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基金“中毒”了
今天基金疯涨,手里持仓全红。话题#基金#又双叒登上热搜。
开心是不假,但心里也慌得一批。
记得前几天“基金圈饭圈化”被批了,央视财经“基金狂热现象值得警惕”的评论火了,想想“当你身边所有人都在买股票/基金时,说明很可能要大跌了”的投资界名言更慌了……似乎所有的迹象都指向“韭菜警告”:
怕是要跌?我可不能再莽了!
但一心想给基金加仓的手怎么就管不住呢!我恐怕是买基金“中毒”了,救命!
基金
年轻人生活的第一顺位
玩基金有毒,真的。
它让人心甘情愿付出真金白银,换取涨跌交替间那份带着痛苦的快乐——现在关灯吃面没关系,之后绝对能挣回一百顿米其林!
迷上基金后,居然开始讨厌周末了。只有交易日才值得期待、赋予生活意义,令人想永远活下去。
早上9点半盯大盘、看指数、分析每只基金的技术面和消息面。摸鱼群里也不聊八卦了,闺蜜们只关心军工究竟是回光返照还是起死回生。
午休时间根本没空追剧吃瓜,恨不得每分钟都泡在各种金融网站、基金论坛和理财小组里,生怕错过任何内部信息导致自己亏损一个亿。
下午2点50一通忙乱,通常是追涨杀跌的标准韭菜操作,然后盯着持仓列表纠结医药要不要再入一波直到3点收盘。
晚上别人都沉浸在合成大西瓜的快乐里,我却在查看基金收益后哀嚎或狂喜,夜夜为金钱而躁动不安。
甚至一咬牙报了理财课,现在已经能煞有介事地揣摩政策导向,分析行业异动,评估持仓风险……
——就只差挣到钱了。
打听下2020年公募基金的收益率有多高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都疯狂“中毒”。
据金融数据平台Choice,2020年公募基金年内净值翻倍的基金数量高达10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高达55%,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7.47%。
曾经“30岁退休”“财务自由”“躺着数钱”的白日梦,终于在基金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身边朋友收益率动辄40%,甚至有翻倍的大神,论坛里跑赢了沪深300的遍地开花……这么看,基金简直是闭着眼睛捡钱的好地方,是个人都想赶紧揣钱上车。
现在连一只基都没有的人正在被全世界抛弃。微博热搜看不懂,基金段子笑不出,朋友聊天连话都插不进去。
有人已经卑微到每天定投10块新能源,只为了和大家有点话题。
基金已经成为某种社交货币,以及人际关系润滑剂。
电梯偶遇同事不再煎熬,一句“你基金咋样了”两个人就能秒变密友。下班的告别也加倍愉快了:“下个交易日见!”
甚至曾经在联系人列表躺尸的朋友,也因聊基金而复活了。
指数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的祝福充盈着金钱的芬芳;持仓跌,那就互发截图开启比惨式安慰;每天要说八遍的“苟富贵勿相忘”更充满了真心的寄托。
基金新手
太疯狂
像我这样疯狂沉沦,跑步,哦不,坐火箭入场的基金新手还有很多。
据《2020年中国股民行为年度报告》,43%的90后更愿意投资基金。《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进一步印证:2020年超一半的新基民是90后。
图by《2020年中国股民行为年度报告》
很大程度上,年轻人也为基金市场贡献了可观的资产。
据央视财经,2020年我国公募基的发行规模达3.16万亿元,总规模壕无人性地突破18万亿,创历史新高。1月18日,易方达竞争优势更是打出2398亿刷新基金史上首募新纪录。
巨大的资金体量,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头破血流也要砸钱进场的小散们撑起来的。
眼里燃烧着贪婪的烈焰,脑海里滚着资产配置、高抛低吸、超跌反弹等一大批现学现卖的新鲜名词,带着东拼西凑的万八千甚至千八百块钱,大批没经过牛熊考验的菜鸟涌入基金市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基金的规模是收益的最大敌人”。
易方达中小盘、汇丰晋信智造先锋、兴全合润混合等明星公募基金早在去年12月就宣布限购。单是上周,至少又有44只基金宣布限购。
重仓白酒股的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甚至在一个月内两次限购。1月8日,每天限购最多10w;1月27日,又从10w直接降到5k。
也不能怪大家过分热情,因为基金实在是太好买了。
一手股票动辄上万,大多数银行理财门槛也是万元起步,但基金几乎无门槛。
起初被某付宝“10元基金”吸入坑的人,如今已经把它变成了童年存钱罐的电子版。
涨了加仓、跌了补仓、有条件就买、看准了就买、不甘心就买、不怕赔就买、钱多了就买、缺钱了更是想利用基金赚一笔。
在消费主义的浪潮里扑腾了两年,没想到竟然是基金让我金盆洗手:花钱算什么快乐,钱滚钱才爽!
