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1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季谦先生 | 冬至一年一次 人心却可随时一阳来复(含视频)

泰顺县文礼书院 文礼书院 2021-12-21


编者按:

值此一阳初动万物未生之时,与各位师友分享文礼书院院长季谦先生于“文礼晨话”中即兴话冬至的视频片段及转录文稿。



大家早上好!刚才提到了冬至,中国古人讲节气,节气是看太阳的,所以节气是与阳历相配的。一年当中,最有阶段性的节气是“四立”和“二分二至”。四个“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一立就带出了六个节气,每一节气大约是半个月,十五天,所以一个立就是三个月。譬如立春以后,就带出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六个节气,这样子就是一季三个月。而这“四立”里面,春天的中点叫春分,秋天的中点叫秋分,而夏天的中点呢,就不叫夏分了,叫夏至,冬天的中点叫冬至,合起来,称为“二分二至”。为什么叫做“立”呢?这比较容易了解,立就是建立,就是从此开始,所以春天的开始叫做立春,夏天的开始叫做立夏,等等。但是为什么说春天的中点是春分,秋天的中点是秋分?这个“分”的意思,就是指昼夜等同。你在生活中应该有所感觉,春天来了,白昼渐长,长到春分的时候,日夜等同。再往前走,就白天越长,晚上越短。一直要到夏至那天,白天最长,晚上最短,叫“至”,至就是到达极点。夏至以后,昼夜的比率就倒过来,长长的白天渐渐缩短了,夜晚又渐渐增长,一直变化到秋分,又是白天与黑夜等长。所以春分跟秋分气候温度大略相似,白天晚上的时间比率也大略相似。从秋分以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一直这样持续变化,到冬至,昼短夜长就到达极点了,也称为“至”。冬至以后,又渐渐回头过来,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一直到春分,这样年年循环。
 
