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新时期古都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2022西安论坛”成功举办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2-12-24

导读

2022年12月17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西安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新时期古都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议程共1天,主要分为嘉宾致辞、主题报告、青年论坛三大板块,共有18位专家学者做报告。


本文字数:10044字

阅读时间:31分钟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40周年之际,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简称“名城学委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西安论坛”于12月17日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以“新时期古都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交流古都型名城保护传承的好经验、新举措,是纪念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40周年的一次重要学术交流活动。议程共1天,主要分为嘉宾致辞、主题报告、青年论坛三大板块,共有18位专家学者做报告。


论坛还特别邀请到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新华社、中国建设报等媒体记者参加并报道,规划V站、名城保护动态公众号全程网络直播,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近万人,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部分与会嘉宾线上合影


会议开幕


会议开幕环节由名城学委会秘书长鞠德东主持,学会副理事长伍江、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胡汉利、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广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雷鹏发表致辞,指出在新时期新要求下,通过分享古都保护利用、技术支持和制度创新等经验,集思广益探索保护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伍  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在致辞中指出,“2022西安论坛”是纪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会议以“新时期古都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从遗产保护的新形势和重要性两方面探讨保护传承创新路径,实现历史文化永续传承。


一是保护内容相较过去而言,发生很大转变,从聚焦点状价值突出的历史遗存拓展到城市、街区等承载重要历史记忆的整体面状保护。城市是活态遗产,有生活、生产等各种活动,不只强调单一的保护,更需要通过技术路径、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探索创新保护传承路径,以期更好、更完整的保存历史文化信息,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各地方政府也同样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但现有制度建设与现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西安是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明延续,以西安为题,期待大家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胡汉利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胡汉利在致辞中指出,陕西是“天然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以来,陕西省积极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有效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了涵盖丰富要素类型、多元文化价值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新时期陕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西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守护好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切实把陕西的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助力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整体格局构建。希望专家、学者为陕西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


 

张广汉

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


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广汉在致辞中指出,1982年我国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特别组织了2022年西安专题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这是落实中央系列要求和相关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在世界都城营建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西安也是最早提出“保老城、建新城”理念的城市之一,梁思成先生保护北京城墙的理想在西安得以实现。希望借助本次论坛,深入探讨新时期在新老共存的城市环境下更好地实现古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好地促进古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雷  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雷鹏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抢救和保护了一批历史文化遗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6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深度参与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一系列工作中,未来将持续围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领域深入研究,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新时代新要求下,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体系构建、保护利用、技术知识及制度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统筹推进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主题报告


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由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主持。


几个古都的保护规划实践

 

鞠德东

名城学委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所长


报告介绍了中国古代都城主要特征,并从山川形胜优越性、遗产要素的体系性、城市格局的典型性、历史层积的丰富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等方面剖析中国古都型名城的特点。通过北京大南苑地区、洛阳、杭州三个案例,介绍了古都的特点和保护规划策略。


北京大南苑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从古都发展脉络入手,通过区域文化地理视角、传统都城营建视角、近代国势变迁视角综合研判。大南苑地区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北京皇家苑囿起源地、明清都城体系的重要构成与拓展区域、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抵抗侵略、交通商贸发展的历史见证地,从新时代大国首都视角来审视大南苑地区发展,提出规划策略。


洛阳名城保护规划重点围绕“最早中国”“天下之中”“全景中国”等价值特征,协调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提出整体保护展示黄河古都文化带历史脉络、构建黄河(河洛)文化传承核心区,建立文化和生态空间统筹共保,推进“历史文化+”,让遗产保护全面融入城市建设。


杭州名城保护规划聚焦“诗画杭州”价值特征,全面保护古都整体格局,强化城湖合璧文化景观,凸显“历史文化核心区”资源集聚和保护要求,提出市域层面打造世界级“遗产+风景” 的诗画长卷。


天·地·人·城:古都西安的文化空间内涵及其文脉价值阐释

 

