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史记 | 温哥华唐人街第一巷溯源
请关注“大米社区”
公众号: 大米社区 bigmii
感受文化时尚 关注社会生活 洞悉科技经济
美国华人维权联盟:美华历史写作组
作者:桑宜川
(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
如今,当你漫步于温哥华唐人街头,会看到靠近中华牌坊的一个角落,有一条最不起眼的甬道,长约不到一箭之遥,这里就是广东巷(Canton Alley),与她比邻的另一条甬道叫做上海巷(Shanghai Alley),其实早年也是广东巷,只因晚清时期陆续来了几批下江人,也就是从长江口岸过来的华人,长期租住在广东巷的另一截“窝棚区”,说着不同的方言,勤工为生,每有家乡人来访,多被带到沪上人家去打探,久而久之,相沿成袭,这一截街巷干脆改口成了上海巷,因此而得名。后来又因为在上海巷里修建了华人戏院,及社区中心,于是逐渐声誉在外,取代了广东巷的老大名头。祖居唐人街的几户华人后代说起这段佚事,还恍然如昨。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觉中岁月的日历已翻过百年。如今除了街头的路牌,广东巷的楼宇早已不复存在,消遁于红尘世界。
图一:拍摄于1907年的广东巷
图二:华人戏院戏剧广告
广东巷的主要建筑是一个连体结构,由当年承包太平洋铁路加西段工程的华人包工头叶春田等人集资修建,是一座典型的粤式风格二层建筑,地面一层有步行回廊,可避日晒雨淋。复望开去,颇有点像一个硕大的今日国内南方的农贸市场,正门开在西口,由西往东延伸百余米,今天的“中山公园”一带即是当年广东巷的地盘,旁侧的上海巷则呈南北向,彼此相连,。其实当年也属于广东巷的一段。我仔细看过几种华人史料,对此均语焉不详,或叙事有误。那时候这一带尚无片打街(Pender Street),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杜邦(Dupont Street)延伸到这里,百年前加拿大官方出版的几种温哥华市区地图即是佐证。从广东巷的大门进去,两旁共有二十六间店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杂货店,裁缝店,食肆,当铺,烟馆,赌局,青楼,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华人小社会。今天的读者,尚可从列治文的“置地广场”建筑结构上,寻觅到当年广东巷的历史光影。
图三:1889年BC省政府绘制的温哥华唐人街简图,佐证了广东巷的历史。
那年月,物质生活条件极为有限,广东巷里的店铺楼上大多辟为客栈,供住宿之用。住宿费为每晚二分铜钱,持续了多年。每个房间都住满了华工,只要有一张床板躺下即可,要求不高。最多的时候,广东巷里住了800余人,另一说为千余人,均可佐证那年月广东巷里生态状况。楼里的空间狭窄,因此,华工房客利用每一寸空间,将柴薪放在床下,把咸鱼、菜干挂在太平梯上。平常儿童嬉戏之余,则沿着广东巷附近的铁道路轨,拾取火车经过时跌落的煤块,以补家中灶火之需。
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唐人街上的伍胥山公所阁楼顶层,也有一个不大的空间,约有30平米,低矮阴暗,上海人称为“亭子间”,鲁迅先生的笔下多次述及。公所的老人家伍侠儒先生说起,百年前的阁楼上曾陆续接待过200多华人苦力,如今还保存着他们的不少房租收据,我仔细看过,应为原始真迹。
我亦曾多次前去实地考察,当年的床板至今都还保留着,华工睡觉的地方是大通铺,一字排开,一张通铺上可躺下二十余人,这就是早年来到加拿大生活的华人缩影。伍胥山公所阁楼顶层大通铺是加拿大华人历史的遗址,虽然广东巷早已被拆除,仍可依稀看到它的历史遗韵。
图四:1902年温哥华唐人街的华人铺房一角, 供十余人食宿,是早期华工的真实生活写照。
回望历史,在1886年温哥华 (云高华) 未正式成立都市之前,已经有一个华人聚集生活的区域,坐落在城区东南角,即是广东巷,那时候的城区范围不大。如前所述及的因缘,在历史的变迁中,其中的一段易名为上海巷。例如1898年,一座能容纳500观众的华人戏院在上海巷开张,在戏院北面不远处,还建立了一座基督教卫理会(Methodist Church)教堂,专向华人传播福音,均汇聚了不少人气。1890年后,广东巷和上海巷一带常住华人已达千余。
广东巷原是一个庭院,由片打街向东延伸的两排平行建筑物围绕。庭院只有一个入口,1907年反亚裔暴动时暴民冲击两巷后,入口处安装了铁闸,遇到紧急情况便可采取措施,立即关闭,像堡垒一样,巷内华人居民得以自保平安。
