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北大新闻学学硕总分第一:万字经验倾囊相授,我是如何成为幸运的二分之一

钟意学姐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老胡叨叨叨


我们和钟意的相遇,可以用“相见恨晚”四个字来形容!她是在考完初试之后,才联系我们辅导复试的。


北大新闻学学硕真的不是一般地难考!初试取前三,复试3进2。因此,北大新闻学学硕真的不像专硕那样进了复试就大概率能考上,新闻学学硕的复试又是新一轮残酷厮杀!


很感恩我们可以在重要的后半程跟钟意相遇,并助力她拿到了复试第一!成功由初试第二上升为总分第一!总算是没辜负她对我们的信任!


钟意的坚定、执着、勇敢,完美契合了北大状元的特质。“保不上就考!”——不是谁都有这股不将就的劲儿!


最后再感慨一句:果然状元连喜欢看的电影都一样!钟意最后推荐的那部电影,居然和去年19北大新传初试状元枸杞学姐推荐的是同一部!我就不剧透啦!大家自己去看吧!




浪漫又真实,这是我在520当天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拟录取名单中看到自己名字时最深切的感受。原来自己真的成为了幸运的二分之一,在敲下这些文字时,内心平静却又感慨万千,我是走过不少弯路的,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尽管最后结果不错,但我时而仍为曾经犯过的错误感到懊悔。


所以,接下来我将尽我所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无它,只是想回馈这份盛夏最宝贵的礼物,也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一路披荆斩棘,得偿所愿。




  基本情况  

先大概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本科是所211,专业就是新闻学,我们学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还不错,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级是B。大学期间我算是有认真学习,有获国家奖学金,曾尝试保研,后来确定我无法保到北京大学后便放弃名额,开始全身心的准备考研。复试时我有认识不同专业的三位伙伴,最后都高分上岸,她们本科分别是知名985、211和分数不比211低的一本。我说这些只是为了让学弟学妹了解一下情况,知己知彼。

同时,如果有双非的同学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北京大学的老师是十分公平的,每年有很多不同学校的同学上岸,只要你足够优秀,逆风翻盘自是水到渠成,再者,我们选择了考研,其实就已经站在同一赛道上了,接下来全凭个人本事

然后是具体的内容,我仔细想了又想,与其记录我的备考流水账,不如针对性的就问题讨论问题。因此结合自身经验,我挑选了9个各位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通常的困惑所在并分别回答,希望能对诸位有所帮助。

1. 如何选择专业或报考方向?
 2. 怎样规划备考计划?
 3. 如何利用参考书目与辅导资料? 4. 专业课怎么复习 5. 专业课大题究竟怎么答? 6. 英语怎样得高分? 7. 政治怎样得高分? 8. 冲刺阶段与考场心态 9. 复试准备情况




1


如何选择专业和报考方向


南辕北辙是最令人遗憾的事。我们在选择了北大这个大方向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的细分专业与方向。北京大学设置新传的学院有三个,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和深圳研究院。我考的是本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另外还有传播学和MJC。另外两个学院具体情况我不甚了解。所以大家会明白,可供我们抉择的余地其实还蛮多。


我们在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报录比、录取人数、考试内容、所属专业的老师最近的研究方向以及真题。此举是为了帮助大家事半功倍,规避掉自己不擅长的方面。比如有的同学实在不喜欢背新闻史,那就可以把新闻学pass掉了。


在选择的过程中,我有两个建议:


 我们可以咨询专业的人士,向他们寻求建议,虽然初试时未及交流,但复试时胡师姐确实帮我很大的忙,我相信她也很乐意为大家答疑解惑;

❷ 搜集并分析真题,如果各位还拿不准,就去分析真题的特点!我当时是在豆丁网上买到了近几年真题的纸质版,太久之前的大家就不用搜集了,毕竟我们这个学科时效性很强。然后以关键词的方式提炼不同学科主要的考查方向与内容(这个环节很重要,后面还有用)。这两步下来你就能确定自己的专业了。




2


怎样规划备考计划?


时间上,我是在2019年年中才开始正式投入备考状态的,开始的时间其实挺晚了,所以这一点我认为大家或许可以提前进入。整个时间上,我并没有清晰地分野,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大致是有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我主要做了专业参考书目阅读和资料的收集、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积累;

➤ 第二阶段是专题的整理和背诵、英语真题练习、政治复习和刷题;

➤ 第三阶段大概在最后两个月,是不断地背诵、输出和模拟。


同时,我在每天都会做计划,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于宏观上把握进度,不虚度每一天。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仪式感的人,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了一份每日计划表,现在分享给大家,高清无水印PDF打印版可以去跟胡师姐要。


哦对了,说到打印,良心推荐一家淘宝店铺“臻优印”,价格便宜,打印质量好,速度也快,虽然偶尔会有点小问题但态度好,立马退款或者重发,我考研资料几乎都是在他家打印的,这份计划表我A4纸彩印130页+胶装,共计约30元。(臻优印给我打钱)



我还做了两张统计图,方便记录观察自己在较长时间内的效率以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可是后来自己就懒得记录啦,也一同贴在这里,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胡师姐要(因为当时是倒计时大概130天,所以我就只画了130个格子,横坐标轴就是天数)~





3


如何利用参考书目与辅导资料?


