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过这3种得名由来、3种叫声,你对马桥的了解也就“马马虎虎”
马桥
集镇
马桥集镇在上海市闵行区西南,320国道北松路段南北,沙港与俞塘汇合处。明末清初形成商市。
得名三种说法
1、古有马帮捐资建成石桥
现老东街、万寿庵东边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石平桥。石桥向西是沙港河,河上有一座木桥,两桥之间是最早的小集市街,是南来北往的马帮过路、住宿的停留地。木桥年久易损,行人往来不便,而本地居民又无力修缮,马帮财富,出资造桥,建成拱式石桥。气势雄伟,成为集市主景。
2、马绅士募集资金,改木桥为石桥
原沙港桥是木桥,容易损坏。后有本地乡绅募银百两,拆木桥建石桥以求永久。以首倡者马绅士之姓,名桥为马桥。今桥东桥墩南侧原有青石桥碑,长60厘米,宽35厘米,刻有10名出资人姓名和捐资数。2013年,俞塘疏浚,发现半块石碑,报告镇政府,有镇文化站打捞、保管。
3、明末清初沙港与俞塘汇合处形成商市,市有4桥,分布呈马状
今最早见到“马桥”名的文献为清乾隆《上海县志》,志载“马桥镇在十八保,去县西南六十里。”
1993年版《上海县志》记载,马桥集镇地处沙港与俞塘汇合处,明末清初形成商市。因镇有四座石桥分布形似一匹马,人称马桥市。清乾隆年间始称马桥镇。
最热闹的市段
1950年,马桥集镇街道分老东街、东街、中市街、西街、寿安街、新南街。街道平均宽约2.5米,最宽处约4米,最狭处不到2米。从郭家桥到新石桥西,以城隍庙为中心,店铺相连,是最热闹的市段。
60年代的茶馆
老东街,长约180米,是千年市街。沿街有商店、米厂、油坊、天主堂、佛庵、学校、钮家厅,船码头。
东街,长约150米,元末明初形成。沿街有奚家洋房、刘家石圈门房、曲尺弯弄堂、严家祠堂、公善堂、镇商会、私人诊所、典当,全集镇最大的住宅严家厅,以及水码头。
80年代马桥东街
中市街,长约200米,沿街还有凌家房子、奚家房子、中华茶楼、强恕中学、强恕小学、耶稣堂、城隍庙、牌楼、救火会、泵房、金银楼、康家厅等。
西街,长约250米,沿街有财神庙、轧花厂、中西药房、铁铺、家具厂、焦家祠堂、奚家祠堂、冯家房等。
寿安街,长约100米,南北走向。是全镇文化中心,有上海县图书馆、文昌阁、戏台、城隍庙。
新南街,长约50米,北南走向,店铺都是清末、民国初建,是一条店铺长廊街,沿街有屠协泰南货店、施文奎面店、何大茶馆和何家豆腐店,包括在花家浜东、老俞塘南的眼科医生董竞成诊所和佛学图书馆。
90年代步行街
1983年,拆除城隍庙、寿安街和新石桥,新南街改建成长约300米的南北街,称为新街,马桥集镇形成十字街。
马桥集镇三叫声
马桥集镇有早、日、夜三市,有固定的三市叫卖声。
第一叫,早市叫卖声。
清晨,镇上人忙出门干活,商店开排门板准备开门,有的进货接客。是时,四乡乡民提篮沿街叫卖:“要哇!马兰头咾,枸杞头啊!”也会叫:“要哇!蟛蜞螯,白米虾……要哇!!”……
第二叫,午市叫卖声。
下午2—4时,有浙江商贩,头戴绍兴帽,肩挑两头坛,边走边叫:“大头菜,臭乳腐!!”也有本地贩子一副挑子中间挑,两头一边挂着酒酿糟桶一边挂着老白酒坛,边走边叫:“要哇!斜气好酒板糟老白酒!!”干活的人喜欢用大头菜、臭乳腐过饭,浙江人咸货船常泊大石桥头,趁马桥赶街人回家,上岸沿街叫卖。
第三叫,夜市叫卖声。
镇上人“夏乘凉,冬取暖,春秋二季忙串门”。天一黑,有的忙准备明朝生意,有的打麻将,有的茶馆喝茶听书,小囡结伴过家家,主妇忙家务,喜好晚上做事。还有做小生意的挑馄饨、豆腐花担在街头到处转。一头是行灶上面放口锅,锅内放馄饨汤,木柴烧火。一头是柜放碗盏,下面放木桶装豆腐花。一边挑着担子,一边手敲竹筒,沿街叫卖:“小馄饨来豆腐花!!”笃!笃!笃!
信息来源:鼓舞马桥
猜你喜欢
△闵行最长区域公交“砸”1800万元换20辆新车,去大浦江的亲们有福了
△闵行这两家医院病人少了,还说是好的方向,健康闵行原来有这么多“玄机”!
(本期编辑 覃丛丛 陈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