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客论邮】集邮者的呼声莫忽视

倪俊峰 鼓山邮话 2022-04-24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近期,《中国集邮报》相继刊发了笔者所撰的《集邮专卖店不能徒有虚名》、《网络集邮周岂能沦为“卖货周”》两篇稿件,直指福建泉州邮政集邮部门长期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引发了一些集邮者的共鸣,但也遭到了泉州市集邮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恶意抹黑和无端指责,这也是笔者多年与之接触中,所习以为常的。

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的“集邮大市”,自改革开放后恢复集邮活动以来,一代代泉州集邮人深挖集邮资源,开展多样化的集邮活动,激发内在集邮活力,在集邮部门和集邮爱好者共同努力下,各项集邮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八闽集邮的一面旗帜。然而,自2014年泉州市集邮部门主要负责人变动之后,几代人集邮人苦心努力得来的良好集邮生态,正被一步步破坏和践踏,集邮者的幸福感也随之日渐消退。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一些优质的邮品,如邮票大版册、含有特供邮品的专题册、甚至新近发行的“封中封”等产品,都很难在泉州市区各大集邮窗口公开销售,却而代之的是各种邮品套餐组合。根据笔者长期观察与调研发现,只要该邮品有一丝涨价的空间,便很难逃脱泉州市集邮部门的截留,即便一些特供邮品得以出现在窗口销售(如近两三年的历史人物题材小型张四连张等),多数已是不被市场所看好的产品。虽然,这并未触及邮政法规,但这种在经济利益面前,罔顾国企担当与责任的行径,丑态毕露。

泉州市集邮部门总愚以为集邮者“人傻钱多”,却忘了集邮者通常也是会“用脚投票”的。如此一来,泉州市区各大集邮网点除了新邮发售日以外,顾客少了,人气淡了,门庭冷落成为了常态。

其次,对于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泉州市集邮部门个别负责人经常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官不大架子却很大。以每年生肖邮票发行活动为例,连续多年现场群众均向在场的集邮部门负责人提出工作建议,但均未见采纳,直接导致现场插队情况严重,致使一些早到老实排队的集邮者吃了亏。

笔者认为集邮部门对于集邮者处于善意的批评和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而不是总将舆情视为为洪水猛兽,动不动就想删帖封帖堵塞言论;也更不能如同驼鸟一样,把头埋进沙里,掩耳盗铃,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没有看见。只要行得端走得正,心里无私天地宽。

常言道,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家百年央企,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中国邮政有着极高的信任和质朴的情怀。新时代,“人民邮政为人民”不能沦为一句冠冕堂皇的呼号,更应该成为央企党员干部践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和检验“两个责任”的重要标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央企,必须要有讲政治的高度和觉悟,树立正确业绩观,忠实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用邮需求。否则,作为相对弱势的普通集邮者群体,他们的利益又如何得到应有的维护和保障呢?

事实证明,集邮部门与集邮者是一对共生共荣的关系,但处理好这对关系需要集邮部门拿出足够的诚意,具备适当让利集邮者的胸怀,才能使之间的关系朝着和谐、愉悦的方向发展。


❖文/ 倪俊峰

❖来源/如倪所想的新浪博客

❖采编/文白



【博客论邮】新邮“四方连”该怎么供应?

【博客论邮】“戳”有味道

【博客论邮】可以大书特书的集邮说明

【博客论邮】集邮也要过“五关”

【博客论邮】纪念邮戳亟待规范管理

【博客论邮】邮票设计宜简洁

【博客论邮】求知--集邮的最美

【博客论邮】信封贴在邮票上

【博客论邮】地名邮戳研究大有可为

【博客论邮】信销票的收集和收藏

【博客论邮】何为经典邮票

【博客论邮】“同题材加贴”说长论短

【博客论邮】对明年邮政改革精神的几点思考

【博客论邮】“网络"淘邮趣无穷

【博客论邮】一则新闻的奇葩包装(别拿邮迷当傻子)

【博客论邮】邮票价格原来都是邮商的奸计,想要邮市回归良性循环,怎么破局?

【博客论邮】文献是集邮活动的镜子

【博客论邮】玩是需要知识的

【博客论邮】集邮者应学会“断舍离”

【博客论邮】集邮与炒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