北大新传所有学科都不提供官方的参考书目,就新闻学而言,两门专业课分别是新闻史论和新闻实务。涉及到的主要考查内容分别是:新闻学理论、中外新闻史、采写编评相关理论、传播学理论(少量)、新闻法(极少)等。


我在备考时,其实看过的参考书目并不多,也没有在这个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前期基础的积累而且我本人是不建议钻研太多的参考书目的,因为这不仅会加重你的负担、拖慢备考进度,也会使得考生无法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我完整阅读完并且认为新闻学考生必读的书大概有以下几本:


  • 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

  • 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

  • 方汉奇老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

  • 程曼丽老师等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 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

  • 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

(都是大牛,排名不分先后)


此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当的参考书目。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的误区是贪大求全!在备考前期的时候这个问题同样让我焦虑,尤当是一些辅导机构动辄就给出数百本书目的电子版,令人头大。我们作为考生的核心使命,说得功利一点,就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捕捉考点,拿高分,没必要将宝贵的备考时间花在一堆你看了也势必会忘记的名著上。


同时在这里,我想插入的一句题外话是,我特别理解一些同学在备考中偶尔的迷茫和焦虑情绪,总是希望从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那里获取诸多建议,包括最近有一些学弟学妹在微博私信请我帮助分析他们如何备考。但是,我们都知道矛盾是特殊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这篇我掏自肺腑并且自认很有参考价值的经验贴,我也衷心希望各位用严谨、批判的眼光看待。


我自己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从4-6月份,我一直在阅读参考书目,那个时候还没有放假,未正式的进入备考状态,这期间我将参考书目读了两遍,并做了思维导图,保持隔几天就重温一遍的习惯,巩固自己的记忆。


好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有关其他辅导资料,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那么一定是它——《新闻传播学辞典》(程曼丽、乔云霞编著)


实不相瞒各位,当时我在我们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时,一瞬间热血沸腾,以为自己参透了天机!等我再看到主编是程曼丽老师时便福至心灵,一切似乎都理所当然了。并且迄今为止,我还未在任何一篇经验贴中看到过它的身影,其中奥妙,请听我言简意赅地一一道来:


 

这本书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近些年专业课中那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疑难考点,这本书大多都有!


比如前两年接连考察的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名词解释)、小野秀雄(简答题),以及曾经考查的法拉奇,在这里!目录都是连着的!



2019年真题考查的到现在很多辅导机构连全名都给不出来的埃米尔·约瑟夫·狄龙,在这里!



还有去年的舆论一律、以前的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托马斯·潘恩、林乐知、瞿秋白、《虎报》、《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纽约时报》刊登五角大楼关于侵越战争秘密文件、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新闻业改革,以及2020年的政治家办报等,图片我就不一一截了。总之,这真的是个宝库,大家一定要好好看。


但是另一方面,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是一本辞典,所以可能它涵盖的内容有些多,尤其是在一些报纸报人的介绍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慧眼识珠,寻找那些有命题点的词条然后记忆背诵,不要盲目的一揽子照单全收。还有,这本资料虽好,但谁也不能保证来年的真题中一定有这里面的内容,所以,万一大家的努力扑空了,也不能赖我呦~另外,我实在太善良了,当时费尽力气才找到的这本书的PDF版本我也一并给胡师姐了,大家有需要的话(应该是每个人都强烈需要)可以自取。但是我这个版本貌似不是最新的,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最新版本,有一些增补,而且我觉得也很有可能成为命题点。


此外呢,我在备考中使用频率较多的书是圣才出版的资料,这个各位应该都不陌生,他们每年都会出版新的考研真题汇总、针对具体书目的笔记和名词解释汇总等等,我是都买了的也都认真看完了,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基础知识的复盘。还有就是孙祥飞编著的小王子新闻传播学专题和热点分析,这个见仁见智吧,有很多同学觉得很棒,但我个人认为知识点罗列地有点琐碎,一些分析也不是特别适用于答题,所以在我这里是中推。


最后,我们作为新传的考生,应该密切关注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和时事热点。说到热点,大家还普遍存有的一个误区是,我们过多关注热点以至于放大了一些并没有太大价值的新闻。我认为即使是11月冲刺阶段才开始正式梳理热点也不算迟,因为可能我们在前期当时密切关注的新闻在整整一年里并不算特别重要,没必要整天追着新闻看,也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而关注一些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对于学生来说,最便捷经济的方式就是关注微信公众号了,在这里向大家推荐20个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既有北大老师个人开设的公众号,也有学界业界知名的自媒体。



另外在一些专门做考研辅导的公众号上,除了对一些时事热点的分析,我会重点去看其他同学的答题和分析,然后不断地对比学习,我做过整整12套的对比笔记,详细分析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优势,并且分别罗列出来,放在书桌前。之后的每次练习都力求攻克这些问题。




4


专业课怎么复习?


