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一次惊人的旅行!一一高考语文165分高手的武林秘籍

树上的卡夫卡 体验大地 2019-10-11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友情提醒:这是一篇长文,有趣有料有情有种,读到最后,你将会有巨大收获,并且,有惊喜。

 

上周五(6月30日),史老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此文中的萧云同学,今年高考语文一卷128(满分160),二卷37(满分40),高考总分考取江苏省文科第22名。你们读读此文,即可知道,没有什么是白白得来的,以及,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萧云”何许人也?上过《寒假论文读写课》和《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的孩子们,都熟悉一位有脑又有爱的大哥哥——树上的卡夫卡。

没错,就是他,“萧云”是他为杂志刊发该文(《跟史金霞老师学写作第九讲: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勤勉好学之人》)时而取的笔名。

 

在高三繁重的课业与重压之下,树上的卡夫卡同学仍然坚持听史老师的课,选择一条“未选择的路”(树上的卡夫卡语),一路跟随史老师,上课、思考、积极排麦发言、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亦在书堆里抬起头来仰望星空,关注自己的内心与灵魂。走近树上的卡夫卡,你就会明白,学习没有边界,也没有尽头。所有成绩的背后,都是百倍的汗水与努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树上的卡夫卡的成长过程,便是明证。


这确确实实

是一次     

——记我和我的史老师

文  树上的卡夫卡

其实,我这个网名,与史老师的课,还有着万千联系。


第一次听史老师的课,是在猿辅导,那课读的正是卡夫卡的《十一个儿子》。但是后来让我印象最深的,倒是另一个短篇:


我叫仆人把我的马从马圈里牵出来。他没有听懂我的话。我便亲自走近马圈,给马鞴上鞍,然后跨上马。远方传来了号角声,我问仆人,这是什么意思。他一无所知,也一无所闻。在大门口,他拦住了我,问道:“主人,你骑马上哪儿去?”“我不知道。”我说,“我只想离开此地,只想离开此地。经常地离开此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的目标。”“那么你知道你的目标?”他问。“是的,”我回答他,“我方才不是已经说了么:‘离开此地’。这就是我的目标。”“你还没有带上干粮呢。”他说。“我不需要带什么干粮,”我说,“旅途漫长得很,假如我一路上得不到任何东西,我非饿死不可。干粮是救不了我的。值得庆幸的是,这确确实实是一次惊人的旅行。”


当时感触并没有多深。


直到后来,当我进入了高三,在题海中挣扎困苦时,我又一次偶然读到这篇小说,那时,我突然感同身受。


因为我想“离开此地”,去做一次“惊人的旅行”——我想离开这近乎无趣的高三,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一直热爱文史哲,我也喜欢曾经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喜欢曾经讲现代诗、讲《祝福》《雷雨》、讲《史记》、讲唐诗宋词的语文课。但是,恕我直言,高三后来的语文课,我不喜欢。应试的技巧与套路,这些,很无聊,也根本不是语文——我无意去贬低什么,在目前的制度下,这种教学模式几乎是必然的,从某种程度上,教师和学生都是牺牲品,都必须为了高考而牺牲真正的语文学习时间。


好在,我还有另一种选择,一条“未选择的路”可走。


我想到了曾经在网上上过的史老师的语文课,那时史老师讲《诗经》、讲李杜、讲王小波、讲博尔赫斯、讲卡尔维诺……所以,我又回来了,每周六晚上的两个小时(其实常常是上到四个小时),我可以暂时冲出高三的桎梏,成为我希望成为的自己。


来自广东的candy

当时和树上的卡夫卡一起在小猿上史老师的网课


第一次课,讲的是李白,讲《上李邕》《南陵别儿童入京》《临终歌》,就李白的生平,从而探讨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剧及其成因。还有多样的材料征引,从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到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前者写于特殊年代,后者对李白做出了与我们不同的评价,这些,可供我做更多的思考。这节课,深刻而不乏生动多样,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顺便说一句,我记得有次模拟考试文科附加就考到了《老学庵笔记》的作者,于是我就理所应当地知道了


