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2023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成功举办
导读
“2023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毕业设计主题聚焦“大美津沽,活力北辰——天津市北辰活力片区城市设计”。
本文字数:4987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4月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学术支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重庆大学六所学校联合进行的 “2023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毕业设计主题聚焦“大美津沽,活力北辰——天津市北辰活力片区城市设计”。
本次中期汇报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教研室主任侯鑫老师、规划系副主任王峤老师主持。
主持人:侯鑫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城市设计教研室主任
主持人:王峤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规划系副主任
致 辞
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首先表达了能与六所高校师生相聚的喜悦,提出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如何激发都市活力?这是国内外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他认为此次毕业设计选题很有价值,如何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希望同学们汇聚、整合、融合所学知识以及场地要素,形成有竞争力的、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区规划方案,也希望六校联合毕设能够提供更好的平台,加深交流,取长补短。
谌 谦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谌谦副院长首先欢迎各位专家领导与六所学校师生能够相聚天大设计总院,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天津北辰活力片区的城市设计。在简单介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的产学研融合实践特色后,提出本次设计是学生们从学习过程走向实践设计的重要阶段,以及在设计中聚焦社会热点的重要性。最后,希望同学们集思广益,交流规划前沿技术,关注规划面临挑战,对北辰活力区提供建设性意见的希望,期待同学们的优秀设计成果。
陈 天
教育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天教授首先代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欢迎各位专家以及各学校师生来到天津大学进行交流。规划人当前面临规划学科发展的新契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本次举办的第十一届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疫情后规划教育领域首次重要的线下交流。面对新时代的行业多元化发展态势,人才培养应该适应国家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家进行深入探讨。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让六所学校师生相互交流切磋,希望各校能通过本次毕设更好总结规划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
随后正式开启会议的核心版块:来自六所学校的毕业设计团队先后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中期汇报,专家评委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近百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线上线下结合汇报会。
六校方案汇报及专家点评
受邀点评专家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王 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马向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
六校方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活力种子·三生北辰
指导教师:任云英、田达睿
北辰发展目标是成为乐享宜居,自然共生,智慧科创的理想之城,西建大团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汇集北辰活力、重焕生机的活力种子计划:
通过前期勘验城市活力契机,培育生长土壤,筛选活力基因,催化激发活力,以生态、文化、产业、交通、人居为抓手,提出以水润城、以文塑城、以产兴城、以联聚城、以人育城的五大行动计划,通过5大活力计划的策略集成,形成了15条策略和45条路径,其中5大核心策略和14条重点路径协同聚变创建活力新北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在汇报现场
专家点评
