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算命网红被拘,网络算命也不是法外之地 | 新京报快评

柳早 新京报评论 2023-05-20

人们如果真的想“逆天改命”,还是应当把精力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博主“宜和宽哥”被警方抓获。图源:中国警察网安徽公安微信号“警探”

文 | 柳早

据中国警察网安徽公安消息,日前,安徽阜阳算命博主“宜和宽哥”因在社交平台宣传封建迷信内容、扰乱社会秩序,被行政拘留15天。
网络算命也要被行拘?大概很多网友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原因很简单,这样的“业务”在网络上并不罕见。据新京报报道,讲述命理、星座运势、面相、风水等知识,给用户测算感情、婚姻、事业、考试、家庭、健康等运势,在网络上并不难找到这类博主,最受欢迎的博主粉丝量甚至达千万。
而“宜和宽哥”被行拘,也是再一次划清红线,网络算命并非法外之地,如果情节严重必将遭到法律严惩。
《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也规定,禁止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宣扬封建迷信内容的信息。
可见,“宜和宽哥”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红线。据公开数据显示,“宜和宽哥”刘某柱的算命活动从2020年前后开始,粉丝有3.8万,三年时间非法盈利200余万元。并且他的业务包括所谓运势、驱邪、看病、给逝去的亲人超度等。
这些事实已经构成了破坏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健康——试想,找他“看病”的病人,耽误治疗的风险有多大?所以,“宜和宽哥”已经越界太远,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也有法律人士指出,算命并不必然会受到行政处罚。而一些民俗、娱乐性质的运势解读之类,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存在。
对此,我们也应当有鲜明的认知,不能将封建迷信一股脑地包装成“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个宏阔的概念,我们还是要有披沙拣金的自觉。就像批判神秘主义、诸如“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同样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些符合现代价值的内涵更值得我们重视。
▲某算命网站页面。截图来自网络
网络算命因为借助了现代的科技手段,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将封建迷信的负面影响扩大,从而导致出现“破坏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健康”的情况,因此法律法规不得不出手制止。
比如,原本所谓的“算命先生”仅服务一小片社区,很难突破所在的乡土圈层,但借助网络,却可以极大地扩充“客源”,访问人数呈几何级数增加;加之利用现代科技的运算能力,各种荒诞不经的测算都可以在后台一键生成。这些都让网络算命的“算力”极大提升,恶劣影响也可能成倍扩大。
因此,行拘头部算命网红之外,更要防止封建迷信和现代技术合流,改头换面坑害消费者。今年年初,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就已经提出“加大封建迷信和不良现象整治力度”。类似行动应当贯彻下去,形成常态化治理,彻底切断网络算命的利益链条。
其实从以上的描述中,也能看出网络算命的荒诞。这不是大师有什么“神通”,而是几串代码的随机匹配罢了。饶是如此,却依然有人笃信不疑,把一堆代码当做天机玄妙,不惜为此一掷千金,甚至耽误了正常的治疗,放弃了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寄希望于这种故弄玄虚之上。
正像有网民调侃:算命网红算得到自己被抓吗?类似的执法行动,也是给网络算命“祛魅”。自古以来,算命都没有什么奥妙,而网络算命更是利用了一些非常初级的程序罢了。
人们如果真的想“逆天改命”,还是应当把精力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与人为善、奋斗努力,以把人生丰盈当做目标,或许很多“梦想”也就自然而然的到来了。
认识到这些,理解了现实生活的分量,自然也就不再相信这种神神叨叨的呓语了,网络算命也就失去了它的存身之地。
撰稿 / 柳早(媒体人)编辑 / 刘昀昀校对 / 吴兴发
推荐阅读:
花钱给自己颜值打分,不要让容貌焦虑掌控了人生 | 新京报快评
高校院长发不雅照,师德失范何以为师?| 新京报快评
以互骂应对婴儿哭闹,不是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式 | 新京报快评
“99元睡大厅沙发”,关键在合规与安全 | 新京报快评
985硕士主动延期毕业,提醒高校该完善学分制了|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