第一次的课后作业,写三首诗的比较分析。


诗歌分析鉴赏我很喜欢写,我们高二也写过诗歌鉴赏,但在高三后这些都化为浮云,被11分的诗歌题目取而代之。诗歌在试卷中早已化为赤裸裸的套路文字与赤裸裸的考分,我也早已心生反感。而写这次作业时,我却体会到了自由,自由分析、自由鉴赏、自由写作,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顺便提一句,这句话在考试的标准答案里出现,却常常是假的,因为没有老师有闲暇看你言得有没有理——史老师注:其实不是这样的,卡夫卡这种误会是不够严谨的模拟题造成的,事实上,高考试题要严谨得多,只要准确理解题干,读懂文本,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你会发现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所差无几。其实,考试,也是一种交流)我依然记得那个夜晚,属于我自己的“写作之夜”,写这篇鉴赏时是多么文思泉涌、行云流水(所以,自然而然地,超过了规定的三百字)。这样的作业,我喜欢做,也乐于做。


就这样,高三的下学期,我始终在坚持着上史老师的网课。


那三节超长的文言文课真是不眠之夜。讲了《报任安书》的全文,讲了《答苏武书》的全文,还讲了《太史公自序》。一开始我看到课题时,因为有两篇都在教材里学过,兴致不是很大,后来发现,绝非如此。


这三节课,不只是复习了文言文知识,更是促使我对司马迁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尤其是再次学习了《报任安书》以后,我真真切切地被司马迁打动了,真是如此!


我记得以前学《报任安书》的时候我是难于理解的(这是我在教材里最不懂的一篇文章)。教材是硬生生把一篇杰出的文章阉割了,教材中的《报任安书》只节选了后半部分。编者不顾及文章整体的逻辑、前后的伏笔照应,节选得不能说面目全非,至少也失其真意。而这节课,史老师选择教《报任安书》的全文,我终于发现这篇文章,着实感人至深。


随着一节一节课的推进,我也离高考一步步接近,这是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尤其是在屡次模拟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之后,我的精神压力其实很重。有时候我来不及预习,可能在上网课前的几分钟头脑里还有数字字母萦绕盘旋。高三后期,精神压力远超作业、学业带来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就在高考前一个月左右),网课上了一篇经典文章,也是曾经在高一学过的一篇经典,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高一初学,那时压力不大,在加上课本里也是节选,我对这篇文章感触不深。但此时重新阅读、重新学习,它解开了我的心结。


在那节课上,我们解开了史铁生在文章中设置的一个个谜团,我更加懂得了史铁生,也更加懂得了生死、懂得了永恒。


《我与地坛》的结尾是这样的: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不管怎样,生命都是生生不息的,宇宙因此而得以永恒。如此,我们的生命实在是渺小,终有一天我会化为尘土,想通了这个,那高考算得了什么?在生死面前,在永恒面前,高考又算得了什么?


那个晚上,上完课,我在阳台上站了好一会儿,我还记得那景象——远处的高楼隐隐绰绰闪着迷蒙的白光,衬在殷红而发紫的夜空下,凉风带来些不知何处的犬声,一切的烦扰都随着夜风寂寂沉睡。


那个夜里,睡得踏实极了。


建议高三的学弟学妹们,高三一定会有痛苦和迷茫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一定读一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史老师注:恕我直言,很可能,你们自己是读不懂的,建议加入课程,来和我们一起解读,了解课程详情,戳这里:《跟史老师学语文,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最后一次课,就是高考前几天,讲的是中美家庭教育问题。那次课上我站在家长的角度进行思考,果然有不一样的发现,很有趣。(没错,我并没有在高考前几天好好复习


如今,又是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里可以说经历了起伏跌宕,结果也是圆满的了。我不想谈史老师的课程与分数的关系,获得高分是违背我报名网课的初衷的。接下来我想说的是这些课(包括以前在猿辅导上的课)给我的最大启示,既算是收获,也算是自勉。


我最珍贵的收获在于思想——那就是终身学习的信念、终身读书的信念——它不因高考结束而结束,也不因将来大学毕业找工作而结束。这些话在我们政治课本上反复出现,也常听人说过,不过这都是空谈。但史老师是以其亲身实践教给我们这个道理的。


