“低碳”硕博论文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实证研究、技术方法研究、理论研究。总体来说,处于平稳状态,除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分别在2015、2019年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其他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理论研究侧重于多学科整合研究,实证研究侧重因素分解、层次分析等理论,技术方法研究主要侧重数学建模、空间建模等方法,提出发展路径。
2
研究热点
2019年整个行业热点方向分类,包括低碳规划、低碳建筑设计、低碳技术应用,总体分布比较均匀。生态研究包括四大块,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建与环境、生态文明理念,采用排序前200篇进行分类,因为文章太多,我们目前人力有限,并未做全面排序和比例分析。
低碳研究热点,低碳规划集中在园林景观、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这两项占将近五分之三,园林景观主要关注园林景观的设计、低碳园林等,城市规划设计关注低碳理念的融入、城市设计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比例是低碳城乡规划领域,实际上低碳领域主要重点近年来不是城乡规划,而是集中在能源、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引用量较高的两篇论文,一是《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马超),另一个是《基于生态低碳理念的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策略探讨》(严慧慧)。
低碳建筑与设计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方面,超过全部研究的一半以上;建筑设计目前主要关注的是形态设计、结构设计,对构造目前关注不够多。绿色建筑关注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规划等。引用量较高的论文是《基于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方法分析》(池小兰),还有《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贾飞雪)。
低碳技术应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碳排放和低碳环保技术应用方面,占全部相关研究的70%,大家对低碳技术应用目前还是关注大的方面,这一方面代表我们工作方向选择是对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低碳技术应用总体还不是太精细,跟先进国家相比,我们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还处于低一档水平,这也是造成我们国家单位GDP排碳量比较高、能耗比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只是我们这个行业,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引用量较高论文这里不一一介绍。
生态城建与环境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两方面。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跟着国家的导向走,前两年海绵城市口号比较热,最近一年绿色生态更比较关注,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有不少是重复和重叠的,只是一些提法和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引用量较高的论文,《海绵城市建设下的LID模拟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周倩倩),对LID文献进行梳理,在研究区域实现了LID模型建立、雨水调控模拟和效能评估。效能评估应该分设计效能评估和实践效能评估,两种评估的工作水平和工作难度很不一样。
生态文明理念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侧重点比较杂,很难找出一个更加具体的代表方向的词。具体可分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文明理念方面、生态环境打造方面和其他。因为客观来说生态文明涵盖面比较广,也有引用量较高的论文。
生态修复研究热点集中在实证研究和生态补偿方面。实证研究主要考虑做法;生态补偿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达到绿色的重要导向。生态补偿方面,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性补偿,对经济性补偿、政策性补偿,目前关注还不太够,这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我们学委会应该也关注这些方面,把我们的观点反馈到政府部门,形成政策支持这项工作。
生态规划设计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设计、景观设计两方面。景观设计是传统做法,只是现在在传统做法中更加侧重了生态问题。生态设计必然涉及到景观设计,只是我们更加强调生态。引用量较高的论文,《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高鹤轩),主要讲的是园林景观设计怎么促进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另一篇是《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探讨》(闫晓璐)。我特别赞赏“节约型”,因为现在很多生态绿化都没有考虑节约,有的考虑了建设的节约,但没有考虑维护和管理的节约。现在绿化越来越多,带来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因为很多绿化都需要每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需要很多技术支撑进行维护和管养。在规划设计中怎么考虑节约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理念。
3
疫情与生态
疫情与生态是去年以来的一个新事物,我们在CCPD期刊库和知网期刊库输入“生态”“新冠”“疫情”,得到300多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八个方面。
疫情与生态集中在社区疫情防控,这是今年得到经验的重点;长期性的生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与医疗废物处理,也是新发生的问题,研究关注疫情的生态环境影响,反思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短板,强调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开始,但我个人觉得千万不要走过头,不要无根据地把疫情产生的很多问题归于城乡规划生态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该理性考虑城乡规划、低碳生态与疫情和防控的关系。
总体来看,去年一年以来的研究有这么几个方面:
1、学术研究方向日益理性。生态研究进一步重视,而低碳研究在我们领域保持平衡,因为总体来看,低碳最大的作用还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规划的调整,规划的调整在某些方面是相关的、辅助的。
2、与实践结合日趋紧密。侧重技术整合应用研究,低碳生态理念融入规划、建筑设计愈加普遍。
3、“低碳”内容相对聚焦,集中在围绕碳排放开展规划设计,从布局上解决问题;“生态”内容相对全面,涉及软、硬环境多方面。总体来说,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科学研究方向的进展是健康的、明智的。
4、“疫情与生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到能够进行系统性、全面性总结的时候,还有待于实践来检验措施有效性。
二、实践动态
1
政策导向
顶层设计方面,主要指国家层面。
自然资源部提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主要任务,划定七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九大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青藏高原、黄河、长江、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带来全国性、全面性的持久影响。
