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出版 解密“智库建设路线图”
近日,中信出版出版社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举办了《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新书发布会,本书由CCG创始人兼主任王辉耀博士和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博士共同编写、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是在其出版《大国智库》专著之后第二本系统性研究智库的力作。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裁乔卫兵致辞
发布仪式上,中国著名出版机构中信出版集团副总裁乔卫兵就该书的出版过程和意义作了介绍。《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是非常有历史观、有现实关切和实践性、理论创新的好著作。作为社会智库的创办者和实践者,王辉耀博士和苗绿女士在考察研究几十家国际顶尖智库运作与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创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运营管理经验,勾勒出了智库建设的路径图,创造性地提出了智库建设的“五力”模型,对中国智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这是中国智库人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践和理论总结,具有很鲜明的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及中国特色,标志着中国智库人在智库理论探索方面的成熟与发展,也标志着中国智库人在议题设置和话语权主导方面的飞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介绍新著图书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讲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智库的重要作用。《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总结了智库创新运营的智力资本、独立性和影响力这“三要素”,同时借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总结了智库思想创新力、智库研究支撑力,智库社会传播力,智库国际输出力,智库国际影响力的“五力模型”,为智库提供独立的思想产品,提高影响力,助力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制定提供借鉴经验。他还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系统阐述全球化,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中国站在了全球话语体系的高度,中国能够用全球人类听得懂的语言在已有的全球价值体系中讲述中国的声音,中国智库在这背后的助力功不可没。这也和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智库发展有直接关系。2013年中央提出了建设新型特色智库,2015年中办和国办提出关于加强新型特色智库发展的意见,以及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智库建设都非常重视,中国进入了智库大时代。
新书发布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Paul Haenle)、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永权等国内外学者、专家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就“为什么智库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变得日趋重要?”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认为,信息大爆炸时代中需要权威的判断和声音来帮助大众在海量信息中甄别有用部分,智库对政策阐释言之有物,能在不确定的局势下提供意见,帮助政府在关健时期作出决策。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Paul Haenle)强调,面对虚假信息和诸如美国白宫发言人选择性发布的“另类事实”,更需要智库不先入为主地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同时发挥二轨外交的重要作用。研讨会由CCG秘书长苗绿博士主持,出席发布会的还有CCG副主任王欣、CCG常务秘书长李卫锋博士和CCG研究人员。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释了“第四权力”是西方社会的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比喻,它的内涵在于,新闻传播媒体总体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对这三种权力起制衡作用。智库具有产生新思想、影响政治决策、引导舆论、教育公众、储存和输送人才、开展二轨外交等功能,影响力很大,因此被称为所在国立法、行政、司法权力机构之外的“第四力量”。智库的核心功能就是产生新思想,思想创新力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智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新颖的观点可以改变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影响政策优先排列的顺序,影响规章制度的制定。但是智库的思想产品还需要传播出去,最终是需要产生社会影响力与政策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智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媒体传播功能。
几乎每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智库在发挥无形的思想力量。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同样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智库,需要一大批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国际性和公信力、影响力的强大智库提供智力支持,这是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求,也是中国应对日益复杂的世事国情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及时有力发出国家声音的重要保证。
同时,与欧美智库相比,中国智库的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依然落后;国内智库之间还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彼此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中国智库还需要加快国际化脚步,从研究领域、研究视角、人才队伍到传播方式及影响力等方面都实现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由“智库大国”变成“智库强国”,中国智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将为仍在摸索着前行的中国智库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多种发展模式的选择,为中国智库事业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专家推荐
