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引子最近,由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研究人员研制出的“世界最白涂料”——超白漆ultra-white paint——再次引起业界关注,因为“这种涂料是旧配方的开发,现在可以涂得足够薄,可用于汽车、航空和其他应用。”
有关超白漆的研究大约始于2014年,至今已有约8年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超白漆经历了较长的前期研发阶段,在条件成熟后陆续公开了多个进化版本,展现出从实验室走向商用的探索与努力。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被认为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新产品来说,它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以及它距离真正商用可能依然路途遥远,甚至能否最终实现商用依然成疑。
深度如你所阅
超白漆的研究大约始于2014年。2021年的一篇报道显示,领衔该研究的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华裔教授阮修林(Xiulin Ruan,音译)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在大约七年前开始这个项目时,初衷是希望(这种油漆能)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华裔教授阮修林展示“最白涂料”(来源:普渡大学)
李翔宇(Li Xiangyu)是超白漆项目组的另一名核心成员,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而后来到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阮修林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现在在麻省理工科技学院(MIT)机械系读博士后。超白漆也是他博士期间参与的最后一个项目。“在超白漆材料选择过程中,我们从100多种白色材料中,最终挑选了10种材料,每种材料尝试了50多种配方。”李翔宇说。《涂料经》在搜寻资料时发现,关于超白漆的公开报道最早约出现在2020年。根据报道,阮修林团队制造出“比以往任何白色颜料都要白”的颜料,能够反射95.5%的光线(以前最白的颜料反射率在80%到90%之间)。但这一切更多的是处于实验阶段,甚至没有形成可发布的论文。直到2021年4月15日,相关论文才得以问世。该论文以“用于全天低温辐射致冷的超白硫酸钡涂料和薄膜(Ultrawhite BaSO4 Paints and Films for Remarkable Daytime Subambient Radiative Cooling)”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并登上了该期刊的当期封面。
“最白涂料”相关论文登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封面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是一本由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创办的年轻期刊,创刊于2009年,专注于发表新材料及界面过程相关研究,目前已被包括SCIE在内的多个数据库收录,其影响因子8.758,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根据论文记载,超白漆通过辐射制冷的机理,一方面减少太阳光的吸收,其反射率比起2020年的95.5%进一步提升到98.1%;另一方面增加红外的辐射,并且可以全天辐射制冷,根据天气、风速、建筑情况的不同,研究人员测试出4.5℃-11℃ 的降温。“我们通过辐射制冷,使建筑表面涂上超白漆后可以比室温更低,相当于免费的空调。这对城市的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的李翔宇说。
红外相机下显示的超白漆样品(中间的深紫色方块)(来源:普渡大学)
相较于“实验版”使用碳酸钙颗粒作为反射材料,“公开版”则进化到使用硫酸钡颗粒。做出这样的改变,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碳酸钙、硫酸钡等材料虽然不吸收紫外光,但是其折射率较低。相比较于涂料生产常用的氧化钛(钛白粉),加入硫酸钡或碳酸钙使得涂料有一种半透明的效果。李翔宇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做的创新就是加入很多硫酸钡颗粒,并将油漆颗粒浓度提高60%,让它尽量不透光,以达到尽可能高的反射率。”但对于另一个红外辐射的作用原理,相关报道则很少提及。在一篇报道的评论当中,有读者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这个是通过反射太阳光的方式来达到降温目的,那怎么(能让)机房减少产热增强散热呢?是减少吸热吗?吸收率理论上是1/5,但是随着热量的不断吸收温度最终还是会升高吧,那做个简单的算法是不是花以前5倍的时间就变得一样热了?那夏天也不指望一整天都凉快,可能就半个小时?
