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识 | 高校服务学习的新体验:南开大学《公益与社会》课程推荐
引 言
课程简介
《公益与社会》是南开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课程共36学时。课程本来引入了服务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法来开始,但是课程遭遇疫情,对于课程的服务学习和内容讲授都带来了挑战。但是课程师生没有放弃,课程一方面由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朱健刚教授采用腾讯会议、班级微信群互动等方式来讲授,另一方面服务学习采取了在线项目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
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公益慈善领域的相关理论学习,尤其是介绍了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公益慈善的行为、组织、制度和文化现象。主题涉及了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二是通过服务学习的项目设计和实践让学生对公益慈善有现场体验和反思。 受疫情影响,本年度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调整,将服务学习的场域转到了线上,以“抗疫互助”为主题进行项目设计与实践。
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得以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和公民责任意识。其教育原理就是体验式学习,通过在地研习和行动教育,让学生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反思来理解抽象理念。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基于研究兴趣组成了“社区抗疫互助网络”、“脆弱群体的疫情信息传播”和“基金会参与抗疫救灾”三个小组进行服务学习,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其“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行动力。
教师心声
朱健刚 教授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在疫情这么复杂的情况下,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选择了这门通识课。对同学们来说,上网课本来就已经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何况作为一个互联网难民的老师在第一次上网课的过程中还常常手足无措。而且,他们还需要自己动手,参与服务学习,这就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幸运的是,同学们都坚持下来。我也逐步调整,让自己进入更让自己满意的状态。学生们除了上课,还积极在社区做志愿者,深刻地反思疫情期间的信息区隔问题以及在基金会实习。这些都让我看到南开大学学生的学行合一的精神传统。我也开始感觉到一种师生共同体的形成。课程还未结束,我们还需要努力,最后还要感谢至美基金会在服务学习方面的指导!
学生心得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对于“服务学习”、“公益慈善”、“非营利组织”等一系列概念只有一些表面的认识,而在上了这门课程之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服务学习”理念对我的思维方式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老师多次强调在“服务中学习”,不仅仅对我在本课程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更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对我的思考方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上课过程中以及课后与同学们的讨论、阅读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之后,我对于所在社区的各个方面、对于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热点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是在这种推动之下去试着了解疫情对底层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并搜集了相关信息、新闻动态、阅读学术文章,进一步养成了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实践、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马同学,南开大学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服务学习:公益与社会》这门课主要从实践和思维上给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乏关于慈善、公益的知识了解,这也使我对目前公益事业现状及公益的历史、内涵、精神、伦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使我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产生了兴趣并将其确定为本学期的主要兴趣点。除此之外,对我来说这门课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对我的社会实践的思维方式和角度的改变,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大意是,不要问你能得到什么,先看你能为他们做什么,服务学习就是要在服务中进行学习。我也一直借着这句话提醒我自己要在服务中进行学习。这门课更多地是让我走出家门去“看社会”,了解到我以前未曾了解过的东西,也使我对自己的交际能力有了更大信心,愿意去接触一些我以前未曾想过要接触的人,知道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对于基金会、NGO、商业慈善等等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公益和慈善的本质、精神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吴同学,南开大学2017级社会学专业
吴同学为社区居民测体温
吴同学为湖北人员登记
“公益行为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社会的许多问题背后其实是制度的问题,制度的决定和政策的发布在我们的治理体制下是在封闭系统中完成的,远非公益人士、公益组织能决定,因此公益组织所能做的,就是动用自己的力量触发制度决策系统,比如诉诸舆论、媒体,进而引发决策制定者的重视,同时要识势,找到他们的需求与痛点,将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和对方的利益诉求结合起来,进而顺势而为,触发决策机制,最终发布新的政策,改变制度。或许是我参加的公益活动种类比较少,我在参加了几期义教后,一直在想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个人感觉现实条件的制约使教育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投入,此外,地区间的资源分配差异、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都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支教类活动犹如隔靴搔痒,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但是在这门课上我逐渐明白,公益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受到我们这个社会中很多条件的制约,甚至很多时候只能做到引发社会上的关注和讨论,但它依然在进行着。或许公益行为像小小的火苗吧,很难一下子照亮黑暗,但是可以带来一点点光亮。或许,义教时如果能为孩子们带来一丁点激发和影响,就已经有足够的意义了吧。“
——陶同学,南开大学2017级财务管理专业
“本课程从慈善、公益的基础概念讲起,扩展到人这一行动主体及其形成的组织的分析,进而阐释影响公益的商业、权力等力量。整个课程体系突出了人、历史和结构,社会学的意味浓厚,这对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如何突出学科视角有启发意义。此外,在慈善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围绕慈善是否是纯粹利他主义而展开的讨论,我认可慈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只要认可公共利益并为之付出,适当夹杂个人利益也无可厚非,利己型的为他,终究还是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崇高使命的慈善事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解决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新冠疫情期间,慈善极大地帮助了弱势群体,譬如志愿者帮助血友病人拿药,缓解了病人缺药的困境。帮扶困难人群,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防疫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系。”
——何同学,南开大学2017级社会学专业
何同学协助社区开展线上信息统计
“在公益与人性中,我们探讨公益的人性动力是什么,是利己还是利他?这两方不断的争辩,也做出了公益人的假设,即为己的利他。那为什么不是为了自己就是为了他人呢?是啊,为什么就只能是这两种呢?即使是公益人的假设,其中先还是己,只是将利己和利他做了目的和形式的调和而已,核心还是利己。我既不为己也不为别人,我只是遵循应有之义不可以吗?或者说我只是做我“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可以吗?(我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只能选择“职责”这个词)“利己”和“利他”这双方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就像是光明和黑暗的两极(我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其光明和黑暗,不带任何偏见,我不认为“利己”是不好的或者怎么样的,我没有任何偏见,我也理解“利己”是人的本性,我尊重人的本性。只是我们小时候的教育里有这么个词“先人后己”“乐于助人”,教育里所有好的品质都是自动的隐匿自我的,所以才会在脑海里构建这么个想象),一不小心就滑向了自私小人和英雄的两端。我不是自私的小人,但同时我也不想做英雄,我只是想做原原本本的人,人的“职责”要求我于同类有同理心,我把“人”作为职业,而“同理心”是我的职责,在公益中我能不能是一个“工具人”,即使“工具”的属性(这里我指的是道德观念)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所限定,但那又怎样呢?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不偏不倚!”
