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摘下过往勋章从头开始,所有困惑与不安围绕着我 | 在职上岸北大健康传播经验分享

星星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考前篇


在职考研是什么样的体验?


动笔之前,想了很久,这篇稿子究竟想告诉大家什么,翻到考研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朋友圈我发了一条状态,其中有一张配图是这样的。回顾整个考研,没有太多波澜,除了没想到初试排名那么靠前之外,直到出拟录取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只是全力以赴的用心完成了一件事。 

我毕业于非985,非211高校,毕业后来北京工作近三年,为考研拒绝了特殊人才津贴。作为一名工作党决定考研,无疑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但我知道我不是唯一,21级中一定有像我一样的在职考研党,所以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职考研的你们一点帮助。

为什么考北大?


我一直不太善于做长远的规划,毕业后一直从事科学传播相关工作,觉得自己工作不仅能洞见最前沿科技,而且是平台好能开阔视野,也曾接待过G20科技部长,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金砖国家政党媒体等重要参访团,所以一直满足于工作状态。

直到我偶然得知表姐考上了北大MPH(公共卫生硕士),我首先是不敢相信,因为她是一名在职妈妈,她怎么会有时间准备而且为什么要在而立之年后考研?她告诉我,稳定的工作生活,让她有一种危机感,所以想通过读研给自己充电。那次谈话之后,我像突然被拉回现实一样,开始思考,我现在所谓的满足究竟是这个平台带来的还是仅仅是我自己内生的?
 
想了良久,我决定报考北大健康传播专业。对于科学传播我不陌生,但是科学传播和健康传播又有很大不同。对于健康传播这个专业了解之后,发现它非常新,考研出题也不是很固定。

除了研究考题,我还近距离的感受了北大新传的课题氛围,在7月份时,我请了两周假,修读了北大的暑期课程——数据新闻。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做Pre,分析案例,准备结业作业。给我触动最深的是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信手拈来就是亚当·斯密的同情心理论,老师的课程设计非常注重实操性和学生的自主性,虽然短短2周的学习但是让我更加坚定了考上北大的决心。

 

在职考研,你敢断舍离吗?


在职考研,心境会比学生时期更复杂。一是非应届,年纪稍大;二是经济考量;三是大块儿时间少(这点放在之后详细谈);四是沉没成本的考量。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否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埋伏着沉没成本的陷阱。小到看了一半发现是垃圾却又舍不得票钱的电影,大到一份鸡肋但是已经磨合了几年的工作,或者一个累感不爱但是相处了太久的恋人。

在职考研首先得问自己,你敢断舍离吗?就北大MJC或者新媒体来说,考上以后都是需要脱产学习,是全日制的。也就是你必须和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Say Goodbye. 当我决定考研后,我知道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重心需要放在备考上,工作方面会受到影响。

当然,升职加薪年终奖这些都会受损,不仅如此,为了不影响复习的节奏,我还拒绝了单位给的特殊人才津贴(多劳多得,多拿钱当然就得多干活),虽然内心很纠结,最后衡量之后还是拒绝了,并且向领导申请适当削减了工作量,这些都是考研党需要取舍的。所以,当你决定在职考研,必须问自己:“读研和工作哪个对你更重要?”“你舍得放弃现在的工作吗?”“你愿意离开现在的舒适区吗?”


初试篇

1

如何赢得时间战?


北大MJC总成绩是=初试(占比60%)+复试(40%)+复试英语口语成绩(满分3分),所以想要在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初试需要尽量考得高一点。考研是一场时间与信息的赛跑,时间方面,它真的需要你投入持续性的大块的时间来准备,可是在职考研大块儿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信息方面,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出题考察重点完全不同,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既快又准的搜寻到对你有用的信息?