任云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建国立都观念,认为“天、地、人”是万物之本,在都城建设中表现为时空一体的宇宙观、二元对立的阴阳观、生死轮回的生命观。古都西安的都城建设实践,以“规”“矩”、“权”“衡”为基本原则,体现全局、长远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诉求,体现完备的典章、制度、形制、管理和营造智慧对于都城建设实践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都城建设。


报告指出今天对于古都西安的价值认知在空间文化中今人的他者视角和文化选择是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从古都的历时性与他者视角、宇宙观的空间解读、整体性与时空逻辑、真实性与价值重塑以及共生性与文化选择等五个方面,阐释了古都西安的空间内涵及其文脉价值,并从都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作用中,提出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的机制和路径。


基于多元价值的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以厦门为例

 

王唯山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 特聘教授


从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要求和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讲好“中国故事”,全方位展现中华悠久文明、近现代历史进程、党的光辉历程、共和国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伟大征程,阐释新时代的名城将蕴涵更加多元与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报告主要介绍了厦门名城及其三个街区的保护传承工作。


厦门藉由古今多元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于2020年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价值的重要载体,街区保护是名城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体现。厦门鼓浪屿、中山路和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历史国际社区、见证近代城市发展启蒙和现代教育体系建立”等突出价值,是厦门名城多元价值的生动体现。各具特色的三个街区,保护条件与挑战亦不相同,保护实践深入结合街区价值、区位、形态和功能等,注重功能活态、文化持续,以寻找有效途径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永续传承。


新时期古都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张  磊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副院长


报告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的一系列创新路径,提出名城保护的创新举措。通过加大古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古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报告提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由国家文物局同意设立并指导管理,依托不同类型文物资源,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示范区创建以保护优先,挖掘价值,高水平保护、高标准展示,积极探索分类保护的方法;利用盘活资源,开放共享,良性循环,带动促进区域发展,将保护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激励机制创新,部门协同,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保护工作中的主导性作用;在抓重点、抓示范中,指导各地做好保护利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示范作用,让文物活起来实践创新。


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与思考

 

常海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报告提出《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是在继承和发扬了2004版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景象空间为界”“生态基质为底”“历史积淀为本”“价值特色为基”,深入认知汉中历史文化价值与城市文化特色,实现历史文化保护的空间覆盖全、时间囊括全,遗产谱系全。


指出在保护规划编制中,探索了10种特色方法,助力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保护分别是: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利用技术路线的“找、保、纳、用、串、亮”;历史文化资源识别的“时间-空间-要素耦合法”;格局特征识别的“景象空间-格局尺度分析法”;历史城区格局识别的“HUL层叠分析法及多重证据法”;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识别和建筑遗产识别的“特征要素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建筑高度控制的“基于GIS的景观影响评估分析法”;视域视廊景观协调的“植物介入法”;文化线路、线性遗产及历史文化资源带保护与展示的“紫道系统规划”;历史格局保护与展示的“历史文化标识系统规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栖息地规划”。


案例分享论坛


下午主题报告环节由名城学委会副秘书长邵甬主持。


学古鉴今——关中县城山水人文营建的历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副院长


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深厚的中国本土山水人文营建传统,创造了无数经典城市聚落,蕴藏丰富且极具智慧的思想理念、理论原则、技术方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正确认识和妥善保护历史城市遗产,传承弘扬优秀的本土营城智慧,延续空间基因,是走向文化复兴的新时代下城乡规划建设领域的重要使命。


报告围绕“历史格局再现—营建经验挖掘—科学机理分析—空间基因提取—现代启示探讨”的主线,以陕西关中地区县城为例,系统讲解了山水人文营建的地区经验及其现代价值。立足“县城-县域-区域”多尺度统筹关照的营城视野,挖掘和再现了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形态。融合量化分析方法,科学阐释了“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控引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等传统空间组构秩序。从融合环境形势、凸显人文结构、强化景观体验等方面,揭示与诠释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营建经验方法。最后,结合现代规划建设实践,探讨了重拾本土山水人文营建传统的几点思考。