CCG发布的这本《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获得了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CCG咨询委员会主席龙永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世界智库的著名学者詹姆斯·麦甘(James G. McGann),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副总裁安德鲁·西雷(Andrew Selee),等众多业内国际学者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鼎力推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最权威、最全面阐述全球及中国智库发展的、一本值得每一个了解智库的人必读的材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推荐道,本书站在全球思想竞争的高度,从多年创办智库的实践出发,在全球传播机制、融资运营机制、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所有关心中国智库发展的学者和实践者的必读之书。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世界智库的著名学者詹姆斯·麦甘(James G. McGann)指出,智库是思想和创新的催化剂,对于像中国这样在经济上飞速发展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国家来说,智库的贡献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中国新型智库的建设提供宝贵的路径参考。
图书介绍
作者:王辉耀苗绿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内容简介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推动智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7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就社会智库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出台,中国智库发展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本书作者王辉耀和苗绿博士在创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前后,曾拜访过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等30多家国际知名智库,与上百位智库专家有过探讨交流,王辉耀博士还专门到布鲁金斯学会担任访问研究员,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潜心探索国际智库的运行之道。
《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是继《大国智库》之后,王辉耀和苗绿博士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他们将九年运营中国社会智库的经验与实践心得总结出来,在书中将智库的创新运营总结升华为“思想创新力、研究支撑力、社会传播力、国际输出力和政策影响力”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称之为智库创新运营“五力模型”。
思想创新力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智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今全球人才流动的大环境中,能否凝聚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是智库能否产生新思想的关键。智库在充分激发“内脑”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善于借用“外脑”来为智库实现知识更新,为研究工作带来新的思想碰撞。
研究支撑力是五力的核心,只有扎扎实实做研究,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为国内传播、国际传播形成支撑,并最终拓展到对政策的影响力。智库的研究定位应是时代背景与自身资源结合的产物,时代背景是智库选择研究方向的出发点,自身资源则是智库取舍研究方向的立足点。对一家智库来说,关键是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强项,智库的定位需要专业和专注。智库的研究选题,不但要关注重大紧迫的现实问题,更应该从战略高度对国家的未来提供前瞻性的宏观思考。丰富的研究数据支撑、政府信息扶助、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研究质量的控制等均是智库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关键。
社会传播力是智库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最大化的必经之路。对成功的智库而言,将研究成果有效传达给受众与完成高质量的政策分析同样重要。智库可以通过建立沟通交流机制、研究输出机制、舆论引导机制来打造自身的社会传播力。
国际输出力是全球顶尖智库的共同特征。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与威胁,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智库的国际化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中国智库具有全球研究视野的并不多。国内智库更专注于自身问题,埋头研究国内公共政策,很少参与全球性事务中,更少有机会在国际性会议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更好的助推中国的大国崛起,中国智库就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在立足国内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全球性问题;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能够深挖国际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交往、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方式建立国际研究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实现智库成果的全球传播;主动设定国际议题,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积极发声,引导国际舆论,打造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
政策影响力是智库的最终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智库基本上围绕国家权力机构的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精英集团以及社会大众,采取直接或间接,长期或短期的方式影响决策。具体到国家,美国的决策体系决定了美国智库可以通过影响总统、国会及政府部门,左右国家的政策决策。中国智库则主要通过内参、政府课题、专题座谈以及决策培训等途径影响决策。
这是一个需要智慧去驾驭的时代。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在全球经济阴晴不定的同时,“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业已进入了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日益复杂的世事、国情已经发出了呼唤智库彰显能量的时代最强音。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和国际的大舞台上,中国智库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作者简介
王辉耀
