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访】互联网+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驱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温涛校长专访
温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大连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省政府督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高等学校设置委员会委员,大连市人大代表等职务。曾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奖”“中国最具魅力校长”“中国杰出教育家”“2012 年度杰出贡献教育人物”“2015 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等称号。2005 年主持完成的“创新型IT 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年主持完成的“软件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建设与应用”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 年带领Java 系列课程组获得2010 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曾主持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20 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 项,主持及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 余人。
编者按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办学17 年来,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围实施了TOPCARES-CDIO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作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创校校长、全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温涛教授一直致力于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给予学生“最大的关爱”,积极推动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该校的改革探索为国内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五月的大连春光旖旎,依傍着“冲之山”的那片恢弘、优雅的美式建筑便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蓝天白云下的校园显得更加沉静和布局有致,昭示着一所应用型民办高校“精勤博学,学以致用”的务实作风。对于这样一所从无到有、迅速成长起来的民办高校,温涛教授倾注了大量心血,相信其经验之谈可以作为很多民办学校的借鉴之源。以下是奚春雁主编(简称奚)与温涛校长(简称温)的专访对谈。
温:陈宝生部长在2017 年3 月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和普通教育一样,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智力保障。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需要培养鲁班。”当下,产业转型升级,从供给的角度讲,首先体现在劳动者的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的发展对于从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如果能够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新需求,通过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精准供给,对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改善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温:“互联网+”带给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变化,已经通过人才供给的链条,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逆向传导到了我们高校,即人才供给侧的需求变化。如果学校不重视、不树立跨界融合的意识和“互联网+”的思维,就难以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原有信息不对称的格局,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协调内外部各要素,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组织架构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是现代学校制度中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办学定位、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学校应大胆地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努力弥合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学科在课程、师资、文化等方面的互动融合和资源共享,促进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共享。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协同育人的合作及运行机制,改革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不同学科、专业间的融合,努力破除传统组织架构对跨界融合的藩篱,激发大学的创新活力,让大学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化市场环境需要具有跨界眼光、跨界思维、跨界方法以及较强学习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组织架构创新来带动教学方式的创新,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里,学生往往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一段固定的时间长度,接受统一模式、统一内容、统一季度的教学,没有选择性,这样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生很难成为跨界的复合型人才。如今,“互联网+”可以改变这样的传统。如学校可以基于云平台建设,构建柔性学习体系,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学校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自主开发和建设实训平台、项目库、案例库、试题库、素材库、NEUMOOC 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有效利用“4A”(Any time、Any where、Any way、Anycontent)环境和立体化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柔性化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体系下,学生可以在任何自我能支配的时间、任何能上网的地点,以任何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更多元化的学习发展机会。
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国际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构建和实施学校的国际化战略,实施国际化育人,是摆在很多院校面前的课题。我认为可以从教育模式与教育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和资源建设国际化、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等几个方面来提升学校国际化育人水平。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直将国际化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学校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成果,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模式;借鉴ABET 等质量标准,构建了TOPCARES-ABET 质量评价体系。学校于2012 年成为CDIO 国际合作组织亚洲区域第9 所高校。学校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的教学模式及教务管理系统,逐步开设跨文化及国际交流相关的专业与项目,并不断加大双语课程的建设;学校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开展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实习,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展“2+2”“3+1”“4+2”等多种学历留学项目,以及交换生、短期班、企业实习等各式长、短期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项目。学校还开展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等重点专业的面向国外留学生的双证联合学历教育;学校与国际企业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学校已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等近90 所海外高校开启了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项目;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通过加大引进外籍教师和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开展师资外语水平培训和考核、与合作院校进行师资互换等措施,多渠道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及整体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全面强化外语,聘请20 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从事英语、日语、俄语和专业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英语强化训练系统、日语强化训练系统、慕课以及校园网上丰富的课件等资源可随时接受听、说、读、写的全方位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学校依托软件园区IT 类跨国企业资源优势、学校外语类专业优势等,积极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可以说,经过17 年的探索,国际化不断加速着学校的教育融合与创新,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了新的发力点,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可能。
温: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应当说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多方面的培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搞清楚“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重要的”,并且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如何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具备这些能力、提升这些素质”。在以往通过对用人单位、合作企业、校友等利益相关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还存在这些不足:基本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一些学生的价值观与态度存在扭曲。想要弥补这些短板,就需要系统构建人才培养能力指标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模式。
比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将国际CDIO 工程教育中国化、本校化,对CDIO 能力培养大纲做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 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实践应用创造社会价值等)。将该体系中8 个一级能力指标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在一起,即“TOPCARES”,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最大的关爱”,通过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来创造学生的价值,并通过学生未来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实践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创造社会的价值。学校将TOPCARES-CDIO 能力指标体系系统化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面向前沿和应用,构建了能力导向、项目牵引、内容动态更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构建了以项目为载体贯穿全程的“四实”实践体系;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程背景环境的实践育人模式和学分制教学、柔性化教学、双语教学、分级教学等教学方式;建立了与TOPCARES-CDIO 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些教育教学改革举措的落实,都是为了让学生以主动的、重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从而使学生的个人价值不断增值。
