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启,莫让孩子沉迷“游戏世界”| 新京报快评
进入冬季,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期盼着寒假的到来。
近日,全国多地已经明确了2024年中小学寒假的起止时间。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2024年寒假时间为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至2月25日(星期日),时长共5周零2天。其他城市,如天津、重庆、西安等地,也都已公布放假时间。基本在1月20号之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都将迎来为期一个多月的寒假时间。
放假对学生而言自然是欢喜的。摆脱了学校的种种制度约束,暂时没有了学业压力,玩的时间足够多,正是他们“自我放飞”的好时候。而以往的经验表明,这一时间段也是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不闻窗外事”的高发期。因此,“神兽”出笼时,往往也是家长们该操心的时候了。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在生理层面,造成视力下降以及由于缺乏运动引发的肥胖等病症,还会在心理层面使其“难以摆脱渴望玩游戏的冲动”,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荒废学业。对此,社会早有共识。
近日,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防沉迷”取得进展,超六成未成年人游戏时间明显减少。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离不开游戏企业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等技术手段的“助威”,也是家校共育,形成防沉迷合力的结果。
中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在其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长多加“看护”,尤其在假期阶段,学生们脱离了某种集体范式的规制,“回归”了家庭。
如果说上课阶段,所谓家校共育,更多呈现为学校主导、家长配合的治理结构,那么假期,责任的天平就更多倾向了家长一侧。对此,家长需承担起监督引导之责。实际上,这也是增进亲子关系难得的机会。
熬夜、睡懒觉,作息混乱;看电视、玩游戏,精神萎靡;假期前松后紧,开学前狂补作业……以往,这些几乎成为中小学生的假期常态。其中,沉迷网络游戏往往又是其中部分现象的始作俑者。
如何让孩子从虚拟的世界里走出来,发现其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让其回归好玩和充满乐趣的现实,显然需要家长多想一点办法。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若遂其心意,则可能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对此,家长不妨跳出这般左右两难的境地,多在“堵”与“疏”的方向上想辙儿。“堵”的方面,需严格控制孩子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和时段,尤其要看好个人手机和身份证件,保管好支付密码,防止孩子以成人身份登录游戏账号,同时多做教育引导,告知沉迷网游的种种危害。
“疏”的方面,可以考虑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寒假计划,把做作业、玩耍的时间都计划好,这会让孩子有参与感,也能增强其执行计划的积极性。若条件允许,也不妨根据孩子意愿,制定合适的寒假研学计划,让他们在假期宝贵的时间里,收获知识,开阔视野。另外还要经常开展阅读、运动等积极的活动去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学会高质量陪伴。
需认识到,父母的言行,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寒假时间不短,家长多些自律意识,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寒假计划,孩子耳濡目染,耽于游戏的“坏毛病”才会慢慢改掉。
每个孩子的长假对家长们而言,或许都是不小的考验。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家庭教育却将延续一生。所以,每位家长都需珍惜长假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帮孩子走出“游戏世界”,享受更多假期的快乐。
推荐阅读:波音接连闹笑话,印度公司却送上一笔大单 | 京酿馆
撒冥币驱赶广场舞大妈,“以暴制暴” 不可取 | 新京报快评
彩礼纠纷司法解释兼顾情理与法度 | 新京报快评
为午休“躺睡”定标准,让孩子睡得更香甜 | 新京报快评
查一查高价“中考专用跳绳”背后的灰色利益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