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37年前的今天,新三届人发起的那一次集体活动
老编注:37年前的1979年10月10日, 中国人民大学爆发了新时期以来的第一次学潮,主因是要求归还校舍,无关政治诉求。学潮从肇起、酝酿、爆发、高潮、解决、落幕,前后不满一周,打了个漂亮的短平快。
对于这次大规模的集体活动,该校77、78、79级2000多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难忘记忆。科社系78级学生、时任校学生主席张晋峰,新闻系78级学生、时为校广播站记者徐世平,站在不同的视角,对此事有更为翔实、准确的记录和叙述。《新观察》杂志摄影记者李晓斌、工经系78级学生王小工等,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现场画面。
为了完整回顾人大“新三届”人共同经历的这段历史,本号征集了相关文图稿件,分上、下两集推送。
昨晚,推送了张晋峰的回忆文字+李晓斌的珍藏图片,阅读请点击:【上篇】37年前的今天……
今晨,推送徐世平的回忆文字+王小工首度披露的珍藏图片。
原题:经历学潮
徐世平
(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自己创办的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在“ 文革”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几乎是革命干部的摇篮。文革之中,中国人民大学卷入了所谓的“二月逆流”,深受林彪等人的忌恨。1971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由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进驻。于是,大学便成了兵营。
1978年,当时的国务院曾下发了两个文件,即129号和166号文件,就人大复校的事宜,作出明确的批复。
为此,人大与“二炮”一直就住房的归还问题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谈判。但是,此项谈判,则由于二炮方面提出的“施工量不足“等等方面的理由,而没有任何结果。
这次以罢课和示威游行为主要内容的学潮,其直接的导火线,则缘于一个十分偶然的事件。
成仿吾在看望学生的过程中,不经意地透露了一个信息:为了解决新生的吃饭问题,学校党委已决定将这一个唯一的阅览室改成新生食堂。
在征得新闻系78级学生会主席鲁晓晨同学的同意之后,我们立即起草一个快讯,题为《大阅览室危在旦夕》。快讯由余良军同学起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快讯写完,决定由尹韵公和卓培荣同学用毛笔抄写,他们的书法不错,一式三份。
快讯是用消息的形式写的,注重事实。因此,有不少学生发生误会,将斗争矛头指向了校方。很快有不少的批评,直指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成仿吾。
这篇新闻述评指出,校方欲将阅览室改为食堂,也是无奈之举。其根子则在于二炮拒不执行国务院文件精神,不愿意退出所占学校设施所致。述评明确提出,“忍让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校学生会发出了召开各系学生会主席参加的联席会议的通知,讨论要求二炮归还部分校舍、限期撤出人大的问题。
当天晚上,人大操场,刚好放眏电影。期间,还发生了部分学生抢夺话筒要求说话的事件。
一场学潮,一触即发。
历史系的学生,不知道采用何种方式,居然在“二炮”司令部大楼(人大原教学楼)前悬挂出好几幅大字标语。强烈要求“二炮”归还校舍、撤出人大校园。标语甚至直呼“ 二炮”司令员李水清之名。
李水清也是一位老革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候,他还同焦若愚等老同志获得了最高荣誉勋章。
此时,冠以“新闻系某月某日讯”的消息,不断地在大语录牌上出现,全面报道各系学生在此事件中的各类活动。校学生会据此称赞新闻系学生是这次斗争的“尖兵”。
最低纲领其实要求不高,仅仅是要求“二炮”归还部分校舍,以解新生学习和生活所急。最高纲领也就是要求“二炮”按国务院文件精神,限期撤出人大校园。
联席会议之后,各系学生会分头准备,比如,人手一面小三角旗,横幅、图板、漫画等等。
迫于学生的压力,校学生会执委会表态:若次日的谈判在十一点半之前仍没有结果,全校学生将如期于下午上街示威游行,以表达学生合理诉求。
誓师大会由校学生会副主席倪小庭主持,另一位副主席刘宪苏宣读了罢课宣言,校学生会文化部长张炳昆和生活部长谢中枢分别宣读了《给华主席、党中央的请愿书》和《给全国各高等学校的通电》。
最后,张晋峰主席讲话,他要求同学们静待上午的谈判结果,在此之前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但是,学潮的程序一经发动,一切都难以控制。
约二千名学生,干脆在学校内进行“预热”。示威的终点,是校长办公室。他们围住了谈判的地点。似乎要给谈判增加筹码。
总之,此次会议,有关方面态度很明确,不需要学生参与。同学们异常激动,场面有点失控。孙力余副校长出来做学生工作,晓以大义。
张承先副部长主持“四方会议”代表同学生代表的谈判。张副部长有一个长篇的讲话,主要意思是劝说同学们以大局为重,一切事务,都应在理性的框架内解决。
显然,双方的差距太大,已不可能折中处理。十二点,谈判破裂。
这些车,是不是学校派出的,我已记不太清。反正,学校对此事格外关心。
游行队伍的基本口号:“ 大学不是兵营,二炮必须撤走”,受到北京市民的同情和支持。
校学生会主席张晋峰在新华门前递交了请愿书。但是,国务院没有任何领导出来,请愿书只好交到警卫人员手里。同学们对此不满,便在新华门前静坐,要求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党中央关心人大学生的疾苦。
静坐示威,持续了三个小时。
因为这一届大学生,成份复杂,其中有社会阅历的人较多,很多人经历过 “文革”动乱,经验教训不少,他们当然懂得分寸的把握和理性的表达。
十年后的学潮,以及由此引发的流血,既有处理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因为他们思想太单纯,成分太单一,而缺乏自身的制衡能力。
显然,学生的举动,是受到学校高度同情和暗中支持的。
一是北京市委领导(据说是北京市委第三书记贾庭三)对学生们表示慰问。
二是国务院已召集有关方面开会讨论人大的校舍问题。
三是人大党委对同学们致以谢意。
这些消息,是否属实,不清楚。至少,对学生们来说,这些消息是很及时的。中国人民大学的索房示威活动,最终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于是,1979年10月11日,中央军委在耿飚同志(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主持下召集会议,据说,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副总参谋长杨勇、总后勤部主任王平、以及第二炮兵政委陈鹤桥等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作出先期退还人大一万余平米校舍的决定,同时,也传述了一位中央领导对人大校舍问题的意见。
编后:文稿在核实细节流程中,新闻系78级孟国治补充三点:
一是游行的起始点是在复兴门。
二是当时的主要口号是:“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
三是后来邓小平表态:“有理也不许闹”。
没看上篇?请点击浏览:【上篇】37年前的今天,新三届人发起的那一次集体活动
(原文载《我们同学——中国人民大学77、78级入学30周年纪念》专辑,图片由王小工独家提供。小号获文图作者授权推送。文图非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