流域(区域)生态保护和治理,部分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行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祁连山、秦岭生态保护。
美丽中国建设最新进展方面,住建部提出“美丽城市、完整社区”,在“美丽中国”的旗帜下,大家都争相“美丽”,比如浙江提出“美丽浙江”,江苏提出“美丽江苏”,一些城市也提了“美丽XX市”,在“美丽中国”的旗帜下形成全国性、全面性行动。
年度各个部委的政策,其中领域开拓型(3项),包括一体化发展、生态综合补偿、生态文明试验;提高要求型(3项);目标任务型(6项)。
2
试点建设
总体来看,大旗帜下小旗帜越来越多,口号越来越多,好的方面是大家更加重视,工作更加细致,我觉得需要整合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比如一个城市在很多部委都争取到试点了,其中不少内容是相同的、相关的、重叠的,甚至是重复的,如果进行整合,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扩大试点项目:住建部的“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凡是进行示范的城市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基本达到治理当年黑臭水体没有了,但可能会反复,毕竟几十年污染下来,一下子换了水、淘了泥,还会有沉积的污染元素逐步滲出来,也不能够排除个别地方有新的污染源出来。
住建部的“城市体检试点”,通过体检促进城市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努力,试点任务有八个方面: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以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为主题,每个方面都有相关指标。城市体检的做法可能还要下延,开展城市体检,一开始是省会城市、直辖市,目前已扩展到设区市,有可能会进一步下延。
新增试点项目:包括水利部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整治试点县,国家发改委的生态综合补偿试点,住建部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简称“共同缔造试点”),生态环境部的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自然资源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等。
3
实践聚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第一个方面包括公共卫生实践的应对,建设更细致宜人的社区。目前采取的主要做法是避免规划超大社区,已经超大的想办法缩小单元,所以提出生活圈的概念,一般是大城市15分钟、小城市10分钟,以降低社区日常管理难度,最重要的是减少疫情的传播途径。在社区布局上,大集中、小分散,通过河流、绿带等自然措施分隔防灾分区,避免蔓延连绵成片。优化社区邻里中心设置,通过设置分散、小型的邻里中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多过密的人流集聚。并提出了很多评价标准、设计导则。
第二个方面是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规划,完善公共交通规划应对。疫情期间轨道基本停了,公交也没什么人坐,“定制交通”开始得到相应的关注,把单位用车组织化以应对疫情期间的突发需求。完善超市、菜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规划应对,因为现在基本不让室外经营、都进超市了,特殊时期,人没有办法不去,去了就有危险,所以现在尝试场所与场地相结合,比如菜场旁边的场地,平时用作停车,突发时可以用作户外经营场所,加个顶棚就可以防晒防雨。此外还有超市、菜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设计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极端天气及次生灾害应对。极端天气大家都经历了,特别是山地城市,次生灾害也比较多,再加上经济条件、技术力量等诸多问题,有些地区问题比较突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当前主要是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比如江苏今年遇到历史上最大的汛情,太湖大堤在最高水位泡了四十几天,时间长度也超过历史,但是没有出问题,原因是有一位省委书记,水利厅长曾经向他汇报“今年我们又战胜了洪水”,省委书记提出了一个要求:江苏不要战胜,而要不战而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所以在今年这种超历史的情况下,一处决堤也未发生,有人开玩笑说今年抗洪救灾表彰没有英雄,因为没有事件。加强社区微环境改造,“适应”极端天气。尊重、顺应自然,减缓气候变化,要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塑造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空间。优化规划内容,预留空间和强调适应性。不少城市、不少规划设计成果都在这些方面作了有效探索。优化用地“选址”,避开不安全地区。很多次生灾害就是缘于历史上形成的、在一些不安全的地方建设了,这当然有客观原因。山区建设用地安全性问题复杂,如果工作细一点,还是有改进的可能,千防不如一避,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如果有条件避开,避开一点是一点。强化建设用地“评估”,确保建设合理性,应该把城乡规划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评估在生态行业加以关注和重视。落实生态防护,优化应急避难,这方面主要是生态隔离带的建设和各类防护工程建设。
从实践来看:
1、总体强调全面性生态保护和治理,更加注重联动发展,动的多一点,联的还不够,应该进一步关注“联”。
2、试点更多聚焦城市体检、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更加注重民生体验。
3、关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极端天气及次生灾害应对等焦点,针对突发事件提出对策,逐步增强城市的韧性。
4、系统性、相关性整合需要加强,各个条线的工作重点、关注点、矛盾焦点不太一样,从技术行业角度,系统性和相关性的整合需要加强。
三、未来展望
理论研究关注“三结合”:
1、广度与深度结合。因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深,不是在广。我们以往的习惯,因为缺课太多,关注广度比较多,接下来应该进一步关注深入研究。
2、宏观与微观结合。与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加强微观领域研究,进一步重视微观、深度。
3、常态化与突发事件结合。今年更多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及时反馈,下一步我们还要关注常态化应对,所谓极端气候,每年都报“百年未遇”,极端气候已经成为常态。
实践领域关注实际效果,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方针落实,低碳生态试点落实,民生聚焦事项落实,以及低碳生态效果落实。其中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前面讲的一些评估都是设计的理论评估,例如绿色建筑,在建好使用了之后通过实际检测得出它绿色在哪里、节能了多少,做得还不够,应该切实重视成效科学检测校核。重视加强规划设计的系统性作用、全链条效应的检验。例如为了把这一块做生态,造价提高了,而所有的经济成效都要用碳付出,系统性是不是生态、是不是低碳呢?
嘉宾简介:
张泉,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注册规划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长期从事城乡规划的研究、编制和管理工作。编制的项目曾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奖、华夏奖等奖项,主持制定了江苏省一系列城市规划技术规定、技术导则。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聚焦“安全与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生态”,共谋城市可持续发展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空间治理四个议题引人关注:区域与城市群治理、空间治理与城市规划、乡村治理、社区治理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学术对话要点集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