专业课的复习自然是我们备考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对于新闻学而言,除了一些硬性记忆背诵的部分,比如新闻史和一些采写编评的理论知识,剩下的内容我全部按照专题的方式学习。


按照专题学习相信也是绝大多数同学会采用的方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利用买来的辅导资料进行专题的整理和复习。而大多数的辅导资料,他们对于专题的顺序安排是这样的:最开始的一定是新闻的定义、然后是介绍宣传、舆论等的概念、再就是新闻价值…………,这样的顺序由易到难依次递进当然不无道理,可我认为,其实这样的过程我们在看参考书时就已经经历过一遍了,如今在专题复习中依旧以这个逻辑推进,并不是十分高效。


各位需要注意的是,专题整理绝对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分门别类,而是有逻辑的融会贯通。大家还记得我在第一个问题时强调我们要在充分研究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提炼核心关键词吗?这其实就是为我们在强化阶段的专题复习做准备。


我自己的专题复习方法整体而言有点像不断调整的循环模式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很简单。


➤ 首先,在对真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后,我会根据自己提炼出来的核心关键词确定其所属的专题,比如,今年专业课有一道论述题大致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它的核心关键词所属专题其实就是“国际传播”,这样对真题整个过一遍后,我大概确定了30个专题。


➤ 然后,我就开始了第一次循环,第一次大致是按照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的,正如大部分辅导资料的顺序,从新闻的定义这类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每个专题大概学习1-2天,一直到结束。


➤ 接着,第二次循环开始,但这次循环就不是原先的30个专题了,我会根据专题的重要性和掌握程度重新筛选并排列,数量上可能就剩24个了,并且顺序也发生变化,第一个可能是人工智能专题,然后开始再次复习。


➤ 就这样一直不断地重复筛选、循环,直到整个环节结束


这是我根据印象并结合当下总结提供的三十个专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学弟学妹在进行专题整理时,千万不要想一次吃成个大胖子,这是个不断完善补充的过程。事实上,只要大家真正进入了复习的状态,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每一天都有新感悟。我想要说的是,我们当然要在开始之时开一个好头,但是要懂得循序渐进,见好就收的道理。因为,我们一定是不断进步的,这就决定了你势必会在过程中不断完善。我还记得曾经自己仅仅是在“技术”专题就持续整理了一个多礼拜,越看越多,苦不堪言。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恋战”,一定保持高效。


对于专业课,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就是论文的阅读。大概在9月份开始,我连续阅读了40篇论文,每天一篇,每次大概40分钟。有同学可能觉得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但是我自己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首先,我并不是读过一遍就完事了,我会在浏览一遍的基础上去分析论文的结构、小标题以及精彩的论点。下面向大家展示一下部分我曾经做过的笔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记识别出不同的重点,这样的学习可以迅速使我的语言更加学术化、观点更为新颖。图片字体可能太小了,我摘出来几句,大家看一下:


  • 媒体转型:传统媒体转型背景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二次销售”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坍塌,而转型目标就是抢占舆论主阵地,重建现代传播能力。因此,转型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传播能力;二是重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变为“数据+服务”的多元盈利模式。此外,现代传播能力建设和重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根本和基础是重建用户连接,用户数量就是衡量转型效果的核心指标。

  • 短视频:移动短视频空间的建构逻辑:空间生产与资本增值。社会互动是一种仪式,仪式在塑造个体特征和划分群体界限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交往互动,短视频空间的社会关系得到重组。而在平台资本的操纵下,空间生产不可避免地为资本逐利。因此,资本积累与增值成为移动短视频空间建构的本质指向。但“技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流行的技术思维不需要批判”,内容框架和技术模板之下生产的内容具有高度同质性,不仅引发审美疲劳,还会削弱创新热情。

  • 隐私:逐渐失控的隐私边界。Web2.0是一种开放的、具有弹性的以及不断延展的关系网络。由于不同动因的存在,“强关系”与“弱关系”的边界逐渐模糊,比如可能基于某种利益需求,“弱关系”也可迅速成为“强关系”。个人信息是互联网世界新的石油,也是数字世界新的流通货币。社交媒体上隐私边界的失控和数字记忆特征的叠加,放大了隐私泄露的可能性。

