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家谊:从母亲节说起

2017-05-18 李家谊 当代作家


母亲节有感李家谊丨原创作品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和往常一样,放学后,我和老公便一起坐车回老家看望孩子与父母,和家人一起过周末。到家时,天色虽未全然暗下,但也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了。


看到我们回来,儿子总是第一个跑出来迎接我们。或围着我们转,或帮我们拎东西,或大声喊着告诉我们一些趣事、怪事,欣喜不已。工作的忙碌、坐车的劳累,似乎在看到儿子那满心雀跃后便消失殆尽了,也和儿子一般高兴。


这夜,吃过晚饭,我便在房间收拾、整理衣服,儿子则和他奶奶在大厅里说话。不一会儿,儿子过来敲门,敲了一两下便又调皮地跑开了。我怕他再来敲门,等会又要停下手头上的活,便将门虚掩着,等着他再次到来。过了一阵,儿子果然又来了。他见我背对着门,便轻轻地推开门,偷溜进来,迅速躲到门后面去,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我呢,则假装没看到,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不久,我便收拾好了一切。看到儿子还在门后面藏着,我便走过去瞧他,想看看他到底想和我玩什么把戏。



走到门边,我便笑着问儿子:儿子,有事吗?


这小家伙机灵的很,看到我来,赶忙从门后面走出来,将双手藏在身后,笑笑地说道:没,没什么……


我一脸疑惑的问道:真的没什么?那把你的小手伸出来给妈妈看看。


于是,儿子便乖乖地把手从身后慢慢伸出来,高兴地从身后变出一张画了画、上了颜色的小卡片来,害羞地和我说:妈,这个给您。母亲节快乐。


我惊奇地接过卡片,望着可爱的儿子,问他:这是你做的?


他说,是幼儿园的老师帮忙一起做的。


我又问他,那你跟妈妈说说卡片上都画了些什么呀?


这时,儿子便低着头,指着卡片上的东西告诉我,这是裙子,那是爱心;这是红花,那是星星……



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听着他那童稚的话,我的心顿时柔软许多。儿子送的礼物虽小,但意义非凡。要知道,这是儿子自出生懂事后,送给我的第一份母亲节礼物呀!想到这,幸福便填满了心间。


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能够懂得对母亲感恩。我们做大人的,又怎能忘记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忘记给长辈送去祝福和礼物呢?于是,我也给自己的家婆和妈妈分别送上了母亲节的礼物。虽然一开始,她们都说,不用那么破费,有钱还是留着你自己用好。可我还是坚持给了她们,并告诉她们,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她们收下。最后她们拗不过,便也欣然接受了。


我本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言辞,说不出那些肉麻、哄人开心的话,如“我爱您”等,但我却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意,或帮忙干活,或给予宽慰。对于家人,特别是父母,在我看来,还是应该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多陪伴在他们身旁尽孝才是,不要到“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养而亲不待”再来后悔,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犹记得前年暑假,曾看过一部日本老电影——《东京物语》,讲述的是儿女们长大后,各自成家,远离父母,在外谋生。年迈的父母带着愉快的心情,到东京去看望儿女们。没想到,在东京,儿女们忙于自己工作,没时间带他们外出游玩,且子女们都各有自己的难处,日子过得并不太好。于是在东京呆了十天左右,老人便踏上了回家的路。只是,回家后不久,母亲便生病过世了。儿女们匆忙从东京赶回来,纷纷伤感不已。父亲在母亲过世后,一下子也苍老许多……虽是黑白影片,时代久远,但看着看着,还被里面的内容所深深感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要的并不多,只是有时候我们吝啬给予罢了。我们就像电影里的儿女们,总以为自己把最好的给了他们,殊不知,这些物质的满足并非是他们内心所缺失的、最为渴望的。也许,年老的他们,需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仅此而已。



母亲节的到来,使得网上又热闹起来,到处都在传达对母亲的祝福。那是不是所有母亲都能收到这样的祝福,感受到子女的心意?其实不然。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不会上网,不会玩微信的老人家,这些对她们来说,都是挺遥远的东西。于是,有人便说“你妈在家,与其在朋友圈晒图!不如常回家看看!哪怕陪老妈吃顿饭!”是啊,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洗洗碗筷,陪爸爸聊聊天,也是好的。老人家不图什么,就图团圆、平安、健康。


小姨和小姨夫是比较有心的人。他们虽在外地工作,却不忘叮嘱在家的儿子给年迈的外婆买一束鲜花,让她乐呵乐呵,过一个特别的母亲节。有亲戚说,买花不如给钱实在。小姨说,我妈已经八十多岁,还没收过鲜花,这般岁数了,还不该吗?是呀,操劳一生,年轻时无花可收,年老时能有花收,是一件多么开心、幸福的事啊!当我看到外婆坐在椅子上,手捧一束鲜花,笑容灿烂时,我便知道,这花送的值!后来,还听表妹说,外婆怕把花给弄坏,抱了下就叫人把花放好了。可见她对花的小心,对子女情意的珍惜。


如今,母亲节已过。我却仍感慨不已。愿我们的母亲幸福安康!愿我们能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常伴家人,换一生心安。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