➤ 时间方面,我从5月份开始尝试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习?通过借助一些工具,我开始用时间管理笔记和复盘笔记,为了有效的利用整块时间,我开始早起,这段时间没有任何电话消息打扰,先用时间笔记来安排整天的计划,然后开始看专业课。

中午有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一般会压缩吃午饭时间(约20分钟),吃完午饭去单位旁边的小公园开始边散步边听听力等(约50分钟),然后回办公室小憩(约20分钟)。

晚上下班后,因为住单位宿舍,所以路途时间会节省,一般会留在办公室或找一间小会议室自习,当然白天已经耗费大量精力,所以会运动半小时然后吃晚饭,再开始晚自习。一般睡前的一个半小时,会花大概15分钟来复盘当天的学习(包括完成了什么,多做了哪些,少做了哪些,写下自己总结的一个可以改善学习的建议)然后会读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社会学之类的读物。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所以依赖时间管理工具可以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复习,当日事当日毕,每一天很享受自己在本子上打勾的成就感,每坚持3周我会买一个小礼物用来奖励自己。

此外,整个考研过程的时间规划,我是跟着胡师姐的早鸟计划一对一,从7月份报班开始,老师会根据你复习的状态和学科积累程度,帮你规划整个复习过程(一般包括基础书目阅读—论文梳理—专题整理—模拟答题这几个大阶段)有老师的监督和小伙伴们共同帮助,促使我在每一个阶段完成好每一阶段的事,比如,最后冲刺阶段,我们会组成若干小群,每天晚上10:00前打卡背书,虽然看起来很傻,但是真的感谢当时陪我一起打卡背书的小伙伴以及小组长(笔芯)。
 
➤ 复习内容方面,因为我基本算三跨考生,而且又是在职考研。所以报班可以说是节省了一些心力。通过两位老师的指导,对于我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和健康传播知识有很大帮助。一是职场的打磨塑造了我们的思维体系,但是考研其实还是需要应试的思维。二是你自己的思维局限,自己独处是很难发现的。而与小老师的对话就会帮你发现,每次上课,从know that 到know how, 小老师总是不断纠正我的思考局限,健康传播的落脚点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问题导向。

之前我总是想要用书本上的理论来分析what和why,就这样,我用问题意识不仅去分析每一个热点事件背后的原因,更加从传播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使健康传播的效果更好。关于这些热点事件的小作业批改,每一次小老师都会在我的答题基础上给予升级版的建议,这样帮你完善思考的体系,而不是只教给你套路



2

读书如何其义自见?


读书方面,分为读专业书和提升类的书。专业类的书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可参考胡师姐PKU专列相关读书类文章)。提升类的书,尤其是一些社会学的书可以升华答题,拓展思考的深度。在这里,简单的列举几本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这是一本浓缩版的社会学辞典;
《房间里的大象》讲的其实是沉默的螺旋;
《丑陋的中国人》&《乡土中国》剖析中国文化对国民的塑造;
《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新传的风格是偏互联网的,段永朝老师的这本书回答了互联网的生长土壤是什么、近几年北大新传也会关注前沿科技对于媒体生态的影响。
➤ 所以再推荐三本《大数据》涂子沛,《人工智能》李开复,《超越人类》。

很多人会问:这么多书看的完吗?其实专业类的书就像是骨架,提升类的书是一些肉。对于专业类书目的阅读,需要“联通”,将它们编织成网,网的“大小疏密”就是你的阅读深度和融会贯通力,而提升类的书是帮助你丰满这张大网。 我的方法是把专业类的书和提升类书交错开看,提升类的书是始终贯穿整个专业课备考过程。如果报名了胡师姐读书课,学弟学妹们就有福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一些专业书是需要看多遍的。比如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这本书我读了四遍。在开始读书时,不要急于求成,重在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书旁边。后期待看完所有必读书目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搭建各个书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编织自己的书网。同样,后期论文的阅读也是这样,不要陷于论文的海洋中,需要取舍。大概阅读两类,一类是北大新传老师论文,一类是非北大的业界大咖论文,读的过程还是问题导向,把每一篇论文总结成一个论述题。
 


3

百炼成钢,不可忽视的模拟答题


3个小时写满16页试卷,都是对体力和脑力的磨练。每一个笑到最后的人都经历过这一段笔芯不够用,手要写残废的日子。这里是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训。在11月中旬的时候我还是用电脑敲字来答题,直到有一次老师问我,现在让你拿A4纸再答一遍还能答出这些内容吗?我愣了,因为每次交作业,我都力求穷尽所有的案例库,力争理论和案例的完美结合,可是这样的答案是深思熟虑耗费很长时间完成的。而考试是盲答的,没有查资料和深思熟虑的时间,从那次之后,我开始手写答题。