  • 后真相:后真相时代,社群是“硬件”,情感是“软件”,舆情由单纯的信息流动转变为情感传导与关系嵌套的复合传播2.0时代。

  • 算法新闻:热点信息置顶的标准是点击量,而根据“劣币驱逐良币”,低俗内容通常因为猎奇、 逐利等心理获得更多关注且作为热点被平台广泛推荐,造成所谓的“内容下降的螺旋”现象。算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既有的伦理准则转化成人工智能可以识别的语言。


我们需要明白,考研是个选拔性考试。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向老师释放讯号,我们是有学术研究潜质的,而这种讯号就体现于你独到的观点和精辟的学术语言。上述我整理的一些笔记也给胡师姐啦,有需要自取。


还有大家普遍苦恼的问题就是背诵了,这个我确实爱莫能助。但是我可以安利两个我个人认为十分厉害的软件(又是我在其他经验贴中从没看到过的)。第一个是个多功能计时器,名字叫MultiTimer(安卓市场好像不支持)这个软件免费简洁无广告,支持添加十余种计时器,包括番茄钟。我最常用的是“间隔计时器”,比如我想背20个名词解释,每个5分钟,中间间隔10秒钟,使用这个软件可以轻松设定,它还会直接把总时长计算出来,并且每到一个时间就会提醒你,铃声可以用系统自带也可以自动录音,最绝的是录音还能自动转文字。用这个软件我的背诵效率就会很高。第二个就更厉害了,叫Quizlet,被誉为全世界公认的学习神器(支持安卓端),这是一个卡片类型的学习应用,能够通过卡片识随时随地刷卡片复习知识。你可以自己创建学习集,也可以直接搜索其他用户创建的学习集。像考研政治和英语之类的,真的一搜一大把。最厉害的是,新闻传播的学习集也有很多小伙伴创建了,所以学弟学妹可以直接学习。


以下是我曾经创建过的学习集,政治、英语、专业课都可以。比如政治就是我做1000题时的错题集锦。我每晚睡前或其他闲暇时刻就会拿起手机刷卡片,而且它有多种学习模式,也支持文字转语音,从听觉上帮助大家加深记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还有!这个软件的网页端还支持将学习集自动生成多种类型可供打印的小卡。我曾经精心整理过传播学重要的60个名词解释,A4纸双面打印后剪裁成手掌大小的小卡随身携带。这个PDF文件我也给师姐啦,有需要的朋友你们懂得~





5


专业课大题究竟怎么答?


在对专题进行了大概四次循环并背诵之后,我开始尝试输出,答题。我还记得最开始回答题目时,整个过程都十分煎熬。尽管我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但真正动笔写时,脑袋却是空空,数度苦恼于理论的运用和逻辑的连贯,写的都是大白话,自己都看不下去,只好翻开书挤牙膏一样地慢慢想。但幸好我没有被这次挫败击溃,所谓熟能生巧,大概两个礼拜后,我就明显感到自己有了进步。


为了以后能够更加规范地答题,我为自己DIY了一张答题纸,打印了100份,开始了每天的习题练习。答题纸长这样。



简单介绍一下,最上面是练习日期和题号,右边的长框框用来记录题目的核心关键词,比如“新闻自由”、“网络治理”等等,方便查找、或者以后练到了相近的题目可以互相比较。粉色的框框是题干区,右边是分数记录区。右侧纵向蓝框框有点类似于康奈尔笔记的布局,用作批改时的笔记,下方就是总字数和所用时长的记录。白色部分就是答题区域啦,因为我们最终的答题卡就是大白纸,所以我也就保留了纯白。


在选择练习题目的时候,我并不是盲目的。大家还记得最开始我说的研究真题后确定关键词的步骤吗?相信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真题,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我会根据之前确定的真题关键词挑选与北大风格接近的题目,然后多看北大老师的论文,试图运用其中的理论和模仿老师的风格。比如,大家都知道,“国际传播”研究是近两年北大考研的热点,而北大有一个“战略传播研究院”,程曼丽老师是院长。北大的老师曾经在数篇文章提过“中国屋”理论,我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初试中就两次提到了这个理论,并且按照老师的论述较为专业地表述出来,我相信这一点为我赢得了不少分数。


具体地说,在练习专业课答题的时候,我给自己确定了“三个环节”的答题步骤例如,在确定了今天的练习题目之后——“社交媒体时代如何治理虚假新闻”,我就掐好时间正式开始答题了。




