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慈善学人 | 谭建光 、辛华: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的互动机制 ——以乡村振兴、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为研究视角

拆掉知识的围墙 公益慈善学园 2023-03-03

内容简介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也存在“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平原与山区”的差异,伴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迫切需要发展繁荣农村志愿服务事业,为广大农民提供关爱和帮助。加快城乡互动的志愿服务,要把握凝聚、包容、互助、创新、美好等五个要素;要建立志愿服务发展中“城市反哺农村”和“农村滋养城市”的机制;从而为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基层治理增添生机活力。


关键词:城市、农村、互动、美好、志愿服务


作者简介


谭建光 广东省江门市人,教授。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辛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博士,丹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固安幸福志愿服务会副会长。


研究说明


中华民族具有友善互助、慈善救济的传统,在近现代逐渐发展志愿服务的萌芽(20世纪初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志愿服务为发端)。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共产主义义务劳动”等方式倡导志愿精神,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让友爱互助风尚发扬光大。改革开放后,为了弘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传承雷锋同志乐于助人的精神,同时学习借鉴外国志愿服务的经验,以北京大栅栏“综合保护”志愿服务,天津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广州“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深圳注册社团义工联等为标志,诞生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1994年共青团中央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这一活动推向全国;2013年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发起成立“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为行业发展的统筹型组织。这样,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崇高事业。

从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进程看,需要关注两条轨迹。一条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这是从城市社区先诞生和发展,逐渐延伸到农村地区;另一条是志愿服务的内容及对象,则是从一开始就涉及山区农村。我们查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的志愿服务研究书籍,都较多设立专门章节分析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很少或者没有专门章节分析农村志愿服务。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编印的《志愿精神在中国》分别讨论“社区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没有专门章节讨论“农村志愿服务”。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编印的《《2011中国志愿服务现状报告》分别讨论“社区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草根志愿服务”等,也没有专门章节讨论“农村志愿服务”,但是有章节专门讨论“扶贫服务”。“中国知网”查询期刊文章,主题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有1370篇(其中绝大多数讨论城市社区,有极少数文章讨论农村社区),主题是“农村志愿服务”的有188篇文章。在“京东”和“当当”网络书店查询“农村志愿服务”书籍,正式出版著作仅有谭建光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这就说明,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起源和进程较慢,也没有获得社会与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如果从中国志愿服务内容、志愿服务领域看,很早就涉及山区农村。“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起始于1981年,中国政府代表与‘联合国志愿人员’前任执行协调员在北京正式签约,决定互派志愿人员。”在这个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也进入中国开展志愿服务,而且较多针对山区和农村。截止到1998年底,仅通过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会进入中国的国外非政府组织就有30多个,援助项目达200多个,分布于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70多个县。项目包括农业生产、饮水、创收活动、综合社区发展、医疗卫生、扶贫项目、救灾以及灾后重建、教育能力建设、实用技术培训,以妇女为中心的项目、南南交流等等。

其中,较多项目是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深入山区和农村开展的服务。改革开放初期,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与中国发展的合作,很多服务项目就是招募国际国内志愿者到中西部的山区农村提供农业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等等。卢雍政主编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介绍,“1997年6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到山西吕梁地区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团中央书记处决定,公开招募青年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提供教育、科技、医疗志愿服务,时间1-2年,定期轮换,形成‘接力’模式。”也就是说,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后,很快就针对山区农村的需求,启动“扶贫接力”等志愿服务,也是后来“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志愿服务的前身。尤其是近年来配合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面向山区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志愿服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样,成为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对中国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发现,城市社区志愿服务诞生早、发展快,组织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不断增强,志愿者主体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农村志愿服务早期仅仅是“输入式”的,依靠外力帮助和推动,内生力量不足,自主服务不多,社会影响力弱。为此,伴随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发展创新,迫切需要加快城乡志愿服务的互动,培育和壮大农村志愿服务的力量,实现全社会志愿服务的繁荣兴旺。

