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旬老母“因爱杀子”被判三缓四,有人情的法律更有威严

2017-11-09 姚遥 新京报评论

这位八旬母亲,并不是因为仇恨,也不是因为放弃责任,更多是为了让儿子的生命有尊严地离开。


▲黄兰(化名)在法庭上受审时落泪。图片来源:广州市中院微信公众号


文 | 姚遥


广州法院近日的一则判决,引起社会关注。83岁的黄兰给46岁的二儿子黎国恩喂了安眠药以后,捂死了他。黎国恩有唐氏综合征,生活不能自理,黄兰照顾了他46年。案发前,黄兰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且二儿子也每天处于病痛折磨中。对于这起故意杀人案,公诉机关认为是“因爱而杀”,建议适用缓刑,法院采纳了检方意见,最终判决故意杀人罪,处以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如此明确的故意杀人,按照如此轻的判罚裁决,可谓罕见。但这样在法律框架内,又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与情理人伦的判罚,不仅不会让法律失去威信,反而让人更为信服。我国的法律一样可以刚柔并济,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从法律上而言,这样的判罚并不违和。刑法修正案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1条作了规定,即“对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从宽处罚。”本案中的黄兰不仅已经高达83岁,从犯罪情节来考量,虽然属于故意杀人,但她的本身并没有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也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再加上她本人也是主动认罪投案,法律的判三缓四存在法条基础。


法条之外,从情理上而言,黄兰杀死儿子的背后,是46年的无私照顾,直至83岁应该颐享天年的时候还要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二儿子46年毫无自理能力的生存,也越来越失去生命的尊严。只是因为我国没有安乐死的规定,对于缺乏生命尊严的个体,无法自行终结生命。但这样情况下杀人,并不是因为仇恨,也不是因为放弃责任,更多是为了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开。


本案中唯一的伦理问题在于,杀人还有个诱因是大儿子不愿意接替她照顾二儿子,希望送到福利院。福利院无法如同母亲一样让二儿子的生命体面的延续。这个伦理的困境,确实无法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残酷事件的背后正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但是这个情节对于判罚本身而言,不影响其合理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经》就规定:“年60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酌情从轻并无损法律的威严,法律越是贴近人情,人们就更愿意主动遵守,呵护共同的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


□姚遥(法律人士)


编辑:思凝


推荐阅读:

豫章书院:你这不是教育,而是涉嫌违法犯罪!丨新京报快评

你们这些家长,愣是把好好的家委会变成了“戏精俱乐部”

法律学者:“医生劝阻吸烟后老人猝死”,不应让医生赔钱

拍裸照敲诈、接私单乱叫价:该给代驾行业装上“法治导航”了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