季谦先生板书“二分二至”图解

“二分二至”图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循环呢?这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在黄道面位置的不同,而有的变化。我画个图大家一看就知道了,因为地球自转的轴是有斜度的,斜了23.5度,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南北地理位置会有斜射直射和平射三种关系,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图之左侧),中国就是夏天。半年之后,那太阳直射南半球(图之右侧),北半球离太阳较远,就是我们的冬天。如果地球转到这两边(图之上下)——这图这样画,看起来是上下,其实,黄道面是平面的,你要想象它是前后,不是上下,你才可以明白太阳直射的位置,太阳直射哪里呢?太阳直射在赤道,所以地球的南北两边的温度和昼夜就大略相等了。这样,太阳直射北半球,中国人说是夏天,但住在南半球的人,比如澳洲,他们却在过冬天。反过来,现在我们这里是冬天,澳洲人说热得很。那如果在赤道附近的国家呢,春夏秋冬大概都是很热,四季如夏。当然,北极、南极,是四季如冬,只有在北半球、南半球的人们,才能有“四季分明”的感受。所以,中国是一个好地方,我们生而为中国人,应该庆幸,所谓“中国难生”啊!
从古以来,每到冬至,中国民间都有庆祝的习俗。刚才说一年有“二分二至”,我们对“二分”没有什么庆祝,对“二至”也只庆祝一个冬至,并没有庆祝夏至。为什么独独庆祝冬至呢?这是有道理的。我每一年的冬至都要跟学生说一说这道理,因为冬至是所谓的“一阳生”,这是依照《易经》的卦象变化来说的,不只是一般说的白天越来越长,天气越来越温暖了。因为《易经》用阴阳来画卦,而《易经》的卦又可象征各种事物,当然也象征着天候的变化,十二个月刚好用阴阳爻的十二个变化来做代表。譬如一阳生,就是上五爻都是阴爻,只有最下的一爻是阳,古人以此卦来代表冬至这一天,或者代表冬至所在的这个月。阳历的十二月,每年的冬至大约是十二月的二十一日,相当于阴历的十一月。两阳生是阴历的十二月,三阳就是一月了。三阳是什么卦呢?泰卦,地天泰,所以过春节贴春联,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句子——三阳开泰。过春节,是阴历的一月,是阳历的二月——阳历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的变动而建立的,现在世界的公历便是阳历,而中国古人的阳历就以二十四节气来表示。而民间,所谓农历,是阴历,是看月亮来定的。这样,如果以太阳的变动来看,一年的开头,所谓“岁首”,应该是“冬至”,也就是应该把一年的第一个月设在冬至附近,现在的世界公历便是如此。中国古时周朝,也以包含冬至的这一个月为一月。那是看“天气”而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要回头了。商朝人则是以“地气”来定“岁首”,所以是以阴历的十二月为一月,那时的土地才开始寒气渐除。至于夏朝人,则是以“人气”来定正月,因为那时人们才感觉到“春天来了”。孔子,认为夏朝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月为岁首,才最合人情,所以说为邦要“行夏之时”,到现在中国民间的农民历,就是夏历。“立春”的名称,也是以“人文”来命名的。那是每年的阳历二月三日或四日。本来所谓春节,应该是指一年的开头,就应该在立春那天,但阴阳的历法不能完全吻合,所以,不能年年都刚好重合,只是春节总在立春附近就是了。
这样,阴历的一月,二月,三月,是春季;到了四月,大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卦象是纯阳,六爻皆阳,是阳气到了极点,就是立夏了。而阴历五月,也就是阳历的六月间,六月二十一便是夏至,那时节天气最热,但是那时候已经是一阴生了,可用“姤卦”来象征。从夏至开始阴气渐长,每一个月增一个阴爻,一直到阳历十一月,阴历十月,是六爻皆阴,是立冬时节。到阳历十二月,也就是阴历十一月,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候,你看是最寒冷的时候吧,所谓冬至,太阳离我们最远,但中国古人安排卦象,却说这时是“一阳生”。在最热的时候说一阴生,在最冷的时候说是一阳生,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
这一阳生是什么卦?是复卦,地雷复——你看到这个卦,不管对《易经》熟不熟,你要立刻反应过来——六十四卦中有几个卦是很好认的。只有下一阳,其上五爻都阴,这不是很特别,很好认吗?——其实,每个卦都很特别,因为六十四卦,每个卦都不一样,所以很特别嘛。但是有些卦阴阳交错,看起来不大容易认得。但是像这复卦就很有特殊性。而与复卦相对错的卦什么卦呢?是姤卦,也很好认,就是一阴生,上五爻皆阳,而一阴从下生出。姤者,遇也,阴遇阳也,这不是好卦。而这复呢,一阳生,是好卦。从一阳生来说“复”,叫“一阳来复”——每一个卦的名字都有考量,为什么叫做“复”?“复”的本义是“行故道也”,就是走原来的路,引申为返回、回归。回归什么呢?若所回归的事是好的,便好;若所回归的是坏的,便坏。我们说复兴,就是重新兴起,这“复”应该是积极的意思。但如果说旧病复发,那“复”就是消极的意思的。而易卦复卦的复,原来是一阳生,阳气又恢复了。以复卦代表天地的光明回归,也象征人心重燃希望之火。《系辞》里孔子用一个人来比配复卦,哪一个人呢?颜回。孔子怎么说的呢?“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王龙溪所谓“才动即觉,才觉即化”,这了不起。所以,我们遇到冬至,要想想这些道理。就是我常说的,我们人生说长不长,但是说短它也不短,人生是很长的一个时间流。这个时间流里面,如果客观的自然有天候的变化,它本是无所谓节点的,但是作为人,有“人文”的表现,会给这一串时间流标注一些节点,比如说你过生日,那就是你个人特殊的节点,天地并不会为你过生日而有特别的表现,但是面对你的生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节点。在我们这个民族或是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流传里,都会在时间上做一些节点,以一年的循环为周期,在一年当中,有些节点是被记得的。记得做什么呢?这记得是个唤醒,唤醒我们人心,不要在这个非常平顺的时间流当中睡着了,只过了一个非常单调的人生。立下一些个节点,会警醒人,或者反省,或者怀念,或者奋发。
所以刚才我说中国古人有二十四节气之说,这个节点本来是中性的,但是对于天候做阶段性的标志,原来是供农人种植参考,现在农事没有那么重要了,一般人渐渐不注意了。但是,对冬至这个节日,是普遍都注意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冬至哪有意义呢?天地循环就是地球这样转,哪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意义是“人文的意义”,是人给它的意义。人给它什么意义呢?就是要唤醒人心,唤醒人心去符合天心,——天有心吗?天地的循环本来或许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人心赋予了意义,而认为天地是有心的。邵康节所谓“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是认为天地仿佛生机复返,于是藉此现象唤醒人心有所体会——人心要体贴天心。