我们认为,在实践工作中,配合党政部门推进农村志愿服务事业的同时,专家学者需要参照学术和理论的视角,更深一步认识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价值。钱理群教授在《论志愿者文化》一书中,有一篇谈论《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传承“五四”时期李大钊的理念,具体分析,“农民不富裕,就谈不上国家的富裕;农民没有充分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就谈不上国家的民主、自由;农民没有根本改变愚昧、落后的状况,就谈不上国家的文明;农民没有从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就谈不上国家的解防。应该以这样的观念于追求,作为我们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理念与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基层治理创新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恰恰是需要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发展,通过吸引城乡居民参加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在体验和交流中提升公民素质,成为治理的活跃力量。

为此,我们提出城乡志愿服务互动机制建设的观点和思路。一方面提出中国特色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共同的特质,包括凝聚、包容、互助、创新、美好等。另一方面提出志愿服务互动机制的两条路径,即“城市反哺农村”和“农村滋养城市”。针对志愿服务“城市反哺农村”的迫切性,以及面临难题的解决,提出思考研究的观点;同时,针对志愿服务“农村滋养城市”的重要性及其实现的途径,提出分析研究的观点;期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野,提供参考借鉴。

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的重要特质


当代中国志愿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陆士桢教授率先倡导关注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且撰写和出版《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提出“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制度化组织性四大特征。”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志愿服务就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全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志愿精神、志愿特征的指导下,结合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元素,我们概括出凝聚、包容、互助、创新、美好等五个特质,成为志愿服务促进城乡发展进步、城乡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

第一、凝聚

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延绵发展就依赖极强的凝聚力。但是,自从“鸦片战争”的冲击以及近现代各种战争和危机的影响,削弱了凝聚力,导致各种问题和危机。如今,在建立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非常重要的内涵。志愿服务就是通过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重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社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山区农村出现家庭、家族内部的凝聚力较强,而村庄凝聚力以及生产共同体凝聚力削弱的状况;在城市社区出现追逐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导致“个体化”、“原子化”状况,群体凝聚力减弱,尤其是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凝聚力薄弱。

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加大推广和普及城乡志愿服务,重新发掘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因为,人们参与志愿服务,与从事职业、生活的目的不同,不是为了利益和享受,而是愿意付出自己的善意去帮助社会、帮助他人。这些具有善意和热情的人,聚集在志愿服务的活动之中,就产生新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丁元竹教授在《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一书中分析,“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诚信、责任、勇敢、正义等美德,寓于人民心里、体现在行为之中,是政策得以施行,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的基础,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必须正视它,并着实在人民心里铸造这种和谐。”

为此,一方面加强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将团体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相结合;另一方面推动山区农村志愿组织发展,培育超越家庭和家族的群体凝聚力,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的基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乡村社区的不断发展延伸,就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居民、村民参与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在“个人利益”、“私人生活”之外,构建关心社会与他人、帮助社会与他人的积极力量,成为新时代中国凝聚力的基础。

第二、包容

中华民族进入面向全球、共建共享的时代,需要培养包容而不排斥、兼容而不冲突的特质,在坚持国家独立性、民族独特性的同时,主动积极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特性。这些包容的特质需要从城市社区与农村村庄的生活开始不断培育、不断生长。志愿服务的推广普及有利于增进包容特性,减少排斥和冲突。目前,城乡社会存在群体之间的排斥和冲突。农村长期有“圈子内”与“圈子外”的说法,就是对于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亲友之间、熟人之间的包容性比较强;但是对于不同家族、不同姓氏、不同村落之间的包容性比较弱;同时,导致进城务工人员也分为“老乡帮”、“族群帮”,与其他群体产生矛盾。

