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化生存》到《大数据时代》—— 思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谈论最多的除了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深度学习,就是大数据。大数据这个词尽管是近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但“数据”则“古已有之”,而且历朝历代的人们也不认为“数据”有什么特别。今天,仅仅在“数据”前加了个“大”字,“数据”便立刻身价倍增,“让数据说话”亦深得人心。
原因在哪?下面我们先看一幅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最终能产生智慧,所谓智慧,就是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预测未来,对事物准确的判断,应该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能力。比如我在10年前,如能预测到今天的房价,现在绝对是亿万富翁,并天天和房产开发商们喝咖啡,而不是居在斗室,时不时骂一下房产商:为富不仁。
哪为什么千百年来,数据仅是统计学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名词,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原因有二:一是数据量不够大,二是海量的数据只有精准提炼后才能产生智慧(数据产生智慧还需要经过信息、知识两个环节),而处理大数据需要天量的运算,在计算机未发明之前,或者发明后,速度还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时,人们普遍对数据产生价值不是持怀疑态度就是根本不明白这些枯燥的数据有什么用。当然,我们从数据里收集到了信息,而信息最终转化为知识,让我们看起来比一般人懂得多一些(也就是写论文的水平高一些),可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对事物的判断,似乎并不比没有掌握这些数据的人高明。
但这个世界总有一些智者,似乎天生异禀,能看到十年、二十年后的世界。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写了一本《数字化生存》,虽说当时引起了不少IT界的共鸣,但人们并没有把数字化和大数据联系起来。有一位长者更是教导我不要把计算机神化,难道计算机会产粮食?给长者这么一开导,我顿悟:没有粮食我会饿死,但没有计算机,最多是不打游戏,从此我与计算机保持了距离,把刚买的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也扔在了一个角落。
对长者来说多种些水稻才是王道,所谓以粮为本,本固邦宁,才是智慧。
其实稍稍思考一下就明白:计算机尽管不会直接生产大米,但绝对能提高大米的产量和质量,关键是我们怎么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让计算机计算的速度更快。也就是说智慧不能直接变成大米,但她会告诉我们如何花最少的人力、物力种出最多、最优质的大米。
1996年之前,计算机还是486、586时代,WIN95刚发布不久,计算机确实提高了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效率,也改变了我们娱乐的方式,可我们的生活还不至于离不开计算机,当年看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感觉到多少有些夸张。
可自从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深度学习成为热词,电子商务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英) 肯尼思·库克耶两人著的《大数据时代》横空出世,我们才意识到数字化生存就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生活,也才感受到智者独到的眼光。因为,我们今天即掌握了收集、存储大量数据的方法(物联网),也掌握了大数据“提炼”的方法(云计算)。
Uber、阿里巴巴跨界的成功,其实就是大数据的成功,阿里研究院著的《互联网+从IT到DT》讲述的便是如何从“大数据”提炼智慧的故事。
大数据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有什么关系?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评估史:自从98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评“省重”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不断面临着“折腾”。本来教师们以为评了“国重”后可以“歇一歇”了,但教育部又出台了评“国示范”。那评完“国示范”总该可以喘口气了吧?非也!教育部又出台了中等职员技术学校合格学校评估。由于每次的评估、评价指标都有“创新”,人们发现,即使评上了“国示范”,亦不能掉以轻心,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格学校评估中有可能被评为“不合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格学校评估刚刚开始,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5年9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行动计划》要求,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作为基层或者终端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只要一看到教育部的通知,条件反射:我们又要做资料了。
可是,教育部发文件的本意肯定不是要中职学校做资料,目的是提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怎么到了中职学校变成了“做资料”?因为资料如不能有效利用,就会成为故纸堆,除非这些故纸能存放百年或千年成为文物,否则极容易被当成废纸送入造纸厂。
同时,中职学校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定岗、定编,并没有富余的教职员工,有些财政困难的地方,最低的师生比都达不到,再加上每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又比较喜欢到学校借调教师。所以,基层的职业学校一个萝卜一个坑都难以保证,事实上有不少中职学校只能保证课室里有老师上课。比如教育部职成司要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每五年要下企业半年,由于教师缺编,为了保证课堂有老师上课,有不少专业教师,10年也没机会下企业1个月,只好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
“做资料”,意味着有不少教职员工面临“两线作战”,除了管理、教学,还要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并不知有多大效益的“资料”。学校教职员工编制有限、教职员工的精力、时间有限,客观上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
教育部发文件的目的是提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到了中职成了“做资料”,原因在哪?并非有些领导所说的:经是好的,只是下面念错了,所谓歪嘴和尚念错经应该来源于此。
而教育部又必需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的数据来判断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不“做资料”,数据从哪里来?
