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无良商家随意“蹭”院士 | 新京报快评

江城 新京报评论 2024-03-31

对这些商家的侵权行为,理当有更加严厉的规制。

▲某电商平台一些店铺的相关产品宣传图片中用了钟南山等院士的照片。图/某电商平台截图

文 | 江城

钟南山、李兰娟等知名院士为数百商家代言、推荐了产品?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称,12月23日,其在某电商平台选购膏药时,发现一些店铺的相关产品宣传图片中有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的照片,产品宣称可以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从相关电商平台的截图可以看到,这些广告配图可谓拙劣不堪。专家、院士本人的头像,跟各种红红绿绿、浮夸刺眼的文字排列在一起,其文案更是粗鄙,诸如“拿命担保”“骗人死八代”“无效断子绝孙”之类的字眼层出不穷。院士的头像和这些广告宣传摆在一起,不啻对院士专业素养的一种侮辱。


目前,钟南山院士本人对此已经表示,他从未为任何商家包括电商代言、推荐过任何产品。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委托律师也表示,已向平台发送律师函,正在维权,平台向其表示正在处理,但尚未处理完。


很明显,这就是一些无良商家在“蹭”院士,在利用院士的头像给自家产品或明或暗地“背书”,并对消费者起到某种误导的作用。可以想象的是,一些辨别能力不强比如上了岁数的消费者,倒真有可能相信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和这些保健品有什么联系,从而上当受骗。


无良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侵权了。《民法典》就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可见,哪怕一些商家表示“并非代言”,也无法洗清其侵权事实。


事实上,知名院士向来都是被侵权的高发群体。在2020年时,就有一些手办模型等擅自使用了钟南山的肖像,甚至“钟南山”“李兰娟”都曾被人抢注商标,也都无一例外引发过舆论批评。


某种程度来说,院士是一个代表社会认可的公共身份,当他们的肖像被滥用,其实也是专业权威在被消解、被消费,其恶劣影响可能是长远的。以此而言,对这些商家的侵权行为,理当有更加严厉的规制。


比如,相关电商平台就应当更加积极地履行审核与处罚职责。从侵权状况看,类似的无良商家非常多,产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指望院士本人一一去维权,成本恐怕过于高昂。在此背景下,平台显然应当更主动,帮助院士们集中维权。


据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平台已经接到投诉,目前仍有大量使用钟南山照片的图片作为产品宣传图在展示,平台方面也表示“处理中,后续会陆续处理完”。显然,平台应该加快进度,对类似商品进行统一处理,并针对这一高发的侵权行为形成更加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免风头过后侵权行为死灰复燃。


值得注意的是,抛开侵权行为,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本身也非常可疑。几乎各个都号称可以根治关节炎、皮肤病和糖尿病等,动辄就是“一盒就够”“三天根治”,将其疗效吹得天花乱坠,满屏都是医疗奇迹。相信,任何一个正规、严谨的产品,都不会用这样的字眼去描述其效果。


更何况,《广告法》也明确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可见,这些浮夸的宣传本身就是违法的,是对消费者的刻意误导和欺骗。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也不妨顺着问题线索,对个别无良商家进行查处并做出严肃处理。无论是从维护院士肖像权,还是保障消费者权利的角度,对于这些产品都有深入调查的必要,不让无良商家随意“蹭”院士,也别让这些招摇撞骗、质量可疑的产品有市场。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整改就整改,菜市场何须拿大气防治当借口 | 新京报快评

叫停“连坐”是现代文明社会应有之义 | 新京报快评

不发工资发积分,这“大饼”画得也太赤裸裸了 | 新京报快评

“造谣转卖赈灾羽绒服”其心可诛 | 新京报快评

“订婚强奸案”舆情反转,公众莫被单方说辞牵着走 | 新京报专栏

陶勇医生让女儿生日洗碗,网友不必上纲上线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