➤ 第一个环节:在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限时完成,哪怕我写的答案一塌糊涂,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停笔。我个人认为这种时间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我们分配给每道简答题的时间最多15-18分钟,论述题最多40-45分钟。新闻与传播作为典型的文科,答题量巨大,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因为无法均衡分配、把握答题时间而名落孙山,令人遗憾。所以,学弟学妹们要重视把握时间的基础训练。


➤ 第二个环节:利用所能查询到的一切参考资料和资源,从整体答题结构、行文逻辑,到逐字逐句认真修改。这个环节是最耗费时间的,一开始,我修改一篇答案甚至会花费2-3个小时,但确是我认为最至关重要,不能省略的。在整个初试备考过程中,我认为正是因为这样日复一日的修改训练,才让我的专业课在完全自学的状态下取得不错的分数。我当时对自己的要求很严苛,拿着我的第一份答案,对比我自己制定的给分标准,一条条核实修改,直到令自己满意。


以下是我自己制定的大致的给分标准,供大家参考:


❶ 答案开头是否有无意义的赘述,是否直指题眼?(因为我当时在自己和别人的一些答案中都发现了这个问题。进题太慢,不知所云。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

❷ 逻辑是否严谨,行文是否流畅?(我们通常用的答题逻辑即5W和PEST,这两种最保险)

 小标题是否具体直观,论点鲜明?(有些同学会陷入一种极端,像对对子一样写小标题,甚至还要押韵,真的见过。我认为大可不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提示老师本段的核心论点,在考场上没时间也没必要过于苛求细节)

 语言表述是否规范和具有学术性?(这一点相当重要了,是老师判断你是否有学术潜质的重要指标,我们毕竟是要攻读研究生,绝对不能写一通大白话)

 案例是否贴切、新颖,并且运用恰当。(案例虽是我们的救命稻草,但也不能滥用误用)

❻ 是否有语病或错别字?

 总结是否凝练,并且令人印象深刻。


其实以上的这些阅卷标准大都主观性较强。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在看自己的答案时,其实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容易陷入一种莫名的“自我欣赏”中。因为我个人喜欢自由的复习方式,初试没有报班,所以在上考场前没有让别人为我改过一道题,虽然最后结果是好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可取的经验。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冒险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找个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或者是找个研友经常交流探讨。这是个高效学习的过程,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一举双得。


➤ 第三个环节:在修改后的一个礼拜内,我通常是3-4天,重新完全闭卷限时地做一遍这个题目。这是我们检验自己第二个环节成效的关键步骤。通常情况下,在这完整的三个环节都结束后,我会把第一次的答案直接放起来不看了,以后的复习直接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答题纸。




6


英语怎样得高分?


说来惭愧,我今年的英语(一)只考了77分,原本给自己定的计划是85分……因为从小到大,英语一直是为我提总分的,包括当时的申请国家奖学金,也是多亏了英语力挽狂澜,结果是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分数,新闻学进复试的同学,我英语最低。所以各位能够看到,大家的竞争对手还是很厉害的,在北京这样一个旱区,我们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英语成绩在75分左右才能拿到复试的入场券,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就今年来看,最后学硕录取包括传播学在内的10位同学,没有低于70分的。


所以各位即使是认为自己英语基础不错的同学,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认真准备,分数永远是不嫌多的,并且英语分数高复试占优势。就我自己而言,我是这么复习英语的。考研英语的复习其实我认为主要就是3个部分——单词、阅读和作文


➤ 单词几乎贯穿了我们考研的全过程。我最开始复习英语就是从单词着手的。我试过很多学习单词的方法,最开始是看授课视频,但不久后就觉得浪费时间且成效不明显,每天也会使用手机软件刷单词,比如百词斩、不背单词,可这种方法对于考研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认得生词,词汇的具体用法和一些生词僻义无法学习。最后,我开始学习自己看单词书学习,这里向大家安利一本非主流的单词书——新东方李剑老师的《考研英语词汇真经》,之所以说它非主流是因为它的知名度比较低,在图书馆里我好像没见过其他小伙伴在用,但我真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单词书。单词是按照相似易混等规律分组介绍,例句也编排的很用心,同时还附赠了音频。我在备考时,每天听着音频默写一个单元,一个多月将整本书默写完,当时就感觉考研真题里的单词难不倒我了。


➤ 接下来就是阅读了,这是我们的重头戏,很多同学觉得阅读很难,尤其在考场紧张的情况下发挥不稳定,但其实考研英语是一个规律性极强的科目,在阅读部分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做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还没有看文章时,仅通过串联题干和选项,就能规避掉一些错误选项,大幅提高速度和正确率。