图五:广东巷大门,已安装金属栅栏,内有停放的运货大卡车,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图景。
由此可见,1890年以前,广东巷与上海巷曾为温哥华的华人之福地,他们从那里开始起家,逐步繁衍壮大,乃是杜邦街,即今日的片打街一带商业与文化繁荣之本源。据老一辈华人后代,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回忆,1890年以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年间,晚清时期的重臣李鸿章,革命先驱孙中山,文化大儒梁启超,康有为,及其长女康同壁等,都曾到过广东巷,参加座谈会,或发表演说,如今已发现他们留下了不少温哥华之行的旧影,弥足珍贵。
图六:1907年前的广东巷大门口,当时尚未安装金属栅栏。
当年上海巷的商铺,剧院,及社区中心是华人夜生活的汇聚处。身临其境,白昼里还不时能听到排练中国戏曲的吟唱声,各种民间乐器的伴奏声,此起彼伏,还有麻雀,排九,二十一点下注时的吆喝声,混合着每天BC省电力公司的有轨电车,太平洋铁路轨道上行驶时而来,每在路口发出铿锵有力的敲铃声,组成了一道跨越时空的交响乐,成为该华人聚集区市井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
世事皆有因缘与宿命,当年上海巷里建立了剧场及社区活动中心,于是人气兴旺起来,风头超过了广东巷,遂致广东巷逐渐式微,或许这就是上海巷比广东巷后来有了更高知名度的原因。岁月流逝,时代更迭,到了1949年,广东巷里的原建筑被陆续削平, 住户被迫搬迁,移居别处,从此广东巷不复存在,只留下了街头的路牌,昭示着她曾经有过的沧桑。
图七:1940年,在广东巷大门口出入的华工。
当年,广东巷与上海巷一带华人屋宇被拆除的真实原因其实另有隐情,乃是那一带已经逐渐成为了不体面的处所。在加拿大BC省政府眼里,那里充满的鸦片烟的味道。上世纪初期及中期,英文报纸时有报道,温市政府认为唐人街已成为藏污纳秽,过度拥挤的贫民窟。经过数次论证之后,通过了法案,重新做出规划,没收许多华人私人物业房产,大规模地驱赶华人。对这一幕历史情景,如今许多老华侨还记忆犹新。
图八:上世记英文报纸报道中国城的问题
图九:上世记中国城照片
史料记载,1923年实施排华法案,华人由1931年的约13000余人,十年间降至1941年的7100余人。1961年 温市政府要求华人搬离唐人街,但却没有搬迁的安顿处理。于是1968年由唐人街居民成立“史孔那物业租赁协会”,对内以求自保, 对外向市政府提出诉求,争取权益。时光流转,直到1971年,市政府才开始在唐人街改善公共设施,公众服务等项目,省政府出台法令,确认唐人街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1980年后,由香港及其他海外新移民入驻投资,唐人街更换了新路面及人行道,沿街种植银杏,安装双语路牌等,1986年中山公园完工,1998年唐人街中国文化博物馆文史中心成立开幕,方才开启了新的篇章。这就是温哥华唐人街第一巷的历史沿革。
2017年12月9日修订于加拿大温哥华枫林谷
美华史记系列文章
美华史记 | 留学生之归去与来兮:变迁(1947-1957)
关注美国华人维权联盟《美华史记》并加入讨论,请扫描二维码。
【附注】《美华史记》是由美国华人维权联盟写作组推出的系列文章。目标是回顾历史、教育同胞、警醒后人、思考未来。凡喜爱历史和写作,并感兴趣加入《美华史记》作者群的同仁,请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美国华人维权联盟” 是该项目发起人,不同领域机构、商家若愿与我们合作这项事业,可作为共同发起人,推进项目持续和纵深发展,有意者,请联系:
info@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主编:王昶
副主编:Steven Chen,潘秋辰
网站: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协办: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 www.paaca.us
感谢Marathon Ginseng对美华史记计划的大力支持
公众号: 大米社区 bigmii
投稿|联系:info@bigmii.com
微信: bigmii
华人社区平台:
感受文化时尚 关注社区生活 洞悉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