名城四十年砥砺前行——西安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经验与探索

 

姜  岩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名城分院 院长


报告分析了当前新时期、新理念下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形势,以及西安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担的保护传承使命。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历史文化保护四个阶段的历程和经验,并对《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理念及近两年的探索实践进行了重点分享。


报告系统阐述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经验:首先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溯源、寻根,提炼城市价值;其次,以价值为引领拓展保护视野,从空间分布、对象类型、保护方法的维度建立保护体系,构建全时空、全要素的整体保护格局;最后,从统筹文化生态保护以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层面,通过分享“以文促绿、以绿养文”的几个重要实践案例,为新阶段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城阙辅三秦:西安传统聚落保护的体系化思考

 

王  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主任规划师


报告认为,广阔富饶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十三朝古都——西安,古都西安历代营建中,十分注重外围聚落对都城的拱卫作用,以古都为核心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量古镇古村,“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千百年来市域内形成了村镇聚落辅卫、供养、服务都城的基本格局。这些至今留存的村镇聚落是“体国经野”营城制度的鲜活见证,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构成要素。但是,近些年西安名城保护的重点长期聚焦于古城、大遗址等保护对象,有价值的历史村镇等聚落未得到较好地保护,面临破坏或持续衰败。


报告通过理脉络—明价值—找资源、立标准—全评估—控底线、筑网络—续基因—显特色,系统认识西安市域内村镇聚落的整体价值,挖掘潜在的历史村镇资源,构建覆盖全域的保护体系,抢救性地保护有价值的村镇,探索区域聚落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新路径,为古都留住乡愁。


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智慧及其现代传承关键问题研究

 

张军飞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


报告以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河沿岸历史城市相关文献研究的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了晋陕沿岸历史城市发展的传统人居智慧,进而结合沿岸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


报告提出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传承古代智慧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在古代智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和再现1949年后,黄河沿岸历史城市空间格局与形态演变的特征与问题,形成历史城市古今接续的“生命图谱”。二是如何通过“古今对比、动静结合、生长轨迹模拟”等方法,分析研究黄河沿岸历史城市古代智慧在现代传承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三是如何结合流域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连片贫困地区等地域特点和时代要求,探索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历史城市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本土经验和传承方法。


专家点评


下午上半部分的主题报告分别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鞠德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任云英进行点评。


 

鞠德东

名城学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

 

任云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鞠德东所长认为,四个报告都非常有新意,关注的重点也很有价值,从关中县城、西安古城、西安市域村镇以及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等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历史文化保护的多维度探索。报告各有特点,并且整体性和系统性较强,能很好地体现本次论坛的主题“古都保护传承和创新的路径”。过去古城往往更多的是关注城的层面,现在保护的视角在区域和纵深上都在拓展,并且在每个领域里更加强调操作性和实施性,体现了新时期保护发展的方向。


任云英教授认为,四个报告安排的非常有巧思,互相补充,形成了体系化很强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下午前半段的报告有四个特征,一是都在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创新路径;二是范围从点到面再到网,从古城扩展到了周边传统村镇;三是研究和实践的深度结合;四是响应新时期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新要求。



文明的高地与枢纽:陕西文物价值特征整体认知

 

郑建栋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报告认为陕西黄河流域文物价值的整体认知与其所处地理单元密切关联。文明的高地与枢纽是历史赋予陕西黄河流域独特的发展条件,也是该区域文物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独特见证价值的凝练和总主题。


陕西黄河流域文物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可分为关中、陕北两个片区。其价值特征整体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周秦汉唐灿烂文明的核心物质载体、史前西北高地文化演进的重要见证、阐释历史文化系统全面的实物资料、中西和农牧文明交流交融的关键物证、陕西在革命历程重要地位的实物见证、中国文化精神与文明特质的杰出标识。陕西黄河流域文物以其至高性、丰富性、完整性、交融性、标识性,见证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奠定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对研究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深厚内涵和基本特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革命精神——绥德县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探索

