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史金霞老师学读书之完结篇:五百年出一个司马迁
专栏 跟史金霞老师学读书 第16课
五百年出一个司马迁
“老师,为什么司马迁写《史记》能够不虚美不隐恶?”
“老师,为什么你要说五百年出一个司马迁?”
——这……你们问这样的问题,讲真,还不如wuli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何况是Word高中生^-^
“老师,这样真的好吗?你又讽刺我们不读书……”
——哈哈哈!咱们一家人,就不要不好意思啦!来,来,来,看看wuli小学生和初中生以及Word高中生是怎么评价理解司马迁的,如何?
“哼!看就看,我还就不相信了!”
——哈哈哈!我就喜欢你们这种精神!
这样,我们做个游戏,以下几篇文章,我不标出年级,你们根据文章来判断,分别是几年级写的,如何?
1、晴大人:生命的价值
一向清廉的司马迁被实施宫刑,他只不过是想为不相熟的李陵说句公道话,因此惹怒了君王,遭到了人生最大的耻辱。
司马迁在写给任安的信中,表达了强烈的悲愤之情。信中多次提到“宫刑”,比如“诟莫大于宫刑”、“腐刑极也”,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司马迁的生无可恋。那么司马迁经历这么多苦难,他为何不一死了之呢?而是选择屈辱的活下去?
在写信给任安时,司马迁编写《史记》已经七年。郝广才在《今天》里说过,十九世纪最盛卖的书,一本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还有一本便是《史记》。
司马迁是顶着多大的耻辱,受了多少的折磨,完成了他的著作!如果换作是别人,受了宫刑,要么选择死,要么选择自暴自弃。而司马迁却没有这样做,他虽然耻辱的活着,但他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他编写的《史记》为后人所敬仰,这样的人,让我如何不心生敬佩?
司马迁编写《史记》,首先是因为“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而司马迁本身便对《春秋》有自己的理解并推崇之,再然,司马迁觉得自己既然是个史官,便有责任将国家所发生的所有事做一个详细的记录。而在编写至第七年时,因“李陵之祸”而遭到宫刑。此时,司马迁把自己的荣辱埋没在心里,不顾别人的眼光,毅然选择耻辱的活下去,完成《史记》。《史记》至今广为人知,司马迁做了一件对后世有意义的事情,他真正的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2、冬日暖阳: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感叹。而他,却为何宁愿遭受这最不能忍受的腐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如果死去毫无价值,“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尚有活的机会,又为何不活下来呢?因为,心中还有未竟的事业!
如果,只是为了完成祖辈的遗愿。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而能绍明世,正《易经》,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这种动力还有些勉强。
所幸,司马迁立志记载历史,其意并非只如父亲所愿,扬名立万。只有当他自己的理想恰恰与之重合、记述历史是其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时,生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生命的困境反而会更加激发其本身的斗志。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死,是可怕的。但是,面对磨难的人生,死又是相对容易被选择的。如何面对生死?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无疑,司马迁为世人做出了榜样。活着,就是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陈北暮:从未死去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这是十分明了的,司马迁没有经历第三次死亡。原因在于,他笔下心血凝注的一个个字、一篇篇文章。作为《史记》的创作者,司马迁从未真正死去,他的悲愤,他的艰辛,他的思想,可以冲出历史的桎梏,以“虚”的状态游走于我们现在这个物质的世界。
有人会说,司马迁撰写《史记》有什么意义吗?他所生存的那个年代至今有了不少年头,他不可能预测到这几千年后自己的名字能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毕竟未来不可预测,司马迁并不是为了扬名万里才写下《史记》的。130篇,52万言,支撑他完成这一壮举的,除了父亲的遗言,史家的使命,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司马迁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以及强大的责任感和奉献后世的优秀品格。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司马迁有些傻,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来记载历史,服务他人,到了现在21世纪也只有被人裱在框里,书在书中赞叹的一丁点回报——他甚至并不知道这些。但正因为司马迁的“傻”,我们才有了考古、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司马迁是个为了事业不计代价的伟大人物。
修编史册的人都是公正明理,绝无偏私的。司马迁忍辱负重修史记,他从小就刻苦学习,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这一切都方便了他编订史册。但即使有这些条件,司马迁要修订史册还会有许多麻烦和障碍。李陵战败,司马迁蒙冤入狱,遭受宫刑,依旧坚持完成《史记》的创作。一代帝王自然希望贤名扬天下,污名藏深宫,而平实地、勇敢地叙述一切真实的历史,必定会碍了当朝皇帝汉武帝的眼。而司马迁不畏皇权,不惧威压,不顾骂名,把黄帝至汉武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记录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啊!