博士,教授,博导,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曾担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在智库发展、企业国际化、人才战略、华侨华人、海归与留学生及国际移民等领域有大量著作和学术研究,在国内外出版了《国家战略》、《人才战争》、《China GoesGlobal》等中英文著作50多部。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对智库发展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大国智库》一书,发表了《中国智库国际化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等多篇智库研究文章,并被国新办中国网评为“中国智库建设十大代表人物”。
苗绿
博士,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总干事,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副院长。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和资源管理博士后。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苗绿也是中国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秘书长。
曾参与多项国家部委和社科基金研究课题,著有《大国智库》等多部学术研究著作,并发表了《社会智库如何利用运营机制创新促进发挥政策影响力》、《如何建设中国新型智库》、《中国社会智库的运营创新探析》等多篇智库研究文章。
专家推荐
为什么今天中国应当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因为我们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时期,必须发出中国声音,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国方案,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乃至世界问题。
——龙永图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
这是到目前为止最权威、最全面阐述全球及中国智库发展的、一本值得每一个了解智库的人必读的材料。
——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本书站在全球思想竞争的高度,从多年创办智库的实践出发,在全球传播机制、融资运营机制、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所有关心中国智库发展的学者和实践者的必读之书。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智库是思想和创新的催化剂,对于像中国这样在经济上飞速发展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国家来说,智库的贡献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詹姆斯·麦甘(James G. McGan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世界智库的著名学者
很多事件已表明,智库的政策分析师常常可以通过他们的工作推动关键政策的制定。
——安德鲁·西雷(Andrew Selee)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副总裁
图书目录
第一章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
可以说,几乎每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智库在发挥无形的思想力量。从与工业革命同时起步的英国皇家学会到六次国运转折孕育出的六家德国顶尖智库,从左右政府决策的美国智库到造就了经济巨人的日本智库,不论西方还是东方,智库都在蓬勃发展并在影响国家政策的道路上演绎着各自的精彩。
智库是什么
智库的力量之源
全球智库新生态
第二章中国步入智库时代
在世界智库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智库。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一国的世界地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深化,智库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属于中国智库的时代已然来临,发展智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民营智库是搞活思想市场的关键力量!
大变革需要大智慧
在中国,智库更重要
最佳机遇期
智库热的冷思考
第三章智库创新运营三要素
智库最宝贵的资产是人的大脑,一流智库建设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流人才;独立性是智库的根本价值所在,财务独立更容易保障思想独立;影响力是智库存在的理由,也是智库建设中应着力锻造的无形要素。
智力资本
独立性
影响力
第四章智库的思想创新力
在笔者所著的《大国智库》一书中,提出智库本质上是专门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制定的“思想工厂”,必须有独立的“思想产品”。真正的大国智库应该是思想观点和价值目标的创造者。从这种意义上说,思想创新是智库的生命线,创新思想则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
新思想引领国家决策
缔造“头脑风暴中心”
跑赢“思想创新马拉松”
第五章智库的研究支撑力
智库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策略、新方法等研究成果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政府决策,这就需要智库能产生有价值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世界知名智库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研究定位、研究选题、研究基础对智库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至关重要。
研究定位
研究选题
研究基础
第六章智库的社会传播力
智库的发声与公众的发声并不一样,它立足研究,声音更理性、更专业、更科学,为社会大众提供思想与观点,引导舆论,教育公众,服务公众,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研究输出、沟通交流和舆论引导三大机制,最大化社会传播效果。
沟通交流机制
研究输出机制
舆论引导机制
第七章智库的国际输出力
国际化是全球顶尖智库的共同特征,是大国智库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前,当国内对国际化智库的概念尚缺乏系统研究和实践经验时,笔者便开始探索中国民营智库国际化的模式,在CCG创立伊始便秉持全球视野,把走出去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好声音”作为目标。我想,智库的建设需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在做好研究的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国际输出,打造智库的国际话语权,营造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
向世界发声
第八章智库的政策影响力
智库是“政府的外脑”,在西方国家又被称为“影子政府”。2008年以来,CCG参与推动了“千人计划”、人才签证、中国绿卡待遇、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条例等政策的诞生。然而,智库仅提供一种参考性的专业意见,不能代替政府做决策,更不可能越界干预政府的决策。
智库影响决策:一般方式
政策影响机制:中美图景
结语:中国需要智库,更需要智库市场的百花齐放
《全球智库报告2016》发布 CCG 在多项榜单中位列中国智库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