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专访 | 杨安迪:用镜头保护贵州原生态文化

2016-10-19 原原 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他认为摄影的本质是记录,他是默默用镜头记录贵州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摄影师杨安迪。在他镜头下,不论是景还是人,都透着本质的真诚,但是他却十分谦逊,称自己算不上真正的民俗摄影师。    十多年来,他在贵州六枝梭嘎、花溪镇山、黎平堂安侗寨 、锦屏隆里古城等地方拍摄了大量图片,形成了自己的贵州生态博物馆影像日记,本期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摄影师杨安迪的课堂。



Q请您简单介绍下贵州拥有哪些原生态民俗摄影资源?杨安迪  贵州是民俗摄影大省,有世居少数民族十七个,除苗、布衣、侗、水、等人们熟悉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外,还有安顺屯堡和隆里古镇等汉文化的完整保存。不管我们走进苖乡古寨,还是布衣石头寨;或坐在风雨桥上听侗族大歌,登上600年前的屯堡古城,都能感受到贵州每座高山,每条河流都孕育着古老的传说和神奇的民俗文化,给予你无限的创作源泉。  贵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各种民族聚居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尽管这些年破坏很大,但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原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是中国所存无几的原生态民俗摄影天堂。




Q为什么贵州拥有这么多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资源,还会被许多摄影人称为“伪民俗”?杨安迪  所谓的伪就是假,形成“伪民俗”的原因很多,从中国摄影的大环境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的沙龙摄影将刚起步的中国纪实摄影腌割,纪实摄影从主流变成了摄影师的个人坚守。虽也有不少优秀的纪实作品出现,甚至在荷赛中获奖,但最终还是不能和千军万马的风光摄影大军相提并论。  民俗摄影是纪录摄影的重要内容,民俗摄影不是艺术摄影,从摄影大的分类来看,纪录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只能是纪录摄影范畴。现在的很多民俗摄影大多以技法迎得评委好感,这无疑起了个坏头。

  当然随着新纪实主义的出现,纪录摄影也从集体主义、大众审美转向更具个人观念,个性纪录的时代,相同的主题,不同思想和视觉的观察,不同表达的方式都使今天的纪录摄影更加丰富和多元,但是摄影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依旧决定着作品的好坏。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宣传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民族节庆活动的宣传,而忽略了他们的生活记录与传播。于是乎这种“伪”慢慢变成一种“美”蔓延开来。





Q您认为贵州原生态民俗文化摄影作品应该具有的特性是什么?杨安迪  贵州原生态摄影主要指少数民族、民俗方面的记录。首先是文化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是区分民族文化的基本点,比如苗族的文化和侗族、布依族的文化就不一样。  其二是传承性。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更多的是在生产生活中去传承,所以需要我们摄影人要用影像记录的方式来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我们用怎样的记录方式,使其保留原有文化状态而不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这就需我们在社会的演变中用影像记录来保护它。   最后,要有真实性。原生态民俗文化摄影是一个长期的摄影过程,时间拉长一点,可以让他人在做文化研究的时候有所依据。而摄影本质上就是记录,如果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来拍摄,人们会去质疑它的真实性。






Q您曾说过,在拍摄过程中,您喜欢拍摄正在消失的,或是即将消失的贵州原生态文化,您认为贵州正在消失的民俗文化和即将消失的文化民俗是什么?杨安迪  我理解的原生态是一种生态链,包含了自然、生态、人文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链遭受破坏,很多原生态民俗文化在逐渐的消失。作为一个影像的记录者,从摄影的角度来说,会有一种紧迫感,所以我最早开始拍摄的时候,会先拍我认为将来会消失的东西。我常开玩笑说,我不拍甲秀楼和黄果树,因为甲秀楼不会被拆掉,黄果树会一直都在。  这种文化的消失既有自然生态变化引起人文文化的变化,也有人类文化变革引起自然生态的变化。  我认为原生态文化既在当下,也在未来,同时也是对过去文化的追溯。




Q您认为摄影人创作时怎么做才能在尊重和不打扰的情况下拍摄出贵州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杨安迪  第一,我反对集体创作。集体创作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拍摄方式,我觉得集体应该是去旅游,不是去创作。集体创作就是一种打扰,一种很强势的视觉扰民,会让人不舒服。

  其次,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当你在尊重的情况下去拍摄,你会发现更多真实的美。在拍摄过程中,要把文化和自然融为一体,真实的记录,而不是为了一个视觉的好看,夸张的表达主观感情。

  再而,摄影人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尊重拍摄的对象,真诚地和他们沟通。这不仅要有过硬的摄影技术,还需要有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



  我在梭嘎拍摄的时候,遇到一个荷兰的摄影师,他在拍摄一个苗族的小姑娘,当时小姑娘很腼腆,他很耐心地指导她,说她很漂亮,像公主一样,当人们看到她的照片会想来看她,想来看看她的家乡。