这些课把我引向经典的海洋,让我发现自己全方位的渺小,我深知自己接触得太少、阅读得太少、学习得太少、思考得太少、交流得太少。我现在所接触的一切——包括我自己的阅读和课上的阅读,合在一块都不过是海洋中的一滴水罢了。而且,史老师也指明了学习阅读的方向,那就是读经典、向经典学习,与同道人共同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以上这些超越分数、超越功利,关乎自我、关乎精神。


所以,当现在重新回首这一节节课程、一次次讨论、一篇篇文章时,我敢说,这确确实实是一次惊人的旅行。


这是树上的卡夫卡写的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

第十五讲《给你爱的人以自由》的作业

当我看到他的作业题目时

惊呆了

 

因为

我即将出版的新书

书名是

《教育:一场惊人的旅行》

 

当我看完他的作业后

我几乎落泪

因为

我想起了

艾米莉迪金森的那首诗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 

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看到树上的卡夫卡的惊人旅行

你有什么感想呢

 

赞叹好奇?

是不是特别想看看作者真人

史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才缴获他三张照片😜




怎么样,还不错吧

不要太崇拜啊

接着往下读

 

看看这高考语文165分的

武林高手是如何练成的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一讲“认识你自己”的作业,评点李白的三首诗:《将进酒》《襄阳歌》和《独坐敬亭山》。


谁能懂我?


三首诗皆政坛失意郁郁不得志之作,其中《将》《襄》两首风格相近,表面写乐,实则写哀;而《独》则风格迥异,哀景哀情。

 

就内容而言,三首诗之哀所寄托不同。《将》托哀愁于酒、于友,通篇写于朋友(岑夫子丹丘生)宴会之乐,到最后来句长叹“与尔同销万古愁”。《襄》托哀愁于历史,先是拿山简自比,后来写李斯羊祜襄王这些历史人物早灰飞烟灭,所以不如及时行乐,不要当这些大人物!(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独》则将哀愁托于自然,无人可解自己心中之愁闷,看到敬亭山上鸟和云都飞了,原来大自然也是如此孤独!到底敬亭山是懂自己的!李白说自己和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仿佛已与自然成为一体。这样比较不难发现,《将》是里头最“接地气”的,写的是现世的及时行乐;而《襄》和《独》则超越现世,前者将自己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后者则将自己放在大自然的无限中。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二讲“我为何而生”的作业。阅读以下两文,你就会明白,对于老师而言,什么叫做授之以渔,对于学生而言,什么叫做学而不厌。


第三种侠客


小时迷金庸,欲为侠之大者,如郭靖、萧峰,造就一身武功——金庸先生写练武功首先要有内功的底子,所以那段时间,睡觉后便躺在床上一个人把肚子憋得滚圆,幸好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否则造就绝世武艺不大可能,走火入魔倒是有危险了。


现在想想颇为好笑,内功不过是小说家言,毫无科学依据。至于为什么要当侠客,凭我的记忆,更多的恐怕是希望青史留名,被人铭记。按“三不朽”来说,侠客是既立功,也立德的。


这当然不是侠客的目的。后来读李白《侠客行》,总能热血沸腾,可让我沸腾的不再是曾经幼稚的想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尘去,深藏身与名”,真正的侠客从不希望自己永垂不朽,因此侠客往往是隐士——比如侯嬴只是看城门的,朱亥是屠夫,两位皆“大隐隐于市”者。

我以为,“侠客”本身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少见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物。这不是一种角色,几乎没有人生来就被赋与这个身份,也几乎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如侠客般活在秩序体制之外,即便狂狷如嵇康,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服从礼教。(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们——至少在做侠客的时候——生活在体制外,也不想青史留名,他们多生活在乱世,如果为了自己,他们大可不必冒着危险行侠仗义,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是为了拯救乱世中如草芥般的黎民苍生。


比如侯嬴朱亥行侠,为了信陵君,也为了魏赵百姓。


比如萧峰投崖自尽前劝辽王罢兵,免辽宋百姓于兵燹之祸。


他们绝不是为了自己而这样做的。与我小时所理解的不同,他们是另一种真正的侠士

现代法治社会,“行侠仗义”显然已经过时,但侠客精神却远没有过时。


因为现代社会,人的权利早已被承认,自《权利法案》《人权宣言》,至《五权宪法》到现在的第四部宪法,天赋人权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上面,那我们的人生依旧是被赋予的——不过赋予的不是身份,而是人权。如此,我们仍然会丧失主体性——“人权”是保证人成为人的,停留于被赋予的“人权”,谁又能保证“人”本身不会成为一个角色?!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其实马克思何尝就不是侠客?能够“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人”,无不是侠客——不同于古人,更不同于我小时的理解——他们是现代的侠客,第三种侠客。


