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获1600斤“年终奖”,一份劳动教育的收获 | 新京报快评

余明辉 新京报评论 2024-05-01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种子。

▲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的散学礼上,同学们凭实力收到了1600斤的“年终奖”。图/今日斗门公号

余明辉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的散学礼上,同学们凭实力收到了1600斤的“年终奖”,包括300斤白萝卜、250斤蕉芋、150斤大米、100斤芹菜、100斤厚叶菜等。据了解,该校有一个“耕读园”,这些接地气的奖品都是孩子们利用劳动课或课余时间,在园子里种下的。

近些年,不少地方的学校年终发给学生的奖品越发丰富起来。奖五花肉、奖一头小猪、奖几条鱼等,不一而足。但给学生发1600斤的农产品,而且还是学生日常劳动所得,无疑稀少和珍贵。这类奖品,既能鼓舞学生学习,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劳动意识,显得非常有意义、有创意。

劳动教育本是教育的一部分,不仅教授孩子们书本外的知识,而且提供了一个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这所学校通过“耕读园”的形式,将劳动与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也更加懂得尊重劳动。

1600斤的“年终奖”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和表彰。可以想见,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那种成就感是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这样的奖励方式,不仅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耕耘,更教会他们如何去珍惜和分享。

与此同时,这种奖励方式也是一种生动的环保教育。学校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食物并非来自超市的货架,而是来自土地的馈赠。这不仅让孩子们更加珍视食物,也会在无形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当然,作为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如何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学校又当如何维护和管理好“耕读园”等,可能还需要想更多办法。

但这种奖励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否定的。这类探索,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机会,去进一步完善这种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所学校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可以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理解社会的运作,体验生活的真谛。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种子,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撰稿 / 余明辉(职员)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陈荻雁


推荐阅读:

候车室变商业街,方便旅客也助力消费 | 新京报社论

再捐1亿元,渐冻症患者蔡磊不止是为自己“争命” | 新京报快评

涉案2亿元!医保药岂能非法倒卖 | 新京报快评

争当“过年主理人”,年轻人把年过成崭新模样 | 新京报快评

女子“霸气”讨回份子钱,法律怎么说?|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