  我一直在想,我们在拍摄一个民族的时候,是否能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他们,让一个民族在相机的镜头前,显出对本民族自信的美。这种美既是原生态的,又是艺术的美。让真山真水来打动别人,才能让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真正的传播出去,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带着对贵州文化的迷恋来到贵州。




Q您在教学过程中会要求您的学生沿袭对贵州原生态文化保护的这一责任吗?杨安迪  肯定会。比如新生入学,每当第一次见到外地的学生时,我都告诉他们,到贵州来学习摄影,值得拍摄的东西非常多,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所以我希望他们大量的利用假期的时间在贵州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文化。  我们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专门开设了《民俗摄影课程》,这个课程主要针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很弱,我认为这些需要从中学、大学开始就很好的去引导培养。




Q您认为一名民俗摄影师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杨安迪  首先,摄影技术要过关,其次还要提升个人修养,再次需要对文化怀以敬仰之心。要知道什么可以拍什么不能拍,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我们需要准备好才能去拍摄,比如当你选择某个少数民族文化拍摄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好准备,你才会知道你的每一个镜头焦点放在哪里,不会手足无措。    我认为我称不上一名真正的民俗摄影师,虽然做了一些相关的工作,但我更喜欢艺术创作,所以我分得很清,当我拍民俗的时候会要求自己清醒的记录,当我做艺术创作时我就会尽情的去释放和表达。我们称这个为学院派的作风,就是一定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一直在传播这个理念,也在关注贵州相关的摄影动向。





Q如今是全民摄影时代,您认为怎么做才能减少这个群体里的“图盲”数量?杨安迪  全民摄影不是坏事,但是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佳,这就需要有好的展览,好的摄影群体去引导。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要怎么利用好摄影工具做有意义的工作确实值得思考。今天的摄影门槛低了是指技术的门槛的低,但是摄影文化的门槛,从来没有变过。现在很多人说玩摄影,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抱着玩的心态,要玩坏的。所以更多的是要去引导这些人用摄影手段去关注各种文化的东西,拍摄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照片。所谓的“图盲”,是因为看不懂,分不清图片的好坏,想拍一张好的照片,要先学会看照片,学会对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把握。






Q大家都说您是摄影圈里的诗人,您认同这一说法吗?在摄影过程中,是什么触动您以至于眼里总是饱含泪水?请您简要的叙述下这方面的心得。杨安迪  不赞成。诗歌是文学的高境界,摄影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很难,我一直坚持创作的独立性,创造性,但我认为这也要分学科来。比如,今天我们谈论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创意,观念、形式等东西,但真正的进入到记录摄影,民俗摄影,我们就需要客观的去记录和表达。另外我经常用诗意的文字解读图片,我认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有情感在里面,才能打动他人,要有感而发。  至于眼里饱含泪水,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的流露,我估计和自身的敏感有关系。其实在做记录摄影的时候,我总是有意识的告诉自己,不要太激动,因为如果看到一个画面过于激动的话,可能拿不稳镜头,拍不到好的画面。 



  有一次,我在街上远远看见一个背篼,我被他忧郁的背影深深打动,当我靠近他时,我感觉他那种情绪传递到我身上,我在想他可能是一个人从大山深处来到城市,也可能是拖家带口,我不知道他那天赚了多少钱,我感觉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背篼,更像一个刚从大山里出来的汉子,被抛在城市里,眉头紧锁,显得很孤独脆弱。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不自觉的捕捉下那感人的瞬间,记录摄影同样需要有激情,被感动。




Q最后,请您针对贵州原生态民俗文化保护在摄影方面给予宝贵建议。杨安迪

  贵州民俗摄影是我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是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记忆,是今后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因此伪是一种文化造假,是对朴素的乡野文化的背叛,也是对自然的背叛。如何坚守民俗摄影的底线,如何利用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创作出题材新颖,符合时代创新精神,是贵州摄影人值得探索的话题。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第一,摄影需要跨界,需要在其他的学科里进行学习,如果摄影没有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依靠摄影自身养分,是不够的。

  第二,建立资料库,建立贵州民俗影像博物馆,对各民族影像进行归类、保护。让影像文化得以传播,保留,使它真正的流传下来,所以我希望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机构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让贵州原生态文化以一种延续的方式存在。    第三,正确的引导,在作品评选中不要让“伪民俗”的作品参考的标准。  第四,摄影人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摄影作品,分门别类,这样才利于传播。





摄影师简介

  


  杨安迪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摄影专业教研室主任,从事摄影教育专业20多年,为贵州及全国培养大量摄影专业人才。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摄影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点击阅读往期专访

原·专访 | 倾听摄影师卢现艺对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的心声

原·专访 | 百年追影梦 听老摄影家彭邦卿摄影的故事

原·专访 | 对话阿嘛相馆传人 回味“阿嘛”往事

原·专访 | 沉淀与回归——杨延康的影像光芒




图片摄影:杨安迪

摄于贵州六盘水六枝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编辑:谢敏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赏析摄影师杨安迪的摄影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