从8月份开始,我每周大概练习两套真题,当时不写作文,所以规定自己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剩下的所有题,我从1996年的真题一直练到了2016年,剩下的3年留着供以后冲刺阶段做全真模拟。把这些全部过完一遍之后,我又买了一套英语(二)的真题全部做完了,明显感到阅读正确率大幅提升,尤其是2016-2019四年的真题的全部阅读,我只错了2道,一方面可能因为英语(二)的题目略简单,另一方面我也确实自己摸索到了一些规律。一些我印象深刻并认为十分重要的分享给大家(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唐迟老师的公众号,他经常会推一些小技巧):


❶ 作者的观点通常是少数派,即a few people;

 同义替换大多为正确选项,原句重复出现一定错误;

❸ 长难句处出题可能性较大;

❹ 转折句处后正确答案可能性较大,如but、however、yet、while等;

 过于细节的选项很少是正确答案,细节要服从主旨;

 语气过于绝对的往往是错误选项,如must,always,never, all, only等;

❼ 同一文章各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有逻辑上的连贯的;

❽ 要把握中心句,以及熟悉中心句常出现的位置,一般段首、段尾和引号句;

 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正确的;

 具体、肤浅涉及到例子的选项往往错误,概括、抽象涉及中心大意的选项大多正确。


大概10月份中旬以后,我将2010-2016年的英语(一)真题又做了一遍,直到11月底,用剩下最新的真题模拟了3次,最多一套错过3个阅读,当时内心就比较有把握。然后关于翻译和完形填空,实际上翻译我在备考时就没有刻意练习过,首先因为我认为这个分值小,普通考生和大神最多也就差个3-4分,再次我认为这项训练已经蕴含在阅读当中了,另外各位还是得背好单词,像今年英语一翻译中的Renaissance(文艺复兴),考完之后还上热搜了,好多同学不知道意思,翻译肯定高不了。至于完形填空,我同样推荐一下李剑老师讲的课程,个人认为获益蛮多的,他还有教一种猜答案的技巧,不过这个我就一般认可了。


➤ 作文:我今年小作文是7分、大作文是14分,属于中等分数,我的方法也很常规,就是大家都会用到的模板。我看到好多人推荐新东方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我也买过,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看不下去,王江涛老师很强调背诵,恰巧我就是背不进去英语作文。后来我无意中买了另一本《张剑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觉得很不错(没有踩一捧一,只是我个人确实更习惯这本书),它提供了很多框架模板,还针对同一道题目给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分别是按照模板来的和一种自由发挥水平更高的作文,后面还附加了很多技巧。我把这本书完完整整学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过,也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购买这本书还会送2次免费的作文批改。或许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7


政治怎样得高分?


政治我考了81分,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一度相信是它补偿了我的英语。我的选择题得分48,(满分50),其中单选题错了2道,得分14分;多选题全对,得分34分。大题50分只得了33分,不过我已经满足了,因为当时我为了专业课最后冲刺连肖四都没背下来,能在旱区考这个分数我真的知足了。政治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选择题能考48分,我个人认为得益于我的题海战术。我是真的做了很!多!题!


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早,7月份就开始看书刷视频了,搭配是徐涛老师的视频课+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虽然是两个团队的,但内容完全能对的上。我是真很喜欢徐涛老师的课程,幽默风趣,深入简出,那段时间的政治复习甚至成为了调剂生活的一剂良方,每当我学习倦怠时就开始刷视频找回状态。每看完一个单元,我就做《肖秀荣1000题》相应的部分,大概一个多月,政治的一轮复习就结束了,然后正式开始了题海战术。


我做过的题大概有:


➤ 7-10月份《肖秀荣1000题》2遍,徐涛《优题库》2遍,平时还会用我之前提到的Quizlet不断复习错题。


➤ 11月份以后,各家模拟题陆续出版上市,我几乎买来了市面上能见到的所有模拟卷。我推荐的顺序大致如下:必不可少的肖四,肖八、徐涛《预测8套卷》、米鹏《冲刺模拟6套卷》、米鹏《密押3套卷》、陆寓丰腿姐《冲刺预测4套卷》、蒋中挺《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印象深刻的是腿姐的4套卷比较难,我总是在30分上下徘徊,一度打击自信心。我当时基本保持每天一套的模拟题,除了腿姐的模拟其他卷子平均分大致在42-45左右,所以信心还是比较充足的。


➤ 临考约一个礼拜,我又练习了2019年的政治真题,得分47,单选多选各错了一道,就更加相信自己了,事实上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有比较大的把握了。等真正在考场上,我印象特别深刻,做多选时,我一开始本着谨慎的原则绝不贸然多选选项,有3道题我保留下来待选,临考试结束3分钟内我咬牙选择相信自己,把那三道题待选的选项全部加上了,事实证明我也做对了。我认为这得益于我平时经常做的规律分析和总结。