城市社区也存在“本地人”与“外地人”,“同学群”、“朋友圈”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不包容、不体谅,产生隔阂和矛盾。这种种小团体、小群体之间的排斥、冲突,不及时引导和转化就成为瓦解国家团结、民族团结的因素,具有消极作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乡村社区推广普及的时候,通过吸引不同族群、不同来源的人群,为了奉献爱心、帮助社会聚合起来,相互认识、相互理解,逐渐建立社会包容心态,善于体会和支持其他人、其他群体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这样,就构建和谐友善的社区生活、乡村生活。

我们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调查的时候,发现原来进城务工人员中的“湖南帮”、“四川帮”、“江西帮”、“河南帮”;以及生意场中的“东北帮”、“江浙帮”、“西北帮”等,往往互相不了解乃至轻视、贬低。然而,大家都报名参加志愿组织之后,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交往到交往,共同在“做好事、帮助人”的过程中,理解和体谅各地区人的生活习惯与语言行为。为此,通过吸引乡村社区群众参加志愿组织,在服务中提高文明素质、培养人格品质,成为具有包容精神、具有合作心态的现代公民,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互助

友善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在市场竞争、利益计较的社会背景中受到干扰、受到削弱。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就是重建友善互助、重建友爱奉献的一种努力。笔者最早在1995年调查中国第一个注册志愿服务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联合会的时候,询问发起人俞洪等,为什么在外资经济最多、市场竞争最激烈的经济特区,要创办志愿服务社团。他回答说,除了传承“学雷锋、做好事”风尚,借鉴外国公益志愿服务经验之外,“我就是想为需要他人帮助的青少年,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据其他志愿者反映,在最初几年,俞洪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贡献给义工联,从策划服务活动、青年心声调查到接听求助电话、为困难人士奔波,做了大量的工作。

几十年来,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在具体关爱和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时,也传承和弘扬友善互助精神,对于减轻或消除人们的焦虑感、孤独感,传递社会温暖和力量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促进友善互助精神的丰富,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互助元素,包括对陌生人的关怀,包括家族群体之外的互助合作等等,构建更为多样化的生活共同体。所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乡村社区的发展壮大,既丰富传统“互帮互助”的习俗,也拓展更大范围的人群关怀、群体关爱,从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到帮助陷入困境、遇到疾病、遭受挫折的人群。这样,有利于构建农村的社安全网,促进农民的生活安全、生活和谐。

第四、创新

志愿服务的创新特质,是改革开放以来发挥越来越大影响力的新元素。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者的“敢为人先”;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率先探索,逐渐营造全社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风尚。目前,城市和农村志愿服务创新特质的发展,具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城市是增强创新的持续性,农村是增强创新的吸引力。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志愿服务,对于组织创新、项目创新、文化创新都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通过项目创新,开发出大量关爱社会人群、促进社会治理的项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如今,要解决志愿服务创新的“浅、短、散”等问题,即志愿服务满足于浅层次的效果,缺乏精准性和精细性;具有短期效应而缺乏长期发展的生命力;存在零星项目创新多而缺乏规模效应等等。

为此,城市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要借鉴公共管理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经济领域创新、科技领域创新的经验,探索和建立持续性、延伸性创新的机制。面对广大农村,大多数乡村志愿组织仍然习惯于原有类型的服务,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服务,既缺乏创新的热情,也缺乏创新的能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就要吸引和激励乡村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通过创新服务项目、丰富服务活动,从而增强志愿服务的魅力,扩大对乡村群众的影响,逐渐营造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发展机制。

第五、美好

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发展中的“美好”特质,既源于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也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群众的新引力。党的十九大以来,“美好生活”成为城乡干部群众说的最多、期待最多的词语之一。志愿服务正是吸引和激励城乡群众追求“美”和追求“好”的有效途径。谭建光在《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中分析,“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将友爱互助的精神传播到城市和乡村,让每一个人在竞争、计较、焦虑、孤独的时候能够获得关心和帮助,社会就减少矛盾冲突、减少暴力和动乱,人民就能够获得安宁、祥和、美好、幸福的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城市和农村的志愿者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为人民美好生活作出贡献。

