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十七、求婚)

2016-10-10 德国华商





作者简介

贾力群(德文名:Li Qun Taubert),出生于上海,1982年大学电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技术及技术情报资料整理及英语翻译工作,1986年到德国曼海姆歌德学院学习德语,之后在中国与德国间从事中德文化交流、构建经贸往来。1995年,应聘美国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培训中心)任教,同时在中国高等学院培训翻译人才。1998年年底后在德国柏林和墨西哥居住。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现担任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国柏林中国妇女联谊会名誉会长等。


本书已经完稿,希望能正式出版发行。有兴趣出版或者能推荐出版的人士请联系作者。邮箱:taubertdlq@hotmail.com



上期说到:

和迪特在一起的日子是充实的,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十六、伴游柏林)


如果错过了之前的章节,请点击: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十五、迪特来了)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十四、初到德国)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十三、香江生活)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十二、抵达香港)

……


17


迪特求婚

 


 

迪特在起居室的大沙发上下,点上了茶几上的腊烛。我挨着他坐下,心想不管谈什么并排坐着总比面对面坐着要放松些。

迪特两眼盯着闪动的烛光一动不动,而我则是低着头躬着背,两眼无目的地望着地毯上令人琢磨不定的图案。

迪特猛一回头对我说:“力群,嫁给我吧。”

这就是他要说的重要事情!

他用温暖宽厚的大手包裹住我的冰冷的双手,用一种坚定的,我熟悉的那种很好听的声音继续说:“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你。”

我没想到这一切来得如此之快,快的没有过渡。我渴望嫁给他,但在他开口之前一直处于朦胧之中,如今一旦揭开我又有点不知所措。我首先想到了家人、亲戚朋友对此事的反应。等他说完我从沙发上一下跳了起来,对他说:“迪特,迪特,我想嫁给你。但是我得先问问我的家人。”

我突然发现自己骨子里还是很传统,婚嫁大事居然还想征求家人的意见。哪怕这只是一种形式。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嫁给这个我深爱的男人。

迪特好像料到我会有这样的反应,他很有把握地说:“我想你的家人会同意的。”

“凭什么你这么自信?”我问道。

我多次去你家看望过你的母亲和弟妹,他们对我都很好。我说的这种好并不是仅仅指礼貌上,而是指理解上,感情上。”他又加了一句“尤其是你的弟妹们。”

 我想起了弟妹们给我的几封来信。信中提到他们特喜欢 “我的这个德国朋友迪特”;他们在电话里聊天;一起骑自行车出去郊游;互相请吃中国饭、外国饭什么的。当时我看了这些也没多想,只是奇怪迪特怎么会去骑自行车。他曾经多次说他决不在上海的马路上骑自行车,因为上海的交通太拥挤,骑车太危险。现在我明白了,迪特已经在上海搞定了我的家人。

我又哭、又笑,冷静下来后,我反而问自己,真的要嫁给这个男人?男女交朋友时,双方只看到对方积极的一面,并很理智地遏制自己消极的一面,甚至还会宽容对方的某些缺点。热情激情爱情在一段时间里掩盖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各种实质性的冲突。这些冲突来自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道德理念的各种差异,并会在以后的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毫无掩盖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我爱身边的这个男人,如果我要嫁给他就希望和他生活一辈子,那就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种种冲突。我觉得我还是应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进一步了解迪特。

 

我告诉迪特我想读完德语课程后回国,然后正式谈一段时间恋爱以增加互相了解,再定结婚的事。迪特尽管很想让我早点回国,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想法。他说:“我理解你,严肃对待婚姻是正确的。为了今后的幸福,我再努力一番吧。”

求婚并没有成功。迪特将回上海继续建他的合资厂,我留在曼海姆继续读我的书。

时间是会改变一切的,我和迪特暂别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常常担心别的女人走进他的生活,甚至后悔没马上跟着他回上海

迪特的日子也不好过,回去后他不再泡吧;没有单独和任何女人有过交往;他要让所有的人知道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女人,他在等着这个女人。他的朋友还对他说:“将你的女朋友留在德国念书太危险了,换了我决不会这样做。”

我们在冒险的同时也经历着对爱情的考验。

 

在柏林的第五天是星期一,所有的博物馆和画廊关门。我的脑袋里充满了前几天留下的文化艺术的新印象,一大部分还没来得及“消化”完。我提议过一天轻松日子,于是我们决定出去逛街。

 我们沿着裤裆大街的一头向卡迪威百货大楼(KaDeWe)行进。



 裤裆大街上的名牌店比比皆是,橱窗里的各种展示高贵又典雅,连价目牌都像艺术品。我一路看着价目表,换算着马克和人民币,结果什么买不下手。

 而某个角落里的快餐亭引起了我的注意。诱人的烤肉香味飘逸在空中,一群人围在亭子边上的高脚桌边蒙头吃喝。我快步挤进人群,发现人手一个纸盘,里面躺着不同的烤肉肠。他们吃得最多就是浇着厚厚的特调番茄咖喱酱和芥末酱的烤肠。我一边咽口水一边掏出钱买了份咖哩烤肠吃了起来。等迪特找到我时,半份烤肠已进肚子。那可是我有生以来吃过得最好吃的肉肠。

 

