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安:规范决策程序,大数据评估不可少
就风险评估方式而言,应加入大数据分析,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图/新华社 制图/徐骏
文/姜明安
前不久,国务院启动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制定程序。目前,《暂行条例》草案已结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即将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通过立法规范决策程序,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这一草案如果能在进一步完善后尽快出台,并在出台后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将大大推进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法治化,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当然,目前这个《暂行条例》草案并非十分完美,尚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笔者认为,草案如能在以下四个方面再有所突破,其解决问题的实效会更强,其对行政决策的规范作用会更有力。
一是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问题。《暂行条例》草案虽然规定了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适用范围,并以“重要”“重大”界定。但何谓“重要”“重大”,草案没有设定标准,今后实施起来可能随意性很大,会使法治化的要求大打折扣。当然,“重要”“重大”很难有绝对的标准,但应该要求各个层级的政府设置相对标准(如财政资金投入量、受影响地域人口数、使用土地面积、生态环境影响面积等)。
二是公众参与的实效问题。《暂行条例》草案规定了听证会、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问卷调查、民意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公众参与方式,但如何保证这些方式真正对决策产生实效的措施,却有所欠缺。以听证会为例,听证机构是否需要在听证会前的一定时间内(如5天或7天),向听证代表发送决策方案及相关材料。如果听证代表到了听证会场对相应决策的根据、理由、成本、效益还一无所知,他们怎么能发表有实用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又如决策方案征求意见结束后,相应工作机构是否需要公开向社会公布收到了多少意见。如果没有这些程序,如何保证决策机构能真正听取和考虑公众意见?
三是专家论证的科学性问题。专家论证的基本功能作用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如果专家选择不合理或专家事前未获取充分、准确的决策信息,其论证意见很可能是非专业和非科学的,很可能误导决策者。《暂行条例》草案规定了选择论证专家应注重其专业性、代表性,但没有规定如何保证所选专家具有专业性、代表性的措施,尤其没有规定告知专家主动申请回避的程序,没有规定决策工作机构事前向参加论证的专家提供充分、准确决策信息的要求。而这些对于保证专家论证科学性是必不可少的。
四是风险评估的范围和评估的准确性问题。关于风险评估的范围,《暂行条例》草案主要规定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两个方面;关于风险评估的方式,《暂行条例》草案主要规定了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等方式。但这个范围和这些方式都略显不够,需要有所增加。就评估范围而言,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对民生的影响都很重要,需要纳入评估的范围。就评估方式而言,应该加入大数据分析,很多风险光凭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等方式难于准确把握,必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姜明安(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思凝
推荐阅读:
李文星刚死,BOSS直聘就成了“诚信示范单位”?| 新京报快评
电话骂民警就要被拘留,这个错案才算纠正了一半 | 新京报快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