2020年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的时候,在医护人员、解放军、公安干警、疾控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挺身而出、勇敢迎战的时候,一大批志愿者也涌现出来、勇敢服务。当我们调查询问志愿者参加防疫服务动机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为了我身边的人好起来,为了我的城市好起来,为了我们的国家好起来。”第一个境界的想法,就是看到身边的人遇到困难、面临困境,就出于善意帮助改变,包括为武汉医院提供“摆渡人”志愿服务,为“隔离观察”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等等。第二个境界的想法,就是帮助自己所在的城市。

武汉有些青年志愿者的说法,最能体现这种境界:“我的城市病了,我不能抛弃它。”为了城市的治愈和重生,志愿者愿意作出奉献、付出心血。第三个境界的想法,就是捍卫自己的国家,帮助自己的国家,让它好起来、美起来、可爱起来。全国各地数百万志愿者投身防疫服务、战疫服务,通过网络线上渠道作出贡献,参与公共场所防控作出贡献,都是为国家尽快战胜疫情、回归美好。可见,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志愿者创造美好、维护美好、传播美好,成为参与服务、坚持服务的深层动力。

凝聚、包容、互助、创新、美好等社会特质,有些是从中国传统延续和发展的,有些是改革开放以来诞生和发展的,都能够通过志愿服务获得传播与弘扬,成为新时代城乡群众生活的重要元素,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互动机制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展,就是通过促进城乡互动机制的建设,改变原来城市志愿服务发展快、力量大、专业性强,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慢、力量弱、专业性欠缺的状况;改变区域之间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服务不均衡”的状态。为此,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城乡志愿服务互动机制。我们认为,志愿服务机制既有制度、措施等显性的因素,也有规律、习惯等隐形的因素。李海民在《论中国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一文中分析,“实际上,机制更多的表现为部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一种动态的运行过程。而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就是内化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运行机制便发挥作用。”我们考察分析城乡志愿服务互动的时候,发现建设“城市反哺农村”与“农村滋养城市”的两种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志愿服务“城市反哺农村”及其机制

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经常提到“城市反哺农村”的概念,即城市社会经济是从农村演化而来,尤其是新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建设获得农村的大力支持,在发展到较高程度的时候,应该主动积极“反哺”农村,支持和帮助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在志愿服务领域也应该推广这种观念意识。

因为,大批农村学子考上大学、进城读书,毕业后前往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大量中青年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务工谋生,他们恰恰成为城市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与大学毕业生成为志愿服务创新探索的主要力量,中青年农民工成为参与和推动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据我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发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志愿服务组织成员是外来农民工。如今,社区居民、大学生、农民工等为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创造的志愿服务经验和资源,需要通过有效的渠道,“反哺”到广阔的农村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志愿精神传播的机制建设

中国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陆士桢教授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分析,“在志愿服务中,奉献是指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更是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核心。”从农村的情况看,“友爱”、“互助”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元素,农民比较熟悉,也体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之中;但是对于“奉献”和“进步”等体现现代社会文化的元素,农民比较陌生,缺乏体验和感受。为此,城市志愿组织参与文明实践,面向农村的志愿精神传播,从理论层面延伸到文化习俗之中,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升思想认识。例如引导农民从为邻里的奉献到为村落的奉献,逐渐升华到为国家的奉献、为人民的奉献。做志愿者,一点一滴做好事,“近看”是友善互助,“远看”就是无私奉献,就是志愿精神的具体体现。这样,帮助农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一点点积累的进步和提升,具备志愿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志愿组织合作的机制建设

