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学会年会演讲节选 | 杨海宇:新形势下医院建筑师的定位


在主题为“好设计·好营造——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崔愷杨海宇张祺曹晓昕景泉崔海东郭海鞍任庆英陈同滨张淮湧等11位专家依次在多场专题论坛担任演讲嘉宾,与行业同仁充分交流、学习。我们选择这些演讲中若干具有一定时效性,适合网络阅读,体现中国院专家思考的片段刊登,以记录学术交流,促进行业沟通。


在“启·承——走向医疗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专题论坛中,中国院副总建筑师杨海宇作了题为《新形势下医院建筑师的定位》的主题发言,探讨了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下,医院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与要求。本文节选演讲部分内容如下:

杨海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第六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执行主席
国家卫健委卫生工程建设咨询专家

作为医院建筑师,会遇到多方面的挑战。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医院乃至医院建筑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现在和未来的社会提供医疗保障。因此,未来社会对医院的要求,就是对设计师团队的全新要求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

01
大需求——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

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期待,也反映着人们对医院建筑的期望。“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加快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民需求相适应、健康深圳相适应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开展60个医院建设项目;当下,即后疫情时代的初始阶段,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建设迎来了新的高潮,例如今年上半年,苏州宣布将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在“十四五”期间,三级医院数量要力争增长50%、增至36家,三甲医院数量要力争增加10家,达到20家。今年8月,天津宣布到2035年将新建59家医院,其中综合医院32家、专科医院27家,规划全市医疗卫生可容纳的总床位由现状6.8万张增加到12万张左右。2020年3月,河南省宣布到2025年,河南省三级医疗机构将达到265所,其中规划新增162所,增幅157%;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床位数将达到27.1万张,千人口床位数达到2.7张。

▲ 同济贵安医院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国家和社会从百姓福祉出发,也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竭尽全力提高千人床位指标。今年的全球疫情爆发,进一步推动了医疗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对有志于医疗建筑设计的从业者来说,是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历史使命,是这次演讲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

医院建筑的定义:供医护人员进行医学诊断和救治活动,为病患提供专业医学治疗、护理、康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现代医院的三大要素:医护人员、医药器械、医院建筑。医院建筑设计基本内容:医院建筑功能、医院建筑技术、医院建筑形象。


医院建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生命周期内使用频率最高的建筑物之一,是各国政府投资额最大的民生项目之一,是承载最新科学技术应用成果的人造工程之一,是社会稳定期盼的公共服务设施之一。作为医院建筑师,要充分理解医院建筑特有的技术、材料、土地条件等特征,为医院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让医院建筑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

02
新趋势——5G、AI等层出不穷的新趋势

医疗建筑种类繁多,包括医院建筑、诊所建筑、急救中心、传染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理疗、实验室、药厂和医疗设备制造厂等几十类。其中,医院建筑是分布最广、百姓接触最频繁的公共建筑。也正是医院专项建筑的社会及市场需求,成就了医院建筑师。

▲ 北京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

人类对健康与科技发展的追求已经构成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巨大动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终极目标。人们对医院建筑的认知也渐渐转变,这也对医院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建筑正在从过去单一满足医疗功能需求,向兼顾城市及社区服务职能的多功能型建筑综合体转变。医院建筑功能齐全、活跃,具有以下特征:· 涵盖了民用建筑的多种规范,也涉及特种建筑规范;· 设计实践与经验永远是参考资料;· 共享服务(挂号、收费);· 共享科技服务(检验、影像)· 功能需求上出现新热点。

医院建筑伴随着社会医疗机构公共利益需求,以公益性为主体形态出现,体现着公平正义、健康生活、稳定发展的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

▲ 太原中心医院迁建项目工程设计

医疗建筑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百姓接触最频繁的是医院建筑,进入二十世纪后,安全、救治、照护、康复成为医疗机构普遍关注的重点。围绕着“医疗”这一庞杂的功能需求,医院建筑变得越来越像一座“小城市”,容纳24小时日常行为的医院成为了一座“不夜城”。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医院建筑也是最难整修和改造的建筑,但从功能实际需求而言,又是必须不断改造和发展的建筑。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医疗方法和医技设备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变化、新病种的出现等,医院建筑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迁建工程

智能系统已经广泛启动,未来几十年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智能社会,人和机器将平分工作,而管理、咨询、决策、推理、沟通、互动等工作依然是专项建筑师在这一背景下的优势,也是大有可为的领域。

03
高定位——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定位

在以大综合、大专科、高品质、高技术、专业化、高完成度为项目特征的综合专项设计团队中,各类工程师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医院建筑设计需要遵循功能需求、梳理流线组织、解决科技前沿发展要求,被认为是“最复杂的民用建筑设计工作”。


医院是生命开始与结束的地方,面对患者与医护人员,医院建筑被赋予了心灵慰藉的期盼。病人和家属希望获得身心抚慰,医生和护士追求优雅工作感受。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学研究所) 新区规划与建筑工程设计

医院建筑是定制商品,具有明确的公益、跨学科特性,承载着普世价值观,聚焦社会监督属性。医院建筑师必须创作生产出社会公认的优质、高效、可持续的耐用商品。医院建筑设计为创意产业,具有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发展特征。

医疗科研建筑的相关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的编制过程中,建筑规划设计专家的声音较弱。专项建筑的建设标准和规范通常忽略了建筑空间及人类生理需求,间接导致建筑项目形象单调,手法雷同,缺乏文化特征和本土风貌。因此,建设标准及行业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梳理。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分院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04
强素养——设计师素养如何满足需求

作为医院建筑师,面对着医院建筑常常担负“一把手工程”角色的现状,承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建筑师需要娴熟应对,反复磨合,努力为医院创造一个理想的工作与就医环境,改变医院空间沉闷、呆板、机械、不安的传统印象,促使医院建筑空间与环境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健康社会的宗旨。

医院建筑师的跨界执业,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工作方法,医院的公益性建设模式造就了医院建筑师的行为准则。

▲ 固安幸福医院项目工程设计(合作设计)

医院建筑师的成长路径
建筑师是指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以建筑设计为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医院建筑师的成长历程比较缓慢,不经历5个完整的医院项目无法出师,职业对跨界知识、规律比较、建材认知、施工要点和项目协调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建筑学教育方面,医院建筑师应向医学教育学习,尊重市场、细分专业、提早介入,最好在研究生阶段就明确专业方向。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改扩建工程设计

医院中心化建设需求的产生,均是围绕着某种疾病或科技装备的进步,打造医疗支持体系。这些表象搅动着历史悠久的医疗流程,使得医院建筑设计的许多金科玉律成为了历史教材,让医院建筑师对每一个医院项目都不敢掉以轻心,使得医院建筑师的职业修养永远“在路上”。

05
展未来——未来医院合格医院设计师

医院建筑师要敏感于社会需求与人们心态的转变,专注于医院建筑空间的健康因素,推动医院建筑更加阳光、透明,更加吻合社会的期待,让自己成为值得尊敬的执业建筑师。

医院建筑师应具有较全面的建筑设计专业素养、维护和遵守法规及规范的执行力、良好的社会公德心、积极的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主动的专业服务精神。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决心、不间断的实践、总结和提升,获得医疗行业的信任。

医院建筑师知识储备

建筑学 结构学 设备学 电气学 

医疗学 防护学 人文学 社会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工程(合作设计)

医院建筑师有义务成为健康环境的创造者,贡献出自然、和谐的建筑空间,达成医院建筑助力医疗救治的终极目标。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中国院展览+论坛 | 城市的进化

中国院两项目获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中国院总经理马海访谈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