 

石会娟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第一部分基于新阶段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要求,结合绥德县实际情况,系统研究其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构建起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应保尽保的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全覆盖的绥德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进而推动绥德县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部分结合绥德县疏蜀山、东门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方法,通过分级分类的保护引导措施和渐进式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提升了街区的整体环境;通过在街区实施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展示,串联空间上的散点资源,全方位、系统性展示了绥德的革命故事,将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实现传承和彰显。


报告认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已经进入新阶段,未来要以用促保,不断创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方式,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古城与新城辉映,人文与自然和谐,文化与旅游融合,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


庖丁解“城”:数据支持下的西安历史城区再认识

 

徐慧君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三所所长


报告提出通过手机信令数据研究,发现西安历史城区已进入活力衰退期,虽然每天在历史城区活动人口数量非常多,但存在深度老龄化、旅游吸引程度低、老牌商圈活力逐渐衰退、城市职能错位等现实问题,突破了对于西安历史城区的惯性认识,实际情况与主观预期存在较大偏差。通过揭示以上隐性问题,西安历史城区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转变发展理念,突出特色文化资源的引领作用是活力复兴的关键。在各要素最丰富且最复杂的区域,灵活运用新技术方法,能够帮助认知潜藏数字表层下的隐性问题,更加客观的摸清现状问题,剖析城市复杂系统的客观规律。


专家点评


下午下半段的主题报告分别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常海青进行点评。


 

杨  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常海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杨辰教授认为,下半段的报告总体上非常精彩,有几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强调传承和再利用是以价值判定为基础,例如对陕西文物价值特征整体认知总结了至高性、完整性、丰富性和交融性等价值特征,把城市拉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高度。二是研究过程都是从注重物质空间慢慢转移到文化的传承和利用,甚至与整个城市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逐渐重视人的需求、人的日常生活,关注居住的人群、服务的人群,流动的人群等,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放在城市的综合发展和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的进步,几个报告既有宏观的研究视角,又有大数据的支撑,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出新的进步。


常海青教授认为,三个报告都在各自的领域围绕陕西省的地方性问题做了很多详细的挖掘和梳理。总体来看,报告都体现了整体观的认知视角,也体现了陪伴式的保护工作方法,这种方式在现在的工作中是特别有必要的,保护工作实际上是需要花很多时间陪伴着研究对象,与保护工作的管理部门一起来进步,一起来认知才会更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报告还深度探索了如何科学合理地疏解老城,新老城功能协调互补,怎么让老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与居民日常化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等问题,这些课题都值得进一步持续跟进。


 

邵  甬

名城学委会副秘书长


学委会副秘书长邵甬总结提出,下午的论坛非常有启发,总的来说有两个“好”和两个“新”。第一个“好”是这样探讨区域文化保护的论坛非常好,中国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多样,聚落遗产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举办这样地域性的论坛,聚焦和围绕一个地域进行不同视野的科学研究,可以把一些碎片化的信息通过互补的研究逐步织补成一个整体的样貌;第二个“好”是通过这种交流,参与者可以相互启发,会产生更多好的理念和思考。两个“新”,一个是新时期,一个是新路径,通过主题报告可以深切感受到演讲嘉宾的创新精神,希望未来有更多新的突破。


青年论坛


 

尤  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 主任


晚上青年论坛交流环节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尤涛主持。


老城更新中文化价值的转换与赋能——淮安古城更新及老西门保护实施的思考

 

许  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消费升级新路径的过程中,历史文化价值与根植本土的文化基因提供了重大的潜力和动能。如何让价值释放、链接、增值是更新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淮安作为总理故里、运河之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项目从古城更新和地段的保护实施工程两个层次的探索中,试图将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深度链接,从通过“孕育新淮人、打造新淮业、营造新淮城”三个方面用城市更新的手段提升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探索从文化基因中汲取城市创新养分的更新路径。