对于这一质疑,李翔宇回复指出:1、(反射)太阳光是减少吸热,红外光的辐射可以将热量直接发射到外太空,后者提供了降温;2、后者其实存在于很多物体表面,但是由于吸热比较强,并不会产生降温效果。
李翔宇
但这个回答似乎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也即对于来自某个空间内部产生的热量,超白漆如通过增加辐射的方式达到制冷的效果,并没有给出有效的途径,更多的是要依靠天气、风速、建筑情况等外部条件的辅助。这种情况下,超白漆最多能够减少因为太阳光直射带来的升温,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空间内部辐射产生的升温,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能否实现实验室的显示的降温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广告
哪怕忽略内部辐射增温的问题,假设它能够完美地实现降温的功能,那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阮修林团队发现,颗粒加得越多,油漆的可靠性会越差、厚度也会随之增加。从应用的角度,涂料对于厚度有较苛刻的要求,厚度增加则意味着堵死了从试验品到产品的路,将使得研究变得没有现实意义。为此,阮修林和他的团队开始对材料进行试验,并用时大约一年提出了他们最新的配方,其中包含六方氮化硼作为颜料。该物质通常用于润滑剂中,但它可以使涂料达到与原始涂料几乎相同的反射率,同时形成150微米的薄层(普通汽车的油漆厚度在 100-180 微米之间)。
1.0和2.0的厚度差别。图片来自:普渡大学
最新的报道指出:新配方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因为硼的六边形有助于散射光,还因为它还包含充满空气的空隙,有助于进一步减轻油漆的重量。据该团队称,新配方的重量比原来的减少了80%,同时反射了99.79% 的热量。“这种轻量级为各种应用打开了大门。”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教授 George Chiu 说。“现在这种涂料有可能冷却飞机、汽车或火车的外部。在炎热的夏日坐在停机坪上的飞机不必开空调来为内部降温,从而节省大量能源。”据该团队还称,这种涂料特别有用,因为与其他局部冷却方法(如空调)不同,一旦使用它,它的使用就不会排放温室气体。现在,研究团队现在正在寻找销售这种涂料的方法。阮修林说:“我们现在正在讨论将其商业化,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正在取得进展。”但他并未明示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包含哪些,只是提到要尽量减少使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事实上,从企业的角度,要接入一款新产品的生产,首先要考虑的是收益问题——一方面,它的成本(包括购买专利的成本和生产成本)几何;另一方面,它的市场前景是否能够支持持续的盈利。“我们尽量按照普通的油漆的生产使用情况来开发、设计超白油漆。所以,如果它能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成本应该和普通白色油漆相近。”尽管李翔宇这样认为,但鉴于现在的涂料生产大都使用钛白粉作为白色颜料,改用硫酸钡则意味着生产工艺甚至生产设备的升级与更换,在达到大规模生产之前,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将急剧扩大。从最有可能率先应用超白漆的汽车领域为例,据介绍:超白漆可以尽量减少汽车在太阳下的吸热,或尽量能让汽车达到较好的制冷的效果。李翔宇这样说:“空调的使用,尤其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人们对于汽车的使用并不分季节,夏天时对于汽车降温制冷的需求较高,但在寒冷的冬季还是一视同仁地降温似乎就不那么受欢迎了;如果在冬季因为超白漆的使用而使得车内温度更低,是否背离了人们对于汽车的使用习惯?为了对抗这种逆向温差,无形中加大了车载空调的使用频率,跟所谓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愿背道而驰。
“超白漆”有望最先用在汽车上,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同样的道理,当在建筑中大规模使用超白漆,是否也将面临冬天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情况,或者进一步加大人们的取暖成本,并加大了对供热或者空调制暖的需求,从而催生更大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于超白漆的成果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假如只是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场景中使用超白漆,或者就无须考虑季节性的问题,但这样的场景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市场空间?当然,对于涂料行业来说,任何一款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都必须肯定它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在相对传统的涂料行业,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的任何一次进步都是了不起的行为,科技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努力也值得肯定。但同时,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真正使用效果得到验证之前,要保持怀疑精神,防止营销噱头化,最终捧杀——对于超白漆,我们乐见其成,但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