大题虽然我自己比较满意了,毕竟我也没有复习到位,我去年只背了肖四(还背的磕磕绊绊),但我希望学弟学妹考得更高。小白考研等公众号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出那种肖四肖八大题答案的辅助背诵版,同学们到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还有的重点就是,临考时大家一定要看一些主流机构的点题班/押题班,比如肖秀荣老师和徐涛老师,这些老师对于政治的敏锐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我印象特别深刻考前那一晚徐涛老师公众号就出了3道选择题,还特意叮嘱要记住每一个选项,有可能大题会用到,但我只是匆匆一瞥。结果第二天考场上我就在试卷上看到了北京香山那道题,追悔莫及。临考时间宝贵,大家不一定非要看视频,到时候一定会有平台总结笔记,各位密切关注就好了。


另外我自己觉得我的一个优势就是字迹比较工整,大家不用担心时间,政治考试的时间真的十分宽裕,足够你工工整整地写完答案。同时我把答题纸全部写满了,不留一点空白,我有扫到考场上其他同学的试卷,视野所及我写的是最多的。我们都奋战这么久了,当然要竭尽所能,不留遗憾,争取每一分。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辅导书——中公考研的《读图读表记考点》,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展示所有知识点,一目了然,在复习的时候使用简直不要太爽。这好像也是一本比较冷门的辅导资料,但我真的强烈推荐,仅需14元,绝对物超所值。




8


冲刺阶段与考场心态


大概在倒数30天的时候,我正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冲刺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模拟了,但我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我仅仅模拟过一次。


当时自己感觉还不错,时间、篇幅都把握的还可以,就是对答题质量不甚满意。本来后期还在计划模拟,但因为忙于背诵和公共课复习,就一直耽搁了,在这里建议大家在最后一个月模拟三次,完全按照考研的各项标准,可以找一个空教室以免被人打扰,最后还能请人帮自己批改一下。模拟试卷的题目不要太偏太怪,按照我们之前确定的关键词寻找最贴近北大风格的题目,既是对于考试状态的模拟,也能最后复盘一遍真题。以下两张照片是我在倒计时五六十天内写过的题。


对了,再说一下卷面的问题,我的卷面不是特别好看,但也不会因此失分,学弟学妹们要保持卷面整洁,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我的心态其实一直还挺稳的,没有太多紧张,最后几天甚至每天起床的时间从7点推迟到了将近8点,每天按部就班,偶尔吃点好的犒劳自己。并且这种较为轻松的心态一直持续到了考试结束。这也是我想强调的,越到最后关头,我们越不能自乱阵脚


临考那段时间,我在图书馆门口还看到有两个考研的女生抱头痛哭(不夸张),大家不要把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过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百害无一利。考试的前一天我妈妈特意来陪我,专注后勤工作,家人的陪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最后一门结束走出考场的时候,我隐隐有种预感,觉得应该就是我啦。




9


复试准备情况


1月22日成绩下来后,我兴奋了一天,就立马投入到了紧张的复试复习当中。很幸运遇到了胡师姐团队,她们从专业角度真的帮助了我好多。复试要准备的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个人材料、英语口试和专业课面试,我分别介绍一下。


➤ 个人材料我准备的所有内容有:个人简历、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导师自荐信、研究设想、作品集、成绩单,荣誉证书复印件等背景材料。我们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战线拉得特别长,准备时间很充裕,但学弟学妹们应该还是会和往届一样,从成绩出来到面试只有约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快马加鞭,尽快准备好一份令人满意的个人材料。


有一些个别材料学弟学妹们可能会犹豫我自己到底要不要准备,我的建议是:当一件事你在犹豫时,就一定要准备!关于导师自荐信,我当时咨询了好多学长学姐,大家给我的答复都是可有可无,我就一直没有写。可当复试通知终于下来时,我还是写了,并且受到了老师的回信。老师的回信也为我增添了很多信心。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个人材料,万一你与某一位同学在面试表现上旗鼓相当,那么你的个人材料就成为了制胜的砝码。


➤ 英语口试也是很多同学要着重攻克的部分,因为我们大多数同学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一旦张口说就会露怯,我当时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两个小时练习。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项我自己体验特别好的课程,淘宝有提供那种一对一的外教, 我在复试时购买了累计30课时,每一课时时长30分钟,练习了一个多月后,我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起码和外国人视频讲话一点都不进紧张了。



而且大家能够看到,这个价格真的是蛮便宜的,和外教视频一对一,一课时下来也就大概20块钱。但是他们的外教分为两种,一种是菲律宾外教,另一种是英美外教,菲律宾外教一节课消耗1课时,英美外教一节课4课时。这个大家自由选择,我一直都是菲律宾外教哈哈哈,因为我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己自信大胆开口说,老师来自哪里我并不care。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专业课复试,也是我花费时间最长,准备最用心的。一开始,胡师姐为我联系了一位上届上岸的学长,学长每天都会帮助我一对一的练习,这个课程大约持续了15天,我获益颇多。然后,我自己联系到了一位MJC的同学,从3月上旬到4月底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模拟面试。


