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面万吨巨轮,广州江面人行小桥
上海和广州,是我见过的都市景观最魔幻、最极致的两个城市,最近我就发现二者在江面景观上的一个显著不同:一个轰隆隆,一个小清新。
广州要在珠江新城旁的江面上修一座人行小桥,并宣布全球征名,这桥旋即成了网红,广州人非常兴奋,几十万人正在帮这座小桥取名。
广州人兴奋的原因是,它是珠江上第一座人行桥,其他所有桥都是为汽车修建的,只有这一座是专门为人类修建的;其他所有桥都是为了效率和速度而生,只有这座桥是反效率和反速度的。
大家觉得这事儿,很新鲜,很可爱,很有人情味。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另一座大河穿梭的城市,那就是上海。上海市区的江面可不像广州市区的江面这么小清新,最近我刚到上海闲逛了两天,站在陆家嘴望江,看得的画面居然是:川流不息的万吨巨轮。
当然,万吨巨轮在这里是个文学表述,是不是真的万吨那么大,我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吨位都不小,而且什么船都有,目测来看,从杂货船、散货船、运沙船、工程船、公务船、挖泥船、邮轮几乎都有。
从新闻资料来看,上海市区能够通航万吨巨轮也是确凿无疑的。
这同样让我很兴奋,在我生活的广州,几乎从未在CBD的江面看到如此奇特的风景。
万吨巨轮哦,居然能开到陆家嘴摩天大楼的脚下,与繁华都市形成强烈反差。站在陆家嘴江岸,我听到一阵阵轰隆隆的汽笛声,就像是从100多前工业时代穿越回来的巨响。
带着这个疑问,我查询了一些材料才发现,黄浦江是一条很神奇的河。
黄浦江全长仅约113公里,和长江、珠江、黄河等大河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其通航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首先是宽度,黄浦江上大部分河道的宽度都超过了300米,而且很多地方超过500米,对一条仅100多公里长的河来说,算是很宽了。
第二是深度,黄浦江在上海市区的最大水深接近17米,最浅的水深也接近9米,从吴淞口至松浦大桥一般都可通万吨级轮,全程通航几千吨的货轮没啥大问题(数据来自网路,仅供参考)。
也就是说,因为拥有优秀的通航能力,所以上海至今保留了黄浦江的通航功能,没有禁止货船进出中心城区。
那么,同样作为港口城市的广州,为什么市区看不到万吨巨轮呢?我了解到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通航能力相对不足,珠江出海口属于弱潮出口,淤泥沉降比较多,所以中心城区通航万吨巨轮有困难,例如广州港的主体早已从黄埔港转移至南沙港。
第二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航道管制。
据南方网报道,早在2002年7月1日,广州就对人民桥到华南大桥的珠江前河段(越秀、天河与海珠之间的航道)将实施航道管制,禁止大货船出入,前航道的功能逐渐转化为旅游和休闲,不再具备物流功能。
而途径广州的货船,需要绕道珠江后航道(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的航道),仅增加航程约4公里。
简而言之,广州城内的珠江有多条河道,相对上海多了几个备份,即使把前航道管制,还有后航道、沙湾水道等多条河道可通航。
所以,广州市区(江面)之所以能修人行桥、能作为纯粹的旅游和悠闲水域,受益于大自然对珠三角地理地貌的馈赠。
对广州和上海在都市景观上的不同,大家怎么看,欢迎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