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菊:一个人的纪念
◆ ◆ ◆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下班回家,穿过这座小城最好的小学,一股棕叶香扑鼻而来。蓦然记起,端午节快到了,不自觉的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汨罗江,想起了他的香草美人。
到家打开电视,一个失了双臂的少年正在用双脚弹奏《梁祝-化蝶》, 金色的大厅里,凄美的音乐,清廋的少年的脸,键盘上移动的脚趾,一切,看似有点不搭,可在我眼里却是难得一见的温馨画面,生生的惹出了眼泪。
节目结束,主持人说:“少年身残志坚,与他演奏的音乐一样,用他的执着化茧成蝶。”
透过窗外蒙蒙细雨,透过2000多年的光阴,不自觉的,把屈原与断臂少年连在了一起。一个远古,一个现代,只是他们炼就的人格魁力,抚慰了我的心。
汨罗江,一个我没到过的地方。很小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我知道了它的名字,与屈原的名字一起。我还知道,随着年岁的增长,语文课本上出现的许多人名与地名,我都渐渐忘却,但屈原与汨罗江,却渐渐清晰,植入内心深处,幻化成永恒。
且我相信,无数的中国人,亦是如此。
每个端午节,人们或焚香纸火烛,立花树、灯笼、花篮,虔诚叩首,或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或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屈原。
他的诗文,他们理想,他的坚贞,他的不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成了众人共同的精神图腾。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楚国的月亮,柔美婉静,月光下的诗人,步履蹒跚,吟咏着《离骚经》,凭着不屈的信念,一步步向前。一路上,没有妥协,没有背弃。当诗人纵身投向汨罗江的一刹那,它用“至死不渝”向人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信念与理想,现今很多人会说,听起来多空泛。比起真金白银、权力地柆,它真的没有诱惑力。只是它会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光,引领着你一路坚持,一路前行,帮助你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
被砭被流放的屈原,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江,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屈原的行为,的确无愧于他早年对自己的期许。
忠贞清洁,是他的性格与信念。对于后人,更是一种精神, 如何将这种文化,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每一位炎黄子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重任。
昨天晚上在微信上和一位老友聊天,天天朝九晚五的我们,自然的谈起了最近的一个节日,端午节的放假问题。她说,现在国家规定的假期很有人情味,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放假,这个端午节,打算回家陪老父老母吃吃粽子,拉拉家常,内心会得到很大的平静。
我说,其实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情结。
随后,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屈原,她说是屈原提升了端午节的文化品味,所以这个节日,很多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文字来纪念他。
我说我也打算如此。
她说这是最好的纪念。
跟老友说再见时,想起了儿时常常听到的一首端午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光阴易逝,在岁月面前,我们除了继续向前,让回忆给内心填充一丝丝温暖,也是不错的选择。
记忆中端午节前后的乡村,会不时的飘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农家小院的桃李,闲闲的一枝枝逸出墙外,枝头纷繁热闹的果实,一阵风吹过,妖娆多情。站在古老的村口,像是站在某段历史的端口,心事飘然。
傍晚时分,推开一扇农家的院门,看到一家人围坐在桌边或火塘过,兴致勃勃的讨论该如何过端午节,节日要吃些什么,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是掩不住内心的欢喜。那日子,祥和殷实。轻轻地触动人心。
那时的奶奶,端午节临近时,会把从山里拿回来的粽叶洗好,分给左邻右舍,闲闲的与人说着年轻时在老家过端午节的一些事,眉稍间有淡淡的幸福涌现。
如今,奶奶已离世。作为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女,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里那个叫屈原的人,或许她都不知道。与她而言,淡泊而平静的生活,在节日里为家人做出香喷喷的粽子,是她的幸福所在。
那是无数山里女人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
平日爱安静的我,对于那样一种方式,甚是喜欢。
又是一年端午即将到来时,身处现世的人们,在追求物欲的时候,别忘了这世间存有的刚强义烈的一脉。信仰、善良、名节、荣誉比生命更贵重,值得用生命却捍卫,用一生去追随。
五月的汨罗江,和风微醺,淡淡地花香飘过山野,清新泥土的气息使人而醉,一篇《离骚》携着两千多年前的竹简上淡淡的墨香奔放而来,从此天地变得有情有义。
这世间,有一种信念,我们必须用生命去坚守,不问值不值得。
如2000千多年前那位投江的诗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