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繁荣,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城乡志愿服务组织合作机制。但是,这里要特别注意引导城市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消除“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的姿态,学习和形成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心态。朱健刚教授在《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一书中,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所由(民间)志愿者主导的乡村公益学校”,安徽省利兴县张村镇新桥村“复兴学校”的“开创与解体”。叙述道“志愿者认为当地教师素质差,不愿意同他们合作甚至交往,很多时候不接受当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当地教师则认为志愿者过于傲慢,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当文化价值观念互相排斥的时候,面对具体问题,矛盾和冲突很容易激发。”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发挥城市志愿服务的力量,推动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展,除了“宣讲下乡、文艺下乡、科普下乡、法律下乡”等互动之外,应该探索建立长效性的机制。一是“兼职机制”,即挑选城市社会化志愿组织的领袖与骨干,兼任农村村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不需要长期前来服务,而是定期前来交流沟通和推动服务,平时依靠网络联系和专业辅导。这样,志愿者骨干“有职有责”,就能够更加主动和深入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机制建设。二是“挂钩机制”,即挑选优秀城市志愿团队,与农村新建立的志愿团队“结对”、“挂钩”,不仅仅是来开展一两次活动,而且是经常帮助农村志愿服务团队创新思维、拓展视野、开发项目、深化服务。逐渐建立这些“长期性”、“持续性”的城乡志愿组织合作机制,就能够帮助农村志愿组织成长成熟、发展壮大。

第三、志愿项目移植的机制建设

目前,从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发展状况看,一方面是城市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储备较多;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志愿组织、城市志愿组织到山区农村开展助老、助残、助困、助学服务的项目储备较多。但是,农村志愿组织自发自主的服务项目比较缺乏。为此,应该鼓励大学生志愿组织、城市志愿组织针对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的需求,将现有项目进行改造,不断移植到农村地区,发挥积极的作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在将“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优秀项目,编写出版《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案例》系列丛书,可以提供农村志愿组织借鉴和移植。在加大城乡项目转化和移植力度的基础上,激励农村文明实践志愿者掌握项目开发技能,设计和实施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服务项目。

第四、志愿人才培育的机制建设

从当前的情况看,农村发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过程中,不缺“人力”,而缺乏“人才”;也就是说,很多农村的老人、妇女、青少年都逐渐了解志愿服务、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但是缺乏组织协调与项目实施的人才。董强、翟雁在《中国民间志愿服务实践与国际和地区经验》一书中分析,中国西部民间志愿组织“普遍反映专业人力资源缺乏,草根组织的人员更为稀缺,常常是一个员工或者志愿者同时承担几个职务和任务。”为此,借助城市志愿服务培训督导力量和项目人才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帮助。

一是开展多样化、有实效的农村志愿服务人才培训不仅仅在县里、镇里集中你办培训班,还需要进入村委会、村民小组开展灵活机动、长期坚持的培训辅导,对于农村老人、妇女、村干部中的志愿者骨干,不断传授新理念、新知识、新技巧,帮助他们掌握志愿服务创新能力;结合村民需求,不断开展适合本地区、本村落的服务。

二是加强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专业督导。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业督导团”,招募专家学者、专业社工、志愿者骨干,先是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韶关市乳源县的全国文明实践试点探索督导经验,为镇、村志愿者增强素质、深化服务提供指导和点评;取得督导经验之后,应邀为全国四十多个试点县区开展专业督导,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引导和激励农村志愿者实践成才、锻炼成才。通过介绍和推广城市志愿者成才经验,让农村文明实践志愿者了解和借鉴,吸收其中有价值、有启迪的元素,作为在乡村拓展服务、创新服务的指引。这样,农村志愿者就能够“自学成才”、“大有作为”。