第三种侠客的人生是由所追求的人生,继承现代社会的“天赋人权”与古代的“侠客精神”,是对人双重意义上的突破。


既然我不想让我的生命止步,那就要有所超越,超越那些已经被赋予的,成为那第三种侠客。我为此而生。


2017-02-26 19:45


哈哈哈!你也写得吼长!

从古代侠客到现代法治社会,直接就来了,行文的逻辑链在哪里?

比如侯嬴朱亥行侠,是为了信陵君,哪里可以体现是为了魏赵百姓?有证据吗?

2017-03-02 15:20

老师果然厉害一针见血!这个例子用的时候就觉得可能不大对劲。《史记》里没有明确提到,这样写的确主观性太强,我去换一个。

那个行文逻辑链,构思的时候是由古及今,可能写作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唐突了。

嗯哼,老师我改一下。

2017-03-03 19:43



第三种侠客


小时迷金庸,欲为侠之大者,如郭靖、萧峰,造就一身武功——金庸先生写练武功首先要有内功的底子,所以那段时间,睡觉后便躺在床上一个人把肚子憋得滚圆,幸好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否则造就绝世武艺不大可能,走火入魔倒是有危险了。

 

现在想想颇为好笑,内功不过是小说家言,毫无科学依据。至于为什么要当侠客,凭我的记忆,更多的恐怕是希望青史留名,被人铭记。按“三不朽”来说,侠客是既立功,也立德的。

 

这当然不是侠客的目的。后来读李白《侠客行》,总能热血沸腾,可让我沸腾的不再是曾经幼稚的想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尘去,深藏身与名”,真正的侠客从不希望自己永垂不朽,因此侠客往往是隐士——比如侯嬴只是看城门的,朱亥是屠夫,两位皆“大隐隐于市”者。

 

我以为,“侠客”本身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少见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物。这不是一种角色,几乎没有人生来就被赋与这个身份,也几乎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如侠客般活在秩序体制之外,即便狂狷如嵇康,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服从礼教。(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们——至少在做侠客的时候——生活在体制外,也不想青史留名,他们多生活在乱世,如果为了自己,他们大可不必冒着危险行侠仗义,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是为了拯救乱世中如草芥般的黎民苍生。

 

比如郭靖黄蓉最终选择与襄阳城、襄阳百姓同生死、共存亡。

 

比如萧峰投崖自尽前劝辽王罢兵,免辽宋百姓于兵燹之祸。

 

他们绝不是为了自己而这样做的。与我小时所理解的不同,他们是另一种真正的侠士。

 

如今,金庸先生早已封笔,郭靖萧峰的文学影视形象早也深入人心,然而,侠客精神却在逐渐地泯灭——自然不是说法治社会还应该崇拜暴力式的“行侠仗义”,但侠客精神远没有过时。

 

侠客精神具有普适性,无论古今,无论中西。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为自己劳动”,这是人的觉醒,是一个人不作为附属品的主体性的彰显。相比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或“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进步是伟大的。
然而当一个人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久而久之,冷漠与自私的因素会在人性中迅速膨胀,而人性中本身的美好品质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性就此而异化,从奴隶性解脱出来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深渊。

 

其实马克思何尝就不是侠客?“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人”,这便是侠客精神的精髓所在。马克思是现代意义上的侠客——他们继承了现代社会的天赋人权观念,重视人本身的价值,但他们绝不止于此,因为他们有着比这个更高层次的追求——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当今社会太缺乏这种侠客。因为“事不关己”就可以“高高挂起”,“莫管闲事”成了一种人生信条。更有甚者以高高在上的口吻鼓吹“低智商的善良不如高智商的冷漠”,颇有“我智商最高”的风范。网络上的冷漠与自私有时已经到了令人怵目的地步,宁波老虎事件后某男子成为了被网络舆论狎玩调侃的对象,各种“段子”层出不穷,引得疯狂的转发与称赞——这些“笑料”无不令人听到来自另一个遥远世界的声音——当阿Q被推向刑场时那“豺狼般的嗥叫”!