——张同学,南开大学2017级社会学专业
“为什么我认为信息很重要?大一的时候,在理科食堂吃饭,就看到几个学长学姐在发支教的小广告,但愿意拿那个传单的人非常少,我接过来一看,上面印刷的非常粗糙,很简单的黑白印刷,两张图片几句标语。我吃完饭出来问了那几个学长学姐他们的倡议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他们说关注的人很少。首先资金方面,其实学校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他们可以申请赞助,但是资源摆在那,他们要如何、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够接触到这些资源的信息呢?其次,关于广告的部分。假如你有了很多资金,但是如果只是把广告印成彩色的,摆个摊送点小礼物吸引学生关注,我认为成效甚微,因为没有一个触动人们愿意参与支教的emotion点。假如拿到一个这个地区的孩子们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视频,就更能触动到人,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pyq宣传一波,让学校的更多学生能够接触到这个视频,我想情况会大有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对公益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该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分发,是否能够发起一个类似于“冰桶挑战的活动”激发大家参与,那么这些信息的载体平台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是我最近在思考的。”
——李同学,南开大学2017级法学专业
“公益与商业的结合是保障一个组织保持创新性、活力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在此方面的正面理论和案例不多赘述。我想在此分享三个我认为中国在此发展方向上面临的挑战。一是缺乏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在阅读材料《社会企业论纲》不难发现,在社会企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例如欧洲,社企的发展过程都有明确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激励,而目前国内关于社企的立法存在空白,对社会组织的激励依旧不足,在结构上似乎缺乏让社会力量茁壮成长的土壤;二是对大型企业慈善行为的质疑。在我进行阅读一份对硅谷的民族志研究时曾看到一个观点:激励硅谷的大型企业和企业家们进行慈善行动的似乎不是企业家们所持有的自由主义哲学,而是一种带有能做文化的慈善乐观主义(a spirit of can-do philanthropic optimism)(Alice Marwick: Status Update),而这种心态则本身深植于新自由主义,虽然我确实不应该带着精神洁癖看待慈善行为的动机,也应当鼓励更多地企业和企业家从事这样的事业,但我并不因此对当前的企业家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持乐观态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慈善基金会确实带来了瞩目的影响,但却不能做到提高自身的用工伦理,而我认为作为行业标杆的用工理念对整个行业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三是国内通过认证的方式,借助消费的力量影响企业伦理行为的民众基础尚不成熟。我非常希望这样的机制得以在国内普及,但目前我尚未接触到在国内足够有影响力的认证组织,另外,仅看回形针有关亚马逊森林的一期视频所引发的巨大争议,我对民众正确认识自身影响进而改变消费的信心有些不足,改变消费行为是需要社会的包容性和反思力的,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谷同学,南开大学2017级国际会计专业“追究公益的本源,便是人的共情和友善。不忍他人深陷泥潭,便施以援手;不忍他人落魄不堪,便赠人玫瑰。公益一直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性本善的一部分。因此会有国际化的人道主义援助,各种国际公益组织。当然性本善不是公益的全部。人的利他行为来自于人的互惠交换的思维结构 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公益慈善关系从一定的角度也被看作互惠关系:“既成全了别人,也陶陶冶了自己”。公益即是一朵朵赠与的玫瑰,也是一种人的自我修行。当今社会下的公益不再是单一的公益。更多的是与非政府组织、社会企业相融合,从而形成一股新的社会力量。企业的资产只是社会资产的保管者。所以企业强大到一定程度都会回归到公益的领域。比如蒙牛乳业集团的老牛慈善基金会、顺丰集团的顺丰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公益基金会等。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最终责任。而这种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会 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民意。”
——林同学,南开大学2018级金融学类专业
“到目前为止,学习本门课程,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区分了慈善与公益两个概念。首先,慈善暗含有一种等级色彩,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是一种施舍与求助的关系,可能发展为一种债务——支配关系。公益是一种基于平等的互助行为。其次,慈善是一种个人行为,公益是一种公共集体行为。再次,两者的范围有交叉重叠之处,公益主体是多元的,强制或志愿的;慈善主体是民间的,私人的和集体的,公益包含慈善;二是公益的伦理,公益的伦理是一种为己的利他。这种伦理基于莫斯对互惠关系的研究,莫斯的《礼物》即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库拉交换中,一个部落的首领慷慨地将代表自己和祖先一部分的贵重礼物送给其他部落,相当于“将自己交给别人”,但这种(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慷慨却实际上期待着回报,因为他总是趋向于回到最初的主人那里,因此在下次库拉交换中,接受赠礼的部落的首领就会把等值甚至更多的贵重礼物送给送出礼物的部落。总之,接受慷慨也意味着强制的回报。”
——吴同学,南开大学2018级社会学专业
往期回顾
编辑 | 陆慧婷
转载 | 微信(zxm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