第五、志愿资源共享的机制建设

如今,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早、城市社会化志愿服务组织影响大,就吸引和聚集许多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文化产品、传播渠道等等。农村志愿组织则缺乏这些资源和渠道,非常需要通过城乡互动获得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要将志愿服务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与缺乏资源的山区农村加强合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北京市海淀区既是中关村和著名高等院校所在地,也有地处偏僻的温泉镇、苏家坨镇等山区农村。为此,海淀区采取“科技连接农村、文化连接农村、人才连接农村、志愿连接农村”等方式,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高校专家志愿服务队、中关村科技志愿服务队、文化艺术志愿服务队等,面向辖区的乡镇、农村提供志愿服务,而且吸引农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壮大志愿组织。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志愿服务资源丰富,拥有“囤粮计划”、“永中志愿银行”、“E2绿地球”、“友益思”等数百个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就连接山区农村——韶关市乳源县,定期前往进行志愿服务专业发展交流,提供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参考等等,提高乡镇农村志愿组织能力和水平。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区的做法看,城乡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既有党政部门推动的城乡志愿组织“结对”发展;也有社会化的城乡志愿组织“携手”创新,探索多样化、灵活性的途径。

(二)志愿服务“农村滋养城市”及其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的志愿服务发展早、发展快,所以现在呈现出“城市反哺农村”的趋势;但是,伴随农村地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壮大,从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中发掘的志愿服务元素,对于城市志愿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补充和深化价值,为此逐渐出现“农村滋养城市”的新趋势。

第一、尊老爱幼习俗及其传承机制

中华民族一直传承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族群生生不息、家族和谐生活的基础。然而,现在的生活中,农村传承尊老爱幼好一些,城市受到的冲击较大,也出现种种新困难、新问题。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要重新发掘和整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通过老中青志愿者合作进行改造,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新时代的时尚和魅力。一方面,通过志愿者的传播和服务,倡导城乡对老年、儿童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志愿者在与老年人的沟通中获得经验的启迪,在与少年儿童的沟通中获得天真的陶冶,不断丰富生活的认知。这样,尊老爱幼就不仅仅是“呆板的传统”,而是互利共赢、相互愉悦的志愿服务,在城乡都有生机活力。

第二、邻里守望习俗及其传承机制

中国传统乡村的邻里互助、守望相助,在保障村民生活、解决困难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要发掘邻里守望的传统资源,重建乡村生活的互助保障机制。目前,很多山区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留下老人和小孩,遇到问题的时候非常需要邻里的关心和帮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做好邻里守望机制建设,不仅仅解决乡村的困难与问题,而且其经验可以提供城市社区转型中重建人际关系参考借鉴。即发挥中华民族邻里守望的优良传统,在新型社区、转型社区中通过志愿服务构建友善邻里关系,就有利于减少矛盾冲突、加强生活保障。

第三、族群团结习俗及其传承机制

对于山区农村由家庭、家族、亲友等组成的族群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功能,经历不同阶段的评价。曾经有些专家简单认为,传统族群是阻碍现代化,阻碍现代社团发展的因素。但是,经过长期的社会转型和变化,逐渐发现族群团结也是维系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关键在于引导和改善。萨拉蒙等在《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一书中分析,“当然,发展中和转型国家公民社会组织规模相对有限并不一定说明这些国家就乏互助关系。恰恰相反,这些国家中很多都有强势的家庭、家族或乡村网络传统,他们和公民社会机构起着很多相同的作用。”因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中,志愿组织不是简单“打破族群关系”,而是要深入分析族群关系的具体因素,剔除封闭和落后的因素,将族群团结等积极因素引导到参与公益慈善、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促进乡村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族群团结的的凝聚力,通过志愿组织的弘扬,也延伸到城市社区。

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是农村城市化快速变化的地区,也是工商业和科技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拥有六十多万人口,其中60%以上是流动人口。为此,社工机构和志愿组织就提出创建“熟人社区”的理念,引导来自各地、陌生隔阂的居民,通过参与邻里互助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互相认识、互相理解,构建新形态下的“熟人关系”,建立信任和支持,对于营造和睦美好社区生活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发掘和研究农村族群团结的机制,通过志愿服务的传播推广,延伸为城市重建“熟人社区”的重要资源,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四、敬畏自然习俗及其传承机制