我不能成为我现在最痛恨的这种人。我生来绝不是要成为他们的一员!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成为现代的侠客,我为此而生。

 

2017-03-04 10:53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三讲“我们都是楚门”的作业,这是一节电影课。


楚门走后怎样?


楚门逃离了桃源,电影里的观众热血沸腾,我们也是激动不已。但倘若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就随之而生了:楚门走后怎样?

 

鲁迅讲娜拉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生计问题——面包可以杀死玫瑰,同样也可以杀死独立人格,人连面包都吃不起的时候是不会在乎精神价值的,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过理学家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口号罢了。楚门不是娜拉,不过也须首先考虑经济问题,找到一份工作,这于他来讲应该并不困难,但是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却是社会中的种种的黑暗险恶,这个挑战才是真正倒海翻江的巨浪。

 

中国有句俗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水浒传》里,林冲禁军教头做得好端端的,可老婆被人家高衙内看中,就此,他平静的生活彻底改变,最终逼上梁山。楚门的新世界里,不一定有高衙内,但人心叵测,如果有人要算计楚门,那我以为他将很难逃脱陷阱——楚门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外界社会的黑暗面缺乏一个真正的认识。生活在闭塞的桃源,那里的一切都是为他设计好的,而一旦到了真实的世界,那就如剧中导演所说,变得更加虚假,处处都可能机关算尽,都可能危机四伏。

 

对于楚门而言,他一直想去斐济追寻爱情,这是他逃离的主要动力。如果施维雅没有出现,那他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境况,更不会想要逃离。在这个意义上,是施维雅促成的他逃离,但这恰恰意味着楚门本人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外在世界的险恶是他真正的考验。在这点上,他与林冲是相似的——后者在军营里生活,而对官场与人性的黑暗也缺乏深刻认识,所以才会轻易中计。

 

我以为楚门走后,必将怀念曾经桃源的生活,纵使他已经无法回去。他所以为美好的外在世界,必不如想象中的;与现实搏斗抗争的艰辛,也将不亚于他逃离桃源时的痛苦。更何况,回忆总是美的。

 

逃离楚门的世界,想成为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自然很好。但是问题在于,这不能成为眼花耳热后的意气之举,而应该是深思熟虑后的理智行为。所谓深思熟虑,即对自身经济的考量以及对外在险恶的充分认识。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讲的是一个十八岁少年出门闯荡却被骗子诱骗的故事。他同楚门一样渴望着外在的自由世界。然而倘若我们也和他一样,对外在世界满怀期待而没有理性认识,照样会撞得遍体鳞伤——“吃一堑长一智”不过是事后自我安慰的话。

 

保护好自己,这是离开楚门的世界时必须清醒考虑的,一旦离开,就回不来了。


在论证的时候,经常是这样的,越是掷地有声的肯定,逻辑上越容易有漏洞,越不能以理服人。你重新读读此文。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四、五、六讲“死生亦大矣”的作业。


我为什么喜欢《史记》?


对于古籍,涉猎不多,一是因为文字佶屈聱牙,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读着无趣——鲁迅《出关》新编了老子出关的故事,里面的官员听老子讲《道德经》直瞌睡,我读一些古籍就是这感受。但《史记》是例外。

 

我一直在想,《史记》打动我的是什么?为什么一个本两千多年前的人写的史书能够吸引我?

