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号病例”尹老太去世?官方不妨回应下 | 新京报快评
从信息披露的连续性上来讲,也不妨“有始有终”。
▲尹老太从韩国返回后于2020年12月23日确诊,此后沈阳27例新增病例均与其有关。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吴振
关于此次沈阳疫情“一号病例”尹老太的消息,再次引发网友关注。网爆消息称,尹老太已于2021年1月30日去世,其遗体已被火化。不少网友都关注该消息的真实性,据红星新闻记者多方求证,尹老太去世的消息是真实的。在此之前,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透露,尹老太属于危重型。
沈阳市委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尹老太只是众多病例中的一个,没有必要针对某个患者而专门发公告,对于尹老太是否去世该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应。沈阳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关于尹老太的消息不方便透露。
截至目前,对于尹老太究竟是否去世,尚未有沈阳市相关部门官方进行确认。
作为此次沈阳疫情被认证的第一个病例,“尹老太”一直备受争议。不仅是“一号病例”的身份天然增加了舆论的关注度,其次,由于尹老太的关联病例达到27例,在此轮沈阳疫情中的确涉及的面比较广,被不少人认为是此次沈阳疫情的“始作俑者”,其家人也深受网络暴力的伤害。
围绕“尹老太”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尹老太及其多位家人在公安局工作;尹老太在隔离14天之后,还应该进行7天居家隔离,但并没有履行规定;还有人将尹老太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包括详细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这些先后遭到辟谣,但不断有新传言冒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尹老太去世的传闻,尽管当地相关部门出于某些因素考量,并未予以通报,但从多个方面看,不妨做出必要回应。
这种回应,一方面,是要避免种种传言再对尹老太家人造成更多的叨扰;另一方面,作为病毒受害者,如果尹老太真的不幸去世,官方及时通报,也能够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新京报网。
事实上,通报死亡病例信息,也是疫情防控以来涉疫信息通报的惯例。如果刻意回避这个关注度高的病例,反而会进一步增加社会的疑虑和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开报道来看,此前当地相关部门对于首例患者尹某某的病情曾有过多次通报。如1月13日,“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就披露:此轮沈阳新冠肺炎首例确诊患者尹某某核酸已转阴,但仍处于僵持阶段。因此,从官方信息披露的连续性来讲,也应该“有始有终”。
而面对目前种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官方若及时给出回应,也是面对社会关切的应有态度。
当然,要指出的一点是,在疫情防控更加注重保护病患隐私的当下,对于病例信息的通报,必须要掌握好分寸。
而公布病例信息,也不是要为一些人深挖病患个人隐私提供“便利”。像此前尹老太的个人信息,包括详细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就在网络曝光,其家属还受到恶意攻击,被网络暴力所侵害。这一点,毫无疑问超出了社会对于病例个人信息的合理“关切”范围,甚至构成违法。
因此,呼吁官方对于“一号病例”的最新传言做出回应,只是基于疫情防控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和对舆论传言的必要厘清,而绝不是要助长网络对个人隐私的挖掘。
说到底,疫情信息通报是民众了解涉疫信息的重要途径,确诊病例病情程度乃至死亡,是网友关切的问题,尤其是当事人有“一号病人”这样的特殊身份。虽然网传尹老太去世跟其他疾病有关,而非新冠,但回应民众这方面的关切,也是增进涉疫信息透明度、能见度的应有之义。
如果尹老太确实已经去世,这本质上是一起疫情受害者的悲剧,更不应该被“幸灾乐祸”。而那些此前对于尹老太及其家人的指责乃至网络攻击,也应该早日翻篇。我们需要对抗的是病毒,而不是人,这点无论何时都不应该被遗忘。
□吴振(媒体人)
编辑:丁慧 实习生:施可儿 校对:危卓
推荐阅读:
前律师张军案提级再审:用司法公正回应“申诉30年” | 新京报快评
美股“逼空大战”:“韭菜战镰刀”背后是美国金融秩序危机 | 新京报专栏
学生“腿上放棉袄”被公开通报:正学风不应随意上纲上线 | 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