刚开始,真的有答到一半想放弃的冲动,在规定的时间总也答不完不断受挫不断鼓励自己,终于速度跟上来了。之后就是训练如何谋篇布局,把你学到的尽可能完美的展现在卷子上,这个过程同样感谢我的小老师最后一个月的悉心指导。现在回头来看着自己答满A4纸的字,真的舍不得扔掉。我知道自己不是考神,但是我相信考神也是这样练过来的。
 
复试篇

复试准备的比较早,初试结束后休息了两周,然后就恢复了读书。根据胡师姐给的真题解析预估了分数。听取了师姐的复试情势分析,还是早早的开始准备。复试分为英语口试,专业题,老师提问,个人材料准备(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成绩单,发表作品等)。北大MJC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所以和初试的准备是略有不同的。每天和小伙伴练题,自己专门买了一面大穿衣镜对照着练英语口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考试结束之后的热点新闻事件以及两会都需要重点关注。
 
➤ 英语面试我大概准备了近30道题目,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类,个人工作经历类以及专业知识类,将每一个领域所有你能想到的问题都列下来,组织语言写下来,之后每天读一读就可以啦。专业课知识会翻看自己之前整理的专题笔记,并补充热点事件和两会内容。

➤ 此外由于口语表达时间有限,一是需要注意讲话的密度,即有限时间尽可能多的展现有效信息;二是找到每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思考的杀手锏是什么?
 
其实,面试综合来看是一个对人的个性化考察。就我自己而言,除了专业课的抽题之外,更多的老师提问和英语问题都是关于我自己的工作经历的。所以大家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突出亮点,想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理顺自己考研的动机以及你的未来规划,展现真实的自己就好啦!
 
一路走来,备考这一年是我最孤独的日子,甚至有一点枯燥和烦闷。但是当我在考场上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迈出复试的考场时,看到拟录取的时候,我想正是这些完成的时刻,豁然开朗的时刻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最后,这首小诗送给所有追梦北大的21级的学弟学妹们,祝愿大家在经历和自己独处的这段时光之后成为会发光的人!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同款课程速递
 

同款课程:早鸟计划课程 
胡师姐早鸟计划课程是由一名(或多名)胡师姐团队名师,专门针对一名考生进行的单独授课。我们完全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目标院校、报考方向,量身定制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会将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拆分成为不同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基础知识、论文讲解、专题讲解、热点分析、习题课、答题技巧课等等,并提供全程专人跟踪学习、一对一老师笔记且每节课均有课后练习题及作业批改,让你的专业课学习零死角!
同时,胡师姐团队的一对一课程总共分为5个档位,可适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此外,报名35课时及以上一对一VIP课程的同学,还可免费赠送胡师姐省心全程班!一对一辅导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详情请戳→: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二弹:VIP一对一课程

 课程咨询   Silva或观风

还有疑惑?没关系!
胡师姐团队邀请了
北大拟录取学员
在线上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
解读北大新传考研
强烈推荐各位有意向考北大的同学
去看下面这场经验分享会的回放
你离北大的距离,其实没有这么远!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观看经验分享会回放)





公开课地点

CCtalk

胡师姐21新传考研免费公开课群

群号:87343970

  

快来扫码,一起沾沾喜气吧↓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北大状元经验分享会回放)






/END/

小编 | 二喵
责编 | 北北
封面图 | 北大《星空日记》
音乐来源 | 鹿晗《勋章》

 推荐阅读 

1、20北大传播学硕专业课总分第一万字经验:“房租、生活费和责备,时常压得我喘不过气”

2、二战上岸北大mjc,关于考研,我想掏心掏肺地这样说…

3、20北大新传专硕总分状元:错过这场相遇,我可能还是单枪匹马的迷路人——忆胡师姐暑期集训

4、把在职转化成优势,终于星光不负赶路人!| 20在职备考上岸北大新传专硕经验

5、二战上岸20北大汇丰财经新闻专硕:如何避开弯子冲破考研大军?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暑期集训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