专家首先肯定了同学们中期汇报的深度,认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从以水润城、以文塑城、以产兴城、以联聚城、以人育城五个环节落实了总体规划的主体内容,对未来愿景的把握非常准确和全面,把生态、文化、产业、交通、人居五大板块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较为详细的愿景规划。特别是基于城市生长的种子计划来探索新区营城的新概念设计,立意新颖,对新区驱动力问题认知上比较深刻。后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建议接下来完善构建产城融合指标体系,合理确定产城融合度,其中应当注意指标体系中多因子的交叉融合。
(2)优化规划方案中建设管控相关内容,综合不同功能片区的多元要素,更好的承担规划的管控建设任务。
(3)项目较少涉及片区特异性矛盾。后续应回顾中期设计各个环节,从更高的视野重新审视整体的规划工作,着力解决片区内突出痛点。
(4)结合城市生长的规划目标,在后续规划工作中加入时间维度的考量,分近期-中期-远期实现城市不同发展模式、形态设计和管控政策的有序互动。
东南大学:活创流域
指导教师:李百浩、徐春宁、汪艳
自古以来,场地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围水而聚。自然、农田与村落之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水淀传统的“流域”环境。随着工业浪潮的侵袭,如今场地自然环境孤立、产业环境淤积、人居环境单薄,三者的互动关系割裂,“流域”环境亟需提升。
因此通过:基于多重系统的支撑构建、基于现代技术的创新赋能、基于以人为本的体验优化、基于保障落位的实施细化,重塑互动割裂的“流域”,并构建清凉韧性生境、交互创新泊岸、多元成长聚落,重构自然、产业与人居三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打造水淀未来的“活创流域”。
东南大学团队在汇报现场
专家点评
专家首先肯定了东南大学团队对项目现状的完整解读,形成了较为严谨的逻辑体系,清晰构建了城市-组团-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层级。团队以问题为导向,融合流域人居和产业,最终重建流域活力;重新思考新区未来发展动力来源也值得赞赏。同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现阶段概念规划着力较多,应继续推进详细规划设计,实现从单元管控抽象概念到具体的空间形态设计的转换。
(2)针对创新产业、人流、物流等“流空间”的分析相比实体空间的研究较为不足,创新资源特殊性和生态廊道耦合性研究不足。
(3)用地类型适当进行调整,考虑TOD组团用地的位置功能是否恰当,围绕TOD可适当考虑创新机构的植入来激发区域活力。
(4)系统分析互有交叠,结构展示的系统性有待加强。建议着重在“流空间”继续发力,实现人与居、居与产、产与水的空间合理交叉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空间的有序交替。
清华大学:北辰变形记
指导教师:赵亮、来源
天津与北辰的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自我调节与有机更新。清华大学团队以有机体为视角看待北辰活力区,以健康成长为目标,描绘理想中的近郊样貌。
本次中期汇报团队首先聚焦于北辰活力区有机发展的整体视角,通过现状认知和各维度策略分析,提出了重塑健康的图景。此后,构建了北辰活力区在时间维度上有机生长的路径,通过注活力,聚能量,促内生,共循环四个发展阶段呈现了地区有机发展的具体方式,并据此聚焦了四个城市设计节点,确立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清华大学团队在汇报现场
专家点评
专家高度肯定了清华大学团队对存量规划方式方法的创新运用。团队通过将存量发展传统聚焦于土地利用,识别现状问题。利用城市更新的手段重塑郊区有机体,提出利用现有存量包括空间的存量、产业的存量、人口的存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吸引新的流量,立意新颖,思辨能力突出。专家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为城市边缘的新区规划,对规划设计重点考虑不足。应加强规划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规划,弱化以生态为线索的公园设计。
(2)优化概念设计到规划实施的层次结构。应结合尺度适宜的有序拼贴形成规划方式;植入有意建构实现建设保障;通过有机单元把控进行弹性管理;最终形成有序生长的运维体系。
(3)建议整体回顾各专项规划部分,梳理研究企业发展和规划目标之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城市生长演进的逻辑和城市形态的结合点。
天津大学:绿链活旧埠,大湖新市镇
指导教师:陈天、侯鑫、王峤、田健
天津大学团队从三岔河口的城市原点讲起,探寻水与津沽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地区域竞合关系,从境、城、业、人四方面确定基地项目定位为:北方生态城区样本,津城北部服务中心,北辰区产业绿色转型高地,集康居文娱养为一体的津北新消费中心。
提出生长骨架+基因植入的设计理念:围绕EOD核心开发理念,结构体系筑底,引擎组团带动,最终激活全域的TOD+、TND+两大特色基因。
制定“湖链绿沽”的核心策略,重回绿野水岸,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从津城边界到沽上趣城,描绘大湖新市镇,绿链活旧埠的未来蓝图。
天津大学团队在汇报现场
专家点评
专家首先肯定了天津大学从产业与生态两大角度来分析的思路,认为天津大学的成果十分全面,信息量很大,体现了天津大学同学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思维方式。同时,专家肯定了天津大学同学从总规到区域的分析思路,认为这对国空完整性认知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提出了下一步深化思路:
(1)需要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梳理主要思路,并以人为本,定制空间。
(2)需要补充多元分层级的分析,有利于同一个层级上梳理不同的元素,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好统筹协调。
