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导、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一行到文礼书院考察
杨嵋老师迎接王名院长一行
10月29日,曾任第十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导、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一行莅临泰顺县调研,同时考察了文礼书院。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这是王院长的微博签名,也是他的座右铭。这句出自《千字文》的名句,翻译成白话,就是“由于仁人志士的勤勉努力,国家才得以富强安宁。”这正是王院长多年来一直努力的写照。
王院长1997年3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发展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年4月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至今。1998年10月成立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任主任,迄今一直从事与NGO相关的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教学及人才培养。
现任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NGO研究所所长,《中国非营利评论》主编,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从2003年初成为当时“最年轻全国政协委员”之一,连任第10届、11届、12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兼任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职能转变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国家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等。2010年,王院长在两会上吁请中国政府尽快放开二胎政策,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2014年,王院长和刘大钧委员联名向教育部提案推进教育改革,倡导“重读国学”;2016年,又和刘大钧委员联名提案:设立一级学科推广国学教育,提议要探索建立全方位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王院长一直非常重视国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传统文化经典是高度浓缩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优秀的经典教材和成功的教育经验能为今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改革包括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重构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强全国中小学生品德及人格教育等。
作为一名老师,王院长的每一天是从晨读《论语》《孟子》《老子》等经典开始的。在清华的每一天都是伴着水木清华的曙光晨露开始锻炼身体,兼早读国学经典。用经典滋养身心,同时也希望为师是范,带动青年学生在儒学经典中修行悟道。也曾在上课之前问学生,“你们读过《大学》吗?”很多学生感觉到奇怪,“我这不是在清华读大学吗?”其实,王院长问的是读《大学》,但学生们了解《大学》的很少。这件事对王院长的触动很大,他决心带着学生诵读《大学》、《中庸》等经典。王院长亦谈到,现在很多人谈社会治理,但治理现代化还包括内在的治理,内在的治理即“修身”,这方面古人有很多精到、深刻的东西,我们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学习。王院长的孩子五岁开始读经典,一直在国学学堂学习,直到八岁的时候才上“正规”小学。王院长觉得效果非常好,孩子记住了很多经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