由于上级部门担心基层提供的数据有水分(说明上级部门还是很了解基层群众的心理),提供数据时需要大量的佐证资料(说明评估专家也是很有水平的)。
教育部所需要的数据指标肯定要好看,但基层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做到。做不到,领导就生气。群众心理清楚: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怎么办呢?酒里加水,水加的越多,资料自然做的越多,把酿好酒的时间、精力、智慧用来往酒里掺水,而且不能让专家喝出问题。
酒里掺水,最多让人喝的不舒服,但数据造假或掺水,则会造成决策失误。
这说明,评估、评价容易出现异化,逐渐会背离初衷(用今天的热词应该是初心)。然而教育部又必须用中职学校提供的数据判断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怎么才能“不忘初心”?
2016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条》(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可以说这是一个解决之道。
应该说:自我诊断与改进方案的提出,说明教育部意识到了过去的评估、评价存在的问题,也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得到更加准确和真实的数据。
为什么说《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是一个避免数据造假、数据掺水的解决之道?
一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的核心是: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是找问题、查病因。其实基层的教职员工不是对评估、评价有抵触,而是对数据造假反感、对不断加重他们非教学工作量反感,对政府在人、才、物、政策等支持不到位的情况下,对学校不切实际的要求反感,对急功近利、不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反感。如果是自我诊断,让学校的教职员工自己发现问题,分清职责,根据存在的问题自己制定改进的方法、方案,改进的时间表,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纳谏如流”,学校自然会变被动为主动。
而所有这一切,应让真实的数据说话!
二是引入了大数据思想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能从数据源把关,就象治水,必须从源头开始才有效,原始数据真实才有价值。假数据或有水分的数据不太可能转化为智慧,就象我们无法从铁矿里提炼出金子。
而且数据越大、造假的成本越高,客观上也能促使基层求真务实。
目前,不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国示范和国重,在办学方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关系到学校发展的要素中,缺少科学的数据。许多中职学校自身的数据收集方法原始而又落后,多以人工为主,而且利用率很低,所以学校需要一个标准化,有大数据数思想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以此避免教职员工做大量重复性的数据采集工作,把教职员工从“做资料”泥潭中解放出来,用大数据思维提升数据的价值,使得中职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更为精准。
三、中国青年报2015-09-28曾登一篇题为《中国底层教育梦:先天不足 后天亏损》的文章,文章内容有一 段: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在底层的子女初中毕业后,除了22%终止学业, 66%入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只有12%入读普通高中。
在中国,学生分流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决定分流的是初三会考分数,属于比较典型的“筛子教育”,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多的,不是自身有问题,就是家庭有问题或者家长有问题(可简称为问题学生、问题家长或问题家庭)。不少初中毕业生不愿选择职业学校,观念问题其实不是主因。
因此,今天,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的使命不仅仅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数以亿记的一线技能人才,而且是改变底层命运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定海神针。
通过自我诊断,找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质量提升的困难、问题、瓶颈……, 基于大数据的自我分析,发现中职教育的沉疴、积弊,唯此,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才能真正提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质量,回到我们的“初心”,让大数据产生智慧之光。
作者: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何力
想到加拿大曼省--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