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前谈评优 能让老师更有“辛福感”吗?

2017-08-24 杨武杰 周建国 职教圈

教师节临近,各地都在推荐评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还有的在登记造册,准备颁发乡村学校任教30年和担任班主任工作满30年的荣誉证书。对此,我们为之点赞的同时,也建议有关部门,教师节的评优评先活动少一些“形式主义”,让获得荣誉的教师多一些“获得感”,为获得荣誉而自豪,更加珍惜荣誉,珍惜自己的职业。


之所以这样说,也是目睹近年来教师评优评先中的一些“怪现象”。每到教师节,常出现评优评先“扎堆”现象,各种给教师的荣誉称号纷至沓来。但热闹过后,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依然故我,他们的希望并没有得到重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久而久之,教师对这样的荣誉也并不看重。


为此,我们衷心希望在各种教师荣誉制度的评选中,少一些 “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让荣誉评选更“解渴”,成为给教师的“及时雨”,真正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必须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是教育转型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教书育人是神圣的事业;尊师重教既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两年,从教30年荣誉证书的颁发,对一辈子坚守讲台的教师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对广大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来说,是酸甜苦辣毕其功于一役的30年。为了教育事业,他们克服社会变化快、学生教育难和家长不理解等困难,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超负荷工作,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自己本人也由此进入了中老年行列。有许多乡村教师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乡村,没有走出过大山;还有许多人为此放弃经商和跳出“苦海”等机会,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艰苦,他们无怨无悔,默默无闻,一如既往地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他们平凡而大爱,崇高而伟大,是当下最可爱、最应该受人敬重的人。


在当下社会,教师的荣誉证书虽然不像过去那么被人看重,但仍然见证了他们为教育工作呕心沥血的历史年轮,代表了学生和家长的口碑,是人民群众赞许的结晶,更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


既然如此,这样的教师荣誉就应该“发扬光大”,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能否为获得荣誉的教师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多为他们办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和好事,多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比如向他们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允许他们免费乘座公交车,免费共享单车,优惠网络流量和手机费用,旅游景点门票打折,优先就医等……


有人可能会说,时下的教师工资已经不低,为什么还给他们特权?我们以为,这并非特权,而是荣誉教师应有的获得感。如果这是教师特权,也是教育应有的导向,引导当下的教师都安心和终身从教,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因此,让获得荣誉的教师更有“获得感”,只会更大地释放他们的潜能和特长,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循职业操守,传承优良的教育传统,乐于教学创新,成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


从学校层面来说,对获得从教30年荣誉证书的教师,学校管理者也要调动其积极性,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放大他们的思想,并适当减轻工作量,聘请他们当好顾问,邀请他们参加各类督导评估,老有所乐地参加关工委和各种志愿者组织,借助他们的慧眼,利用他们的力量,为优化管理顶层设计,广泛搜集民情社意。同时,这些教师长期在一线爬摸滚打,其中许多人都有一身“绝活”。有些是上课高手,有些爱读书、善思考、勤写作,有些动手能力强,有些能言善辩,善做思想工作……这些“关键少数”,似标杆又似明灯,始终伴随教师左右,是最理想的培训师。学校应该用其所长,发动他们传、帮、带,当好青年教师的“教练”和“智库”,领跑校本教、研、训。


如果能这样做,既能激发这些获得荣誉的教师更珍惜荣誉、热爱职业,也能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来源:中国教师报

查名单、找干货、看点评

大家都在看

台湾职校校长:看习近平祝教师节快乐 我很心酸

第二届中国“课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评选结果

未来教育对教师的挑战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