从此每一笔购物消费都比之前谨慎了一百倍。奶茶星巴克不香了,潮牌不舍得买了,游戏也不氪金了……省吃俭用只为攒钱在基金里激情下单。
如今买基金虽然没赚到,但也真的能省钱——放一万块进去能剩3000,拿去花的话几天就花完了。
这届韭菜
比往常更肥更嫩
基金,的确是很适合菜鸟的理财方式。
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带领学霸团队辛苦研究操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是成熟投资市场的一大标准。
更何况炒股亏了只能怪自己,基金亏了还可以骂骂基金经理。
这波急于上车,生怕踏空的韭菜,能踩的坑愣是一个没落下。
【踩坑一】频繁申赎,追涨杀跌,基金当股票炒
本以为平淡无奇的生活,需要跌宕起伏的刺激。
养基后,才发现自己弱小的心脏只能承受毫无波澜的银行理财利率:只许赚钱,决不能亏。
每次一旦大盘回调,很多人就坐立不安。
跌了两天就心急火燎,亏了10块钱都快哭出声了,忍痛割肉也要出。“这哪里是来炒股的,仿佛都是来股市提款的,一旦卡钱了,就要用脚踹ATM机。”
或许段子说的是真的:“大把大把手持200块基金的95后,只要亏2块钱就能让基金上热搜”。
年轻且急躁的投资者涌入中国金融市场,抄底摸顶,追涨杀跌,如同刚拿驾照的新手试图当老司机玩漂移。
想抄底,但可能抄在了半山腰。“抄的好叫抄底,抄不好真的会让人抄家的”。
想追涨,结局却是“山顶的风真凉爽,我很开心”。
“如果你不想拿三年,最好不要持有哪怕三天”。
作为价值投资,基金是为一个行业的未来买单。但“我立刻就要赚到钱”的菜鸟,把所有的价值投资都变成了投机。
股票如此,基金也一样
一旦看到金额日益亏损,心里直发颤,于是低抛高入就变成了韭菜含着眼泪的最后倔强。
图by豆瓣 用利息生活 | 投资理财小组
【踩坑二】闷头狂买,养基场变草场
吃自助餐时,某盘菜大家都在拿,那管他是什么,我眼疾手快也先来一盘。
据说医药、白酒、新能源、半导体、5G、军工比较火?好,先各来一只作为财富大门的敲门砖。
同事持仓了煤炭,买;老板入了养殖,买;某基金博主看好航运,买;今天热门板块是化学纤维,买;听说消费很稳可以长期拿,买;预测券商会爆发,买。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那么再买点银行、白色家电和房地产开发试试水……
图by豆瓣 用利息生活 | 投资理财小组
就这样,连买卖规则、净值估算、投资分布都没怎么搞清的小白,轻易就秒入了二三十只。
买基金经理秃的、买爱豆代言的、买平台推荐的、买最近热门的……甚至闭眼当赌狗随便买。
“蔡总”跟“菜狗”之间只有一个涨跌的距离
在狂热选购中将未知风险扩到最大的愣头青,通常只能在“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小亏我破产”的结局中傻眼。
《韭菜的自我修养》书里早已说过,认为一定要冒险才能赚钱,是韭菜们的普遍误区。
对理财概念停留在高中课本,只是一个劲地狂抄作业、甚至向别人打探小道消息才敢买的人,恰恰是那根最青翠欲滴的嫩韭菜。
投机者拒绝学习,而投资者善于学习。
抄作业只能应对当时的市场。自己做作业才能应对动态变化的行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你抄的是巴菲特也不一定能赚钱。
【踩坑三】一把梭哈,咸鱼就没有翻身机会
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第一次买基金通常也不会轻举妄动。
埋头分析一整天,下午收盘前大喊了一句我进场了,结果就买了100块钱。还有人买基金就像买瓜子,每次十块来钱,想在“基金气氛组”凑个热闹都会被拒收。
图by Vista看天下
但连赚两天后,韭菜的宿命通常就从疯狂买买买开始了。
行情好,看着账面的浮盈甚至觉得智商都在飞涨,接下来就是感天动地的一把梭哈。
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没经过牛熊考验、不会设置止损止盈点、只知道冲冲冲的新手们很可能奔到悬崖一头栽下,那就是“我的命由天不由我”的血泪历程。
菜鸟投资,是为了急功近利地赚钱。而高手则先战胜人性弱点,再去赚更多的钱。
他们会在别人赚得盆满钵满时,忍住梭哈的手,留下一部分钱抵御风险。
哪怕一时被套,只要手里有钱,依然有机会补仓降低成本。
他们甚至会选择平摊风险、分散投资的基金定投。
就算买入时赶上高位,只要源源不断地有钱进来,成本将会不断被摊低——“只要定投,跌就与我无关。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我静静地等时间带给我金钱。”
图by《中国股民行为报告》
……
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养不好这些基。
作为寄望于资产大幅增长且甘愿为高风险买单的急躁一代,我似乎很难“和时间做朋友”:定投?每个月投200块钱等三五年?我占便宜可等不到明天!
于是快赔傻了的我,将敬佩的目光投向身边那个唯一没买基金的同事,不由得感叹他“众人皆醉他独醒”的理智和机警。
而他苦着脸告诉我:
“我也想玩基金,等我被套了六年的股票出来了就买。”
为何公募基金开始“限购”了?.新华财经.2021.1.29
2021年要降低预期收益.证券时报.2021.1.7
7月A股投资者跑步进场 新开户数环比增逾五成. 每日经济新闻.2020.08.21
2020年中国股民行为年度报告.腾讯证券.2021.1.17
2020年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18万亿元.央视财经.2020.1.18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观点仅作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理财指导
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产品推荐
作者:郭艺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贾诗卉
讲真,合成大西瓜有啥好玩儿的?
麦当劳,求求你放过陕西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