近代以来西安城墙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历程与经验研究

 

蒋  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报告认为西安城墙对于古都意象的感知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回溯西安城墙保护的历程,深入挖掘其保护历程中所蕴藏的宝贵经验,总结提炼西安在城市遗产保护及古都复兴层面所积累的独特创造与特有模式,可为今天文化复兴背景下西安现代都市空间发展提供借鉴,对于完善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关键人物是影响城市规划尤为重要且深层的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各个时期的前瞻规划与科学设计施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西安城墙的保护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开端,启迪和引领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不断探索当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长安模式”。


整体性视角下的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张涵昱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报告以中规院名城所长期跟踪的阆中名城为案例,基于新时期阆中名城保护的新要求和阆中山水城和谐至美的优质本底条件,提出以整体性视角作为本次阆中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的重点,进一步剖析了阆中风水整体性价值的内涵与地位、明确了城周山水整体保护的范围和要求,通过与其他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对比,进一步挖掘阆中的风水价值,并且整理了阆中自唐朝以来的相关诗词,分类将融入城市的展示体系,探索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方法与经验,通过整体性的分析框架呢,发现古城与山水之间的价值提炼营建的智慧。


汉江上游古镇空间格局及其营造智慧

 

颜  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


报告提出汉江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和华中的重要纽带,孕育出极具秦巴山区特色的地域文化。汉江上游的古镇是承载渡口文化、移民文化、会馆文化等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面对古镇几近残破的历史格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营造智慧的挖掘迫在眉睫。汉江上游古镇巧妙结合自然环境,形成“妙应山水、富教并重”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通过呼应山水形势、因循地形地貌,塑造环山临水的的空间格局;通过妙收山景的视线引导、和而不同的界面塑造,形成自然与人文交叠的景观序列;通过组织交通系统、分阶分区布局功能空间,满足古镇的商贸需求;最后,通过“人文优先”的择址原则、回应自然的空间序列营建方法,营造古镇的人文空间秩序,为我国山地地区的古镇保护更新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保护传承引领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以江西九江庾亮南路为例

 

兰伟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报告认为在新时期拓展保护时间轴、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要求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应充分发掘历史价值、强化价值引领的整体保护,并以针对性微更新措施提升街区环境品质。九江庾亮南路街区的保护实践体现了保护传承引领的微更新思路:一是尊重“多元性”历史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近代开埠前、近代开埠后、建国后三个阶段历史的遗存,以一个局部彰显九江这座古城三个阶段的发展历史;二是突出“完整性”保护传承思路,认为不同阶段历史共同见证城市发展脉络,是具有“层积”特征的历史性城市景观,进而提出完整保护街区连贯历史、完整保护街区建筑与环境的思路;三是实施“微更新”综合提升,以主要街道、公共活动中心为实施重点,系统解决历史文化保护、环境品质、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


西安历史文化空间复愈性价值研究

 

徐玉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


报告提出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承担着城市的文化功能,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并服务于居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它可以使市民获得归属感和放松感,但历史文化空间的复愈性价值,乃至其量化程度尚未得知。西安历史文化空间遗存丰富,研究选取了其中五处代表性历史文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生理学实验方法,采集被试观看案例照片时的复愈性量表、皮肤电反应、心率变异性和眼动等数据。结果表明,历史文化空间会激发注意力恢复、压力减小等复愈性价值,且显著的体现在吸引维度。此外,历史建筑可以加强历史文化空间的复愈性。这一发现将引导我们在城乡规划中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创新,将复愈性价值与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传承结合起来


最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鞠德东进行总结,他对青年专家们的报告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样的交流有很强的互补性,很有意义。期望更多地年轻人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内深耕细作,不断探索经验。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加多样化形式的学术交流,实现产学研互动,促进共同进步。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青年论坛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