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特别对话一“后疫情时代城市的变与不变”成功举办
导读
2021年9月26日,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重要活动,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特别对话在成都举行,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城市的变与不变”。
本文字数:5122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会议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后疫情时代对城市认知变化的视角出发,围绕疫情后中外规划响应的优秀经验、后疫情背景下社区韧性如何提升、城市空间组织如何选择、如何实现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制度自信等议题展开交流。
谭纵波
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谭纵波发表致辞。
一、学术报告
赵 民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学术报告环节由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主持,德国科学院院士、教授Bernhard Muller,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学部教授严网林,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师沈磊分别做主题报告。
学术报告一:社会融合型城市及其在后疫情时代的意义
报告人:Bernhard Muller(德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报告围绕社会融合型城市的定义、社会融合型城市在后疫情时代的意义及其建设方向进行了分享。
社会融合型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做法,和城市协同规划与设计、城市环境与生活条件、当地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社会文化发展与社会资本,以及制度发展与城市财政五方面息息相关。并提出需要在三个方面对未来做准备:第一,建立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第二,建设更加平等和包容的城市,要特别考虑公共的绿色开放空间和功能复合型、紧凑型的短距离城市的实施;第三,强调智慧城市的关键性。它能够实现危机期间的在家办公、在家教育、远程学习、远程医疗和商品供应等。
学术报告二:后疫情时代城市空间组织的变与不变——东京为例
报告人:严网林(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学部教授)
报告利用手机GPS点密度数据与轨道网络进行叠加,分析了疫情对东京都人口流动的影响。疫情背景下日本的“佛系抗疫”,导致人们通勤出行和生活出行特征发生变化,对东京都城市空间组织提出挑战。
轨道上的东京都市圈受疫情倒逼,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远程办公人群增加,导致中心区商务楼宇空置率上升、商业用地价格疲软;人们对居住地周边的公园绿地、休闲空间、商业空间的需求增加,并重新考虑迁往郊区以改善居住条件;东京人口净流入急剧下降,集中的空间组织模式得到一定程度舒缓;铁路公司的月票收入大幅下降;部分铁路公司、地方城市趁机采取本地化措施吸引从中心区外迁的年轻人群。但受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的双重影响,可远程办公的往往是高收入阶层,低收入人群仍需要实地工作,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大。长期而言战略机会很多——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需要面向城市结构转型、城市生活转型、城市经济转型作出新的改变和安排。
学术报告三:后疫情时期规划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嘉兴城市总规划师模式
报告人:沈磊(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建党百年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
城市总规划师是规划技术决策的核心,以“研究、谋划、管控”作为总规划师工作内容,形成以生态绿色发展为目标,研究自然本底规律,挖掘资源特色的深研本底,以传承文脉为目标,挖掘文化载体,提炼风貌特征,述古抱新,彰显魅力的传承文脉。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全局思考,顶层谋划,全面发挥区域优势的谋划战略。以空间有序发展为目标,资源有效部署,锚定空间发展格局的整体布局。以战略布局为核心,平衡效率与效力、促进要素流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支撑。以落实规划为目标,制定技术措施,管理方法,完善体制机制的精细管控。以高质量建成效果为核心,多专项整合,全过程把控,保障落地性的高质实施7个工作重点,并辅以嘉兴的工作实践,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城市总规划师制度的工作。
二、学术对话
该环节共设置两场学术对话,每场学术对话由引导性发言和嘉宾对话组成。
学术对话一
社区韧性提升和城市空间组织
刘 健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第一场学术对话由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刘健主持。
引导发言一:后疫情时代的规划响应
报告人:于一凡(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教授)
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危机,考验的不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应急能力,更是城市生产、生活的保障体系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报告立足于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基础理论,反思2020年以来抗疫过程中我国城市的空间响应与社区治理,提出应科学地把握危机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等不同阶段的特征,推进包括灾前预防(Prevention)、灾前准备(Preparation)、灾中应对(Response)和灾后恢复(Recovery)四个环节的危机管理(PPRR)及相应举措,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城市建设与社区治理做出科学部署。
引导发言二:后疫情时代武汉市健康安全韧性城市规划探索
报告人:汪云(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后疫情时代,武汉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将支撑疫后建设健康安全韧性城市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着力将健康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融入到“目标-策略-布局-专项-行动-指引”的国土空间规划全链条、全过程管理之中。立足国土空间规划的底线思维和全生命周期治理要求,突出以人为本,提出构建韧性的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单元、用地布局、打造雨洪韧性城市、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韧性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区域韧性共保设施体系、提升韧性智慧应急能力等8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引导发言三:平疫结合·以人为本——四川省韧性健康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整体观思考
报告人:李艳菊(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
研究缘起于2015年国家住建部十三五人居环境系列课题之一——“我国乡村人口流动与安居性研究”四川子课题田野调研。四川省乡村地理尺度多样、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报告对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以及相关文献梳理,“以人为本”探讨健康、贫困、耕地、地貌特征之间的联系,构建四川省健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出建构韧性健康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整体观,提出不同生态功能分区乡村医疗设施优化方案。
嘉宾对话环节
对话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赵民、方煜、Bernhard Muller、张纯、杨晓春