农村传统有“敬天敬地敬自然”的习俗,原来认为这些是旧东西而忽视了,现在发现恰恰与生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引导,帮助农村和农民提升传统的“敬天敬地敬自然”习俗,不断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变化,就成为新时代有益的环保生态元素。

第五、友善交往习俗及其传承机制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友善好客的,传统很多友善互助、友好往来的元素,可以转化和延伸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内容。费孝通先生很早的时候在《乡土中国》一书分析,“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也就是说,友善交往、诚信相处有两种学习途径:一种是费老分析的“习惯成自然”、“习俗自然做”的途径,很少说大道理,但是通过代代相传获得品德。另一种是通过法律、道德、制度、规章等学习,培养规则与秩序,形成交往格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中,两种途径都需要倡导,并且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我们不能单纯用“现代的”、“先进的”眼光看待农村习俗,轻易忽略或否定,而是要发掘其中千百年来传承的优秀元素,不断焕发生命力,融入新时代志愿服务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我们从志愿服务的“城市反哺农村”与“农村滋养城市”两个视角,探讨城乡志愿服务良性互动机制的建设。最关键是不能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优势,而是要尊重和发现城乡不同资源的优势,通过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努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过程中实现有效互动、有机融合。

几点启示


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发展和壮大。其中,城市与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引起关注。我们力求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几点启示。

第一、城乡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亟需改善

志愿服务发展的早期,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快、民众观念转变快,就较快发现和选择志愿服务的形式,作为增进社会友善和睦、减少转型时期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慢,观念转变比较迟,只是具有一些“外来型”、“输入式”的志愿服务,本土的志愿者力量和志愿服务组织不多。如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致力于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农村志愿服务发展,培育农村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力量,形成城乡共同发展的志愿服务格局,具有越来越强的迫切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第二、构建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具有积极作用

我们根据长期调查研究的发现,认为采取城乡良性互动机制的建设,对于发展繁荣农村志愿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孤立”、“封闭”地采取农村志愿服务“从零开始”、“从头再来”的做法有更好的效果。新时代推动城市和农村志愿服务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是要形成平等、尊重、互利、共享的机制。城市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长期联系农村,将经验和资源提供农村分享和借鉴,也参与农村志愿组织成员素质提升的培训辅导。农村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吸收城市经验和资源的基础上,也发掘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中的有益元素,增添志愿服务的内涵及其魅力。城乡互动、合作发展,就能够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不断丰富、不断提升。

第三、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互动机制的建设

在城乡志愿服务互动机制建设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文明实践首先通过面向农村群众传播新思想,拓展志愿服务,在关心和帮助群众的过程中,吸引广大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提高思想认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享受者。随着第二批试点县区的推广,许多城市县区也纳入试点工作。这时候,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平台,借助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分队、小队的体系,促进城乡志愿服务的组织合作、项目合作,就有利于加快培养农村志愿服务人才、创新农村志愿服务项目、繁荣农村志愿服务文化。

第四、城乡互动机制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

新时代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就非常需要城乡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城乡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是参与社会治理、支持社会治理非常有效的途径。从城市社区的实践经验看,志愿组织的蓬勃发展,培育志愿者领袖和骨干,成为规范有序参与社区治理、解决社区问题的活跃力量。在加快城乡志愿服务互动机制建设的时候,发掘和培养乡村志愿者领袖和骨干,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思想认识与服务能力,就逐渐成长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活跃力量,成为农村解决矛盾冲突的积极力量。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城市社区与农村村庄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习提高和实践锻炼,将他们培育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这样,城市和农村就具有良好的社会治理基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作出贡献。

校对、责任编辑 | 俞博文
美编 | 于雪健
往期回顾

 隐石: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几点观察和认识
刘素素:村庄精英引领农村合作社的“内生型”基层治理模式
 陈涛: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本栏目获得北京亿方公益基金会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