温:刚才提到我们构建的TOPCARES-CDIO 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八大能力,就是学生步入社会时的职业竞争力。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以创业激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但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也会使大学人才培养生机盎然,尤其是面对当下甚至未来不断变化的产业和行业发展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高职院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专业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我们要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我看来,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而不是一种结果导向,并不是为了鼓励学生成为“老板”,也不是教导学生只有通过创业才能走向成功,为的是给学生注入职业发展的“基因”,在学生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并教会他们以怎样的精神品格,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孕育这颗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如果学生通过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拥有了这样的思维、精神和能力,相信他们不仅很容易实现就业,而且可以高质量地就业,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业来帮助他人就业,不仅为自己创造价值,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温: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多层次、多样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政府、市场、高校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交叉影响,要想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将技术进步过程和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融入学校建设,与区域行业、企业实现共同成长,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可以说,建立产学互动的生态链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陈宝生部长2017 年3 月在两会上答问时着重强调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只有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才能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才知道开发区人才需求的动向,知道需求,才能提供供给。”他还指出:“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去当老师,学校的老师到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建立一种‘旋转门’机制。”李晓红副部长也提出:“要畅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完善职业院校用人机制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产业基因的应用型大学,一直致力于通过产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早在2000 年建校时,我们就已经明确了面向产业及行业应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办学定位,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学校创办者除了向学校提供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后勤保障外,还为学校提供双师双能型师资、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和就业渠道。学校为IT 企业、软件园区提供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和科技开发等服务,形成了有特色的办学体制,实现了教育与IT产业、与软件园区的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学校已初步形成与创办者、企业、合作伙伴及大连高新区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与众多知名企业开展协同共赢的校企合作,构建了治理结构层面、教学运行层面、各系与企业技术开发部门、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等各层级校企对接机制,运用行业产业的“五新”(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新应用)来更新教育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如今学校周围已聚集了400 余家IT 企业(其中世界500 强企业48 家),学校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大连市政府授予“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温:之前我提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而不是一种结果导向。我们鼓励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尤其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创新创业机会,为学生日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产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必将从根本上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未来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更加需要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型现代服务业人才。面对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对于创新创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并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重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突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塑造。我们要通过一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开所有学生思维的闸门;通过搭建具有强大创新创业能力的导师团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通过进阶式培养服务体系让好的创意变成现实;通过与专业的有机融合,为创新创业开辟通路;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体系,在东软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早在2002 年就按照真实的IT 企业环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简称SOVO),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搭建了“创新创业普适教育+ 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虚拟公司运营+ 创业成果孵化+ 资源政策扶持”的渐进式培养、螺旋式上升的SOVO实践平台。SOVO 每年开展1 场论坛、4 场大型创新创业竞赛、12 场项目路演、12 场校友汇、36 场新技术/ 新应用沙龙、36 场创新创业文化讲座。2015 年,学校在SOVO 基础上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校级项目库,形成了以普适性课程体系为底层架构、以项目库为中层实践平台、以创业孵化为顶层平台的金字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2016 年学校入选“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 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生俱来的产业基因和锐意创新超越的创业者精神,以及十几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探索与实践,激活学生的“创客”基因,让他们能够在大学校园嫁接影响一生的文化DNA,无论未来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都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温: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以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现代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岗位胜任能力、沟通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参加各类大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带队参赛,教师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对于如何以赛促教,我认为,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大赛理念,将大赛与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我们可以通过校内选拔,营造良好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氛围,注意避免大赛成为极个别学生的事情;通过对大赛的题目分析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大赛为载体,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参赛团队的比赛情况也能从一个侧面帮助检验教学的质量;在参赛的过程当中,校与校之间增进了交流与合作,参赛师生互通有无;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大赛获奖师生予以相应的激励。当然,大赛并不是评价教学成果的唯一因素,我们要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把所学都能够融会贯通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帮助学生实现价值。
温:李克强总理曾提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效率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高职院校此次诊改的核心正是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内部视角出发,以诊改为手段,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状为基础,树立现代质量管理的意识,可以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常态化和可持续的诊改机制。诊改的组织主体是院校,尊重利益相关者诉求,体现以学生为本,更好发挥院校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进行自我诊断。诊改的指标体系依据的标准不是固化的,其目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通过诊改促使学校不断找出问题,自行改进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内部诊改和外部诊改的标准设置、指标体系、评价主体以及实施方法不同,但二者可以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外部诊改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作为补充。总之,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其主体及动因还是院校本身,不能把校本改革及持续质量改善寄托在别人身上,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标题查看:
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暨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