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的彼尔德伯格会议,为啥被认为能操纵世界局势?|京酿馆

任孟山 新京报评论 2019-06-18


哪有什么“全球影子政府”,其实就是个私人会议。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图/美国驻华大使馆


文 | 任孟山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最近的一个举动,引起媒体关注。

 

美国国务院上周六证实,正在欧洲四国访问的蓬佩奥,将参加在瑞士小镇蒙特勒举行的彼尔德伯格会议(Bilderberg meeting)。这个会议也被视为欧美国家举行的秘密会议。

 

彼尔德伯格会议长期以来颇具神秘感,人们对它的好奇和猜测不断,甚至把它说得就像某个操控世界的神秘组织。

 

一、私人化的论坛

 

外界对彼尔德伯格会议的误解之重,很大程度上源于会议参加者地位之高,而会议本身又极低调。

 

但如果仔细阅读彼尔德伯格会议的官网就会发现,它真的没有那么神秘,甚至主办方还为此颇为困扰。

 

彼尔德伯格会议开始于1954年,它一直宣称自己是一个年度非正式讨论论坛,而非一个神秘组织,也不是一个俱乐部。

 

一旦我们在措辞上将它“俱乐部”化,那么我们对它就理解偏了,论坛而已。

 

有些媒体称论坛官网“朴素”,文字“傲娇”。但其实是因为它真没什么可说的,能说的几乎全说了。

 

彼尔德伯格会议官网上强调说,它也从来没有寻求过公众的关注。

 

官网介绍,会议前夕举行的年度新闻发布会持续了几十年,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公众)缺乏兴趣而停止了,与会者名单、主要议题和地点总是在每次会议前几天全部公布。

 

官网怕人们不满意,再补上了一个很多人常常会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安保级别这么高?因为“部分参会者一直都有安全保障需求”。

 

想想的确这样。比如这次蓬佩奥来了,不提升安保级别才是怪事。此外,论坛秘书处的费用全部由私人捐款支付,年会的接待费用由东道国的指导委员会成员承担,与会者都以私人身份参加,旅费自负。

 

会议既然是私人化的,也完全没有动用任何国家的公款,当然也没有向公众公开会议内容的必要。

 

很多新闻拿蓬佩奥的官方访问行程说事儿,指出其行程没有提及他会出席这次会议,暗示蓬佩奥刻意保密。一个私人会议,当然不能登上官方行程,否则就真是公私不分,有拿公家钱做私人事的嫌疑了。

 

论坛官网也反复解释了它“透明度”低的原因,“为了确保所有与会者都能在信任的环境中畅所欲言”。

 

官网强调会议采取“查塔姆大厦规则”。按照该规则,与会者可自由使用会议上收集的材料,但不得透露发言者身份或追溯其来源。

 

关于彼尔德伯格会议,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2000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附近的小城Genval举行,当地市长被会议追踪者们的电话吵醒,惊讶地说:“你们在开玩笑吧,如果荷兰女王和亨利·基辛格来了这里,我怎么可能没接到通知?”

 

2018年11月8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问北京大学。  图/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事实上,即便女王或基辛格到了,按照严格意义上私人化的要求,市长也是不应该被通知的。

 

二、承自传统的贵族论坛

 

那为什么彼尔德伯格会议非得按照“查塔姆大厦规则”运作,很多国际会议不都是公开透明的吗?

 

这其实是在媒体发达的当代人们对国际事务的严重误解。当今普遍公开透明的国际活动的出现,只是人类社会的新现象。

 

欧洲20世纪之前,盛行的是贵族式的外交,或者说秘密外交。外交公开,是上个世纪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里提出来的,后来逐渐成为了国家交往活动的规范。

 

即便如此,秘密外交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国际政治。原因也很简单,很多时候,领导人或外交官员们不得不在公众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讨价还价。

 

隐秘,远离媒体的聚光灯,往往是保证外交谈判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很多外交场合,媒体参与的往往是官员们会晤开始的寒暄,以及会晤后的结果公布,最核心的会商部分,是远离媒体和公众的眼睛的。

 

彼尔德伯格会议最初是由荷兰女王的丈夫贝恩哈德亲王出面,邀请各国精英到荷兰的彼尔德伯格旅馆举行。这个会议一开始的风格就是贵族化,很符合传统欧洲的外交方式。

 

只不过原来的贵族外交的参加者都是国王、亲王、大臣,现在换成了商界、政界、新闻界和学界的精英,其实会谈的方式内容没有变,变得是参加人的身份,他们不再是宫廷的人了。

 

三、没有“全球影子政府”,只有捕风捉影的传说

 

有人说彼尔德伯格会议操控国家与世界政治,是“全球影子政府”。这个说法太夸张了,言过其实。

 

这一说法的论据之一是有些参会的人下一年就任了总统、首相,比如比尔·克林顿、托尼·布莱尔以及次年当选北约秘书长的乔治·罗伯逊。

 

这没什么好惊讶的。因为每年挑选出130位世界精英参加的会议,如果这些人在次年没有什么重大作为的话,他们也算不上精英了。

 

会议一年一次,参加者又频繁更换,全是顶级精英,这样算起来,参会者次年当选总统、首相和秘书长的概率,也不算高。毕竟各国的大选,通常也不过就是从这些人中挑选。

 

持“影子政府”论的人,要么仅凭猜测,要么刻意炒作,反倒是真参会的人,没有这么说的,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除了彼尔德伯格会议,“骷髅会”“共济会”“罗马俱乐部”等不也是在传言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

 

这实则只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放大,对神秘事物的崇拜。我们越不了解,越觉得它很了不得,走进了,看清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当然,说彼尔德伯格会议没什么作用,又太小瞧它了。毕竟参加会议的人的分量不同,会议讨论会对他们产生思想或行为上的影响,进而触动世界政治或经济政策。会议虽然没有正式的决议,但是对参加者的普遍性影响是内在的、看不见的。

 

总之,就彼尔德伯格会议而言,这不是什么“全球影子政府”,有的只是人们捕风捉影的传说;也绝非毫无作用的清谈馆——再私人化的精英论坛,都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效果。

 

□任孟山(北京学者)

   

编辑:王言虎  校对:吴兴发


推荐阅读:

海南废止涉嫖赌法规,绝非要放开“黄赌”|新京报专栏

制壶大师被提起公诉,紫砂圈早该整顿了|新京报快评

狱内月消费七千却不交全罚金,这也能减刑?|新京报快评

8岁女童遭母亲家暴:强制报告制度该早点落地|新京报快评

严控减刑假释,让腐败分子罪刑难逃|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