司马迁就是这么一个伟大人物,他从未死去。
4、狮子:司马迁
我曾以为最大的大义莫过于死,生命是最可贵的,敢于付出生命的人,一定也是最勇敢的。后来我发现,有的时候,选择生所要承担的更加沉重,真正的勇者,在八方的苦难之下不是以死了断,而是顽强地站着。
司马迁就是这样的勇者。
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宫刑与死亡,哪个更可怕一些?司马迁选择了宫刑。他承受着身体残缺,承受着人们唾弃,活在暗无天日里。但是他还活着,他还有一丝的希望改变世界啊,哪怕代价高昂。
支撑司马迁活下去的是《史记》。这不是司马迁的个人传记,也不是什么歌功颂德的“正史”。司马迁会在乎名利和谄媚吗?他想的是继承父亲的遗愿以至千百年来智者贤人的遗愿,写就《史记》,让当今混乱的世界里混乱的人们习礼知方,这一切会给司马迁带来什么好处?没有。相反,他得到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人们常说舍己为人,以天下为己任,到了这个份上还以天下为己任,司马迁实在了不起。
司马迁这么做值得吗?我曾经认为他只是一个执着疯了的疯子,但现在我发现绝对不是。从他一开始决定承担编纂《史记》的任务,他就不再为自己而活,而为了天下苍生而活,为千古圣贤而活,司马迁的生命价值,也因此飞升。一死,对司马迁再简单不过,司马家少一人罢了,可对于天下苍生或千古圣贤,这一死,损失不可计量。司马迁必须负重而生,因为他选择了责任。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也许对司马迁来说,虽然身负千钧,处于牢笼,可是一想到《史记》,心中就多几许欣慰,又怎会只看到周遭的阴暗从而沉沦呢?《史记》给司马迁以痛苦患难,但也给他希望和力量。
司马迁其人已经死去了,如果他当初放下了《史记》,引颈赴死,恐怕不会被谁记得,他所未完成的《史记》也将沦为纸灰;可是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而活,他虽然身在不见天日的监狱,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灵魂都来到了光明的地方,仍然活在人们心里,为后世所歌颂。《史记》成为千古巨著,穿越千年。可以说是司马迁成就了《史记》,《史记》也成就了司马迁。
司马迁从未死去,自他作出选择那一刻,他的名字就注定永生。
5、树上的卡夫卡:我为什么喜欢《史记》?
对于古籍,涉猎不多,一是因为文字佶屈聱牙,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读着无趣——鲁迅《出关》新编了老子出关的故事,里面的官员听老子讲《道德经》直瞌睡,我读一些古籍就是这感受。但《史记》是例外。
我一直在想,《史记》打动我的是什么?为什么一个本两千多年前的人写的史书能够吸引我?
答案就在《太史公自序》里。
写史,孔子无疑是太史公父子的精神导师,“小子何敢让焉。”孔子写春秋,是在礼崩乐坏之时代里求拨乱反正之用,而司马迁说自己与孔子不可比,因为如今海清河晏了,史家不是拨乱反正,而要歌功颂德。
但问题就在于此,在《史记》里,歌功颂德的篇目很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它的另一面,而真正让读者有所触动的,也正在此。
《史记》中最感人的片段,从来不在歌功颂德。《史记》的感人在于对人间伤情的深痛悲悯。易水送别,倾诉着生死永诀的悲歌;霸王别姬,是英雄末路的悲叹;五百壮士,则渲染着慷慨赴死的悲壮。他的文字秉持着史家的原则,但他与孔子的春秋笔法不同,更与后世虚美隐恶的史家迥异,他的文字溢出着深情——这完全是文学的笔触了。千年以来,白云苍狗,但人类的情感并未更易,而正是司马迁用他的真诚,在我们民族的图腾上谱写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我以为,司马迁是我们民族的莎士比亚。
司马迁的心是至诚的,而他的眼睛更是深邃的,如果也用个西方作家来比拟,他有着巴尔扎克的气质——因为他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这点上,《史记》不只感人,而且深刻。
中国文化缺少对于人性的真正认识,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善,即使是荀子也认为人性恶是可以被教化的,但儒家思想没有意识到人性中的某些成分是人类固有的弱点,对于此,传统文化一向讳莫如深。而司马迁却在《史记》中毫不回避地将血淋淋的真相公示于众——比如韩信因为惧怕刘邦不惜杀死旧交钟离昩,吕后为报复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大将军卫青对李广加以陷害这些赤裸裸的真实,这些赤裸裸的真实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软弱、自私、残忍、贪婪、虚伪⋯⋯班固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是的,司马迁不是亦步亦趋,唯唯诺诺得听圣人或统治者的将令;他是用审视的眼光重新评判着历史,用他自己的话说,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如此看来,《太史公自序》里那段说自己是歌功颂德的话另有深意,不过倒成了后世许多奴颜媚骨的史家之谶语了。好在我们还有一本《史记》流传,真乃大幸。
好吧,这些看完了,司马迁的所历所遇、司马迁的家世理想、司马迁的精神人格,你们应该了解得差不多了吧?
看出他们都读过哪些东西吗?
我来给你们列一下,照单读之:
1、司马迁《报仁安书》
2、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3、李 陵《答苏武书》
4、卡尔·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5、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李将军列传》、《淮阴侯列传》等)
好,去读书吧,边读边思考。
史老师怎么知道他们读了这些书?因为,他们是我的网络“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程”的学生呀,这些文章,是他们完成的网课作业。你们也是我的学生,你们也要读读书,也要把阅读所得所感写下来呀!
“老师!且慢!他们是几年级?”
哈哈哈!请坐好,以免受到惊吓。
树上的卡夫卡,高三,来自苏州;
狮子,初三,来自保定;
陈北暮,初一,来自柳州;
冬日暖阳,初三,来自重庆;
晴大人,六年级,来自成都。
你去慢慢回味吧,“wuli中小学生“。
“老师,他们都是男生吧?男生的思考力……“
哼!你看看我是不是男生?思考力表达力鉴赏力,等等,这些跟性别有什么关系?想与他们切磋焦炉,来上我的网课吧,与他们同学!
请同学们微信搜索关注“体验大地”(sjxtydd),这是史老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史老师一起,读书、观影、思考,共同成长。
同学们还可以关注“喜马拉雅”电台,搜索主播“史金霞”,听一听史老师日常的语文课,以及收听史老师为你读书栏目。还可以添加“史金霞老师粉丝群”,群号码:455754276,此群同样是读书、写作、人生、爱情……无所不谈,还可以报名参加史老师的网络课程哦!
同学们,这是史老师的最后一讲啦,再见啦!再见!
这张照片
就是晴大人
晴大人的故事
这个专栏
到此结束了
还想继续跟史老师学读书的孩子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报名跟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程第一期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455754276
咨询课程,日常交流
彼此支撑,互相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