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笔记 |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附病例分析)

叶鹏翰 唯医
2024-09-08

中国骨科专业学院学术年会”将于6月19日-20日在上海召开,点击跳转,即可了解更多信息并报名参与


课程笔记

作者:【叶鹏翰】  宁波市第六医院

编辑:【张占丰】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附病例分析)


导读


肱骨近端骨折50岁以上多发,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仅次于髋部和桡骨远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成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区域,低能量损伤即可造成骨折。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但对于移位较大的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


点击下方小程序

观看完整课程

▼▼▼▼





一.


肱骨近端的骨性解剖结构主要有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解剖颈、外科颈。同时骨近端有丰富的腱性组织的包绕,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构成了肩袖组织,作为肩关节的动态稳定因素,对肩关节的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软组织结构是肱骨近端骨折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不仅要进行骨性结构的固定,肩袖结构构成的肩胛带结构的完整对肩关节后期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


肱骨近端的血供来源主要是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构成的动脉环,而肱骨头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旋肱前动脉的弓状动脉分支以及部分肩袖组织的血管供应,因此在骨折的治疗中,对血供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图1 肱骨近端的骨性解剖结构


图2 肱骨近端的血供


肱骨近端的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骨化中心,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其移行部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在暴力下容易发生骨折,这是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病理学基础。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型是Neer分型,Neer分型系统即遵循以上的病理学基础,把骨折按四个骨折部位分为四个类型。其骨折移位的标准是:“骨折部分”之间成角≥45°,移位≥1 cm。


这一标准反映了“骨折部分”之间在血供联系上的损伤程度,对判断肱骨头的缺血坏死有显著意义。


通常我们所指的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包括四部分骨折,或者三部分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或者合并肱骨头骨折。


  • 对于大约85%的无移位或嵌插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大多数医生主张非手术治疗。


  • 对于功能恢复期望值较低或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移位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也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 对于一些陈旧性的肱骨近端骨折,或者存在自身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以采用肩关节成形术,这一术式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目前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随着目前钢板设计的优化和手术理念的改进,钢板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 对于一部分高龄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如果肩袖功能良好,可以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而对于那些合并肩袖损伤的患者,则可以考虑反式肩关节置换。

图3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二. 病例1


男性,37岁,摔伤致右肩骨折伴脱位。

图4 X线可见盂肱关节脱位,肱骨近端骨折。


图5 急诊予手法整复后,复查X线见肱骨近端颈干角异常,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大结节移位明显。


图6 CT检查显示肱骨解剖颈存在骨折


图7 术中首先将大小结节以缝线牵引,辅助牵拉复位


图8 以柔和的力量用工具撬拨肱骨头,切忌暴力撬拨,撬拨着力点可位于肱骨头后上,撬拨至出现脱空感,则说明肱骨头与大小结节的卡顿已解除,此时可停止撬拨。


图9 直接以钢板复位固定的优势在于,可在术中透视时保持肱骨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而克氏针的临时固定则无此优势。


图10 术中正位轴位透视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满意。


图11 最后将钢板孔中预留的缝线将肩袖组织作牢固固定,避免术后康复锻炼时因肩袖组织的牵拉导致骨折复位的丢失。



三. 病例2


67岁女性,摔伤致左肩关节骨折伴脱位。

图12 术前CT显示肱骨头骨折脱位,此时,选择关节置换并无不妥,但也可以尝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图13 术中复位肱骨头是具有挑战的。不宜将肱骨头完全游离取出后回放,这种做法将大大增加术后肱骨头坏死的风险,术者可尝试以手指钳夹肱骨头,助手将肱骨近端向外侧牵引,此时会出现一定的空间使术者能将肱骨头回纳至盂肱关节。回纳后可以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肱骨头与肩胛盂,但肱骨头位置的正确与否与术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可通过术中透视来明确。


图14 术后的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满意。



四. 病例3


90岁女性,摔伤致左肩痛,活动不能就诊。

图15 X线显示肱骨近端盂肱关节位置似乎在位。急诊医生嘱咐患者患肢制动休息,然患者因左肩疼痛难忍再次就诊。


图16 CT复查显示,左肩盂肱关节后脱位伴肱骨近端骨折,这是临床容易漏诊的一种损伤,在没有经验的医生看来,X线的位置似乎没有明显问题,因此,临床遇到可疑的肩关节后脱位患者,都应行CT扫描。


图17 术后内固定位置略高,肱骨近端颈干角略大,但考虑患者高龄,以解决疼痛和基本的肩关节功能为主要目的,手术结果患者表示满意。



唯医精读 | 血沉高,C反应蛋白高,能手术吗?

唯医精读 | 股骨粗隆骨折,术中如何正确开口?

课程笔记 | 不同情况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应对之策

课程笔记 | 胫骨高位截骨的3大基本原则

课程笔记 | 踝关节解剖及临床治疗的10大重点

成长课堂 | 脊柱非融合技术简介

成长课堂 | 脊柱融合技术简介

成长课堂 | 脊柱疾患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检查及术中监测技术


一键关注
获取你的进阶指南
版权声明
唯医骨科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医生投稿请联系:editor_allin@worldortho.org
戳“阅读原文”一起为知识充电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唯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