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下篇)

2018-01-09 孙玉洁 睿信咨询



文 / 孙玉洁

编辑 / 睿信地产研究院


- 01 -

核心观点


教育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选择了3种模式:


借力扩张的轻资产模式:通过自建、收购树立品牌,借助地产企业配套发展、管理输出规模扩张。


资源联动的教育园区模式:通过教育园区更好的打造教育资源,实现园区内资源共享,学生升学无缝对接。



产业链整合,实现教育资源横向打穿:为应对民促法对义务教育办学的限制,通过横向打穿教育产品,积极整合教育产业链,实现产业联动。


- 02 -

正文


2015-2016年是K12教育集团集中发力的两年,枫叶、博实乐(原碧桂园教育)全国化布局策略进一步推进,海亮、成实外、睿见、宇华形成了四方鼎立之势。纵观各大教育集团市场布局策略,总结为以下3大主打模式。


1.  借力扩张的轻资产模式


各大教育集团在建校初期都采用了重资产建校的投入模式。在重资产模式下,办学硬件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企业容易通过办学硬件带动前期学校招生及品牌建设,对树立形象、品牌宣传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由于K12学校的创建审批手续繁杂,而且校舍建设对企业资金压力也较大,在未来扩张时,教育集团主要选择了借力扩张的模式,目前比较主流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第一种是配套扩张。具有地产背景的教育集团可依托地产集团的基础优势,跟随地产项目完成配套设施的同时进行扩张,同时地产集团也可借助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与地产的良性互动。在房地产面临转型与升级的特殊时期,地产+教育无疑为地产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力点,也为教育集团未来规模扩张提供有力保障。如博实乐在市场拓展阶段,依托碧桂园集团的地产项目进行扩张,顺利完成了全国性布局。


(2)第二种是管理输出。具有一定规模与市场知名度的教育集团,已经度过了建校初期的市场摸索阶段,办学模式与教学体系相对成熟,更容易受到市场的认可。这类企业主要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在收益上采取分成模式,依托当地政府或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扩张。目前各大教育集团都开始尝试管理输出策略,部分校(园)已完成首次招生。



(3)第三种是收购。直接收购优质学校,可以绕过学校资质手续办理及师资招聘等问题,在快速完成规模扩张的同时,迅速进入当地市场,再通过打造地方标杆进行轻资产扩张。如海亮教育完成天马实验学校的收购后,迅速完成了学校的规模扩张,又通过收购湖北仙桃第一中学,迅速进入湖北区域。



2.  资源联动的教育园区模式


过去教育集团对学校的布局是点式的,学校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未来学校更倾向于以教育园区等形式发展,真正实现园区内学校连为一体,资源共享,园区内学生升学通道无缝对接。


例如海亮教育投资26亿元,建造了占地面积1280亩的海亮教育园,来打造K12生态圈。教育园内包含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学校在内的5个学部,在校学生数量超过1.2万人。教育园内学校采取全寄宿制,往返学校通过专用车接送,同时,海亮教育园建立了“衣食住行医保教“一条龙服务,园内设置有酒店式公寓、现代化的宾馆、医院、超市,并提供自产自销的绿色食品;大型的体育馆、游泳馆、文化艺术广场可以丰富广大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校园内还设置了自己的“公交系统”,上下班时间观光电瓶车穿梭在校区之内。24小时安保和生活教师的呵护照顾。



博实乐教育集团创办了深圳东国际学区,以碧桂园十里银滩学校为中心,在周边碧桂园楼盘创办学校,覆盖深圳东的大亚湾、惠阳、惠东3地,学校数量超过10所,覆盖从幼儿园到预科的15年一贯制国际教育,形成一个“学区”整体;整个“学区”资源丰富,小学、初中国际学校可就近选择或交流性学习。实现无缝对接、资源共享。


睿见教育也积极布局教育产业园,在2017年3月底宣布与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订立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就于广州增城区建立教育文化产业园项目进行合作。


3.  产业链整合,实现教育资源横向打穿


在民促法修法出台之后,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设立营利性学校,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管理公司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和租赁费,但未来不确定性较大,目前各大教育集团都将面临义务教育学校的拆分调整。



在业务发展方向上,各大教育集团开始选择横向打穿策略,整合教育产业链,创新开发教育产品,通过产业链整合,带动K12教育良性发展。如成实外已启动对早教市场的战略投资,未来还将涉足在线教育,并将全球化布局;海亮教育已推出在线平台,将业务延伸至课外辅导领域等。




推荐阅读

1.猎豹傅盛:你是第五只猴子吗?

2.龙岩湖畔系列之一:管理咨询的活在当下

3.关于努力的最大谎言,叫“1万小时天才定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