 

答案就在《太史公自序》里。

 

写史,孔子无疑是太史公父子的精神导师,“小子何敢让焉。”孔子写春秋,是在礼崩乐坏之时代里求拨乱反正之用,而司马迁说自己与孔子不可比,因为如今海清河晏了,史家不是拨乱反正,而要歌功颂德。

 

但问题就在于此,在《史记》里,歌功颂德的篇目很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它的另一面,而真正让读者有所触动的,也正在此。

 

《史记》中最感人的片段,从来不在歌功颂德。《史记》的感人在于对人间伤情的深痛悲悯。易水送别,倾诉着生死永诀的悲歌;霸王别姬,是英雄末路的悲叹;五百壮士,则渲染着慷慨赴死的悲壮。他的文字秉持着史家的原则,但他与孔子的春秋笔法不同,更与后世虚美隐恶的史家迥异,他的文字溢出着深情——这完全是文学的笔触了。千年以来,白云苍狗,但人类的情感并未更易,而正是司马迁用他的真诚,在我们民族的图腾上谱写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我以为,司马迁是我们民族的莎士比亚。

 

司马迁的心是至诚的,而他的眼睛更是深邃的,如果也用个西方作家来比拟,他有着巴尔扎克的气质——因为他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这点上,《史记》不只感人,而且深刻。

 

中国文化缺少对于人性的真正认识,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善,即使是荀子也认为人性恶是可以被教化的,但儒家思想没有意识到人性中的某些成分是人类固有的弱点,对于此,传统文化一向讳莫如深。而司马迁却在《史记》中毫不回避地将血淋淋的真相公示于众——比如韩信因为惧怕刘邦不惜杀死旧交钟离昩,吕后为报复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大将军卫青对李广加以陷害这些赤裸裸的真实,这些赤裸裸的真实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软弱、自私、残忍、贪婪、虚伪。班固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是的,司马迁不是亦步亦趋,唯唯诺诺得听圣人或统治者的将令;他是用审视的眼光重新评判着历史,用他自己的话说,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如此看来,《太史公自序》里那段说自己是歌功颂德的话另有深意,不过倒成了后世许多奴颜媚骨的史家之谶语了。好在我们还有一本《史记》流传,真乃大幸。


写得不错!

关于这个作业,我们的公号上,是有一个系列展示的,戳这里:《跟史老师学读书:五百年出一个司马迁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七讲“1900的生死抉择”作业,电影课——《海上钢琴师》。


1900 —— 一个殉道者


在某种程度上,1900的死有殉道的意味。

 

1900始终以一种对抗的姿态面对着外面的世界,对抗金钱、名利、物质以及种种世俗。他觉得这些都太无边无际,一旦陷入,难以自拔。

 

他用以对抗世俗的武器,就是音乐与爱情。

 

音乐是他在三等舱独自弹奏的内心的琴音,那里是他灵魂的栖居地,而爱情则填补了他情感的罅隙,两者相辅相成,让他得以在战前坚守住对抗世俗的孤独。

 

然而,他个人的抵抗终究在时代的潮流中显得徒劳,当他面临着妥协和继续抵抗的困境时,他选择后者,选择用自我毁灭的极端方式对抗到底。而这种对抗,正是殉道者的最后一搏。

 

故事不是真的,但有着很强的隐喻性质。而其隐喻意,就是1900所殉的是什么道,这个“道”代表了什么。

 

是音乐吗?是的,如果他下船,他将再也无法遵循他的内心,做他喜欢的音乐。所以他宁愿以死殉之。

 

是爱情吗?是的,如果他下了船,那个他朝思暮想的女孩会不会已经与别人成婚?他可能再也无法收获他期待的爱情。所以他也宁愿以死殉之。

 

但是这样吗?恐怕不全。这些只是表面的,只是1900个人的。

 

1900的背后有一群人。

 

《飘》里,同样是战后(只不过是美国内战),玫兰妮和阿希礼依旧眷恋着古老的南方文明,终与其一同随风而逝。

 

《霸王别姬》,程蝶衣经过了最疯狂的年代,但是对京剧的消亡他无可奈何,最后自刎而终。

 

他们何尝不是1900?

 

1900的矛盾,象征着新与旧急剧冲突的时代中的矛盾,正如他的名字所暗示的——1900,正是世纪新旧之交。而1900,也是1900们的选择,是坚守过去的生活,过去的时代,过去的文明——哪怕以死殉之。

 

他们,都是过去的殉道者。

但是,他们这样做,真的有多少的价值与意义?