(3)在交通方面,希望天津大学的同学能更多探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设计中有所回应。
同济大学:创链智城,脉活水绿
指导教师:杨辰、刘超、黄璜
立足天津经济发展换档降速、绿色生态千年骨架、城市特色尚待挖掘的津发展阶段,同济大学团队提出“津”型城镇化理念。
将“绿色、数智、活力”的津型GDP发展路径和“启智创新、低碳韧性、诗意栖居”的津彩愿景贯彻在北辰活力区的发展过程中。
最终通过创新赋能产业、数智融通未来;重塑水绿肌理、强化韧性基盘:服务多元人群、共享多维空间三大策略,将北辰活力区打造为启智聚才的创新高地,低碳韧性的永续家园,诗意栖居的人文都市。
同济大学团队在汇报现场
专家点评
专家首先肯定了同济大学自成一体的逻辑,认为同济大学全面易懂的分析和讲解,从产业、低碳、服务三方面,对地块进行全面升级。其次,肯定了同济大学提出的“让自然做工”和“自然的做工”的理念和对地下空间的探索,并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
(1)在地下空间探索时,需要结合实际考虑资金问题。
(2)分析产业时,要对城市的产业分析和局部的产业分析做有效沟通,强调二者关联性。
(3)“让自然做功”和“自然的做功”的概念需要有更具体的结果,可以考虑零碳社区等方式。
重庆大学:引力共振,聚脉兴辰
指导教师:李旭、李云燕
重庆大学团队首先寻找共振要素,从水文人居产绿轨七个方面,回顾初期调研内容,研判场地潜力,提出“引力共振,聚脉兴辰”的主题。通过解析场地历史发展规律,找出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引力极点和关键共振要素,由此确定“老城+新城”联动的选地,以期通过有限面积的选地激发场地无限的发展潜力。对区域研究范围进行概念规划,对选地范围进行城市设计,分水文绿、产轨居两大版块,详细阐述规划策略。最终形成乐活漫游园,运河集市会,无界社交场,创意研学府四大共振引力场, 在多元引力下,共振新生,聚脉兴辰。
重庆大学团队在汇报现场
专家点评
专家们首先肯定了重庆大学团队对于场地自然、历史、现状的全面分析,认同了通过引力、共振来解释基于现状优势生成方案的逻辑体系,以及发挥场地优势,从点线面出发生成图景的方式方法。对于进一步的工作,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在后续的方案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进一步强化整体空间和时间层次的梳理,加强对北辰区宏观愿景的阐述。
(2) 提出注意单要素引力与多要素共振方法与乐活、集市、社交、创意目标相结合。
(3) 加强各要素之前共振方法的探索,强化相互之间要素的联系性,进一步把控方案中的小细节。
最后各位点评专家对本次中期汇报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期望,六所学校的教师代表分享了教学体会,表达了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各位专家以及六校师生的感谢,并表示北辰片区这一选题充满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各个学校的方案都找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对水、绿、人、产业、空间、规划与设计展开思考,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方案和思路。
六校指导教师代表做总结发言
(左上:东南大学李百浩教授、中上:清华大学赵亮副教授、右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田达睿副教授;左下:重庆大学李旭教授、中下:天津大学田健副教授、右下:同济大学杨辰副教授)
总结发言: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最后,石楠秘书长进行了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总结。他指出,城市规划学科目前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其含义愈发丰富,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道路,同时也需要坚守生态为底、安全为先、民生为本的理念。同时,石楠秘书长也对六校的同学们提出了新的期许:他认为,同学们应该具备质疑的能力,敢于发出疑问,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提高表达沟通的技能,转变目前汇报的方式,期待在终期成果汇报中看到同学们更为精彩的表现。
“2023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由天津大学召集、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和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协办,终期成果汇报将于6月3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师生们相约在初夏的黄浦江畔再会!
供稿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活动 | 2023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基地调研阶段顺利完成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活动 | 2023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顺利启动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2022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十年之约,璀璨绽放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