我们的模拟面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会在前一天晚上发送要练习的题目,给对方一定的思考时间,包括专业课两道、英语口语两道、个人材料提问一道,每次练习时长大概在90分钟。这样练习了20天左右后,我们意识到需要停下来整理一下以前练习过的习题,所以在第二个阶段,大概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把练习的所有习题的答案都整理成了文字版并分享给对方。然后就到第三个阶段了,在剩余的时间内,我们每天提前十分钟发给对方题目,也就是要锻炼在考场上的即兴反应能力,接着互相点评,指出对方的优势和不足。很感谢我和研友HS之间的相互扶持,我们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并都顺利上岸,那段时间的互相分享和鼓励也因此成为彼此之间非常珍贵的回忆。所以大家也可以找一位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进步走上人生巅峰哈哈哈。


另外要说明的是,今年的复试实在是太特殊了,估计学弟学妹们不会遇到了。我分别简单说一下原本的现场复试流程和本次网络复试情况。原本的复试是分专业按初试名次依次进场,但今年两个学硕新闻学和传播学混在一起,用Excel给每个考生生成的随机数按升序确定面试顺序,我排到了第8位。


今年我的面试还有一个很大的插曲,当我看到自己排到第8位时,以为轮到我得下午了,所以就去打了个盹儿,因为前一晚只睡了四个小时。可当我刚睡着我妈就把我叫醒,老师的视频已经发过来了,我10秒钟的时间从床上醒来奔到考场,这辈子都没这么刺激。而且今年因为和传播学一起面试,我们新闻学的题目整个都非常偏向传播。虽然我最后结果是新闻学复试成绩的第一名,但我自己不太满意并且时常感到后怕,当时20分钟的面试结束后我感觉自己才晕晕乎乎醒过来。我本身是对自己的面试十分有信心的,却因为自己打盹儿差点误了大事,如果这次失败了,我可能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并且患上打盹儿PTSD。因此大家一定要毫不放松地坚持到最后一秒钟!




考研的这段时间,真的带给了我脱胎换骨的成长。尘埃落定的那天,我翻出自己签署的放弃保研同意书,感慨万千。这真的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所以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都是勇士,也希望你们可以一直秉持着这份勇气和毅力,奋战到成功降临的那一刻。


我一直非常喜欢并且视作唯一指定精神支柱的《垫底辣妹》,大三时我一帧一帧截下这些图时,就期待着有朝一日堂堂正正地发出来,我不想和任何人炫耀,只是告诉曾经的自己,你真的做到了!




状元同款课程速递



同款课程1:省心全程班


胡师姐省心全程班,是我们的教研团队开发的系统性全年备考课程。从培养你的逻辑、带你读入门书开始,囊括五一基础班、逻辑实战班、八月强化班、精批答题班、十一专题班、十二月热点冲刺班,全年系统学习,直到带你冲进考场!


详情请戳

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一弹:省心全程班



同款课程2:一对一课程


胡师姐一对一课程是由一名(或多名)胡师姐团队名师,专门针对一名考生进行的单独授课。我们完全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目标院校、报考方向,量身定制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将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拆分成为不同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基础知识、论文讲解、专题讲解、热点分析、习题课、答题技巧课等等,并提供全程专人跟踪学习、一对一老师笔记且每节课均有课后练习题及作业批改,让你的专业课学习零死角!


同时,胡师姐团队的一对一课程总共分为5个档位,可适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此外,报名35课时及以上一对一VIP课程的同学,还可免费赠送胡师姐省心全程班!一对一辅导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详情请戳

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二弹:VIP一对一课程




详细课程安排请咨询Silva或观风


还有疑惑?

胡师姐团队邀请到了

北大拟录取学员(也就是本篇经验帖的作者)

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全方面、多维度、立体化

解读北大新传考研

强烈推荐各位有意向考北大的同学

去看下面这场经验分享会的回放

你离北大的距离,其实没有这么远!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观看经验分享会回放)


/END/


编辑 | 文文
责编 | 鲸鲸封面图来自微博 @北京大学
推荐阅读


1. 20北大新传专硕一战上岸:谁能想到一个不自律、酷爱玩的我也能梦圆北大?2. 20北大新媒体第二:一战五个月上岸 我是如何规避所有弯路3. 九月开始备考,跨考逆袭北大健康传播!合理分配各科时间是我的秘诀!4. 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一弹:省心全程班

5. 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二弹:VIP一对一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逻辑实战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