我想,他们的死,只有美学价值,而无现实意义。

死亡,尤其是自杀,美学价值极高,放在电影或小说里,好看。

 

可他们的殉道究竟改变了什么?难道他们死了,世界的潮流,就能够被阻挡?“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的阻挡者,都是螳臂当车罢了。

 

我承认,过去的确有很多美好,很多值得留恋的地方。我们可以怀旧,但要做旧时代的殉道者,实在不值得;倘若一味活在里面,无法自拔了,那就是旧时代的守墓人(如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的艾米丽一般)。这可比殉道者更糟。


1、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从对抗世俗到殉道到怀旧,你看看你的理路有什么问题?

2、孟子的话还记得吗,如果按照你的观点,这世界还剩下的都是什么呢?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八讲“我的世界观”的作业。


从杨振宁回国说开去


杨振宁重返中国籍,成为中科院院士,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奇怪的很,身为华人骄傲的他,这趟归国却引来了不少的指责。更荒诞的是指责的理由,诸如骗养老金云云——其实这也是老例了,自从他回国居住后社会上这种论调就层出不穷。而且他们还有一面十分“正义”的旗帜——爱国,你杨某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不回来,晚年倒回来拿养老金,这不是“不爱国”还是什么?

 

这个论调实在是可笑,按他们的说法,那么他们自己应该是最“爱国”的了,毕竟“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不过他们这种论调造成的害,比杨振宁“不爱国”造成的害可大多了。他们在用自己对于科学的狭隘理解误导一大群不明真相的人——我的朋友圈里便出现了几篇这种文章。

 

他们对科学的根本误区,在于用功利的看法去把科学打量一番。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演讲中指出多数国人“把科学看低了,看俗了 “以为科学无论如何高深,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那部分。”然而百年来这种观念仍然留存着——在杨振宁事件中,那些人的停留点紧紧在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得到的养老待遇,所以才有骗养老金的这类说法。无独有偶,这类想法不只在杨振宁一事中有所体现,在教育领域这种科学的功利化更是特为尤甚。我们中学的教育,从来没有真正教会过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绝大多数的精力仅仅投入到了解题当中去,而解题最终为了分数——当科学成为分数的奴隶,成为中高考的敲门砖,这样的“科学”可竟是科学?

 

回到杨振宁的话题上去。按我这样说,肯定有人反驳,说杨振宁的科学成果太高深,我们普通人难以理解,这能关注关注养老金。自然,我们的确难以理解杨振宁的研究成果,我也不是物理专家,但有些人就是“无知者无畏”,他们因为对科学的无知,对科学居然一点敬畏心都没有,而这种没有敬畏心,反过来又加剧了他的无知,如此往复。这种无畏致使他们无法用一些非科学的东西去肆意歪曲科学——比如用“不爱国”“养老金”往杨振宁身上泼脏水。即使杨振宁真不爱国,把他当成外国人,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愿意居住在中国,做点学术指导,难道就没有好处?科学本身就无国界,那些人非把科学与爱国联系起来——更何况杨振宁要真不爱国,完全可以在美国生活,何必回来?——我这样问,有些人又肯定会扯上他的私生活了,我也不想继续反驳了。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答:科学究竟是什么?我以为,科学就是求真,科学态度就是求真态度,科学方法就是用以求真的方法。只要承认“真“是人类社会的一条准则,那就不可否认科学的意义。而且,科学的真与善无关,与美无关,倘若科学给用来制成了原子弹,那不是科学“真”的问题,而是人类“善”的问题,应该严格区分开来。我们一直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其实双刃剑只是技术,或者说人类掌握的技术,与科学无关——科学就是求真,单纯得很。


写得好,语言上还可以再简练些。把废话都去掉,则完美!



这是史老师《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第十二讲“西西弗神话”的作业。


无  题


高三曾有一段时间觉得迷茫痛苦、无所适从(大概是零模前吧),症结在此:觉得高三复习阶段都是把冷饭炒了又炒,一轮一轮复习,有什么意思?和一位在读常熟uwc的朋友聊天,问人家学什么,说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研究,比如她的历史研究就选了二月逆流,文学研究好像就是加缪,那个时候简直羡慕嫉妒恨,觉得人家虽然累(说老实话比我累),但过得充实有收获。这段时间,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一种感觉自己的劳动是无意义的。

 

但随后我就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如同西西弗一样,我的命运,至少在现在已经无法改变。我必须要高考,如果出国那该早做准备,现在选择出国,那我又相当于降了一个年级——我不愿意如此,所以我必须也像西西弗一样每天推石头上山。