“卡迪威百货”的六楼专门供应食品和饮品,每张柜台旁边有品类繁多的食摊,布置得像一个个精致的微型餐馆。 迪特告诉我这里可以找到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食品。我不信,就要迪特带我去找中国的茅台酒和普洱茶还有鸡蛋挂面,没想到,还真找到了。

琳琅满目的货品让我看花了眼,光卖面的就有几排货架,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两三百种面条。

迪特又拉着我去一张柜台看奶酪。我捏着鼻子,瞪着双眼慢慢地沿着柜台走了一圈,好奇地看了各式各样的几百种奶酪。我觉得这些东西好看不好吃,更不好闻。

转身没几步到了卖蛋糕的柜台。玻璃柜里大小不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糕点把我的视线紧紧抓住了。在国内时,我喜欢吃裱花奶油蛋糕,我以为那已是最好看、最好吃的蛋糕了。而今看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种类的蛋糕时,我兴奋的有点晕头转向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各式蛋糕,半张着嘴,煽动着两只鼻孔想闻出个所以然来。迪特很耐心地一款一款地介绍蛋糕的名字和成份。

当我看到一款由一层薄薄的鸡蛋糕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鲜奶油和黑樱桃,上面又是一层鸡蛋糕和鲜奶油,鲜奶上铺满了薄如刨花的巧克力片的蛋糕时,我的脚定在地上动不了。迪特说这就是德国蛋糕的代表作之一——黑森林樱桃蛋糕。




我迫不及待地指着:“就要它,就要它,两块!”

面带微笑的女售货员将两块蛋糕小心地装进一只里面垫着玻璃纸的精致的小纸盒里,又将纸盒上的两只小耳朵小心地关上了。她的动作熟练优雅、不紧不慢,我看着她的服务过程如同欣赏一幕表演。当她将蛋糕地给我时还说了声“担克逊。”(dankeschön,谢谢)

迪特和他的同事八十年代来到中国时从购物中学会的几句中文是:“自己看吧!”“没有。”“不知道。”

我出国前在上海认识的外国人几乎人人都会说这几句话。我生活在当地,习惯了服务行业的态度,所以对这几句话根本没在意。而今有了比较,我提着蛋糕,深有感触地对迪特说:“微笑服务能刺激消费欲望。商家视顾客为上帝,对顾客的消费行为表示感谢对我来说真是件新鲜事。”

 

迪特买了酒醋和咖啡豆,还想找稠如粘膏的野蜂蜜。而我则一心想着手里拎着的两块黑森林蛋糕,对继续逛卡迪威的第六层很快没了兴趣。

 

快到中午时,我对迪特说“我饿了,该吃东西了。”

迪特惊奇地问我:“力群,刚才你吃的两条烤肉肠还在你的肚里吧?”

“没了,早就没了,我的肚子目前是空空的,饿饿的。”我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迪特的习惯则是不吃午饭,下午三四点钟士喝杯咖啡,吃块蛋糕或是饼干之类的东西。

迪特很不情愿地地说道:“OK,那我们就在这里找个食摊吃吧!”

我没等他说完就否定了他的建议:“不吃午饭,我们吃黑森林。”

“黑森林蛋糕,亲爱的,黑森林是不能吃的。”迪特纠正了我的语言错误后继续说道:“那我们就先回家吃蛋糕吧。”

出了卡迪威的大门我停下来对迪特说:“不回家了,就地吃蛋糕。”

迪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就地吃蛋糕?在人行道上吃黑森林蛋糕?不行,不行,这像什么话?”

我吃蛋糕心切,顾不上和迪特讨论吃的形式和环境了。我拽着迪特的手穿过马路进了街心花园,找了一张长凳子坐下急不可耐地拆装蛋糕的小盒子。

这时迪特急了,他快步上前,一边阻止我拆小盒子,一边劝说道“力群,你不能在这里吃蛋糕,没桌没盆,没勺没叉的你怎么吃呀?”

他用了个你字让我很不满意,我示意要他在我身边坐下并且纠正他话中的人称代词说道:“我们一起吃,这里可是两块黑森林哪。怎么吃?这还不容易,嘴啃舌舔,再不行撕下盒子上的小耳朵当叉勺。”

我一边得意地说着,一边低头照拆不误。

待我拆开小纸盒抬起头来,迪特不见了。我左右张望,发现他在远远的地方,胳膊交叉着站在那里看着我。并打手势:他不想吃蛋糕。还两肩一耸,头一歪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动作。

我自言自语地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迪特你不吃蛋糕可是犯了个大错误喽。”我记不清当时我是怎样吃的蛋糕,反正三下两下就满意地解决了两块蛋糕的问题。

再看迪特,他看我吃蛋糕就如同在很专心,很投入地欣赏着一出喜剧。等我吃完了,满脸奇怪表情的他深深地吐出一口气来。

我站起身来将支离破碎的蛋糕盒投入不远处的垃圾桶里,转过身来迪特已经站在边上。他手上拿着手帕,看着我嘿嘿地笑:“一只大花馋猫,一只大花馋猫。”边说边替我擦去脸上鼻上额上粘着的蛋糕屑奶油末樱桃块和巧克力碎片。我轻轻地拍着肚子,好声好气地向迪特检讨:“我的野蛮的原始的饮食行为让你见笑了。我知道这种吃法是没有文化的吃法。”

 

就这样我与蛋糕结下不解之缘。 




未完待续 →





 

 







感谢您关注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超过两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