赵民教授指出,国内疫情防控和城市空间治理的执行力密切相关,同时交通组织方式对于城市结构有很大影响。在后疫情时代的规划中,应该更多考虑大结构里的中小结构的平衡、均衡,更高效的组织城市结构。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指出,以生产体系和效率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在这次疫情下暴露出很多问题,城市不仅是一个生产系统,更是一个生活系统。从关注园区到关注社区,实际上是整个城市空间组织内在逻辑的根本变化。中国面对韧性的城市化到一个新阶段,要从系统上获得红利。许多城市功能无法依靠社区解决,需要对城市进行结构和系统性的调整,通过系统的建立培育产生社区的土壤。
Bernhard Muller院士从三个方面回应了社会融合型城市建设的要点。第一,建设社会融合型城市要做根本性的变革和改变,但对决策者的理解和实施都有较大挑战。第二,经过对大量欧洲及中国案例的分析整合出的一系列规划工具,可以用来造社会融合的范例。第三,社区治理非常关键,社会融合型城市要促进所有利益相关方自规划阶段起的全面参与,和人民一起来设计和创建城市。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张纯认为疫情期间有两个矛盾的方面——一方面是疫情管制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可达性的降低,反而对最脆弱的中低收入群体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城市更新需要给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保障。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杨晓春对疫情前后,公共空间的管理和规划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平疫管控中,硬性的管控非常灵活,而对于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期待通过对标准的更新等方式来实现。疫情期间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激增,也引发了我们对社区一级公共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可达性、规模和功能多样性,甚至是标准的反思。
学术对话二
后疫情时代国际经验的中外比较
李志刚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第二场学术对话由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志刚主持。
引导发言一:中外韧性城市建设对比与规划思路探索
报告人:彭小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科技促进处处长、教授级高工)
报告从韧性城市的内涵、韧性城市的建设背景,国内外规划实践三方面进行了分享。在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中,要加强风险评估、强化底线约束,建立从工程防灾抗灾到多层级综合韧性体系,复合功能空间弹性应对自然灾害,建立韧性指标刚性管控等。
最后,对韧性城市的建设要点进行了总结:第一,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规划与管控,必须超越传统用地-设施为主的防灾规划,韧性城市的防御目标、设防标准、防灾条件、风险控制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控制要素。第二,韧性城市规划主要强调城市各系统对可能的各类城市灾害或威胁的适应性,以指标刚性管控为主要手段。第三,在工程防灾的基础之上,需要实现经济保障、社会制度完善等多维度的韧性城市建设。第四,风险评估是解决国土空间韧性防灾系统的关键,定需求、定规模、定隐患、定界线的要求难以回避。
引导发言二:后疫情时期的公共卫生韧性城市——以上海市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为例
报告人:金忠民(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城市是否具备公共卫生韧性,是后疫情时期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报告针对当前上海卫生设施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专项规划的若干思考。理念思路层面,将医疗卫生资源视为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资源。规划体系层面,关口前移, 构建“防、治、养”三位一体的设施体系;重心下沉,强化各级卫生设施的空间统筹与功能提升;系统整合, 推动设施由“相互分立”向“ 高效协作”转变;高效治理,实现规划空间落实与常态监管。韧性社区建设层面,评估设施布局,明确规划盲区;分析实施条件,制定规划实施差异化政策;确定战时清单,明确应急设施分级响应要求,建立社区生命支撑系统。
引导发言三:后疫情时代-城市的变与不变
报告人:张继刚(四川大学规划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面对不期而遇的新冠,长远而言,未来发展依然还可能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也因此,非常有必要及时总结经验。应对不确定性,就技术方式而言,有许多内容需要国际化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但同时也需要从文化层面,甚至从制度的现实角度,开展共商,以减少外部性,增加内部性,从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环境营造的逐步改善。
嘉宾对话环节
对话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谭纵波、严网林、沈磊、王德、吕晓蓓
谭纵波教授围绕后疫情时代城市的变与不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次疫情实际上也是自然界给人类的警告,要在不断发展前行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严网林教授提出第一,后疫情时代建设韧性城市不再是唯一的目标,还需要综合考量低碳、零碳,作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第二,多尺度空间的资源配置,需要考量区域、城市、生活圈的不同尺度层面,对应重新配置资源、组织功能的方式。第三,疫后各行为主体的角力问题,要充分考量各主体的利益和行为,思考如何构建一个相互协调的关系,形成一种融合型的疫后城市。
沈磊教授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疫情确实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从某种角度来说,疫情是短暂的,城市发展才是永恒的。从原来的“规模城市”转向“质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大中小城市都有发展的机会与可能。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德对东京和上海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数据对比,东京和上海在人口流动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上海的变化相对东京要小。在人的活动强度上,上海和东京都呈现短期滞留人口比重下降,活动强度降低。在出行方面,短距离出行增加,长距离出行减少。这些改变是否会成为长期趋势还无法定论,需要长期关注。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吕晓蓓指出第一,重新关注对城市风险管理维度的价值体系的建立。第二,疫情后,我们对空间价值认识是回归的。第三,衡量空间价值的尺度在越来越倾向于精细化、贴近人的需求,更多需要有一些针灸式的方式来重新做城市空间规划。
谭纵波教授总结道,疫情带来了危机,同时也带来了转危为机的机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查漏补缺,做出改进和调整,走向更加高质量的发展。
与会嘉宾合影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
您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关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账号,年会资讯早知道。
微信、抖音、视频号、学习强国号:中国城市规划
微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网、规划年会
官网:http://www.planning.cn/
其他年会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通知!童鞋们、盆友们如何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交流哦。
更多详细日程安排,
可以稍后查阅年会官网,
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小程序。
扫一扫,进入年会小程序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聚焦后疫情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升级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2021年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全球视角下的首都暨大都市圈国土空间发展与治理,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2020年会以网络直播形式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李志刚: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城市与社区治理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