 

既然如此,无法改变世界,那我只能改变自己,所以,随后的高三征程,我在重复的劳动中寻找着乐趣,寻找着没有被我穷尽的东西,寻找着冷饭中的夹生。

 

是的,其实谁敢说自己已经完全复习好了呢?就拿语文来说,我依旧坚持着读书,虽然说实话这段时间读书可能会变得功利化(我也不想如此,形势所迫),更多的为积累所谓素材而读书,但读书究竟是件乐事,至少投入时我的心会集中在文字上,欣赏文字语言,随后再想素材积累。比如高三的寒假坚持读完了鲁迅全集的第三卷(华盖、续编、而已),还读了一些其他的。前几个礼拜上报任安书、答苏武书那几篇的时候,又熟读了这几篇文言文,还顺带着复习了下课本。曾经学报任安书的时候体味还不深,这次重新学习,不知怎么被这篇文章感动到了,虽然中间的间隔不过一年,但我愈加相信,这一年里我阅历更加丰富,知识更加充实,功不唐捐。

 

再说说现在,离高考二十几天了,我坚持每天背点东西,写点东西,读点东西。我在背古诗(课外的诗词),不敢说一点功利心都不带,但至少有一半是出于兴趣(背诗其实是我从高一开始的习惯吧,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听着平仄韵律,喜欢那种音乐般和谐的美感。至于读书写作,有时摘评写几百字,有时写篇随笔。不管高考成绩如何(虽然的确很重要orz),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意义与乐趣。西西弗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


“无题”?——(卡夫卡一开始并未拟题)


啊,老师这两天没抽空看,sorry,但这个真的起不了什么题目,就是表达出来些许感受吧, 所以用《无题》就好啦。



孩子们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完成作业

一个环节都不要少

跟着史老师的脚步

沿着这条成长之路

坚定地走下去

终有一日

你会成为,你最想成为的人


 是的 

只要坚持和努力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渴望成为的

   真正的美好的你自己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半年中

树上的卡夫卡每周上史老师的网课

几乎课课不落直播

直播时积极参与互动

课后认真写作业,反复修改文章

6月1日晚,最后一节课

大家一起为他们这些高三学子

加油祝福,一起唱歌

树上的卡夫卡还献唱了《当你老了》

 

据目前所知

今年

史老师中学网课高三的学子们

高考成绩大丰收

除了树上的卡夫卡这个文科男之外

凤凰,这位活跃在课堂上的理科女

考取了127分

萱凝,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科女

考取了121分

桑桑,这位素来语文薄弱的理科男

高三下学期每周不惜翘晚自习回家上史老师网课

考取了110分

…… ……

祝福孩子们第一志愿都录取!

相信你们今后依然会热爱读书享受写作

为生活中的真善美而推石上山

 

当然,考试毕竟如战场

可能也会有孩子考得不理想

但是,不管怎么样

我相信,你们都不会差的

因为你们都不会随波逐流

读书,思考,审美

爱、真、善、美

一直相伴

你们就会有力量和勇气面对生活


分数

只是在学习的路途上

一个顺手得到的奖赏

 

就像海子所说

顺手得到的东西

越少越好

 

在这个惊人的旅行中

对于顺手得到的东西关注越少

我们就越接近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就越接近我们自己

作为一个人的本质

 

无论孩子还是我们(老师和家长)

都应该做到

不因为孩子考了高分或低分

而认为书没白读或白读了

不因为孩子考取名牌大学或普通大学

而认为学生时代有价值或没有价值


这首先要求我们成年人做到

作为老师

我从来不会用分数衡量任何一个孩子

更不会用分数衡量我的教育教学

——我的教书育人的事业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

虽已上完,仍可参加!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二期》

详细课程规划,明天准时推出

马上启航,快来会合!

 

最后的彩蛋

请观看视频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

第十五讲《给爱的人以自由》

史老师和树上的卡夫卡同学一起探讨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建议在WIFI状态下打开

土豪请随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22rz0pnf&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微信扫码,赞赏支持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报名 史老师 《中学语文读写课》第二期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455754276

咨询课程,日常交流

彼此支撑,共同取暖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 (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