古人以复卦的“一阳生”配冬至之时节,所谓“一阳生”就是在天地闭塞时重启光明。天地之间一年只有一次”一阳生”,而人心可以随时“一阳生”。《易经》所说的仰观俯察就是人心把自己对道的向往贯注于自然中,从自然再回头来鼓舞自己。所以纵使没有冬至这样的节气变化作提醒,当你的生命昏暗时,自己也都随时要有这种“一阳生”的警觉与自勉。
所以我们读这种书,我们讲这种学问,随时都要给你提醒,希望大家常常自我醒觉,要学颜回,“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人一有不善,就天昏地暗,满目冰雪,生机几乎停止——但这时,“未尝不知”,他这一“知”就是一阳生。尤其颜回是“知之,未尝复行”,那一阳生不只是抽象的,在心里的一知而已——“未尝不知”就是良知之知,“知之,未尝复行”,便是“为善去恶”。阳明说“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实践之“行”。原来孔子赞颜回,早就有了“知行合一”的意思了。我们每个人时常都要想想自己心里有没有不善之念,一有,你就要体贴这个冬至之“复”。你好好地感受有一念不善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心态,而你对那“不善”的知,是什么样的心态?要从这个地方去体贴你的生命,体贴到很深、很细。你心灵的小小变化,是善呢,还是不善呢?你是从天理起念呢,还是顺躯壳起念?这个要越检查越细,而且越真实。那么,照阳明说,你知得真,你就会鼓舞自己去行,而且知得越真,你行动得越切实有力。工夫就在这个时候做,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建立。
假如你只随着人生的过程,随着时间之流恍恍惚惚地过去,而没有所谓“一念之觉醒”,你没有随时感到心中有一阳生出来,你的生命整个是昏暗的——现实的生命也可以用《易经》的阴阳来代表,生而为现实,在现实中的事物,就是阴,因为它已经是有形有质了,有形有质就是阴,就具有堕落的性质。在下堕于物而物交物的现实生命中,人的生命中,尚有光明的发动,那就是阳气之不泯,那是一种创造性,等同于天地的创造性。天地原以阳气而创造,其生成凝结处,就是阴。所以现实生命可以用阴来象征,而现实生命其中能够一念自觉,那一念就是从众阴中生出一阳。众阴就是现实生命中的习气驳杂——佛教所谓的“业障深重”,那不是好像有群阴压着你的生命吗?你的生命不是长期处在漫漫长夜里吗?客观的天地一年只有三个月是寒冷的,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不警觉,随时都有可能掉入冰天雪地中,随时都是昏沉的、黑暗的、生机萎靡的,你一定要常猛然反省自己是不是正处在这种状况中。如果心中从来没有过一阳顿生奋然而起的经验的人,他是听不懂刚才这些话的。
什么是一片黑暗的生命?就是没有价值感,没有意义,因为他没有觉醒。所以你要体会在现实当中,什么时候你有一个善念发出来,那就仿佛从黑暗中突然涌现一派光明,循此光明而去,人生一片坦然。那是每个人自己的事,那不是天地自然循环给你的,那是要靠自己奋斗来的。正是孔子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这个冬至时节,特别要感受一下,要警觉人的生命中随时是冬至。“随时是冬至”是什么意思呢?随时都是昏天黑地的,但是随时都是希望常在的,只要你“一阳生”。我祝福你,你的生命真地随时可以“一阳生”,而且随着一阳生,就二阳、三阳、四阳。但是,到了最后六阳的时候,也要提防“亢龙有悔”,要居安思危,不要到了最后,又让一阴悄悄生了。    
随时念念一阳生,念念防备一阴生,心中永远光明,永远透彻,祝福大家!
           相关阅读:    
● 一念觉 一阳生——庚子冬至季谦先生文礼晨话感言
● 冬至大如年,书院总动员——己亥冬至文礼书院活动剪影
● 颜回的生命境界
● 冬至 |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冬至就是人类的希望
● 文礼常谈 | 鼓之舞之以尽神
● 文化理想 一生守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